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單復國》與「毋忘在莒」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
「《田單復國》與「毋忘在莒」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3805 , 欄位Id的內容是65380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田單復國》與「毋忘在莒」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照片為國防部康樂總隊於1964年6月在金門擎天廳演出《田單復國》劇照。全劇以歷史情節引古喻今,在效法田單以謀略戰術,一舉擊退燕兵光復故土,藉以提倡戰地精神,號召正義之師光復神州之意。當時話劇公演的編劇是丁衣、導演王生善,劇中演員為曹健(飾演田單)、葛香亭(飾演燕昭王)、錢璐(飾演田夫人)、唐如韞(飾演田母)、朱磊(飾演樂間)、董今狐(飾演劇辛)。
1952年,蔣中正總統巡視金門前線,曾親題「毋忘在莒」四字於太武山巔,號召國人團結奮鬥,早日完成反攻復國大業。「毋忘在莒」的原意在歷史上原有兩個記載:其一是齊桓公和管仲、鮑叔的故事;其二是田單以區區即墨之地,一日復齊七十餘城的故事。後者為蔣中正以「田單復國」史實為證,向戍守臺海前線駐軍闡述「毋忘在莒」的意義與啟示,並以毋忘敵人,毋忘責任,毋忘目的之精神來響應反共必勝,建國必成信念。
當年「田單復國」的盛大公演,以獨樹一幟的戲劇美學,蘸染古希臘悲劇式的崇高與悲壯,有助於後人瞭解反共抗俄時代獨特的戲劇風貌。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380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A511D9FE-B00B-46F4-9C67-B96EA72E3F1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3-25T19:29:0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53805
Id
653805
Title
《田單復國》與「毋忘在莒」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國防部康樂總隊於1964年6月在金門擎天廳演出《田單復國》劇照。全劇以歷史情節引古喻今,在效法田單以謀略戰術,一舉擊退燕兵光復故土,藉以提倡戰地精神,號召正義之師光復神州之意。當時話劇公演的編劇是丁衣、導演王生善,劇中演員為曹健(飾演田單)、葛香亭(飾演燕昭王)、錢璐(飾演田夫人)、唐如韞(飾演田母)、朱磊(飾演樂間)、董今狐(飾演劇辛)。 1952年,蔣中正總統巡視金門前線,曾親題「毋忘在莒」四字於太武山巔,號召國人團結奮鬥,早日完成反攻復國大業。「毋忘在莒」的原意在歷史上原有兩個記載:其一是齊桓公和管仲、鮑叔的故事;其二是田單以區區即墨之地,一日復齊七十餘城的故事。後者為蔣中正以「田單復國」史實為證,向戍守臺海前線駐軍闡述「毋忘在莒」的意義與啟示,並以毋忘敵人,毋忘責任,毋忘目的之精神來響應反共必勝,建國必成信念。 當年「田單復國」的盛大公演,以獨樹一幟的戲劇美學,蘸染古希臘悲劇式的崇高與悲壯,有助於後人瞭解反共抗俄時代獨特的戲劇風貌。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3-25T19:29:07
Keyword_Subject_1
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
「《田單復國》與「毋忘在莒」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05
Id:
594305
Title:
馬祖新村建村三十周年與活動中心落成典禮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建村三十周年與活動中心落成典禮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馬祖新村的活動中心原本是一層樓的舊
瑞穗國中野炊隊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68
Id:
513368
Title:
瑞穗國中野炊隊
Description:
在照片中可以看見一群頭戴斗笠的女學生們,站在木造便橋上合影,橋下即是秀姑巒溪。這是1960年代時拍攝的照片,這群女學生是花蓮縣瑞穗國民中學(簡稱瑞穗國中)的野炊隊伍,他們在早上八、九點便趕到這座便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92
Id:
287292
Title:
布農族女子服飾02
Description:
該組布農族女子服飾共有:頭飾、漢式右襟短上衣,兩片方裙,製作年代為1980年。早期布農族女子的服飾以苧麻為原料,而後棉布縫製逐漸取代苧麻纖維,並以藍、黑為主色。一般女子服飾主要有:長袖上衣、裙子、護腿
雲台文化協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38163
Id:
238163
Title:
雲台文化協會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民國83年(1994)6月立委曹爾忠先生發起「鄉音、鄉親、鄉情」活動,邀請中國大陸「福州閩劇一團」蒞臨馬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16
Id:
180616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區,茶冰淇淋使用器皿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區之擺設,茶未來實驗室於平時非活動時間,利用問卷調查與參觀者互動。
茶未來實驗室是個實驗性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508
Id:
292508
Title:
北港朝天宮牌頭裝飾人物
Description:
此為江清露於1963年於北港朝天宮正殿屋頂所創作的牌頭脊飾,取自《三國演義》中〈馬超戰許褚〉的故事。許褚是曹操的部下,雖聽聞馬超英勇善戰,卻不聽曹操勸阻,執意挑釁馬超,欲與之決鬥。最後兩人不分勝負
陳黎談藝論樂集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53
Id:
301353
Title:
陳黎談藝論樂集
Description:
本書為詩人陳黎談藝術、論音樂的散文集,從巴哈到雷鬼,兼覽音樂家、舞者、畫家,還有動畫及音樂會的觀後心得,作者以自己的眼睛及經驗,細心觀賞這些美妙的藝術,並且書寫出來,帶領讀者一同領略文藝的美好。陳黎,
MOC_Id:
Culture_Object658328
Id:
658328
Title:
《春風路柳》演出劇照
Description:
《春風路柳》是彭行才先生所創作之劇本,並由彭行才親自擔任導演。此劇的演出團體為中華話劇團,該團創立於1950年9月17日,隸屬於教育部社會教育推行委員會,負責社教宣傳與戲劇推廣,歷任團長為王慰誠、
廖文仁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94
Id:
283594
Title:
廖文仁
Description:
出生於花蓮的廖文仁,因家中從事石材加工業,自幼便在石頭圍繞的環境下成長,熟悉石雕工廠中的各式石材與機械運用。懷抱著對於石刻的天賦及其特殊情感,決心以石雕創作為志業,卻不願循升學模式進入學校學習正規藝術
明義國小幼稚園歌唱表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52
Id:
513352
Title:
明義國小幼稚園歌唱表演
Description:
照片所拍攝的是1960年代的明義國小附設幼稚園中,五位學童的歌唱表演。明義國小附設幼稚園至今仍存在,持續招收、教育花蓮學童。明義國小位處花蓮市中心,學區中人口眾多,是臺灣東部規模最大的小學之一。明
金甌乙種獎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96
Id:
594296
Title:
金甌乙種獎章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金甌乙種獎章,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金甌獎章分甲乙兩種級別,是授予對防止叛亂、籌辦軍事工
南方澳神州戲院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282855
Id:
282855
Title:
南方澳神州戲院
Description:
1963年,在現今的華山路及神州巷交叉地帶,當時海腳宿舍(俗稱船員宿舍)與倉庫平房的黃金地段,南方澳的第三座戲院,神州戲院開始興建。並由曾任第4、5屆蘇澳鎮鎮民代表的黃祈才擔任東主。1965年神州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14
Id:
300114
Title:
腹臍深解(會)圍津,腹臍凸解(會)搖櫓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腹臍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82
Id:
301182
Title:
陳黎跨世紀詩選:1974-2014
Description:
《陳黎跨世紀詩選:1974-2014》收錄了詩人寫詩四十年來各階段詩作三百餘首。「輯一:1974—1980」的詩,除〈最後的王木七〉外,皆出於《廟前》、《動物搖籃曲》二書。「輯二:1981—1993」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63
Id:
271363
Title:
馬祖民居特色:大木構架結構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馬祖地區常見運用在民居建築的木構架結構為穿斗式與抬梁式兩者之融合,並以穿斗式為主。穿斗式構架是以柱上置檁,檁上放椽,其特點為柱子細
登草嶺詩碑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804
Id:
512804
Title:
登草嶺詩碑
Description:
1950年重陽節,頭城地方文人雅士一行盧纘祥、康灎泉、林才添等數十人,效仿古人重陽登高之習俗,登草嶺且遊吟賦詩,最終盧史雲以《登草嶺詩》被眾人評為最優。盧先生不僅文學建樹,在從政生涯多建設惠民,卻
安慶小學鼓隊進場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629686
Id:
629686
Title:
安慶小學鼓隊進場
Description:
安慶代用國民學校舉行校慶運動會時,學校鼓隊帶領同學繞操場行進的記錄。
校慶舉行的時間為夏天,由高年級同學組成的鼓隊,在指揮女同學的帶領下,整齊進場。鼓隊中包含大鼓(指揮之後)、中鼓(右側第一排第
MOC_Id:
Culture_Object570042
Id:
570042
Title:
大清一統志.卷257-264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大清一統志》卷二百五十七至二百六十四,本冊封面書底破損嚴重,字跡難辨,內頁有污損。收錄內容為湖北省前半。
卷二百五十七為湖北統部。湖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767
Id:
649767
Title:
〔樂生學園兒童作品〕支那へ行って居る兵隊さんへ(中文:給去中國敬愛的軍隊)
Description:
本作品為「支那へ行って居る兵隊さんへ(中文:給去中國敬愛的軍隊)」,由樂生學園五年級兒童廖元炎所作,刊登在1938年樂生院慰安會發行的《萬壽果》第五卷第一號。
本文以日文進行創作,是所謂的癩文學
看不見自己的時候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05
Id:
301105
Title:
看不見自己的時候
Description:
這首歌收錄在李壽全於1985年1月1日由滾石唱片發行的EP專輯「未來的未來」中,由李壽全作曲,陳克華所做的詞。而後又收錄在李壽全1986年由飛碟唱片所發行的專輯「八又二分之一」,在2016年經重新編曲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97
Id:
594297
Title:
馬祖新村居民於馬祖社區公園合影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居民於馬祖社區公園合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公園是眷村社區重要的集會場所,當時村民沒有太多娛樂,在公園聚會成為一種生活常態,孩子們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45
Id:
301145
Title:
阿大阿大阿大美國,陳克華2000-2008詩集
Description:
本詩集是作者陳克華一本風格極其強烈的詩集,在風格上同時也打破現代詩艱澀或抽象等刻板印象,它透過激昂的語言感染一般人對政治、日常生活的省思。陳克華台灣中生代代表詩人之一,也是台灣重要的同志詩人代表。曾獲
舊夢如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11
Id:
595611
Title:
舊夢如風
Description:
石雕家楊正端擅長以女性為題材。〈舊夢如風〉刻畫出女子佇立的婀娜姿態,波浪狀的秀髮隨風飛揚,作品中女子迎風拂面怡然自得,陶醉在美景,令人想起義大利文藝復興大師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52
Id:
660052
Title:
5.E世代的鼻環H30 CM 麥飯石
Description:
石雕家陳松於民國34年出生於台中沙鹿,從小展現藝術天賦,於新竹師範專科學校隨李澤藩教授研習水彩、後至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從邱雲教授研習雕塑,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陳松老師喜愛以石雕紀錄歷史
朝野浩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31
Id:
283531
Title:
朝野浩行
Description:
朝野浩行1963年出生,求學時期在日本的美術高中和大阪藝術大學接受了正規的雕塑訓練;大學三年級時到石材廠打工初次接觸到石雕,從此便與「石頭」結下不解之緣。畢業之後前往義大利卡拉拉,一邊在義大利藝術學院
MOC_Id:
Culture_Object666002
Id:
666002
Title:
張俊彥: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凡塵悲歌》第二樂章手稿 P1
Description:
本圖片為作曲家張俊彥的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的創作手稿,此為第一頁。
張俊彥(Chun-yien, CHANG, b. 1973)為臺灣知名作曲家及跨領域工作者,出生於臺中市,是一位全然在
羅東藝穗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282583
Id:
282583
Title:
羅東藝穗節
Description:
每年暑假期間,除了宜蘭冬山河的童玩節外,羅東藝穗節儼然成為夏天不可缺少的藝術饗宴。 羅東藝穗節開辦於二OO二年,源於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與法國亞維儂藝術節,這兩個節日應邀參展的對象,都是頂尖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112
Id:
289112
Title:
秋天網(選自《第二屆蘭陽文學獎 繁花盛開》)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繁花盛開:第二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童話獎第一名。 作者透過巧思與《望天丘》呼應,向李潼表達深深的懷念與致敬。文章描述妙具神通的蓬萊老李,為求傳人,舉辦風箏比賽,獎品表面上說是可以
仙寰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514
Id:
287514
Title:
仙寰橋
Description:
仙寰橋建於1915年,曾是通過關口的唯一孔道。1935年6月修築太魯閣峽至仙寰橋(今長春橋上方)間的自動車道,10月13日完工,同年太魯閣被選定為國立公園候補地。為了開發立霧溪的砂金與電力,1940年
大聲公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35
Id:
301035
Title:
大聲公
Description:
作者李潼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同時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曾得過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少年小說首獎、國家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0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3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3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1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47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39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1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