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原水交社宿舍群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原水交社宿舍群

原水交社宿舍群」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原水交社宿舍群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603000002/477be431b51913b21fb521244b4d5a902bd07b64.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水交社緣起莊子山木篇:君子之交淡如水;日治時期駐防臺南機場的日本海軍航空隊,其官兵、眷屬居所或重要機關、設施,即設於俗稱「桶盤淺」周邊,可能因其中的「水交社」較知名,後來竟成為整個地區的稱謂。戰後由空軍派員接收,供空軍官兵及眷屬居住;政府遷臺後,臺南空軍基地成為主要戰鬥機場,水交社陸續興建眷舍供國軍官兵(空軍為主)、飛行官及眷屬居住。「水交社」於明治9年(西元1876年)3月21日創立,為日本海軍內部所成立之修養、親睦團體,社長由海軍大臣擔任,陸軍類似團體則稱謂「偕行社」。「桶盤淺」位於府城南門外的一處高地,地勢突起,形狀類似一個倒覆的淺盤,東南二側有竹溪蜿蜒通過,區內較高處民眾俗稱「桂子山」,即墳場與亂葬崗。日治時期官方於桶盤淺,營建大批官舍,原有恐怖荒涼的地景乃獲改善,並逐次發展成為府城的文教區,合於生活、居住的住宅區以及眷村。「水交社」於明治9年(1876)3月21日創立,為日本海軍內部所成立之修養、親睦團體,社長由海軍大臣擔任,陸軍類似團體則稱謂「偕行社」。 「桶盤淺」位於府城南門外的一處高地,地勢突起,形狀類似一個倒覆的淺盤,東南二側有竹溪蜿蜒通過,區內較高處民眾俗稱「桂子山」,即墳場與亂葬崗。日治時期官方於桶盤淺,營建大批官舍,原有恐怖荒涼的地景乃獲改善,並逐次發展成為府城的文教區,合於生活、居住的住宅區以及眷村。(水交社七月份會訊)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興中街73、75、79、81號;興中街1...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201470117971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2.9765065472557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04-06-03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臺南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4060300000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04-06-03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臺南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040603000002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632

name

原水交社宿舍群

representImage

intro

水交社緣起莊子山木篇:君子之交淡如水;日治時期駐防臺南機場的日本海軍航空隊,其官兵、眷屬居所或重要機關、設施,即設於俗稱「桶盤淺」周邊,可能因其中的「水交社」較知名,後來竟成為整個地區的稱謂。戰後由空軍派員接收,供空軍官兵及眷屬居住;政府遷臺後,臺南空軍基地成為主要戰鬥機場,水交社陸續興建眷舍供國軍官兵(空軍為主)、飛行官及眷屬居住。「水交社」於明治9年(西元1876年)3月21日創立,為日本海軍內部所成立之修養、親睦團體,社長由海軍大臣擔任,陸軍類似團體則稱謂「偕行社」。「桶盤淺」位於府城南門外的一處高地,地勢突起,形狀類似一個倒覆的淺盤,東南二側有竹溪蜿蜒通過,區內較高處民眾俗稱「桂子山」,即墳場與亂葬崗。日治時期官方於桶盤淺,營建大批官舍,原有恐怖荒涼的地景乃獲改善,並逐次發展成為府城的文教區,合於生活、居住的住宅區以及眷村。「水交社」於明治9年(1876)3月21日創立,為日本海軍內部所成立之修養、親睦團體,社長由海軍大臣擔任,陸軍類似團體則稱謂「偕行社」。 「桶盤淺」位於府城南門外的一處高地,地勢突起,形狀類似一個倒覆的淺盤,東南二側有竹溪蜿蜒通過,區內較高處民眾俗稱「桂子山」,即墳場與亂葬崗。日治時期官方於桶盤淺,營建大批官舍,原有恐怖荒涼的地景乃獲改善,並逐次發展成為府城的文教區,合於生活、居住的住宅區以及眷村。(水交社七月份會訊)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興中街73、75、79、81號;興中街1...

longitude

120.201470117971

latitude

22.9765065472557

registerDateValue

2004-06-03

headCityName

臺南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04-06-03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臺南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040603000002

version

1.0

hitRate

632

「原水交社宿舍群」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縱貫鐵路(海線)─追分車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1126000001/0f94fc
intro: 鐵路西部縱貫線中段的海線,從竹南經大甲至彰化,於大正8年(1919)建造,至大正11年(1922)完工。追分車站即落成於大正11年(1922),站名源於日文「おいわけ」(oiwake)漢字,意即分歧處
type: 1.1

name: 溪口曾氏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927000001/71a4aa
intro: 曾氏祖先於清初渡海來臺,據曾家子孫口述,曾氏洋樓乃曾長先人耗資約30多甲地所起造,曾長先人的父親曾老彭先人曾任臺南州嘉義廳保正,另依曾家子孫珍存的家族世代芳名之「祖傳留芳」得知曾老彭先人是曾家第13代
type: 1.1

name: 臺北孔子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20110000002/3e9062
intro: 臺北原有孔廟,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當時位於城內與武廟並列,日治初期遭兵災,殿廡毀損嚴重。大正十四年(1925)臺北士紳倡議重建孔廟,聘請泉州名匠王益順來臺設計建造,於昭和五年(1930)建儀門
type: 1.1

name: 神岡呂汝玉墓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1220000001/43fb6e
intro: 呂汝玉(前清貢生)為筱雲山莊呂炳南長子,家中藏書兩萬餘卷,舉人吳子光譽稱其兄弟三人為「海東三鳳」,清代協辦彰化知縣總局暨團練事務,子姪均參與霧峰櫟社,經理中和季(葫蘆墩街聖王廟)、文英社,日治時任臺中
type: 1.1

name: 鄞山寺(汀州會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44/f44e15
intro: 鄞山寺創建於清道光二年(1822)供奉定光古佛,定光古佛是中國南方客家人的祭祀圈才有的信仰,事實上臺灣目前也僅有兩座寺廟供奉定光古佛,一是淡水的鄞山寺,另一座位於彰化市年代更早的定光庵。根據汀州府志記
type: 1.1

name: 鳳山舊城孔子廟崇聖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18000003/6c5ada
intro: 鳳山縣舊城北門外文廟為首任知縣楊芳聲所建,前眺鳳山,左倚半屏山,右輔龜山及打鼓山,廟前蓮池潭則為天然泮池,形成天然的人文勝地。後因風雨損壞,知縣宋永清於清康熙43年(1704)重建,大成殿在前,啟聖祠
type: 1.1

name: 原廣陞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06/cf12c6
intro: 原廣陞樓始建於日治時期約大正至昭和年間,建築型制為一殖民時期古典折衷主義式樣風格。 原為高順及高城兄弟兩人所建,主要作為布莊使用,1937年(昭和十二年),因其族人向當時之臺南市信用組合主席盧世澤借款
type: 1.1

name: 馬興陳宅(益源大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20/7442eb
intro: 馬興陳宅地處洋子厝溪支流北側,為清領時期臺灣彰化南門外的陳氏一族所興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泉州府同安縣廈門二十三都五豪保官都社人陳武,因廈門一地族繁人眾,謀生不易,遂來臺經商拓殖,定居彰化南
type: 1.1

name: 臺北植物園腊葉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1110000001/7d94d2
intro: 臺北植物園最早為殖產局苗圃,腊葉標本館是臺灣第一座專為設置腊葉標本所興建之建築,於1924年落成,代表苗圃轉型為植物園很重要的里程碑。為二層樓磚造建築,外牆結構為磚造,一樓室內採用鐵管柱。二樓以迴廊圍
type: 1.1

name: 蔡店蘇寅賓古厝與古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104000002/cbd343
intro: 古厝: 1.因蘇寅賓古厝至今約400年,推測建物應歷經多次修繕,目前樣貌應為清末時期修建之樣貌。 2.約民國六十幾年修繕後落(C.E.1971~1981)。 墓:不詳 蘇寅賓,字初仲,號日門;蔡店人。
type: 1.1

name: 元太武山築寨砌路摩崖石刻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929000001/2c1418
intro: 1. 金門鹽業起源簡述 金門舊稱浯州,鹽業發展時間甚早,根據陽翟《浯陽陳氏祖譜》記載始祖陳達公(898-933):「於五代後梁乾化三年癸酉(913)年方十六,閩主王審知榜求元光後,公與兄通同住,留下麾
type: 1.1

name: 士林潘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428000001/cbe6ed
intro: 潘氏家族渡臺始祖潘滿興,於清乾隆初業攜眷入墾桃園八塊厝,並逐漸發展為北台灣的重要家族,潘家遷台第四代潘永清、潘盛清在當時地區拓墾、興辦教育、參與政治上均舉足輕重。清咸豐九年(一八五九)十月末漳泉械鬥結
type: 1.1

name: 艋舺龍山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1206000001/8093d2
intro: 一、 艋舺龍山寺與萬華的開發 艋舺又稱文甲、蟒甲,舊屬大加蚋堡,位於淡水河東岸。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為臺北三市街。最早出現於文獻中是清康熙36 年(1697)郁永河的《裨海記遊》。艋舺是由
type: 1.1

name: 李光顯故居及墓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1111000006/764b3b
intro: 古龍頭振威第位於金門島西北角北山東界,今地址為金門縣金寧鄉古寧村北山二十五號。古龍頭即今日古寧頭之舊名,居民絕大部份皆為李姓。在清代時,武將輩出,其中尤以振威第原來的主人李光顯為箇中之翹楚,功績最為彪
type: 1.1

name: 開基天后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67/e70b56
intro: 開基天后宮、主祀天后,亦稱天上聖母、媽祖或媽祖婆,是臺灣民間信仰最虔誠也最普遍的神明。傳說中的媽祖,原名林默,祖籍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州嶼。關於她的生卒,史載紛紜,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
type: 1.1

name: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930000001/912acc
intro: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為三級古蹟,位於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其址在清末劉銘傳主政時期即為機器局,製造機械及修理火車。日據初年才改為鐵道部用地,於大正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建成鐵道部大樓,臺灣光
type: 1.1

name: 原臺南水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929000001/4ea265
intro: 1897年(明治30年)臺灣總督府衛生顧問技師巴爾登(W.K.Burton)與其學生兼助手濱野彌四郎進行臺南地區的水源、水質的調查,1911年(明治44年)於第27回帝國會議提出興建臺南水道的建議案,
type: 1.1

name: 關西太和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10/2e8dc5
intro: 關西地區在漢人入墾前,屬於原住民居棲之處。目前關西街區的墾拓約始於1793年(乾隆58年)由泉州人陳智仁所組成的「連際盛」墾號,當時關西地區稱為「美里庄」。後來連際盛墾號因遭泰雅族人襲擊,而於嘉慶年間
type: 1.1

name: 張氏節孝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05/6038a3
intro: 張氏節孝坊位於新竹市北區湳雅里光華段四一五地號,是為了旌表鄭用錦妻張氏棗娘之節孝事蹟所建的,於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題准建坊,次年旌表,同治十年(1871年)正式建坊於湳雅莊萬年橋畔,即今之新竹市
type: 1.1

name: 浦邊何德奪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029000001/8f6959
intro: 興建人何德奪曾旅居菲律賓,後回鄉從事借放款生意,據古地契推測約於清光緒10-28年(1884-1902)間興建,德奪共娶三位太太,第二位為菲律賓人,其兒子何敬麟也至南洋菲律賓發展(歿於菲律賓)。子何肅
type: 1.1

name: 四草礮臺(鎮海城)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79/f45fb9
intro: 臺灣府城西側,安平大港外海,原有沙洲一線,南北環連洪抱,形成臺江內海。中央有缺口一道,俗稱「安平口」,將沙洲分成南、北汕。南汕以舊稱「一鯤身」的安平為起點,向南延伸,高低起伏,像一個挨著一個的魚身,串
type: 1.1

name: 賴氏節孝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61/06f3d1
intro: 「賴氏節孝坊」原立於苗栗市苗栗文昌祠右側,後輾轉移置貓裏山公園(福星山公園)現址。 「賴氏節孝坊」是座四柱三間三層的石造牌坊,表旌清代婦女賴四娘(1806年-1888年),於幼年指腹給竹塹舉人劉獻廷長
type: 1.1

name: 淡水水上機場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627000004/20b5c5
intro: 淡水水上機場所屬區域位於原淡水火車站與鼻仔頭川、竿蓁林川之間,昭和五年(1930)滬尾街新店口以東之發展已飽和,唯獨「鼻仔頭」因在地理上突出淡水河,機場跑道正面向著淡水河口,可利用淡水河口中央的浮洲之
type: 1.1

name: 魁星樓(奎閣)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90/bff063
intro: 金門奎閣,始建於道光十六年(1836年),為一正六角形的二層建築體,座落於今金門縣後浦塗山頭,經內政部公告指定,今為縣定古蹟。金門奎閣乃由後浦人林斐章倡建。目前有關林斐章之記載非常零散,僅能藉由部份志
type: 1.1

name: 行政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730000003/dad038
intro: 行政院大廈在日治時期為臺北市役所,臺北的發展在一九二0年為一轉捩點,當年臺北改制為市,因而開始籌設市役所,原先為磚木造,至一九三七年開始興建新廈,至一九四0年底才告峻。利用原城北小學校基地而建,二戰後
type: 1.1

name: 關西分駐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610000001/24ae85
intro: 分駐所前身,在日治時代隸屬于新竹郡役所警察課之分室,於1920年落成啟用,成為關西鎮警察辦公廳舍。一說該地原為「保甲書記事務所」因火災後改建為分駐所。 採洋式鋼筋水泥加強磚造、平房建築物,另外還有多棟
type: 1.1

name: 祀典武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09/af9ad5
intro: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祀典武廟於鄭氏時期所建,此時期被稱為「大關帝廟」的祀典武廟,在創建初期清政府為消弭反清思想,極力排斥以前宋代抗金名將岳飛與關公並祀,而不斷提升關公的地位,而後祀典武廟成了主祀關公,且晉
type: 1.1

name: 路思義教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515000003/51265b
intro: 美國路思義家族捐款興建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路思義教堂」1963年落成,此建築為貝聿銘、陳其寬與張肇康合作設計,在結構系統、空間體驗、材質美感上皆已臻化境,優美地整
type: 1.1

name: 臺大法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29000001/d5da26
intro: 「臺大法學院」係日治時期原臺北高等商業學校,是臺灣早期高等教育學府之一;1946年為法商學院後再併入臺大,而為臺大法學院,培育人才甚多,對臺灣近代社會發展影響深遠。
type: 1.1

name: 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出張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16/b43e49
intro: 日政府於明治三十四年(西元1901年)設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專賣局下再設支局,日治時期臺南支局機構有二,一是日明治三十四年至日大正十一年(西元1901年至西元1922年)之間,位於鹽埕的臺南支局(今市定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7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3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3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1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1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2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3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60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1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