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倪蔣懷人物與團體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倪蔣懷人物與團體

倪蔣懷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59057 , 欄位Id的內容是25905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倪蔣懷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倪蔣懷,1894年(光緒20年)出生於今臺灣大學農學院現址(此本為蔣氏祖厝),祖籍為福建泉州。父親為漢學名儒倪基元,與母親鄭氏結為連理,產下1子,命名為倪「君懷」;但鄭氏為紀念先夫蔣因,將其改名倪「蔣懷」。     倪蔣懷接受父親的漢文教育3年,因而其詩文、書法俱佳。1903年(明治36年),入瑞芳公學校,接受西洋的教育方式,1909年(明治42年)3月,他以「一等賞」的成績畢業。在平順的生活中,可以專心學業,所以在畢業後不到1個月,考入當時最高學府──臺灣總督府所轄的「臺北國語學校」師範乙科。     1910年(明治43年),水彩大師石川欽一郎擔任改制後的師範乙科「圖畫」課程,雖然每週只有1小時的課程,卻因此促成倪蔣懷與水彩創作的緣分。倪蔣懷成為石川來臺後第1位弟子,其作品風格,也幾乎來自石川。     1913年(大正2年)畢業後,同年3月31日被派赴暖暖公學校擔任訓導(老師)。1917年(大正6年)3月底,辭去公學校教職,考量到家境財務狀況,放棄赴日求藝深造,6月遷居瑞芳礦山大竿林,開始設店販賣木炭,遲至1920年(大正9年)3月20日才正式開始煤炭礦業經營。     1926年(大正15年/昭和元年)成立七星畫壇,成員有倪蔣懷、藍蔭鼎、陳澄波、陳植棋、陳英聲、陳銀用、陳承藩7人,都是與石川關係密切的學生。1927年(昭和2年),倪蔣懷出資贊助「臺灣水彩畫會」在高田商會樓舉行的第一回展覽。1929年(昭和4年)獨資成立「臺灣繪畫研究所」。1933年(昭和8年)11月,由基隆人士發起組織「基隆東璧書畫會」,公推倪蔣懷任會長。     倪蔣懷對美術的活動,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仍一手撐起。直到他承包瑞芳二坑煤礦後,才獲得巨利,累積財富,而購地建宅。1935年(昭和10年)搬入自己所建的雙葉町宅邸,進而想成立美術館。此美術館預定名為寶峰美術館,寶峰為其倪氏祖籍地號。     後來,受到李建興「五二七事件」的牽連,1942年(昭和17年)被日本憲兵盤問。1943年(昭和18年)4月21日,一生以推廣美術、贊助後進為職責的倪蔣懷,在家中病逝,享年50歲。歷經戰火轟炸,目前總計尚有200多件倪蔣懷的作品存世。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59057&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4EB57BF0-8DDD-4D5C-AF45-84798273D87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6-20T14:05:1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59057

Id

259057

Title

倪蔣懷

Description

  倪蔣懷,1894年(光緒20年)出生於今臺灣大學農學院現址(此本為蔣氏祖厝),祖籍為福建泉州。父親為漢學名儒倪基元,與母親鄭氏結為連理,產下1子,命名為倪「君懷」;但鄭氏為紀念先夫蔣因,將其改名倪「蔣懷」。     倪蔣懷接受父親的漢文教育3年,因而其詩文、書法俱佳。1903年(明治36年),入瑞芳公學校,接受西洋的教育方式,1909年(明治42年)3月,他以「一等賞」的成績畢業。在平順的生活中,可以專心學業,所以在畢業後不到1個月,考入當時最高學府──臺灣總督府所轄的「臺北國語學校」師範乙科。     1910年(明治43年),水彩大師石川欽一郎擔任改制後的師範乙科「圖畫」課程,雖然每週只有1小時的課程,卻因此促成倪蔣懷與水彩創作的緣分。倪蔣懷成為石川來臺後第1位弟子,其作品風格,也幾乎來自石川。     1913年(大正2年)畢業後,同年3月31日被派赴暖暖公學校擔任訓導(老師)。1917年(大正6年)3月底,辭去公學校教職,考量到家境財務狀況,放棄赴日求藝深造,6月遷居瑞芳礦山大竿林,開始設店販賣木炭,遲至1920年(大正9年)3月20日才正式開始煤炭礦業經營。     1926年(大正15年/昭和元年)成立七星畫壇,成員有倪蔣懷、藍蔭鼎、陳澄波、陳植棋、陳英聲、陳銀用、陳承藩7人,都是與石川關係密切的學生。1927年(昭和2年),倪蔣懷出資贊助「臺灣水彩畫會」在高田商會樓舉行的第一回展覽。1929年(昭和4年)獨資成立「臺灣繪畫研究所」。1933年(昭和8年)11月,由基隆人士發起組織「基隆東璧書畫會」,公推倪蔣懷任會長。     倪蔣懷對美術的活動,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仍一手撐起。直到他承包瑞芳二坑煤礦後,才獲得巨利,累積財富,而購地建宅。1935年(昭和10年)搬入自己所建的雙葉町宅邸,進而想成立美術館。此美術館預定名為寶峰美術館,寶峰為其倪氏祖籍地號。     後來,受到李建興「五二七事件」的牽連,1942年(昭和17年)被日本憲兵盤問。1943年(昭和18年)4月21日,一生以推廣美術、贊助後進為職責的倪蔣懷,在家中病逝,享年50歲。歷經戰火轟炸,目前總計尚有200多件倪蔣懷的作品存世。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6-20T14:05:15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倪蔣懷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134
Id: 281134
Title: 邵啟斌因感染風寒而死亡 臺案彙錄乙集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據此,該臣看得:新調臺灣鎮標右營守備邵啟斌,在省領劄赴任,緣患風寒病證,延醫調治不痊,於乾隆三年五月初一日巳時在寓身故。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631
Id: 304631
Title: 作者西川伍—2
Description: 本文來自《硓古石》季刊第40期,由黃有興先生所譯之「波瀾起伏的昭和史-懷念的澎湖島(上)」,原作者為日人西川 伍先生。西川 伍先生,1934(昭和9年)生於澎湖,並在澎湖讀小學。戰爭結束後返國,200

MOC_Id: Culture_Object614455
Id: 614455
Title: 溫林翠晶女士與親友之彩色合影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溫林翠晶女士與親友之合照,溫林翠晶女士穿著旗袍,旗袍為印花平織布。小圓立領無袖,合身收腰,有胸折與腰折,長度至膝。由於溫林翠晶女士從小受到教育薰陶,因此對於穿著有著自己的想法與涵養。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23
Id: 509223
Title: 畢業典禮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民國39年(1950)拍攝之小學畢業典禮之留存影像。從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見當時的小學舉辦畢業典禮之情景,男學生和女學生分坐兩側,個個正襟危坐在臺下聆聽師長的訓誡,且從牆面上可以清楚地看見

MOC_Id: Culture_Event659206
Id: 659206
Title: 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病科晨間升旗
Description: 此張圖片為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病科晨間升旗,攝於1962年。 每天早上精神病患按時吃完早餐,9點多左右會到操場升旗,接著便是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就是排球、羽毛球、籃球等等,可以隨心所欲地揮灑汗水,運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082
Id: 661082
Title: 醫學校時的蔣渭水
Description: 蔣渭水就讀臺灣總督府學校時的獨照(1910至1915年)。 蔣渭水(1890-1931),宜蘭市人,是20年代民族運動的主軸。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在臺北開設大安醫院,1921年組織文化協會,全力推

MOC_Id: Culture_Object569773
Id: 569773
Title: 中聲電台落成典禮
Description: 中聲電台為台中市蔡志昌議長於1953年2月1日創立。同年10月7日電台轉手給天主教會台中監牧區(1961年改為台中教區)為主的股東會。首任台長為吳振鐸神父,並由瑪利諾會和耶穌會參與經營。當初從美國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361
Id: 304361
Title: 老照片山口忠六葬儀
Description: 本圖片出自《硓古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作者出口正昭,譯者黃有興。圖為大正9年(1920),作者祖父山口忠六在馬公之葬儀。作者的祖父、父親山口秀次及他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751
Id: 280751
Title: 軍隊遇瘴氣,患病的人很多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三月,至猛卯,緬甸又與定國戰,道阻;既緬甸使至迎師,會瘴發,進忠等引還.三桂以馬乃土司龍吉兆稱兵應定國,遣寶、起隆及游擊趙良棟等討之;攻七十餘日,破其寨,斬吉兆,以其地為普安縣.九月,瘴息;三桂與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83
Id: 168383
Title: 泰雅族屈尺群的兒童
Description: 泰雅族屈尺群兒童的服裝與樣貌。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06
Id: 509206
Title: 懷念的花蓮師範學校校門
Description: 照片攝於民國56年(1967)6月,為當時稱作「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專科學校」的畢業典禮,照片提供者陳素嬰(右)與好同學廖壽美(左)以花師校門口為背景拍照紀念,當年簡單樸實的花師校門現在成了最珍貴的回

MOC_Id: Culture_People138069
Id: 138069
Title: 陳鈺瑛
Description: 陳鈺瑛,祖籍福建長樂潭頭文石人,生於1929年,曾任婦女會分會理事長、家長會會長,並曾出任連江縣政諮詢代表會諮詢代表。 據《東引鄉志》記載,陳鈺瑛為鄉紳陳瑞琛之妹,曾在東引讀過私塾及一年半的德光

MOC_Id: Culture_People363086
Id: 363086
Title: 李再發先生
Description: 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至蘆洲李宅專訪李再發先生,並獲贈日據時期收藏至今,以鉛箔包裝保存之茶葉。李家為八里世家,先祖在道光年間,隨臺北盆地之墾殖,先後移居新莊與蘆洲,最後定居蘆洲。再發先生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37
Id: 660437
Title: 南屯公學校老師團體照
Description: 昭和14(1939)年南屯公學校第33屆畢業紀念冊摘錄之「穿著正裝文官制服的老師團體合照」。 臺中市南屯國民小學,初設於日治時期明治31(1898)年12月,當時稱為「犁頭店公學校」,至大正11(

MOC_Id: Culture_People302128
Id: 302128
Title: 陳阿佳
Description:   陳阿佳,出生於1880年(光緒6年)。父親陳紅番自福建漳州來臺,定居基隆慶安宮廟口附近,娶劉氏(名查某)為妻,共生有5子,陳阿佳為次子。     1892年(光緒18年),陳阿佳的父親逝世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11
Id: 168411
Title: 泰雅族屈尺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屈尺群Rimogan社男人側面照。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39
Id: 168539
Title: 鄒族魯富都群的住屋與獸骨亭
Description: 魯富都群楠仔腳萬社。前面的建築物為獸骨亭,後面的為住家,圖片左端者為晒物架。此族家屋皆為茅草頂,由上往下看呈龜背狀。站立於院中者,為女人與男孩。

MOC_Id: Culture_Object702753
Id: 702753
Title: 橋仔民防隊
Description: 圖為塘岐國小現地照,根據地方耆老所述,過去塘岐國小為橋仔民防分隊的受訓地點。 戰地政務時期(1956-1992),以「全民國防」、「軍民一體」的概念,規定凡馬祖18歲至45歲的青壯年男性、16歲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74
Id: 222174
Title: 林榮富
Description: 爸爸是在苓雅部落出生,聽爸爸說,以前的老人家是從臺東到富源。後來,阿公阿嬤再從富源順著馬蘭溝溪、秀姑巒溪,來到現在的苓雅部落,落腳處是現在第四鄰陳玉明的家。由於當時在富源的土地資源不足,阿公阿嬤他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41
Id: 515241
Title: 40年代唯一女車伕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民國48年(1959)玉里圓環旁的女車伕。車伕的工作類似今天的計程車。臺灣戰後之初,民生疾苦的情況較為常見,為生計奔波幾乎是每個人的生活主題。當時,三輪車與牛車是臺灣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在沒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126
Id: 278126
Title: 押解臺灣逆一行,其中廖攀龍兩腳發腫,撥醫員隨路醫治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十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初十日(丙子),琅玕奏言:閩省押解臺灣逆匪林小文四犯,據衢州府知府舒慶雲稟報,至江山縣地方,廖攀龍一犯,兩腳發腫,食飲少進。臣隨飭撥醫委員帶往迎赴前途,隨路醫治務痊,仍令嚴行督押,晝夜兼程前進。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474
Id: 278474
Title: 巡臺御史錢琦詩 重修臺灣縣志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媧皇斷鼇足,元氣洩混茫。散作長波涾沱,杳不知其幾千萬里,蕩搖大地天為盲。有時颶母胎長長鯨怒,星眸、電齒、雲車、雷鼓、風輪森開張。塵沙飛揚人鬼哭,往往白晝慘冽如幽荒。往時讀海賦,猶疑近荒唐。朅來鷺門

MOC_Id: Culture_Event659297
Id: 659297
Title: 漂流散記(上)6
Description: 圖片流浪散記為戰地日記,1950年(民國39年)4月30日徐蜀龍於富國島完成寫作,徐蜀龍為中心新村住戶。 這當然是敵人在對岸攻擊我們了,但幸我們的部隊及零星的士兵們還在勉強的應戰,不過,總因事先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44
Id: 281044
Title: 鴻逵患有足疾 爝火錄卷二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鴻逵在白沙,患足疾。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93
Id: 513193
Title: 富瑞生醫師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富瑞生醫師與他的妻子王金蘭小姐。自1948年(民國37年)門諾巡迴醫療隊創立後,許多國外醫師來到花蓮服務,富瑞生醫師為其一。富醫師是加拿大人,畢業於曼尼托巴大學醫學院,在取得醫學博士之後立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08
Id: 513208
Title: 證嚴法師與其弟子於普明寺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67年(民國56年)3月,花蓮慈濟功德會成立一週年時,委員僅有十位,會員已有300多人,證嚴法師(圖片前排中)與弟子在花蓮普明寺合影。普明寺位於花蓮縣秀林鄉佳民村佳民路121號,普明寺

MOC_Id: Culture_People138063
Id: 138063
Title: 陳棋清
Description: 陳棋清,生於1967年12月14日,北竿鄉人。幼年高燒導致小兒麻痺致使雙腿不良於行,在馬祖天主堂的協助下至臺灣讀書,成年後積極參與殘障技能競賽,1995年獲得第33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的榮譽。 據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96
Id: 168396
Title: 泰雅族屈尺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屈尺群烏來社男人側面照。臉部有刺黥,頭戴籐帽,耳垂穿孔塞以竹管。著套袖與上衣,著胸兜,肩上掛方形布披。

MOC_Id: Culture_People513024
Id: 513024
Title: 楊武雄
Description: 楊武雄(1954-)生於桃園蘆竹,字號泮晴,曾任泮山書會第10屆會長、迎曦書畫會會長(2005~2006年)。書法養成之啟蒙起源於就讀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期間,因師範教育須培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62
Id: 222162
Title: 陳昌吉
Description: 據我所知,Ciwidian氏族是從新城來的。原本我的曾祖母共五兄弟姊妹,和他們的母親Nakaw住在鳳林東邊的Atomoay。母親Nakaw很兇悍,父親不知從什麼時候便失蹤了,於是,由母親Nakaw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2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7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74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15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5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3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21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6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88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47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7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4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