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
「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211000002/50d5a2920be14aa511873ebbbc0b9fe6fc5b02ea.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陽翟「永昌堂」首建於明宣德年間(約1435),為陽翟陳氏信房前房之小宗祠堂,初建時為傳統閩式一落二攑頭形制建築。嗣後數百年間,宗祠歷經兵燹,幾經修葺,其中一次為清光緒30年(1904)由鄉人修建。直至民國20年代(1930),印尼華僑陳仲厚經商有成,獨資重建永昌堂,建造所需費用則託付予陽翟族人陳伯體、伯札。至印尼發展的陳仲厚因受西方文化之洗禮,欲加入西方建築元素,遂攜帶設計圖返回金門,將已進行至一半之重建工程部分拆除,故此獨具風格、中西合璧之宗祠於民國24年(1935)完竣。隔年,右側興建之五腳基護龍亦竣工,是為「浯陽小學校」,整體總工程經費共計一萬二千銀圓,皆由陳仲厚資付。
陳仲厚(1869-1949),又名陳厚仲,金門陽翟信前房三房人。清光緒年間(1890末)首赴荷印群島謀生,然無功而返。清光緒34年(1908),陳仲厚帶著時年13歲的長子陳川流再度前往南洋,落腳於當時貿易繁榮的印尼邦加檳港,經營胡椒園,店名為「裕發號」。初期向當地人收購胡椒銷售至新加坡,財富積累後則購置土地,自行栽產。約至民國20年代(1930),陳仲厚已成為邦加檳港數一數二之胡椒園主,而後被譽為「檳港第一」。陳仲厚為鄉里族人及華僑社會貢獻甚多,包含同安陽翟小學校創校(並成為該校永久校董)、金門穎川陳氏大宗祠協助修建、獨資重修永昌堂等。同時亦積極參與海外僑社活動,捐輸新加坡及印尼等地之華僑社會,並出任邦加島檳港中華商會主席之職,並熱心於黨國事務,於民國38年(1949)辭世於檳港。
永昌堂於民國24年(1935)竣工,五腳基護龍「浯陽小學校」亦於民國25年(1936)完竣。陽翟文風鼎盛,聚落內皆有私塾教育,浯陽小學校落成後便改以此處教學,此外,學校亦是居民休憩聚會之地。民國30至34年間(1941-1945)永昌堂曾一度遭日軍占用。民國38年(1949)後,永昌堂及浯陽小學校皆為國軍占用,作為師部指揮所,並於周圍築2公尺高之鋼筋混凝土圍牆,禁止居民進入,直至約民國60年代始拆除。浯陽小學校於民國47年(1958)併入安瀾國校,同年八二三砲戰爆發,遂將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改為簡易醫療站。後由政戰隊進駐,為政戰隊及衛生連共同使用之空間。直至民國83年(1994)國軍撤離,建築閒置至今。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光前里陽翟44號旁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18.42799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479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15-02-11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金門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5021100000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15-02-11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金門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150211000002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452 。
name
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
representImage
intro
陽翟「永昌堂」首建於明宣德年間(約1435),為陽翟陳氏信房前房之小宗祠堂,初建時為傳統閩式一落二攑頭形制建築。嗣後數百年間,宗祠歷經兵燹,幾經修葺,其中一次為清光緒30年(1904)由鄉人修建。直至民國20年代(1930),印尼華僑陳仲厚經商有成,獨資重建永昌堂,建造所需費用則託付予陽翟族人陳伯體、伯札。至印尼發展的陳仲厚因受西方文化之洗禮,欲加入西方建築元素,遂攜帶設計圖返回金門,將已進行至一半之重建工程部分拆除,故此獨具風格、中西合璧之宗祠於民國24年(1935)完竣。隔年,右側興建之五腳基護龍亦竣工,是為「浯陽小學校」,整體總工程經費共計一萬二千銀圓,皆由陳仲厚資付。 陳仲厚(1869-1949),又名陳厚仲,金門陽翟信前房三房人。清光緒年間(1890末)首赴荷印群島謀生,然無功而返。清光緒34年(1908),陳仲厚帶著時年13歲的長子陳川流再度前往南洋,落腳於當時貿易繁榮的印尼邦加檳港,經營胡椒園,店名為「裕發號」。初期向當地人收購胡椒銷售至新加坡,財富積累後則購置土地,自行栽產。約至民國20年代(1930),陳仲厚已成為邦加檳港數一數二之胡椒園主,而後被譽為「檳港第一」。陳仲厚為鄉里族人及華僑社會貢獻甚多,包含同安陽翟小學校創校(並成為該校永久校董)、金門穎川陳氏大宗祠協助修建、獨資重修永昌堂等。同時亦積極參與海外僑社活動,捐輸新加坡及印尼等地之華僑社會,並出任邦加島檳港中華商會主席之職,並熱心於黨國事務,於民國38年(1949)辭世於檳港。 永昌堂於民國24年(1935)竣工,五腳基護龍「浯陽小學校」亦於民國25年(1936)完竣。陽翟文風鼎盛,聚落內皆有私塾教育,浯陽小學校落成後便改以此處教學,此外,學校亦是居民休憩聚會之地。民國30至34年間(1941-1945)永昌堂曾一度遭日軍占用。民國38年(1949)後,永昌堂及浯陽小學校皆為國軍占用,作為師部指揮所,並於周圍築2公尺高之鋼筋混凝土圍牆,禁止居民進入,直至約民國60年代始拆除。浯陽小學校於民國47年(1958)併入安瀾國校,同年八二三砲戰爆發,遂將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改為簡易醫療站。後由政戰隊進駐,為政戰隊及衛生連共同使用之空間。直至民國83年(1994)國軍撤離,建築閒置至今。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光前里陽翟44號旁
longitude
118.42799
latitude
24.479
registerDateValue
2015-02-11
headCityName
金門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15-02-11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金門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150211000002
version
1.0
hitRate
452
「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漢影雲根碣
name:
漢影雲根碣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91/075706
intro:
「漢影雲根」碣是明監國魯王手書,鑴刻在一塊巨石上的碑碣。由於該石早已崩落,四個字中的「根」字不見,目前只留下「漢影雲」三個大字倒立地上。魯王,姓朱名以海,字巨川,號恆山,又號常石子:為明太祖朱元璋第九
type:
1.1
原水交社宿舍群
name:
原水交社宿舍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603000002/477be4
intro:
水交社緣起莊子山木篇:君子之交淡如水;日治時期駐防臺南機場的日本海軍航空隊,其官兵、眷屬居所或重要機關、設施,即設於俗稱「桶盤淺」周邊,可能因其中的「水交社」較知名,後來竟成為整個地區的稱謂。戰後由空
type:
1.1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name: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923000001/0d205f
intro:
此古蹟為目前臺北市僅有出土之最大的防空蓄水池,位於重慶北路與南京西路交口之圓環位置,極具歷史價值,在1920年代,小販開始聚集於此,商業興盛。到了1943年,美軍轟炸臺灣,圓環攤販的商業行為也開始被政
type:
1.1
name:
原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223000001/15d63e
intro:
(一)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簡介
衛生部前身為1896年成立的總督府製藥所檢查課,1909年臺灣總督府以勅令第43號設立「臺灣總督府研究所」,4月1日開始營運,同時修訂專賣局分課規程,廢止
type:
1.1
羅東聖母醫院耶穌聖心堂
name:
羅東聖母醫院耶穌聖心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716000002/e70b35
intro:
1952(民國41)年6月15日,五位靈醫會會士、三位修女及范鳳龍醫師抵達羅東,開啟天主教靈醫會在羅東的醫療傳道事業。旋及在聖母醫院旁成立耶穌聖心會院,同年12月14日舉行耶穌聖心堂祝聖暨聖母醫院落成
type:
1.1
鹿港鳳山寺
name:
鹿港鳳山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1025000003/71b275
intro:
清道光2年(西元1822年)鹿港士紳梁獻瑞倡議興建鳳山寺,由地主盧西池獻地,甘武略出任總理,總理興建廟宇事宜,地方信士踴躍捐資,此次建廟募得1529元,道光2年9月動工,歷經2年餘,於道光4年(西元1
type:
1.1
九芎林里社貞官伯公
name:
九芎林里社貞官伯公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231000005/9070c2
intro:
伯公即為客家的土地公,惟美濃的伯公造型獨特,全台僅有,又稱為「伯公壇」。
九芎林里社貞官伯公相傳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後不久,由劉玉衡率領劉、何、黃、李、林、古、楊、張、吳等姓人氏開拓竹頭背、九
type:
1.1
彰化振豐源商行
name:
彰化振豐源商行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821000002/50c0c6
intro:
本建築為完工於大正14年的雙層樓轉角式街屋,「振豐源商行」為彰化市街知名家族「磺溪吳氏」二代三人建立的商號,於日治時期取得彰化街上菸草賣捌人及「石油配給統治株式會社」乙種賣捌人身分。
其中一位
type:
1.1
三峽大豹忠魂碑
name:
三峽大豹忠魂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107000001/a2c803
intro:
大豹社故地所在的三峽區位於新北市西南側,傳統社域以大豹溪流域為主,為清末至日治初期,三峽地區重要的原住民部落,對於三峽地區類似紀念碑,現可查到的紀錄多係為昭和九年(1934)以前,然依此判斷大豹忠魂碑
type:
1.1
黃偉墓
name:
黃偉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05/e81146
intro:
黃偉,字孟偉,號逸叟,別號逸所,汶水頭(今後水頭)人,生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曾任泉州府吏,正德九年(1514年)進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治獄以清、慎、明、恕著稱,後升至南雄知府,省徭役、明禮教
type:
1.1
張氏節孝坊
name:
張氏節孝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05/6038a3
intro:
張氏節孝坊位於新竹市北區湳雅里光華段四一五地號,是為了旌表鄭用錦妻張氏棗娘之節孝事蹟所建的,於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題准建坊,次年旌表,同治十年(1871年)正式建坊於湳雅莊萬年橋畔,即今之新竹市
type:
1.1
臺灣銀行
name:
臺灣銀行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504000005/13532f
intro:
臺灣銀行始創於一八九七年,當時為日據初期,殖民政府為控制臺灣金融與經濟而設立,亦是後來執行南進政策的金融與投資機構。
一九0三年建銀行總部於今址的西側,原為紅磚與斜頂之仿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因遭白蟻
type:
1.1
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
name:
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022000001/92666b
intro:
建物興修記錄
1.金刀比羅社神社主體建築已不存在,僅存社名石柱、石桌、石椅、石燈籠及神社正殿基座遺址等,第一層平台以下之石階梯亦於開設蘇花公路時被拆除。神社正殿基座遺址已與砲台山公園進行整體規劃利用
type:
1.1
魁星樓(奎閣)
name:
魁星樓(奎閣)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90/23e6ca
intro:
金門「奎閣」由後浦林斐章捐銀千圓,於清道光16-18年(1836-1838)興建。自古文人士子所奉祀者為文昌帝君或魁星,「魁」與「奎」字同音,且魁星又為星宿之名,因此魁、奎兩字往往互通。因此,不論是稱
type:
1.1
name:
龍潭翁新統大屋(正廳、右第一護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1019000001/0e0288
intro:
日治時期桃園興建的四合院極少,翁新統大屋是其中的傑作,為烏樹林地區客家移民的重要史跡,更是北臺灣古蹟中建築工藝的佼佼者。
翁家在翁元乾這一代來到龍潭烏樹林,建了祖堂六桂傳香後,傳到翁必水時,由於墾地
type:
1.1
瑞成堂
name:
瑞成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0929000001/ceb06b
intro:
「瑞成堂」為早期農村生活樣貌之完整呈現,古蹟本體及土地涵蓋範圍為三合院、內外埕、外門樓及周圍刺竹林等。北側是唯一對外聯繫之巷道,四面環田,除正身明堂外其建築外圍被皆被刺竹包圍。「瑞成堂」之再利用方
type:
1.1
原嘉義農林學校校長官舍
name:
原嘉義農林學校校長官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119000001/c7f386
intro:
「原嘉義農林學校校長官舍」位於現今嘉義市東區忠孝路188號,興建於日治時期1930年(昭和5年),為提供給日治時期「嘉義農林學校」(今國立嘉義大學)校長所居住的官舍。
嘉義農林學校成立於1919年(大
type:
1.1
第一賓館
name:
第一賓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210000001/135be0
intro:
第一賓館為日據時期日軍所建。民國38年5月17日先總統蔣公首次下榻於此。爾後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先總統蔣公及蔣總統經國先生、李總統登輝先生抵澎巡視時,都曾多次下榻此處。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時,先總統
type:
1.1
蔡攀龍墓
name:
蔡攀龍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11123000005/faf5af
intro:
蔡攀龍,字君寵,號躍州,金門瓊林人。清乾隆3年(1738)生,嘉慶3年(1798)去世,享壽六十一歲。娶妻後浦許氏,納黃氏、林氏為妾,生二子,名機與輝。蔡攀龍狀貌雄偉,聲如洪鐘,少時家貧,以捕魚為業。
type:
1.1
花蓮糖廠招待所
name:
花蓮糖廠招待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1004000001/29c388
intro:
日治時期舊稱為俱樂部或五番,裡有小型會議室、套房、奕棋、會客室等,是達官顯要來此下榻休息的地方。台灣光復後,權貴名流如蔣經國、嚴家淦、吳國楨、何應欽、白崇禧、李石曾等黨國元老曾來此下榻。居正、李超哉二
type:
1.1
新竹水道-水源地
name:
新竹水道-水源地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0725000002/1fd113
intro:
1925年(大正14年),由國費配合地方費補助之下,開始新竹水道建設。1929年(昭和4年),3月15日舉行完工通水典禮。總工程經費106萬5千日圓(約為新竹街歲入總額四倍以上),總督府補助二分之一,
type:
1.1
詔安堂
name:
詔安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310000001/cab8b6
intro:
詔安堂是江姓家族祖籍來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墩仔頂崁仔腳,清朝道光年間渡臺祖來臺後輾轉來到二分埔地區營生,宗族逐漸開枝散葉;屋主江福祿於昭和11 年(1936)率領全家人至舊社現址起建新屋詔安堂,在艱困
type:
1.1
安平市仔街何旺厝
name:
安平市仔街何旺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17/8902d7
intro:
安平何傳祖厝建於1920年代(大正年間);民國60年代,畫家席德進曾居住於此作畫,民國84年(西元1995年)延平街面臨拆除,此屋曾為保存論戰之重要據點,並且以「臺灣屋」重新命名,成為藝文空間。
type:
1.1
草屯朝陽宮
name:
草屯朝陽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1104000001/fc76cb
intro:
朝陽宮位於南投縣草屯鎮史館路239號,建於清嘉慶2年(1797),為南投草屯地區重要信仰中心,是由洪、李、林、簡四姓聚資延聘名匠興建,本宮祀奉之「湄洲聖二媽」,相傳分靈自泉州。其祭祀圈跨越各姓,由四大
type:
1.1
青田街11巷1號
name:
青田街11巷1號
intro:
1. 建築物完成於日治時期昭和4年(1929),由臺北帝大教授今村完道家族居住。
2. 本件為日治時期之木造獨棟住宅,周邊設有庭院及圍牆,現為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原有室內空間改建為展覽空間或辦公空間,並
type:
1.2
address:
青田街11巷1號
新店獅仔頭山隘勇線
name:
新店獅仔頭山隘勇線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830000001/4bbf76
intro:
新店溪中上游流域的開發,約始於乾隆嘉慶之交,在墾殖時常發生原漢衝突,並且傷亡嚴重,故光緒十二年(1886)於新店溪上游獅仔頭山、加九嶺、向天湖等地設防番屯所。明治三十一年(1896)臺灣總督府將蕃地劃
type:
1.1
name:
永樂町派出所(迪化街1段260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1117000001/a0f64c
intro:
在大正時期,本列冊建築即為普願街派出所,從昭和 8 年(1933)的台灣警察時報看到本列冊建築『台北北警察署永樂町派出所』實行改築,因此本建築興建應於昭和 8 年。
type:
1.1
老松國小
name:
老松國小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29000004/f93c09
intro:
老松國民小學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六十四號,其前身為艋舺公學校,創立於西元一八九六年,為日據初期台灣最早的一批小學。當時利用寺廟作為臨時校舍,至一九0七年才遷至現址,建造木結構校舍。據當時校舍平面圖看
type:
1.1
彰化扇形車庫
name:
彰化扇形車庫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1025000001/7d3336
intro:
彰化扇形車庫,在大正11年(1922年)創建,與海岸線的完成有密切的關係,車庫隨著海岸線(今稱海線)的完成一同完工啟用,使彰化成為重要的山海線交會站,是臺中線、海岸線的分歧點,佔有鐵路運輸的樞要位
type:
1.1
name:
新生南路三段16巷3、3-1號日式宿舍
intro:
為1935年日人興建私人住宅,日治時期居住者為任職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衣笠俊男,二次大戰後由國立臺灣大學做為教職員宿舍。
type:
1.2
address:
新生南路3段16巷3、3-1號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1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53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