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小憩藝術與人文
「荷塘小憩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169229 , 欄位Id的內容是16922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荷塘小憩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荷塘小憩〉為戴武光(1943-2020)於1992年所作,畫荷塘花葉與水岸群鴨,成片的荷葉高低錯落,有青有枯,向背偃仰,姿態萬千,荷花掩映其中,一派天然。作者款識:「菡萏生香墨池中,半池花景若浮空,花開時節群鴨聚,管它深紅與淺紅。壬申之秋,武光寫生於養拙廬小窗下。」姓名章:「戴」(白文)、「武光」(朱文),另有鈐印:「聽松」(朱文)。此畫採特寫角度,巨大的荷葉高至畫幅上緣,突顯觀看時的逼近感。他將挺立出水的繁密荷葉置於近景右側,左岸有鴨群活動,在構圖上形成緊與鬆的視覺對比。此作畫幅長度達367公分,加上畫中向左右延伸的坡岸和遠處的水平線,帶來寬闊的空間感。
戴武光師承水彩名家蕭如松(1922-1992),此畫荷葉、荷花、水面與坡岸施染淡彩,花青的冷色調與坡岸的赭色調形成冷暖對比,清雅宜人。雖是設色作品,全畫卻充滿線條感,墨線所勾勒的荷葉、荷花輪廓,以及交織錯落的葉梗,濃淡枯潤的變化相當精采。
戴武光畫有不少荷塘風光,令人聯想起他另一位老師林玉山(1907-2004)的經典之作〈蓮池〉,雖然〈蓮池〉是工筆重彩,與此畫的水墨意境不同,然師生皆由寫生而得的天然意趣,同樣動人。戴武光喜在畫中加入鴨群,為畫作增添不少活潑氣息與悠遊自在的畫境。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69229&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F426FEA-3C68-4BA2-8B4D-BCC9323A13DE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01T23:03:1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229
Id
169229
Title
荷塘小憩
Description
〈荷塘小憩〉為戴武光(1943-2020)於1992年所作,畫荷塘花葉與水岸群鴨,成片的荷葉高低錯落,有青有枯,向背偃仰,姿態萬千,荷花掩映其中,一派天然。作者款識:「菡萏生香墨池中,半池花景若浮空,花開時節群鴨聚,管它深紅與淺紅。壬申之秋,武光寫生於養拙廬小窗下。」姓名章:「戴」(白文)、「武光」(朱文),另有鈐印:「聽松」(朱文)。此畫採特寫角度,巨大的荷葉高至畫幅上緣,突顯觀看時的逼近感。他將挺立出水的繁密荷葉置於近景右側,左岸有鴨群活動,在構圖上形成緊與鬆的視覺對比。此作畫幅長度達367公分,加上畫中向左右延伸的坡岸和遠處的水平線,帶來寬闊的空間感。 戴武光師承水彩名家蕭如松(1922-1992),此畫荷葉、荷花、水面與坡岸施染淡彩,花青的冷色調與坡岸的赭色調形成冷暖對比,清雅宜人。雖是設色作品,全畫卻充滿線條感,墨線所勾勒的荷葉、荷花輪廓,以及交織錯落的葉梗,濃淡枯潤的變化相當精采。 戴武光畫有不少荷塘風光,令人聯想起他另一位老師林玉山(1907-2004)的經典之作〈蓮池〉,雖然〈蓮池〉是工筆重彩,與此畫的水墨意境不同,然師生皆由寫生而得的天然意趣,同樣動人。戴武光喜在畫中加入鴨群,為畫作增添不少活潑氣息與悠遊自在的畫境。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01T23:03:19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荷塘小憩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陳虛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35
Id:
638135
Title:
陳虛谷
Description:
陳虛谷(1896-1965),彰化線東堡新庄子庄人(今和美鎮),本名滿盈,字虛谷,筆名一村,依菊、醉芬、默生等,以字行之。5歲時過繼給塗厝厝大地主陳錫奎當養子,養母吳鶯。塗厝厝陳家因錫奎善於理財,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82
Id:
516682
Title:
築紫館1941/1/13廣告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1月13日的築紫館電影廣告,從該廣告中可看到上映電影與11日相同,一樣是洋片《驛馬車》以及日本國產的《くろかねの力》,另外播映日本民謠輯(第五輯),票價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71
Id:
301171
Title:
紫潮:日據時期花蓮短歌、俳句選
Description:
由陳黎與上田哲二合譯,本書收錄了日治時期與花蓮有關的日文詩歌,對研究近百年東部文化發展以及台灣文學具有重大意義,不只可以藉由詩歌理解當時的文化景貌,也能夠看見風土民情、原住民生活風貌,以及日本文人在台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59
Id:
513359
Title:
花蓮港工業學校化工科實習
Description:
照片後方黑板上的板書約略可辨日期為1943年(昭和18年)(乍看為1936年(昭和11年))3月2日,當時「花蓮港工業學校」的「應用化科學科」(即今日化學工程科)同學正在上有關細菌研究、顯微鏡觀察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23
Id:
267223
Title:
《桃園龜山壽山巖觀音廟楹聯拓片》之二
Description:
《桃園龜山壽山巖觀音廟楹聯拓片》之二為畫家邱創乾(1900-1973)的作品,此拓片拓自桃園龜山壽山巖觀音廟中的方柱楷書楹聯,釋文:「慈悲與佛願拔三塗離業海,威德顯神通超六道會靈山。」
本碑拓為
魚蝦盤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8955
Id:
608955
Title:
魚蝦盤
Description:
1950-1960年代,台灣開始出現許多具有在地色彩的碗盤,裝飾圖樣多來自生活周遭的靈感,包含花彩、魚、蝦、椰子樹等,其中以魚、蝦作為圖示的碗盤統稱為魚蝦盤。碗盤上的魚,取「有餘」之意,多為錦鯉,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48
Id:
516648
Title:
花蓮港市長新年賀詞
Description:
此報導為1941年(昭和16年)元旦花蓮港市長田中鐵太郎的新年賀詞,以產業都市建設、市民生活的確立、一起推動城市的繁榮為標題,說明花蓮港市未來的發展願景。因應築港完成,花蓮港街於1940年(昭和1
MOC_Id:
Culture_Event282712
Id:
282712
Title:
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巷弄裡的草根生活
Description:
2018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巷弄裡的草根生活》,理念延續去年巷弄裡的那戶人家「重視每一個人」的想法。在活動前,展開了頭城數十戶人家「起厝」過程的採訪馬拉松,收集頭城居民數十年間在鎮裡看到的大小事,
民間遊藝─龍陣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24
Id:
235524
Title:
民間遊藝─龍陣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龍陣」源於唐玄宗時期, 此後在福州各地流傳開來。傳說古代每逢月黑風高的夜晚, 兩蛟龍便會聚首, 造成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666002
Id:
666002
Title:
張俊彥: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凡塵悲歌》第二樂章手稿 P1
Description:
本圖片為作曲家張俊彥的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的創作手稿,此為第一頁。
張俊彥(Chun-yien, CHANG, b. 1973)為臺灣知名作曲家及跨領域工作者,出生於臺中市,是一位全然在
開辦國民學校懇談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46
Id:
600546
Title:
開辦國民學校懇談會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本年度新學期將實施的國民學校,為島內初等教育史上劃時代的改革,對於國民學校實施的宗旨、授課課程等,需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本月9
誕生-延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24
Id:
595924
Title:
誕生-延續
Description:
〈誕生-延續〉以阿美族婦女頭飾象徵太陽溫暖的母性光輝,作品上嵌有18顆不鏽鋼球,代表來自各國的18位石雕家在花蓮創作,上方的大不鏽鋼球則由18位雕刻家齊心協力匯集而成。此作品目前由花蓮縣政府典藏,
置物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01
Id:
287301
Title:
置物袋
Description:
該件置物袋的製作年代約為1934年。傳統布農族製衣原料僅有自織麻布與皮革,女性擅於苧麻纖維織布;鞣皮則為男性專屬工作,並以鹿皮、山羌皮為主要材料。布農族人的鞣皮工藝需先經過剝皮、浸皮、張皮曬乾、刮除皮
跋過隙買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19
Id:
300119
Title:
跋過隙買漱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跋過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763
Id:
472763
Title: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五)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卷五,線裝書,直式右翻。封面題簽遺落,右方「臺中師範學校」的圖書編目貼條亦損毀,但卷六的題簽被貼在本卷內第一頁。
心語(十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7460
Id:
597460
Title:
心語(十三)
Description:
蔡水景(1956-2016),雲林北港人,新竹師專及臺師大美術學系畢業,受教於席慕容、鄭善禧、羅芳、劉文煒、李焜培等人,擁有紮實的西畫基礎。臺師大就讀期間,有感當時臺灣水墨畫師門派系承襲的現況,轉
閩東舞蹈─瓦塔舞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42
Id:
235542
Title:
閩東舞蹈─瓦塔舞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瓦塔舞」是專屬中秋夜的舞蹈,人們疊瓦塔迎月,明月高昇後,把瓦塔燒得像一座火紅的燈籠,再圍著瓦塔唱歌跳舞
繪圖桃花扇(下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78
Id:
472978
Title:
繪圖桃花扇(下卷)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繪圖桃花扇》下卷,云亭山人著,1909年(己酉,宣統元年)發行,傳奇小說社印刷。線裝書,直式右翻。
本冊封面與卷一同,印製「繪圖桃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54
Id:
514754
Title:
憲兵第四團於花蓮中正堂合影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中花蓮港中正堂係自日治時期的武德殿所改建而來的,位於現今花蓮市中華與中山路口。「武德殿」源於日本的警察系統,肩負保護民眾重責且必須經常對盜匪及不法之徒的挑戰,所以平時必須習得防身的武藝,因
MOC_Id:
Culture_Object242531
Id:
242531
Title:
南竿金板境天后宮的西廂房
Description:
位於連江縣南竿鄉的金板境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相傳與津沙、馬港、東引四座天后宮均為清嘉慶年間蔡牽(西元1761-1809年)為求神明庇佑所建或修建。
金板境天后宮至今保留閩東建築的封火山牆、穿斗式
大鵬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52
Id:
285852
Title:
大鵬
Description:
〈大鵬〉放置的位置是在略呈三角形的腹地上,運用花蓮大理石塊,設計一個狀似鳥或飛機的造型,伏躺在地平線上,頸部微揚,有一股正蓄勢待飛的動感。線條簡明俐落,符合航空站的機械性的特質,象徵展翅起飛的造型,亦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82
Id:
296382
Title:
道士歕〔角革〕,固曉伊講什乇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道士
MOC_Id:
Culture_Object569861
Id:
569861
Title:
大清一統志.卷117-124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大清一統志》卷一百十七至一百二十四,本冊封面書底皆有破損,內頁完整。內容收錄為山西省後半。
卷一百十七為解州,位於太原府西南,黃河環
團結就是力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59
Id:
287359
Title:
團結就是力量
Description:
此作品的創作者為卡兆馬耀木雕文化工作室的負責人Kacaw Mayaw(胡銀祿)。本件作品為以木頭造形創作的立體雕,其創作理念為以意象的方式呈現繩結緊繫著木樁象徵「團結」,以及原住民的圖騰代表傳承下去的
天空雲彩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7425
Id:
597425
Title:
天空雲彩
Description:
葉桂容(1964-),桃園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畢業,師從高其偉、蔡瑞成與黃才松,接受素描、書法、篆刻、水墨畫等課程訓練。自高中時期國畫課程堂啟發以來,耕耘水墨創作已30餘年,題材多以自然
胡明貴先生與軍中同袍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23
Id:
594023
Title:
胡明貴先生與軍中同袍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胡明貴先生與軍中同袍合照,為馬祖新村社區6號住戶胡明貴先生提供。胡明貴先生服役時為陸軍一等士官長,更是少數非將、校、尉級軍官,同時也是知名書法家。
胡明貴先生14歲就從軍,抗日戰爭後凱旋
阿美族婦女搬運用水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65
Id:
509265
Title:
阿美族婦女搬運用水
Description:
這張繪葉書的照片是由人類學者森丑之助所拍攝,為阿美族婦女頭頂陶罐採集日常生活用水的情形。昔日的阿美族原住民在與漢人、日本人接觸之前,大部分最主要的生活器皿,來自於族人的製陶技術。阿美族人善於利用周
太平老人藏書記事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20
Id:
267220
Title:
太平老人藏書記事詠
Description:
劉彥醇(1990-)所作〈太平老人藏書記事詠〉以小篆書太平老人(于右任,1879-1964)藏書記事詠。釋文:「寫韻樓高散綺窗,和風葉葉捲成雙,滄縣一眠何時醒,善本連艫盡過江。」落款:「太平老人藏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67
Id:
233867
Title:
邱玉蘭民國84年的紙藝作品——龍舟
Description:
經過日本時代的空襲逃難,又經歷國民政府時代的玉蘭說,人生的態度是努力才有飯吃,懶惰就沒有飯吃。有賺錢的時候就要存起來,存一點人家說的棺材本,不要買棺材都買不起。所以玉蘭中年開始學習紙藝,無師自通地自己
MOC_Id:
Culture_Event155663
Id:
155663
Title:
1970年代津沙村內的孩童活動
Description:
依據2015年連江縣政府委託藝斯義思文化有限公司執行調查的《津沙聚落保存及再發展計畫成果報告》,津沙村居民回憶以前喝彈珠汽水時留下的彈珠是每位男孩的寶貝,除了收藏彈珠外,也會在村裡的西邊山玩鐵環輪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6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3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61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演唱會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8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31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2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9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