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漆樹栽培及收穫相關:採漆作業—割漆生物、生態與環境
「安南漆樹栽培及收穫相關:採漆作業—割漆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50。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2842 , 欄位Id的內容是66284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安南漆樹栽培及收穫相關:採漆作業—割漆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系列資料有12張底片,從底片內容與上頭文字推測,從底片及照片內容與上頭文字推測,此應為生漆採集與加工作業之相關記錄。本筆資料為方形黑白底片,正面印有底片商標字樣「FUJI SAFETY」、「NEOP」。畫面有一人正在作業,前景左方有人物與右方有棵樹木,遠景為整片樹林,並有藍筆書寫文字「⑦採漆作業」。
此底片之影像用於1960年林業試驗所發表之文獻《林業推廣專刊》〈安南漆樹之栽培及收穫〉中,圖片說明為「採漆作業—割漆」。文中寫到,在進行漆液採割之前會先將林地分為3區,用以配合3日制之輪流施工。採割時於當年度預計採割之部位畫割樹皮為V字形,深度為貫穿形成層而抵達木質部為最適。臺灣的採液流程一般而言會將枝下高分為3-4段,故而同時會有3-4個V字傷口正流出漆液。割成後以受液器嵌入V字尖端下方1公分處,漆液即自傷口流入受液器。
〈安南漆樹之栽培及收穫〉內容詳述安南漆樹之種植、採集漆液等過程。其中另寫到,臺灣本無漆樹栽培,1920年及1923年先後自越南引進栽培並進行相關研究,當時越南隸屬於法國殖民地,被稱為「安南」,故而引進之漆樹稱為「安南漆樹」(Rhus succedanea var. dumoutieri)。引進之初,栽培於林業試驗所蓮華池分所,經多年試驗可知安南漆樹適宜生長於臺灣氣候且產漆品質與流量皆優,故而積極繁殖推廣。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284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6FB12BB1-4ACC-45F2-BB2C-EB994FB4F24B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3-05-23T09:20:4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 。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842
Id
662842
Title
安南漆樹栽培及收穫相關:採漆作業—割漆
Description
本系列資料有12張底片,從底片內容與上頭文字推測,從底片及照片內容與上頭文字推測,此應為生漆採集與加工作業之相關記錄。本筆資料為方形黑白底片,正面印有底片商標字樣「FUJI SAFETY」、「NEOP」。畫面有一人正在作業,前景左方有人物與右方有棵樹木,遠景為整片樹林,並有藍筆書寫文字「⑦採漆作業」。 此底片之影像用於1960年林業試驗所發表之文獻《林業推廣專刊》〈安南漆樹之栽培及收穫〉中,圖片說明為「採漆作業—割漆」。文中寫到,在進行漆液採割之前會先將林地分為3區,用以配合3日制之輪流施工。採割時於當年度預計採割之部位畫割樹皮為V字形,深度為貫穿形成層而抵達木質部為最適。臺灣的採液流程一般而言會將枝下高分為3-4段,故而同時會有3-4個V字傷口正流出漆液。割成後以受液器嵌入V字尖端下方1公分處,漆液即自傷口流入受液器。 〈安南漆樹之栽培及收穫〉內容詳述安南漆樹之種植、採集漆液等過程。其中另寫到,臺灣本無漆樹栽培,1920年及1923年先後自越南引進栽培並進行相關研究,當時越南隸屬於法國殖民地,被稱為「安南」,故而引進之漆樹稱為「安南漆樹」(Rhus succedanea var. dumoutieri)。引進之初,栽培於林業試驗所蓮華池分所,經多年試驗可知安南漆樹適宜生長於臺灣氣候且產漆品質與流量皆優,故而積極繁殖推廣。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3-05-23T09:20:49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
「安南漆樹栽培及收穫相關:採漆作業—割漆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630
Id:
754630
Title:
溪頭大學池橋樑照片
Description:
直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為水池間有2座橋樑;背面有黑筆書寫數字「2」。照片中為台灣大學農學院實驗林位於溪頭的大學池。本件為1971年9月廖日京陪同松田英二在臺灣旅行所拍攝系列照片之一。
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89
Id:
277289
Title:
瀕海春溫頗叢疾,病農頓起扶犁出 嶺雲海日樓詩鈔選外集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我家舊住稉稻鄉,春田水足難為荒。自從棄置南走越,占晴卜雨同農忙。粵中人滿土復瘠,稻舟轉海蠻雲碧。安得王師時雨若?復收暹交隸尺籍。年來無地能埋憂,戰雲黯黯東半球。暫教一雨百憂失,已似洗甲天河流。瀕海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316
Id:
279316
Title:
吃太多同蒿會脹氣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同蒿(臺灣、鳳山、彰化各志同作茼,「噶瑪蘭」、「淡水志」蒿訛作萵).時珍云:形氣同於蓬蒿,故名.一名蕫蒿.葉似芥艾,花似小菊,性冷微香,多食令人氣滿(「諸羅縣志」).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042
Id:
516042
Title:
〈臺灣花蓮全景〉
Description:
此圖為日治時期從花蓮港廳花崗山眺望市鎮街景的照片。花崗山,在史前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於此的紀錄,「花岡山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1929年(昭和4年),遺址由日籍學者首次發現。原先花崗山的高度比現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89
Id:
514689
Title:
太魯閣之靈泉
Description:
吉田初三郎所畫之臺灣八景之一的「太魯閣之靈泉」,相傳於1914年(大正3年)的太魯閣戰役中,由深水少佐所發現之野溪溫泉,因此稱之為「深水溫泉」。從此畫中我們可以得知畫師是由一個鳥瞰的角度來繪畫整幅
MOC_Id:
Culture_Object739168
Id:
739168
Title:
林試所木纖系大門底片
Description:
本件與林業試驗所收存另一幅影像(林業試驗所藏品編號004089.U.000.000)位於同一底片上,原底片收存頁面編號標註「木纖系大門1、2」、「造紙工場」。畫面為建築物門口,有一人蹲於門口空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578
Id:
754578
Title:
林業試驗所森林化學系試驗-醋酸石灰純度檢定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印有底片商標「KODAK SAFETY FILM」。畫面1人站於室內桌前,桌面置有燒瓶等實驗器材及放置瓶罐、試管之架子。照片中的人物為當時林業試驗所森林化學系技士劉文湘。
此底片影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71
Id:
280571
Title:
甘蔗屬涼性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甘蔗(性冷味甘,有紅、白二種.榦小者為竹蔗,煮汁成糖)
林蔭大道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Place224267
Id:
224267
Title:
林蔭大道
Description:
林蔭大道長340公尺、寬30公尺,面積共有10,200平方公尺,兩端設有自動循環的流水,透過水流、階梯的設計,使得此處的空間設計增添變化,在水流的盡頭設有小小的池塘,晴天時可看見成群的烏龜站在石頭上曬
MOC_Id:
Culture_Event637639
Id:
637639
Title:
鳳儀書院整修前頭門的中央通道
Description:
照片為2007年4月27日(民國96年)鳳儀書院整修前頭門的中央通道。
照片中在初步清除了部份違建後,從頭門中間門口處(1的位置),往後方的講堂與廳事拍去。頭門是鳳儀書院建築群的門面,為五開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665
Id:
512665
Title:
傳統藝術資源之童玩篇
Description:
陳進傳的《宜蘭縣傳統藝術資源調查報告書》附冊二,第212-225頁,登錄童玩匠師資源資料。打鐵這行業,全是硬功夫,極為辛苦,燒鐵爐子的火熱度常達二千度以上,鍛造技術和火侯掌握是看家本領,以前大都用
蔡家茶園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Place560177
Id:
560177
Title:
蔡家茶園
Description:
深坑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溫約攝氏23.7度,因地處山陵,北面低,南面高,南面較多雲霧,水氣多,整體氣候溫暖多雨,土壤則為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極適合茶樹栽植,種植茶葉從海拔100公尺以上就有,種
鳳儀書院的燕尾磚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Event637637
Id:
637637
Title:
鳳儀書院的燕尾磚
Description:
照片為2005年10月28日(民國94年)鳳儀書院整修前的燕尾磚。
鳳儀書院的建材有木材、紅磚、紅瓦,白石,紅磚白石是書院內常見的建築風格,例如頭門與其二側的門樓。有研究指出,鳳儀書院之刻工技巧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12
Id:
280512
Title:
身有白點的鱓魚不能食用 澎湖廳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鱓魚(腹黃,「異苑」作黃魚旦.貯水缸中,夜以火照之,其蛇化者項有白點,身浮水上,名化骨鱓,食則傷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247
Id:
280247
Title:
葱可療瘋疾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葱:有香葱、麥葱、風葱三種.風葱可療瘋疾,中有孔.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11
Id:
277211
Title:
台灣由南至北氣候之異 臺灣府志卷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自府治至鳳山,氣候與臺邑等。鳳山以南至下淡水等處,蚤夜東風盛發,及晡鬱熱,入夜寒涼,冷熱失宜。又水土多瘴,人民易染疾病。自府治直抵諸羅之半線,氣候亦與臺邑等。半線以北,山愈深、土愈燥,烟瘴愈厲,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909
Id:
662909
Title:
台北植物園-欽差行臺花園
Description:
直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前景為岩石及石階,遠景疑似有4名孩童站立於石砌高臺上。根據原相本中放置於鄰近本照片的紙條推測,照片應攝於林業試驗所台北植物園,此照片為林業試驗所前職員鄭宗元所留下一系
菁華渡船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16
Id:
509116
Title:
菁華渡船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民國40年(1951)兩位女生在菁華橋下、美崙溪上划船的模樣。以前的菁華橋是全花蓮最浪漫的地方,所以相戀的情侶必定都會來到此地泛舟划船。菁華橋鄰近花蓮女中,連接著美崙溪河濱公園。菁華橋(前
塔塔加鞍部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735
Id:
754735
Title:
塔塔加鞍部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底片,底片齒孔處有編號「27」、底片品牌「KONIPAN SS」,畫面為廖日京拍攝。
廖日京(1929-2013),臺灣大學森林系教授。曾任職於林業試驗所等單位,為臺灣植物分類學界重要學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088
Id:
280088
Title:
枸杞的果實為地仙子 彰化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枸杞,其實為地仙子,其根為地骨皮,諺曰:去家千里,不食枸杞.
沿著沙岸走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38
Id:
506438
Title:
沿著沙岸走
Description: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作者)在從水璉尾前往鹽寮港的過程中,行經一片長而美的「砂汀」。而今沙岸景觀依舊,卻有變本加厲的狀況。戰後由於在鹽寮聚落南方興建漁港,並建有海堤,導致「突堤效應」的發生。該堤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827
Id:
279827
Title:
乳草能通乳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乳草:生附地,枝紅;葉細,背微紅.和雞食,益產婦之乳.
MOC_Id:
Culture_Object298252
Id:
298252
Title:
馬祖夏季食材─淡菜
Description:
紫貽貝(Mytilus edulis)俗稱淡菜,為馬祖地區最主要的經濟貝類。過去馬祖皆於夏季採收天然淡菜出售,7-8月是淡菜成熟季節,地區居民每利用退潮時,攜帶鐵鉤、籮筐,深入巉岩怪石間採集。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017
Id:
755017
Title:
松田英二參訪林業試驗所植物標本館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松田英二在林業試驗所腊葉館一樓查看標本。
本件為「森林與歷史-臺灣林業文物整理、累積與轉化」案中「廖日京植物公務紀錄與研究往來書信」系列下的文物。
松田英二在1971年9月再度來
池南水池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239
Id:
506239
Title:
池南水池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日治時期的池南水池,即為今鯉魚潭。早在日治時期,池南地區曾有木瓜山事業的林場在此經營,同時也建立起各地的小聚落,池南周邊大部分為山林事業的貯木、存放、運送的一個集散地,同時附近的池南水池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938
Id:
279938
Title:
枸杞子的根為地骨皮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枸杞子(葉嫩時可為菜.實為地仙子,根為地骨皮)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242
Id:
279242
Title:
風藤可治風疾 臺灣通史卷二十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風藤:狀與藤異,似木通,浸酒服之,可治風疾。
MOC_Id:
Culture_Place327839
Id:
327839
Title:
基隆河錫口巡守隊河岸文史及生態導覽
Description:
基隆河錫口水環境巡守隊有鑑於僅沿著水岸巡邏,單純「通報」環 保局,對隊員來說,支持大家持續做下去的動力太薄弱,覺得必須 培養志工與河川間的感情與互動,而號召隊員一起學習河川歷史, 於是他建請松山社
合流的溪谷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338
Id:
506338
Title:
合流的溪谷
Description:
自大正3年(1914)的太魯閣戰爭後,日人旋即在太魯閣各部落中開通連接道路並設立大量駐在所,監視太魯閣族族人。塔次基里溪(今立霧溪)的主流與荖西溪在合流地區匯流,而合流駐在所即設立於此地的竹林旁,
上池醫院拆除11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251
Id:
755251
Title:
上池醫院拆除11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此為一系列廖日京收藏之底片。畫面前方為拆除中的上池醫院,中央一層的房舍為尚未拆除的上池醫院建物,畫面右方三層樓建物今日仍在,位於中正路208號。
廖日京(1929-2013),臺灣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0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20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3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7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22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0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54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