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科學月刊》發起信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科學月刊》發起信藝術與人文

《科學月刊》發起信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14145 , 欄位Id的內容是61414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科學月刊》發起信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1969年(民國58年)03月,創辦人林孝信向各地的留學寄出了200份《科學月刊》發起信,信件內以李怡嚴為首,共有11位具名共同發起人。 為了號召留學生一同創辦科學雜誌,信件內寫下了這份科普工作的動機和意義,並透過手寫油印,發送第1期〈科學月刊簡報〉,將《科學月刊》初步雛型與理念分送給留學生們。 1969年(民國58年)01月,林孝信正在芝加哥大學就讀研究所,看見臺灣與美國科學教育的巨大落差、國內科學類中文讀物的匱乏,以及留學生彼此思想的嚴重分歧,林孝信認為:「與其這樣罵,不如我們實實在在來做一點事」,不僅可以凝聚留學生的心,也可以讓大家摒棄無謂的爭論,一起透過有意義的科學刊物來回饋臺灣。 在林孝信的積極行動下,許多出國留學的大學同學也都加入了科學雜誌的團隊,成為《科學月刊》的班底。 1969年2月,恰逢清華大學物理教授李怡嚴前往芝加哥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林孝信聞信前往拜訪,得到了李怡嚴的支持,也允諾未來回臺後,可以做為《科學月刊》在臺灣的重要負責人。 其後,林孝信頻繁的與李怡嚴討論,與美國、臺灣友人通信交流,並與芝加哥大學留學生開會討論《科學月刊》的章程。 時至3月,終於發送了200份《科學月刊》發起信以及第1期〈科學月刊簡報〉,簡報內附有章程草案,在所有發起人中,僅有劉源俊在紐約,勞國輝在長島外,其餘都來自芝加哥大學。 發起信寄出後,《科學月刊》的構想漸漸走入留學生的視野,到了《科學月刊》第0期試印本發行時,已經從原先的11位,擴增至104位發起人。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1414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1682CA9D-9743-4E7F-8EAE-D83D919196CB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6-04T13:49:2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14145

Id

614145

Title

《科學月刊》發起信

Description

1969年(民國58年)03月,創辦人林孝信向各地的留學寄出了200份《科學月刊》發起信,信件內以李怡嚴為首,共有11位具名共同發起人。 為了號召留學生一同創辦科學雜誌,信件內寫下了這份科普工作的動機和意義,並透過手寫油印,發送第1期〈科學月刊簡報〉,將《科學月刊》初步雛型與理念分送給留學生們。 1969年(民國58年)01月,林孝信正在芝加哥大學就讀研究所,看見臺灣與美國科學教育的巨大落差、國內科學類中文讀物的匱乏,以及留學生彼此思想的嚴重分歧,林孝信認為:「與其這樣罵,不如我們實實在在來做一點事」,不僅可以凝聚留學生的心,也可以讓大家摒棄無謂的爭論,一起透過有意義的科學刊物來回饋臺灣。 在林孝信的積極行動下,許多出國留學的大學同學也都加入了科學雜誌的團隊,成為《科學月刊》的班底。 1969年2月,恰逢清華大學物理教授李怡嚴前往芝加哥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林孝信聞信前往拜訪,得到了李怡嚴的支持,也允諾未來回臺後,可以做為《科學月刊》在臺灣的重要負責人。 其後,林孝信頻繁的與李怡嚴討論,與美國、臺灣友人通信交流,並與芝加哥大學留學生開會討論《科學月刊》的章程。 時至3月,終於發送了200份《科學月刊》發起信以及第1期〈科學月刊簡報〉,簡報內附有章程草案,在所有發起人中,僅有劉源俊在紐約,勞國輝在長島外,其餘都來自芝加哥大學。 發起信寄出後,《科學月刊》的構想漸漸走入留學生的視野,到了《科學月刊》第0期試印本發行時,已經從原先的11位,擴增至104位發起人。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6-04T13:49:20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科學月刊》發起信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124
Id: 606124
Title: 入選-逝 ‧ 高雄市議會
Description: 市議會之於地方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存在。 由市民選舉議員,並由議員互選議長、副議長, 代表市民決議各種市政事務以及受理人民請願等事項。 對市民而言,這個場所是看似有距離,實則如此貼近。 關於它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75
Id: 472975
Title: 繪圖桃花扇(上卷)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繪圖桃花扇》,云亭山人(孔尚任,1648-1718)著,1909年(己酉,宣統元年)發行,傳奇小說社印刷。線裝書,直式右翻。 本書分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97
Id: 286497
Title: 李錦石
Description: 李錦石為花蓮縣表演藝術類街頭藝人,擅長於薩克斯風演奏,包括東洋演歌,西洋情歌,現代流行樂演奏,獨奏,樂團演出等,作品有東洋演歌CD。曾在國立清華大學擔任社團指導老師,之前亦曾在在國立大甲高級工業職業學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51
Id: 595451
Title: 圓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圓的可能性〉這件作品呈現了圓的溫度,圓的速度,圓的和諧,圓的蘊含,圓的極限等等。此石雕作品為「2014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得獎作品,設置於花蓮縣文化局園區內展示,由花蓮縣政府典藏。〈圓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94
Id: 595494
Title: 內在觀點的擴張
Description: 這件作品〈內在觀點的擴張〉入選「200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是一座高達285公分的門框四方柱體,撐著5片平行石板加上圓柱交錯,象徵易經「陰陽卦」演化的「細胞結構」,遠望猶如一個新的環境空間。人們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903
Id: 603903
Title: 野球勸業對稅務,二對一勸業勝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18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當前時局下為提升體能,花蓮港廳職員間也不斷地進行各種競技。昨17日下午3點半,由花蓮港廳勸業課對稅務課的軟式棒球在炎炎夏日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79
Id: 283579
Title: 陳夏傑
Description: 陳夏傑外表儒雅嚴謹,在創作上卻毫無保留。他對藝術的堅持和執著,如同他的性情,自從22歲那年,為了參加首屆省展,不願受到當時已是知名雕塑家的兄長陳夏雨的庇蔭,原名「陳夏傑」的他,另取藝名陳英傑,憑自己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191890
Id: 191890
Title: 茶藝教學推廣成效初探:以陶藝家習茶為例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廖紹惠,指導教授許立杰博士,出自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茶陶創意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18(民國107)年6月。內容主要目的為使陶藝家對茶器具之使用功能性進行反思與改進。 以陶藝家對茶器具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40
Id: 559940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婚禮新人拜堂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社區婚禮新人拜堂照片,係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 拜堂是中式傳統婚禮中的一項重要儀式,也是婚禮中最重要的儀式,流程開始為男方祭祖、接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07
Id: 595607
Title: 舞者2
Description: 石雕家許禮憲選用黑色花崗岩,雕出一位站立的舞者,頭向天際仰望,好似一個蹲步預備舞動的姿態,象徵圓潤有力的臀部,舞者擺動身軀起舞,有股力量預備要躍向天空的彈性,表現出肢體曲線的線條力量,原始生命力舞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32
Id: 301232
Title: 野有蔓草:野菜書寫
Description: 方這本散文集,《野有蔓草:野菜書寫》,接續著方梓的上一本散文集《采采卷耳》,更加聚焦於食物主題上,並將視野集中在「野菜」上。從書名就帶出自然、日常的內容主調。書中以花蓮為主要背景,書寫作者在花蓮生活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527
Id: 594527
Title: 馬祖新村-書房墨寶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裱框書法作品,由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提供,照片翻拍其夫劉元戎書房裡的墨寶。劉元戎夫婦為社區內第一代居民,住於第一軍團眷舍,劉先生曾任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村長,對馬祖新村公共

MOC_Id: Culture_Event155663
Id: 155663
Title: 1970年代津沙村內的孩童活動
Description: 依據2015年連江縣政府委託藝斯義思文化有限公司執行調查的《津沙聚落保存及再發展計畫成果報告》,津沙村居民回憶以前喝彈珠汽水時留下的彈珠是每位男孩的寶貝,除了收藏彈珠外,也會在村裡的西邊山玩鐵環輪

MOC_Id: Culture_People485752
Id: 485752
Title: 台灣茶器陶藝家-羅紹綺-嘉義縣
Description: 羅紹綺於2007年取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工藝創作碩士,2011年成立< 埔窯 >個人工作室。 羅紹綺取自台灣在地天然釉源之農作植物灰與土壤泥漿,調製成釉藥經1300度高溫的特殊燒法,呈現出

MOC_Id: Culture_Place514055
Id: 514055
Title: 宜蘭市酒槽藝術崗哨
Description:   宜蘭市復興里有個頗具創意的守望相助亭,是由古老的酒槽改裝而成,由於造型吸睛,常吸引路人及遊客停步觀賞,也成了在地的特色地標。   該酒槽材質為鋼鐵製作,由於內部空間甚大,目前作為復興社區守望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245
Id: 563245
Title: 宋宮密史
Description: 《宋宮秘史》,編著者署「大同書局編輯部」[1],臺南中華出版社發行,鉛印本,1965年(民國54年)4月出版。封面書題「宋宮秘史」,書題旁有小字「包公奇案之一」與「狸貓換太子」。目錄前有照片一張,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58
Id: 514458
Title: 青年農 stay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7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880
Id: 515880
Title: 常盤館客間(其二)
Description: 此圖為1930年代,花蓮港常盤館內部的一間客間。從此張照片中可以觀察到其空間的整體設計是採用日本傳統和式裝潢。在照片中可見地板所鋪的是「疊蓆」,即現今俗稱的「榻榻米(tatami)」,榻榻米上擺設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68
Id: 283568
Title: 張乃文
Description: 張乃文對藝術存著愛恨交集、是非分明;他沒有宗教信仰,卻關注宗教在現實生活中的情境和窒礙,進而藉創作引喻挑戰宗教的權威和批判。從極簡抽象的造型到具像風格,致力於媒材探索與感官的聯繫,並從佛教經典中擷取靈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730
Id: 659730
Title: 陳姵如_南管戲曲之夜
Description: 為了迎接2018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臺中市政府舉辦了一系列與花相關的2016臺中花都藝術季,以「跨域、翻新」為主軸,從10月14日開始,持續到12月31日結束,結合大臺中山海屯各區的文化中心、圖

MOC_Id: Culture_Object266593
Id: 266593
Title: 褒忠祠交趾陶:楊戩
Description: 陳天乞位於褒忠祠代表作:封神演義之楊戩交趾陶,人物造型為武裝帶騎,臉部面容線條優美有三眼,手上一桿三尖兩刃刀的造型,在刀首也不會模糊細節,忠實呈現,推測為楊戩 1956至1969 年間,是陳天

MOC_Id: Culture_Event180817
Id: 180817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日營五金鑄造噴砂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日營五金鑄造噴砂過程影片。去除日營五金鑄件上殘留的細小殼膜去除時使用的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668297
Id: 668297
Title: 《王子復仇記》之黑白劇照
Description: 圖為政工幹校影劇組於1964年,應臺北戲劇協會之邀,為紀念莎士比亞誕辰400年,在國立藝術館演出《王子復仇記》之黑白劇照。當年政工幹校雖然翻譯出版許多西洋戲劇劇作作為教材,但受邀演出莎翁名劇則開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090
Id: 514090
Title: 原鄉─龜山島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30
Id: 472930
Title: 龍川文集(五)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龍川文集》第五冊,線裝書,直式右翻。南宋.陳亮著,清.胡鳳丹編,1911年(宣統3年)埽葉山房石印本。封面左上題籤「龍川文集」「埽葉山

MOC_Id: Culture_Event629665
Id: 629665
Title: 安慶小學師友聚會紀念
Description: 安慶代用國民學校及安慶國民小學的退休教職員,多年不見,於1982年召開的師友聚會合照。王蘭芬老師(前排右三)、穆東芸老師(前排右五)、談錫寬老師(後排右五)也參加聚會。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79
Id: 594479
Title: 黑白大頭照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黑白大頭照,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9號住戶宋劉國順女士所提供,宋劉國順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現代人對早年的黑白照片應該相當陌生,照相技術雖是在西元1826年發明,但直到西元1860年科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77
Id: 595877
Title: 四風之塔
Description: 〈四風之塔〉由五塊圓柱由大至小堆疊成塔。石柱表面上安裝四支鋁管,並且使之分別對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當風起之際,風經過鋁管將會響起一陣清澈的風切聲音。此外,四支鋁管位於不同階層的石柱上,並依石柱長短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21
Id: 300121
Title: 拍鐵敢賣膏藥──自家講自家好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拍鐵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47
Id: 660047
Title: 黃一弘 窗台上的靜物 油彩畫布
Description: 黃一弘先生來自臺中東勢,畢業於新竹師院美勞教育系,為臺中縣美術協會會員。自東勢國小任教退休後,更加專注於畫家生涯的發展。這件是畫家早期的作品,以油彩創作的靜物畫係屬實物寫生,以桌面檯燈、瓶、罐、杯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6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15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1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7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4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3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6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6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9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7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3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