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浪.烏瓦日藝術與人文
「馬浪.烏瓦日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86415 , 欄位Id的內容是28641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馬浪.烏瓦日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生命是一種創造而不是發現,是個人的座右銘。從最初的立體雕塑到目前的創意家飾,我仍然堅持漂流木單一素材。當了十幾年的海岸遊民,望著海,想起阿公曾說:在每天的傍晚走到海邊,撿拾漂流木是種幸福,這些木頭可以讓全家吃到熱熱的飯菜,大樹可以有更堅固的家,要謝謝老天把漂流木放在家門前。雖然現在的海邊已經不是阿公形容的,每天撿拾的幸福感,但因材料的不易讓我更珍惜撿拾回來的漂流木。從事漂流木創作最大的特點在於時間,就像一顆樹的生長過程一樣,它需要的是空間的養分和時間的琢磨,在做創作的過程中,我很重視時間,有些作品就是需要時間慢慢的成形,而這樣的創作方式在我之前那段流浪的生活中感受最深,因為有那段流浪的日子,使得現在的我擁有更多自由的想法。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6415&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1920353F-3DDA-4890-A9BB-F0F3C5A7BE7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04T17:29:3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15
Id
286415
Title
馬浪.烏瓦日
Description
生命是一種創造而不是發現,是個人的座右銘。從最初的立體雕塑到目前的創意家飾,我仍然堅持漂流木單一素材。當了十幾年的海岸遊民,望著海,想起阿公曾說:在每天的傍晚走到海邊,撿拾漂流木是種幸福,這些木頭可以讓全家吃到熱熱的飯菜,大樹可以有更堅固的家,要謝謝老天把漂流木放在家門前。雖然現在的海邊已經不是阿公形容的,每天撿拾的幸福感,但因材料的不易讓我更珍惜撿拾回來的漂流木。從事漂流木創作最大的特點在於時間,就像一顆樹的生長過程一樣,它需要的是空間的養分和時間的琢磨,在做創作的過程中,我很重視時間,有些作品就是需要時間慢慢的成形,而這樣的創作方式在我之前那段流浪的生活中感受最深,因為有那段流浪的日子,使得現在的我擁有更多自由的想法。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04T17:29:36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馬浪.烏瓦日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相遇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99
Id:
595499
Title:
相遇
Description:
〈相遇〉單一個體,運用兩個相同的元素,交錯、融合。傳達多情眾生,相互吸引的溫度。此作品為「201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得獎作品,目前設置於花蓮縣文化局園區內,作者為臺灣石雕家馮朝宗。工專就讀機械科
洄瀾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48
Id:
286048
Title:
洄瀾
Description:
〈洄瀾〉在外觀上,以3米高的石燈設計出發,黑色石材為主幹,中間一道波浪形縫隙嵌入了七彩琉璃珠,表達彩虹的美麗。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每一件作品皆以融合環保與綠資源的概念為目標。此
MOC_Id:
Culture_Object263954
Id:
263954
Title:
北港朝天宮虎邊托木
Description:
北港朝天宮虎邊托木左圖案,為1907年陳應彬主持北港朝天宮重建時之作,是位於三川殿虎邊的屋簷下左側的托木。朝天宮三川殿口由左至右共有六個精雕細琢的托木,是一種放置於樑柱之間用以強化建築的配件。此托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76
Id:
559976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婦女插花教室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馬祖新村婦女在活動中心插畫班的上課情形,由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黃女士那時擔任婦功隊隊長,負
鄭春喜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58
Id:
286458
Title:
鄭春喜
Description:
以柔軟度韌度適當的樹葉為樂器吹奏自己熟悉的樂曲,同時可拿椰子葉進行編織。今年(2019年)七十二歲的鄭春喜是知名街頭表演藝人,他的表演非常天然,樂器全部來自山林大地,最簡單的榕樹葉子到他嘴中,就能夠吹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22
Id:
560022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聚餐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聚餐之畫面,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馬祖新村由於屬於眷村型態的社區,居民們的感情與交流十分熱絡,就算平時沒有特別的公共事務,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440
Id:
472440
Title:
螢雪軒叢書(卷九)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螢雪軒叢書》卷九,1896年(明治29年),青木嵩山堂排印。(日本)近藤元粹評訂。鉛印,線裝,六眼裝訂,發行者青木恒三郎。本卷書名籤右
楊仲鯨在萬里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63
Id:
514763
Title:
楊仲鯨在萬里橋
Description:
鳳林鎮過去被阿美族語稱為:「馬里勿」,意思是「上坡」,傳言鳳林鎮在早年林木茂盛,處處滋生著木蘭,攀纏著樹林而上。其形狀就好像是「鳳凰展翅」的形象,待漢人遷徒來此墾荒後,以其形取名稱為鳳林。當時在這
夢回林田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56
Id:
286056
Title:
夢回林田山
Description:
〈夢回林田山〉以和平白大理石製成圓球,象徵記憶體。金屬水管,以不規則方式,嵌於圓球之上,時隱時現,如同思緒的穿梭。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皆融合環保與綠資源的概念。此件作品為2002年開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52
Id:
180752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千秋街店屋插圖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境」區後端,大稻埕導覽圖中,由插畫家諾米繪製之千秋街店屋插圖。
「境」區後端大稻埕導覽圖,講述大稻埕在臺灣與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326
Id:
186326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陳俊華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臺灣中部多佳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23
Id:
267523
Title:
臺灣中部多佳景
Description:
〈臺灣中部多佳景〉為知名水墨畫家黃昭雄(1941-)作品,款識:「臺灣中部多佳景。甲子夏遊南投。黃昭雄寫于臺北」,姓名章:「黃」(朱文)、「昭雄」(白文)。本作以斜角式構圖,採俯瞰視角取景,描寫臺
片段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520
Id:
595520
Title:
片段
Description:
〈片段〉是保加利亞石雕家茲德拉夫柯•茲德夫拉科(Zdravko Zdravkov)於「201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的得獎作品。這件作品代表建築物的雕刻中的一個片段,交織錯落的形狀為陰陽面
向光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46
Id:
283546
Title:
向光華
Description:
向光華從高職時開始接觸石雕工藝,為雕刻技巧扎下深厚基礎。退伍後便到榮民大理石工廠的雕刻部門工作,專門雕刻佛像、菩薩等工藝品。後來自行成立工作室。由於對於藝術的熱愛,並認為工藝品在雕刻題材上有局限性,為
海底沙金今日試驗採收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97
Id:
600997
Title:
海底沙金今日試驗採收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14日以海底砂金於今日採收為題的報導。據傳太平洋海底有豐富藏量的砂金,為此東京市山田春正氏前來臺灣欲進行試驗的砂金採收。該氏以海底砂金採取船─蓬萊丸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54
Id:
301354
Title:
陳黎散文選:1983-2008
Description:
本書是陳黎自1983年至2008年間所著的散文作品當中,精選出五十五篇文章的選集,其中〈聲音鐘〉一文選入國中國文課本第四冊中,〈誰是黃真伊?〉一文也是陳黎名篇之一,皆收錄在此選輯之中。陳黎認為,散文書
〈朝日組〉廣告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859
Id:
515859
Title:
〈朝日組〉廣告
Description:
此圖為《東臺灣展望》中朝日組的廣告,廣告中印有朝日組的照片與電話,並可以得知除了代理大阪商船株式會社的業務外,亦另外兼營保險業。賀田組為朝日組的前身,賀田組在1899年(明治32年)時在花蓮經營事
食譜─糖水白丸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720
Id:
234720
Title:
食譜─糖水白丸
Description:
在馬祖,白丸是一道人人知曉、家家會做的樸實點心。白丸微小如鈕扣,與其它米製祭品、甜點相比,較難登大雅之堂,卻是居民心中最溫暖的回憶。白丸經過烈日曝曬可耐久藏,作法可鹹可甜,適合做為正餐,亦可作為點
中國國民黨特種黨部黨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77
Id:
594177
Title:
中國國民黨特種黨部黨證
Description:
此照片是中國國民黨特種黨部黨證,為馬祖新村社區160號住戶馬小梅女士所提供。馬小梅女士為前婦工隊隊長,後任陸光五村管委會秘書。馬仁聚先生為馬小梅女士的父親。
照片中物件為中國國民黨特種黨部黨證,
平埔文物:蓑衣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21761
Id:
221761
Title:
平埔文物:蓑衣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是2019年(民國108年)拍攝,置放於台東縣長濱鄉忠勇國小(已廢校)文物室內,由台東縣長濱鄉公所管理。
蓑衣,材料是以蓑草編結而成,製作方式是利用品質較佳的棕葉,經過刷理、曬乾和精密的
姜憲明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65
Id:
283565
Title:
姜憲明
Description:
姜憲明於1972年出生,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 自1993年第一件雕刻產生,引領他日後無怨無悔執著於煙霧瀰漫粉塵世界裡,並多次獲得國內重要雕塑獎項。2001年獲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15
Id:
594415
Title:
馬祖新村-馬祖幼稚園畢業照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幼稚園畢業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81號住戶孫金榮先生所提供,孫金榮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馬祖幼稚園幾乎是所有眷村孩子的母校,幼稚園承載了所有眷村孩子的童年,此張照片為馬祖幼稚園應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68
Id:
601168
Title:
家政女學校建設預定地反對意見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5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家政女學校的新校地興建計畫已逐步進行中,在地的父兄會對於現在的預定地持有反對的意見,目前校址位於舊新港預定地介於火葬場
漬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49
Id:
301149
Title:
漬
Description:
本書為陳克華的情詩,與給WS的獨白,跟陳克華的攝影作品的結合,一次跨領域的看見陳克華的專長與最深的情感。陳克華台灣中生代代表詩人之一,也是台灣重要的同志詩人代表。陳克華是出身花蓮的眼科醫師、作家、攝影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47
Id:
180747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王怡方小姐演講「女孩子們的茶席」之茶席花器以及茶倉布置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展覽論壇活動:「女孩子們的茶席」中,主講人王怡方製作的花器以及茶倉展示。
演講內容講師透過泡茶的展演,讓民眾可以近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75
Id:
516675
Title:
軍人援護會花蓮港市分會十四日發會式
Description:
本篇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12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因應花蓮港市從街升格為市,原本由花蓮郡管轄的的花蓮港市內軍人援護事業,將伴隨花蓮港市制施行而移管,並新成立軍人援護會花蓮港市分會。相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60
Id:
659960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謝靜玫 - 孤、期待、搖曳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謝靜玫所創作的膠彩畫。謝靜玫認為創作是一種自我情感的實踐,藉由結合女性裸體與自然的變化,傳遞女性纖細心靈,體驗真實自我。以下為謝靜玫對其作品的自我詮釋。 第一張作品名為「孤」(膠彩紙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45
Id:
560045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與軍用吉普車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與軍用吉普車合影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皆是軍官及其眷屬,軍用車輛特別是軍用吉普車的身影便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05
Id:
300105
Title:
病瀉解(會)怪股囱(川)寬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病瀉
MOC_Id:
Culture_Object653805
Id:
653805
Title:
《田單復國》與「毋忘在莒」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國防部康樂總隊於1964年6月在金門擎天廳演出《田單復國》劇照。全劇以歷史情節引古喻今,在效法田單以謀略戰術,一舉擊退燕兵光復故土,藉以提倡戰地精神,號召正義之師光復神州之意。當時話劇公演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3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9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34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6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7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82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3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