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怡然園_小園偶成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怡然園_小園偶成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怡然園_小園偶成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9545 , 欄位Id的內容是65954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怡然園_小園偶成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圖為怡然園中丘(邱)逢甲所作〈小園偶成〉實景: 十日春陰一日情,三分春在愛閒行;池塘水滿流花急,簾幙風微落絮輕。 佳士班行環碧筍,美人笑口粲朱櫻;殘紅掃罷鋪茵坐,墜地青梅看雀爭。 丘逢甲(1864-1912),清代官員、詩人和教育家。少年得志卻辭官返臺從事教育工作,受筱雲呂氏(今稱神岡呂家)禮聘講授漢文,也曾任臺中「衡文書院」主講。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地闢建,故規劃上順河道呈長條帶狀。入口處由王阿脾前市長題字,園中有優雅舒適的涼亭、別致的拱橋及潺潺的西汴流水,古樹奇木且依地形布置,期透過中式庭園造景讓遊客懷想清朝巡撫劉銘傳巡視時,特賜葫蘆墩為「富春鄉」之美名。 怡然園不同於一般的景觀或運動公園,是一座以詩詞讚頌豐原與葫蘆墩的主題公園。不僅在成功路入口附近陳置臺中文史工作者兼收藏家陳炎正(直庵先生)所作〈岸裡社懷古〉碑石,園邊駁坎壁上並刻有古今詩人的詩作,除了本圖所呈現之丘逢甲的〈小園偶成〉外,還包括直庵先生、陳欽隆、傅于天、水竹居主人(張麗俊)、小東山等人的作品,展現此地豐沛的人文精神與資源。 到怡然園,除了觀覽葫蘆墩圳周邊的水利設施,還有綠意優雅的園景與詩作引導遊客理解與欣賞葫蘆墩與豐原地區孕育出的人文與歷史。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954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2F2A52A-FE86-4E73-95B0-9E26A5044E1F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1T11:46:4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45

Id

659545

Title

怡然園_小園偶成

Description

本圖為怡然園中丘(邱)逢甲所作〈小園偶成〉實景: 十日春陰一日情,三分春在愛閒行;池塘水滿流花急,簾幙風微落絮輕。 佳士班行環碧筍,美人笑口粲朱櫻;殘紅掃罷鋪茵坐,墜地青梅看雀爭。 丘逢甲(1864-1912),清代官員、詩人和教育家。少年得志卻辭官返臺從事教育工作,受筱雲呂氏(今稱神岡呂家)禮聘講授漢文,也曾任臺中「衡文書院」主講。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地闢建,故規劃上順河道呈長條帶狀。入口處由王阿脾前市長題字,園中有優雅舒適的涼亭、別致的拱橋及潺潺的西汴流水,古樹奇木且依地形布置,期透過中式庭園造景讓遊客懷想清朝巡撫劉銘傳巡視時,特賜葫蘆墩為「富春鄉」之美名。 怡然園不同於一般的景觀或運動公園,是一座以詩詞讚頌豐原與葫蘆墩的主題公園。不僅在成功路入口附近陳置臺中文史工作者兼收藏家陳炎正(直庵先生)所作〈岸裡社懷古〉碑石,園邊駁坎壁上並刻有古今詩人的詩作,除了本圖所呈現之丘逢甲的〈小園偶成〉外,還包括直庵先生、陳欽隆、傅于天、水竹居主人(張麗俊)、小東山等人的作品,展現此地豐沛的人文精神與資源。 到怡然園,除了觀覽葫蘆墩圳周邊的水利設施,還有綠意優雅的園景與詩作引導遊客理解與欣賞葫蘆墩與豐原地區孕育出的人文與歷史。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1T11:46:40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怡然園_小園偶成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161904
Id: 161904
Title: 甲仙埔(Ka-san-po)
Description: 「甲仙」之意推測與四社番及內攸社語言有關,其「仙」和楠梓仙的「仙」及諸羅山的「山」發音相近,可能為平埔族的通名。另「埔」則為其位於河階面的埔地。湯姆生於此地過夜,並參與當地平埔族的宴會,對其聚會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70058
Id: 570058
Title: 東引劉依祥口述:家族遷移歷程
Description: 根據《98年馬祖口述歷史計畫》之結案報告書中訪談東引鄉劉依祥之內容,劉依祥為1916年(民國5年)出生,卒於2017年,中國長樂潭頭人,21歲定居於東引島,度過其一生,為地方重要耆老之一。因歷經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72
Id: 509572
Title: 玉里鎮中山路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1960年代,照片中的街道為玉里鎮的中山路,日治時期被稱為「玉里大通」,此街道至日治時期以來一直都是玉里市區發展的中心地帶,戰後,其交叉路設有玉里圓環,為玉里的象徵地標。從照片中可以看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871
Id: 278871
Title: 無祀祠,在一鯤身官者,曰萬善宮,在淡水港東,為官府興建祠祀者 鳳山縣志卷之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無祀祠:一在一鯤身(鄭氏時,行刑於此。祗今風雨晦冥之間,鬼哭神號,淒切不堪入耳。五十三年,水師副將張國建祠祀之.鬼有所歸,自是鄭伯有不為厲矣。額曰「萬善宮」)。一在淡水港東(鄭氏時,以嫏嬌一帶為安

MOC_Id: Culture_Place153267
Id: 153267
Title: 南竿11據點
Description: 南竿11據點位於連江縣南竿鄉復興村東岸,2007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6年度連江縣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查時已荒廢。 1997年開始,政府陸續實行精實案、精進案等軍隊簡編政策,外島兵力亦逐步調

MOC_Id: Culture_Object568480
Id: 568480
Title: 1958年溪口站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民國47年(1958)所拍攝的溪口車站外觀,為日式站房和臂木式號誌機的扳動把手。溪口車站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本站在明治44年(1911)的時候開始營運,因為該車站的站場坡度高達25‰,所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23
Id: 513323
Title: 1970年代中學生的長春祠郊遊
Description: 1970年代中學生的長春祠郊遊。在1950到1970年代期間,中學女學生的髮型大都一致,旁分、用黑色髮夾固定,長度要露出耳垂兩公分…,正如照片當中所看到的模樣。長春祠,為紀念開闢中橫公路殉職人員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66
Id: 512366
Title: 第三大隊長與歸順的原住民家族(ソローカン)
Description: 外太魯閣意指塔次基里溪下游以及溪口一帶的蕃社,而上、中游為「內太魯閣」,不過拖博闊溪流域的蕃社不但屬於內太魯閣,還有「奧太魯閣」的稱號,意指塔次基里溪中97個番社中最沒有被開化的番社。此圖為歸順的

MOC_Id: Culture_Place142013
Id: 142013
Title: 溪口車站遺址
Description: 此處為溪口新車站,於20多年前舊站廢除後新建的,原先新建時還有蠻多人出入,但隨著時間過去,當時的中年人也變成老年人,少年也變成青年,人口外流加上火車站的樓梯階梯太多太陡,銀髮族漸漸都改坐客運。據台

MOC_Id: Culture_Place463985
Id: 463985
Title: 民國60年代後期「王錦珍茶行」贈送零售商的茶海
Description: 照片為「王錦珍茶行」第二代經營人王敏超先生所示,為西元1970(民國60)年代贈送零售商的一只茶海。茶海沒有握把,一面有葫蘆圖案及葫蘆為記字樣,另一面則有茶行名稱、電話及住址等資訊。 這只茶海的

MOC_Id: Culture_Place618659
Id: 618659
Title: 新城天主堂
Description: 影像為原神社紀念碑處現設置聖母雕塑像做為聖母園,前方二隻狛犬下方基座分別加上了萬福源及聖母園的蛇紋石雕刻。1896年(明治29年)12月駐守新城分遣隊一名士兵欺辱玻士林社的少女,引起族人憤慨,在通

MOC_Id: Culture_Place617176
Id: 617176
Title: 武界
Description: 法治國小位於武界派出所的下方,位在法治村界山巷6號,前身為干卓萬蕃童教育所,戰後,1946年4月改設法治國民學校1968年8月改稱法治國民小學。武界位於法治村北部,距埔里市中心約有22公里,為一布

MOC_Id: Culture_Place618657
Id: 618657
Title: 新城天主堂
Description: 影像為新城天主堂的狛犬與石燈籠,為原新城稻荷神社所遺留,1896年(明治29年)12月駐守新城分遣隊一名士兵欺辱玻士林社的少女,引起族人憤慨,在通事李阿隆協助下,由赫赫斯社的頭目哈鹿那威和玻士林社

MOC_Id: Culture_Place217850
Id: 217850
Title: 蜈蚣社區生態班
Description: 蜈蚣里因地理位置關係,四周環山,擁有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為了讓里民對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更清楚的認知,2017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科技學院USR團隊協助開設社區解說員培訓課程60小時,由彭國棟老師、邱美蘭老師

MOC_Id: Culture_Place289763
Id: 289763
Title: 林田警察官吏派出所及舊林田派出所
Description: 一、歷史建築名稱:林田警察官吏派出所及舊林田派出所。二、歷史建築及其所定著土地之範圍:(1)歷史建築本體:林田警察官吏派出所及舊林田派出所兩幢建物本體。(2)定著土地之範圍及面積:花蓮縣鳳林鎮鳳信段0

MOC_Id: Culture_Object298634
Id: 298634
Title: 賴氏萬壽塔
Description: 墓塔為1940年大稻埕賴氏興建作為祖塔之用,為地面墓室建築,墓葬區呈階梯式,前面有三壙供棺葬之用,後方有揀骨吉葬之用,墓室內兼具凶葬、吉葬,在臺灣極為少見,具稀少性及民俗文化價值。墓塔的結構特殊,

MOC_Id: Culture_Place242039
Id: 242039
Title: 鐵板村蝴蝶公園
Description: 南竿鄉鐵板村(今仁愛村)村民長期投入社區營造。自2002年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後,在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的老師學生協助下,陸續在社區裡的廢棄老屋中,修整出多座社區

MOC_Id: Culture_Place284500
Id: 284500
Title: 湖西村—雙連埤
Description: 雙連埤同時是湖泊與聚落的名稱,位於宜蘭縣員山鄉湖西村,對外唯一的交通是台七丁線,由宜蘭經員山大湖圳頭上山。雙連埤顧名思義是兩個埤塘,但環境變遷,目前只剩下一個水塘,另一個早已陸化,變成種植紅鳳菜或

MOC_Id: Culture_Place153455
Id: 153455
Title: 北竿77據點
Description: 北竿77據點位於連江縣北竿鄉環島北路芹壁村至橋仔村段海岸,2019年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調查時,據點入口已因建設環島北路芹壁村段堤防道路毀壞。 1990年代起,解嚴後的馬祖各島上建設突飛猛進

MOC_Id: Culture_Object505961
Id: 505961
Title: 鳳林停車場(鳳林車站)
Description: 鳳林停車場(即現今的鳳林火車站),為臺東線鐵道上的車站之一。在日治時期花蓮港廳時代,鳳林火車站是除了花蓮港站與玉里站外,乘客最多的車站。不管是往來的旅人,還是戰爭時期從此地出發與家人揮別的臺籍日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164589
Id: 164589
Title: A Big Baby Republic
Description: 此文於1895年11月22日寄出,並於隔年1月5日刊於Chicago Inter-Ocean。是對台灣民主國最富價值的第一手報導,內容包含臺灣民主國自主宣言的英譯版本、對國旗的描述、四幅鋼筆素描、民主

MOC_Id: Culture_Object302177
Id: 302177
Title: 〈八斗子官礦、雞籠港交通位置圖〉
Description:   〈八斗子官礦與雞籠港的交通位置圖〉,創作時間應為清治末期,位置圖上勾勒出雞籠港(今之基隆港)港灣的粗略輪廓,並標註牛稠港的位置;由於尚未經過日治時期的築港工程,此時港灣岸壁皆還曲折,港灣中的鱟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48
Id: 509548
Title: 林田山林場水龍消防車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1996年(民國85年),照片中為林田山林場區打火隊所使用過的水龍消防車,此款車是一種活動的簡易型馬達加壓器,本身沒有配置水櫃,必須從貯水池中抽水使用。林田山林場是因1894年(光緒2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925
Id: 304925
Title: 遠東唯一最大的澎湖目斗嶼燈塔
Description: 張朝勝等人發表於《硓古石》第95期<消失的島嶼?承質嶼和墨嶼>認為:《裨海紀遊(1697)》所謂「墨嶼」比較像是位於澎湖北海的島嶼。《臺灣志略(1738)》中「墨嶼」應與「花嶼」和「草嶼」位於同一區域

MOC_Id: Culture_Place555152
Id: 555152
Title: 蔣介石碼頭
Description: 蔣介石碼頭,位於涵碧步道旁,涵碧樓渡假飯店下方,是早期專為蔣介石總統所建造的碼頭。目前屬於涵碧樓渡假飯店之歷史文物展示區,禁止進入,只能在岸邊觀賞。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蔣介石總統即經常駐蹕涵

MOC_Id: Culture_Object590336
Id: 590336
Title: 南部九碗社經過的叢林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收錄於臺灣古寫真帖的老照片之一,因年代久遠,故較為模糊不易辨識,但右側有附上「南部九碗社經過的叢林」之說明,推測為1896-1897年(明治29至30年)與花蓮港守備隊及新城事件相關之影像

MOC_Id: Culture_Place293281
Id: 293281
Title: 小門:三角石與三角島(二)
Description: 康熙37年(1698)郁永河《裨海紀遊》出現小門嶼而無丁字門,也就是17世紀末小門嶼知名已逐漸取代丁字門的說法。乾隆8年(1743)《澎湖志略》一書,胡格提及:小門並橫礁至媽宮水程三十里 小門汛,砲臺

MOC_Id: Culture_Place619008
Id: 619008
Title: 南田
Description: 由南田海岸親水公園眺望觀音鼻與太平洋。南田海岸為臺灣僅存一段的原始海岸線,因尚未開發公路,這裡的海岸景觀仍然相當完整,尤其岸邊的長礫石灘,本處盛產南田石,南田石分布於台灣東部的海岸,因近台灣台東縣

MOC_Id: Culture_Object164594
Id: 164594
Title: 嘉義城
Description: 照片邊緣處手寫"Town of Kagi"和"5",由城中房屋高處拍攝嘉義城景。

MOC_Id: Culture_Place324515
Id: 324515
Title: 福德爺祭祀田
Description: 依據日治初期《土地申告書》所記載,該筆土地為台中縣苗栗三堡后里庄278號地,屬於福德神的產業,后里庄民曾經鳩集資金,向林相購買土地,再捐獻給福德神,以作為祭祀用地,當時買賣契約交由村長張敬保管,但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0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9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4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4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4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0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3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