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育綸_裝置藝術之美藝術與人文
「許育綸_裝置藝術之美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9681 , 欄位Id的內容是65968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許育綸_裝置藝術之美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為了迎接2018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臺中市政府舉辦了一系列與花相關的2016臺中花都藝術季,以「跨域、翻新」為主軸,從10月14日開始,持續到12月31日結束,結合大臺中山海屯各區的文化中心、圖書館、表演場館等活動地點,兩個半月的時間共有超過二百場活動,包括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裝置藝術、傑出團隊徵選、踩街遊行、花都奇想兒童劇、小舞臺接力秀及藝術亮點等八大類,希望帶給臺中市民更多元的藝文饗宴。配合2016花都藝術季所舉辦的攝影比賽,參賽者不限國籍、地區,只要拍攝主題是和藝術季的活動、表演、展覽相關的內容,都可以報名參加,替藝術季留下彌足珍貴的紀錄。本照片為臺中市文化局舉辦之2016年花都藝術季攝影比賽入選之作品:裝置藝術之美。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SA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9681&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5CEEEB1E-41F6-49C2-851E-04D2B11BE4E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1T14:39:4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681
Id
659681
Title
許育綸_裝置藝術之美
Description
為了迎接2018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臺中市政府舉辦了一系列與花相關的2016臺中花都藝術季,以「跨域、翻新」為主軸,從10月14日開始,持續到12月31日結束,結合大臺中山海屯各區的文化中心、圖書館、表演場館等活動地點,兩個半月的時間共有超過二百場活動,包括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裝置藝術、傑出團隊徵選、踩街遊行、花都奇想兒童劇、小舞臺接力秀及藝術亮點等八大類,希望帶給臺中市民更多元的藝文饗宴。配合2016花都藝術季所舉辦的攝影比賽,參賽者不限國籍、地區,只要拍攝主題是和藝術季的活動、表演、展覽相關的內容,都可以報名參加,替藝術季留下彌足珍貴的紀錄。本照片為臺中市文化局舉辦之2016年花都藝術季攝影比賽入選之作品:裝置藝術之美。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SA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SA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1T14:39:45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許育綸_裝置藝術之美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月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56
Id:
285956
Title:
月光
Description:
主題〈月光〉是以白色大理石雕刻出兩件組合的作品,呈現兩片大弧形,彎曲展延的造型,意圖表現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反應作者柯林•費格內在心靈的成長或覺醒,表達出情感與信念。兩片光滑的曲面,如接收宇宙的磁波器,
午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20
Id:
268320
Title:
午後
Description:
本件〈午後〉採用典型的單點透視構圖,以畫面中央為消失點將畫面一分為四:藍天、左右兩排紅泥屋舍和隨視線向後延伸的黃土路。
邱創乾(1900–1973)以寫生速寫的方式,描繪在黃土路盡頭依稀可見錯落
丹尼斯.克萊恩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41
Id:
283541
Title:
丹尼斯.克萊恩
Description:
丹尼斯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從事職業雕塑。由大衛.湯普森.尼爾森大學中心畢業後,現在部分時間是在庫騰那藝術學校從事教學工作,並且是加拿大雕塑協會一員,作品在因特米爾的亞廷藝廊展出,另外,於加拿大及美國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968
Id:
290968
Title:
桃園景福宮門神彩繪:尉遲敬德衣飾八仙圖
Description:
這件文物為李登勝所繪的尉遲敬德門神衣飾。整體來看,可以發現尉遲敬德的腰部以上,穿著為布的材質,在上半身。再觀察到尉遲敬德的腰部以下,在圖中的右方可以發現由金屬片所組成的戰甲,甚至在戰甲上面還有四仙
背薪架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45
Id:
287245
Title:
背薪架
Description:
背薪架為太魯閣族人上山撿取木材並背負返家的工具,該件背薪架約為1936年所製作,是傳統太魯閣族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搬運工具。製作時先將兩根 V 字形的樹枝並列,選定其中一面為將置於背上的揹負面,在兩根樹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49
Id:
180649
Title:
2019年4月2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於論區奉茶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5日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先生(照片正中)蒞臨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由策展單位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主持人徐景亭小姐(照片之右側)解說與體驗,於論區體驗「王彥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255
Id:
600255
Title:
入選-見證朴子市醫療歷史的清木屋せいもくや診間桌上一隅
Description:
嘉義縣朴子市還保留著許多老醫館,其中日治時期1930年(昭和5年)用檜木打造的清木外科保留得最完整。
當初是由日本醫生松浦保まつうら たもつ所建,原為日治時期朴子公醫院,後改制為衛生所,黃清木醫
陳克華極短篇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98
Id:
301098
Title:
陳克華極短篇
Description:
陳克華開始著手寫極短篇時,極短篇的熱頭早已經過了。當年某大報副刊極力鼓吹,又設文學獎鼓勵,一時之間文壇各家紛紛一試身手,而陳克華正是其中一旁看熱鬧的一個。如今當他開始寫極短篇時,文壇上卻風向一轉,剛好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32
Id:
271732
Title:
崁津通訊第43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本期為第43期,頭版為新建校舍完工及功能專題介紹,大幅更新校舍外觀及功能。其餘內容為校園活動紀錄、學生文章投稿、美術作品投稿。大溪國小之建立肇
MOC_Id:
Culture_Place284653
Id:
284653
Title:
haga-paris傳統家屋與haga(駁坎)
Description:
1912年,南澳泰雅人在台灣總督府集團移住政策下陸陸續續遷徙至近山番社坑溪﹑和平溪口﹑南澳溪口與東澳溪口。至1945年終戰止,僅餘流興社﹑金洋社與哈卡巴里斯三社仍居原地。戰後,此三社亦在政府的政策
鄧廉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94
Id:
283694
Title:
鄧廉懷
Description:
1950年生於台灣宜蘭,鄧廉懷本名鄧仁貴。自幼喜愛塗鴉,求學期間幾乎所有課本都不留白。1974年自軍中退役後,準備就業而來到花蓮,當時正值台灣大理石雕刻業的極盛時期,石雕藝品外銷世界各地,幾乎供不應求
MOC_Id:
Culture_Place289768
Id:
289768
Title:
賽德克族陶賽(山里)部落傳統編織工藝
Description:
陶賽部落仍保有傳統編織圖案且技藝精湛。就技術層面而言,社區仍會使用地織機,並且保有織布過程之十四道工序的知識,從割苧麻、剝麻皮、打紗、日曬、捻紗、捲紗、紡紗、煮線、洗紗、浸漬、日曬、理線、理經到織布等
廣播節目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56
Id:
516656
Title:
廣播節目表
Description:
此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4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當時的廣播節目表可在報紙上查詢,分為早上、下午、晚上三部,節目表有廣播晨操、音樂、新聞、國語講座、球賽轉播、主題講座等,夜間的廣播主要為
楊英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89
Id:
283589
Title:
楊英風
Description:
楊英風出生於台灣宜蘭縣,1997年逝於新竹。幼時生長於鍾靈毓秀的宜蘭,與山水為伍,使他在泥塑及剪紙中啟蒙對藝術的熱愛。就讀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科,獲得吉田五十八和昭倉文夫指導。不僅修習了建築、雕塑的專業技
微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20
Id:
285920
Title:
微風
Description:
席夢娜•羅倫佐透過〈微風〉這件雕塑作品,呈現如同摩天大樓堅硬的內在,標誌著人類世俗文明發展的具體成果,證明著理性的崇高。而包圍著建築的風則是非世俗的、感性的,猶如靈魂。作者將乍似涇渭分明的兩極拉入這作
風和身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72
Id:
285872
Title:
風和身體
Description:
〈風和身體〉這項作品想透過白色化石表現風的痕跡:「風雖然是看不見的,卻是可以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力量。」作者甘丹喜愛以風作為創作題材,運用石雕表現大氣流動運行時的韻律感,而無形的風,留下有形的刻化痕跡,使
MOC_Id:
Culture_Object668184
Id:
668184
Title:
《曙光》演員與許歷農將軍、張永祥合影
Description:
圖為1976年1月6日政戰學校影劇系參與第九屆全國大專院校青年劇展,在國立藝術館、由22期演出《曙光》慶祝24周年校慶,演出後演職員與時任校長的許歷農將軍、系主任張永祥之合影。當時22期為四年級,
崁津通訊第18期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05
Id:
271705
Title:
崁津通訊第18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本期為第18期,頭版內容為慶祝兒童節相關報導,其餘內容為新建校舍剪綵及校園活動剪影、親師交流、學生文章及美術作品投稿。大溪國小之建立肇始於18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415
Id:
289415
Title:
川上的我——夜行利澤簡橋(選自《地景的詩意——宜蘭歪仔歪詩社詩選》)
Description:
本詩選自《地景的詩意——宜蘭歪仔歪詩社詩選》。 一靈的這首詩〈川上的我——夜行利澤簡橋〉非常特別,它看似是一首寫景詩,正如它的副標題一樣,以利澤簡橋進行書寫。但我們在閱讀這首詩的時候,我們不可以忽
楊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48
Id:
638148
Title:
楊木
Description:
楊木(1898-1977),彰化人,又名雪峰。父鏡湖為文人士紳,曾任和美線公學校(今和美國小)及北斗公學校(今北斗國小)訓導,並為崇文社發起人。母張金。為家中長男,承襲家風,自幼研習漢學。1921
古年窗風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293
Id:
284293
Title:
古年窗風箏
Description:
每年宜蘭進入秋季,東北季風漸強,就是龜山島上準備放風箏的季節,當農曆九月九號時,在龜山島上風力更盛。長輩憶起在島上的生活,大人總是為生計忙碌,捕魚,修船,織網,染漁網,撿柴火,一年四季有做不完的活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906
Id:
603906
Title:
陸海空旅劵花蓮港東亞旅行社直購開始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20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東亞旅行社花蓮港案內所,有鑒於花蓮港驛內最近購票混雜壅擠的情況,與車站當局討論後,將讓乘客購票手續更加簡易,除了既有的內外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旁建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57
Id:
515257
Title: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旁建築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位置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旁。花蓮鐵道文化園區的前身是舊花蓮車站,日治時稱花蓮港驛,是日治時期東線762mm窄軌鐵路的北端樞紐,在戰後改名為花蓮站,並一直使用至民國71年(1982)東拓完成為
民間遊藝─拍錢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17
Id:
235517
Title:
民間遊藝─拍錢套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拍錢套」是馬祖早期地方年節的項目之一,由四位少女著紅綠等色彩鮮豔勁裝腰繫帶,腳踩高蹺,右手持兩端穿上銅
內世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33
Id:
286033
Title:
內世界
Description:
〈內世界〉整體作品以象形文字「石」為原始構想。以矩形象徵城市文化的進程,而上方透空的石心貫穿了矩型,連結著文明與自然。自然與發展如何取得平衡,正如同內世界的石心繼續等待,亦或是探索、追尋。作者樊烱烈(
田野景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21
Id:
268321
Title:
田野景色
Description:
〈田野景色〉是一幅清麗淡雅的水彩風景畫。畫中由山勢走向與蜿蜓流水的引導形成「之」字形構圖,加上視線轉折處的房舍和樹叢,營造視野開闊的鄉野美景。
邱創乾(1900–1973)運用由淺至深的色彩疊加
廖秀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95
Id:
283595
Title:
廖秀玲
Description:
廖秀玲,1962年生於臺南市。畢業於國立藝專雕塑科、義大利Carrara藝術學院雕塑碩士。曾任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講師、花蓮石雕公開賽規劃顧問。2019年2月始為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系主任,曾與夫婿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901
Id:
603901
Title:
豆力士真摯敢鬪廳下少年相撲爭霸戰朝日校稱霸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18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體育協會花蓮港廳支部相撲部主辦的第十一回廳下少年相撲爭霸戰,昨日17日在花岡山土俵展現興亞戰士的意氣精神,本次比賽初等科有
有教無類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75598
Id:
275598
Title:
有教無類
Description:
涂維政(1969-),高雄人,現居於桃園龜山,2005年台南藝術大學造形所畢業。本件作品為《「夫子跳曼波」系列》的其中之一,創作脈絡為涂氏曾於1994-1999年間任教於復興商工,有感於師生關係的衝撞
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94
Id:
285994
Title:
戀
Description:
作品〈戀〉以相對又相生的造型及流暢優美的線條,傳達出若即若離的內在豐富情感。延伸的造形在上端分裂出相對的正反兩面,它相互交錯交集在相鄰的空間,亦如男女之間的愛情,相知相惜結合衍生,看似單純過程卻是要小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10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3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60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4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8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20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6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0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3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4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7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