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文集(一)藝術與人文
「龍川文集(一)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72902 , 欄位Id的內容是47290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龍川文集(一)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龍川文集》,南宋.陳亮著,清.胡鳳丹編,1911年(宣統3年)埽葉山房石印本。本套書共八冊30卷,外有藍色的硬殼書函保護,書函左上題籤「龍川文集」。
按,陳亮《龍川文集》,原為40卷,今僅見30卷,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沿此說,「四庫全書」亦收30卷,惟「四庫全書」謹收紀昀〈提要〉與30卷的本文,清末埽葉山房版,卷首多了宋.葉適〈龍川文集序〉(原序)、明.鄒質士〈刻龍川先生全集小引〉(原引)、宋光宗〈建康軍節度判官陳亮誥〉等,繼為目錄,後又收〈宋史(陳亮)本傳〉、〈宋史紀事總議〉、〈宋喬行簡奏請諡陳龍川劄子〉、〈李氏藏書名臣傳〉(按:李贄《藏書.名臣傳》)、〈方孝孺先生讀陳同甫上孝宗四書〉等文章;套書最末有「補遺」、「附錄朱文公經濟文衡」、「附錄葉水心先生文集」諸篇文章,亦可看出清末刻本的用心。
《龍川文集》第一冊,線裝書,直式右翻。封面左上題籤「龍川文集」「埽葉山房石印」,書名頁署「宋陳同甫先生著」,以及書名、出版商,次頁署「宣統三年石印」,下方為「埽葉山房」篆印。後則為序、小引、目錄、陳亮本傳等篇章;正文部份收錄卷一、卷二。卷一為「書疏」(臣子呈給皇帝的公文書,通常為勸諫皇帝、政策建議的性質),錄有〈上孝宗皇帝第一書〉至「第三書」,和〈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等4篇;卷二為「論」,即陳亮的「中興五論」,附序文,共6篇。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7290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8F49947C-3227-44B0-AB46-47B72AB9EF7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6:5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02
Id
472902
Title
龍川文集(一)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龍川文集》,南宋.陳亮著,清.胡鳳丹編,1911年(宣統3年)埽葉山房石印本。本套書共八冊30卷,外有藍色的硬殼書函保護,書函左上題籤「龍川文集」。 按,陳亮《龍川文集》,原為40卷,今僅見30卷,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沿此說,「四庫全書」亦收30卷,惟「四庫全書」謹收紀昀〈提要〉與30卷的本文,清末埽葉山房版,卷首多了宋.葉適〈龍川文集序〉(原序)、明.鄒質士〈刻龍川先生全集小引〉(原引)、宋光宗〈建康軍節度判官陳亮誥〉等,繼為目錄,後又收〈宋史(陳亮)本傳〉、〈宋史紀事總議〉、〈宋喬行簡奏請諡陳龍川劄子〉、〈李氏藏書名臣傳〉(按:李贄《藏書.名臣傳》)、〈方孝孺先生讀陳同甫上孝宗四書〉等文章;套書最末有「補遺」、「附錄朱文公經濟文衡」、「附錄葉水心先生文集」諸篇文章,亦可看出清末刻本的用心。 《龍川文集》第一冊,線裝書,直式右翻。封面左上題籤「龍川文集」「埽葉山房石印」,書名頁署「宋陳同甫先生著」,以及書名、出版商,次頁署「宣統三年石印」,下方為「埽葉山房」篆印。後則為序、小引、目錄、陳亮本傳等篇章;正文部份收錄卷一、卷二。卷一為「書疏」(臣子呈給皇帝的公文書,通常為勸諫皇帝、政策建議的性質),錄有〈上孝宗皇帝第一書〉至「第三書」,和〈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等4篇;卷二為「論」,即陳亮的「中興五論」,附序文,共6篇。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
1_PDM_
-
2_PDM_
-
3_PDM_
-
4_PDM_
-
5_PDM_
-
6_PDM_
-
7_PDM_
-
8_PDM_
-
9_PDM_
-
10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6:59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龍川文集(一)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92
Id:
267592
Title:
紅土地迴旋曲(四)
Description:
〈紅土地迴旋曲(四)〉為畫家蔡水景(1956-2016)的作品,落款:「2014 白濤」,為一幅抽象水墨畫。本作運用正方形畫幅構圖,以水墨線條和色彩作為畫題「紅、土地、迴旋曲」的意象元素。
本幅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269
Id:
600269
Title:
入選-南投縣民國44年乳嬰健康比賽
Description: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兒童健康攸關未來國家人力資源的興盛與否。一直到1950年代初期的韓戰之後,臺灣才漸漸從二戰、國共內戰的變動局勢中穩定下來。政局與經濟逐漸復甦後,也迎來了戰後的嬰兒潮。
1
躊躇之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60
Id:
301060
Title:
躊躇之歌
Description:
本書是作者陳列長達三十年歲月的散文書寫,記錄遭捕事情,以及出獄後參與政治的省思,並且以「浮雲」一章述寫了對政治的淡泊以及對朝野的心情。1946年出生於嘉義農村,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1969年移居花
時間的照相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08
Id:
285908
Title:
時間的照相術
Description:
作品「時間的照相術」認為時間似乎是一種強烈,準確且神秘的力量,在層層重複的波浪中是我們所稱的秒數、小時、世紀、千禧年,並以層層重疊的圓弧造型,來傳達時間的抽象概念。在這個作品中作者想像和觀者一同進入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79
Id:
301279
Title:
陳黎散文選:1983-2000
Description:
《陳黎散文選:1983-2000》收錄陳黎前六部散文作品中的精選篇章,以幽默風趣的筆調,展現陳黎的本土關懷,以及對文學、藝術的熱愛。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樊(火冏)烈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99
Id:
283599
Title:
樊(火冏)烈
Description:
對他而言,就讀大學雕塑科是他對造形藝術的啟蒙教育,在師長的指導下,深深被立體造形所吸引,材質的表現以石雕及木雕的探索為主。 進入造形藝術研究所攻讀碩士期間,他受邀到義大利RAPOLANO TERME
校長村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59
Id:
514259
Title:
校長村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香和、清溝;南澳鄉金岳;員山鄉結頭份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結頭份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2
許幼漁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22
Id:
638122
Title:
許幼漁
Description:
許幼漁(1892-1953),彰化鹿港人,名五頂,字培風,號幼漁。祖籍福建泉州安溪,為來臺第五代,祖父咸中、父夢青皆為清朝生員,世代詩書門第,母為芳苑路上厝(謝厝)國學生謝廷章之女謝螺。由於父親遭
樹影搖曳健康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88
Id:
514188
Title:
樹影搖曳健康路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12
鑊仔肚介飯比麼介都卡香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90
Id:
301290
Title:
鑊仔肚介飯比麼介都卡香
Description:
《鑊仔肚介飯 比麼介都卡香》由文學街出版社在2002年出版,書中收錄約100篇作品皆為新作,採用客語方式書寫。作品形式有新詩、童謠、歌曲,總共分為六輯。第一輯為「童年篇」、第二輯為「親情篇」、第三輯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52
Id:
594152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手語研習社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手語研習社合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此為馬祖新村手語社在村內活動中心教室裡的手語舞蹈練習照片,照片中最右側為教
跪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82
Id:
285982
Title:
跪乳
Description:
中國有一句「羊有跪膝求乳知孝順」的諺語,是指小羔羊以前腿雙跪的姿態喝奶,彰顯一種感恩的舉動。而羊在中國被視為吉祥動物,代表仁慈與善良。此件寫實雕刻具有臺灣特殊時代象徵,在動員勘亂戒嚴時期,以彰顯中國傳
早期臺灣住宅、前院設計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04
Id:
594304
Title:
早期臺灣住宅、前院設計
Description:
本物件早期臺灣住宅、前院設計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臺灣早期的住宅前院設計較為方正,四邊形的前院是小型的水泥廣場,在台灣的田野鄉間還能看到此類型的房
古早味─車輪糕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306
Id:
284306
Title:
古早味─車輪糕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下埔社區的日曆。本篇10月19日的主題
張琮旻_廟會薪傳之美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654
Id:
659654
Title:
張琮旻_廟會薪傳之美
Description:
為了迎接2018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臺中市政府舉辦了一系列與花相關的2016臺中花都藝術季,以「跨域、翻新」為主軸,從10月14日開始,持續到12月31日結束,結合大臺中山海屯各區的文化中心、圖
風和身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75
Id:
595975
Title:
風和身體
Description:
〈風和身體〉這項作品想透過白色化石表現風的痕跡,「風雖然是看不見的,卻是可以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力量。」作者甘丹喜愛以風作為創作題材,運用石雕表現大氣流動運行時的韻律感,而無形的風,留下有形的刻化痕跡
石翁仲乙對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91
Id:
595491
Title:
石翁仲乙對
Description:
此人像雕刻為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典藏管理之佚名傳統石雕系列之一,作者不明,依據雕刻的服飾與姿態可得知此雕塑主題為中國古代文官。石翁仲共有兩座,故稱為「乙對」,兩座石雕樣式相同,同為文官樣貌,長鬚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29
Id:
180629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設計「器」區模擬圖
Description:
圖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展區之一——「器」區的模擬圖。「器」區的展設內容主要強調茶器之擺放與應用。
鐵道殉職碑紀元節除幕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62
Id:
516662
Title:
鐵道殉職碑紀元節除幕式
Description:
本篇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9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說明花蓮港鐵道出張所為紀念紀元二千六百年暨臺東線鐵道建設三十周年,在園區內建立鐵道人員殉職碑,預定在2月11日紀元節辦理揭幕儀式。紀元
中華民國公務護照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47
Id:
594447
Title:
中華民國公務護照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在1965年10月(民國54年)被派往琉球美軍基地受訓所核發的中華民國公務護照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
堆疊光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13
Id:
595613
Title:
堆疊光影
Description:
〈堆疊光影〉的線條有著溫潤優美的流暢感,極簡風格的簡單線條韻味十足,展現作者對大自然敏銳的觀察,以光影變動的豐富性,藉點線互動所形成的長曲線,時而上仰、下擺,時而左折、右彎,構成各作品部位中呈現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18
Id:
301118
Title:
四個英語現代詩人:拉金,休斯,普拉絲,奚尼
Description:
由陳黎、張芬齡合譯,本書選譯了二次大戰後崛起的四位極重要的英語詩人:拉金、休斯、普拉絲與悉尼的七十一首詩,並收有四篇譯者評介他們的專文。
拉金是位提倡以口語寫詩的大家,他曾公開表示過他對現代主義
台灣陶藝作家-賴孝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320011
Id:
320011
Title:
台灣陶藝作家-賴孝哲
Description:
藉由現代的線條感設計,試圖在傳統與創新中進取,一動一靜間探討與檢視,實用與美觀之間的平衡。
台灣陶藝作家-賴孝哲認為,創作者最重要的是學會生活,在這酸甜苦辣中感受與享樂,一切皆與生活有關的皆為目
入選-高雄車站遷移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180
Id:
323180
Title:
入選-高雄車站遷移
Description:
高雄舊火車站建於西元1941年,是日治時代於台灣西部最後一個完成的火車站,擁有其他車站無法比擬的特色,內部採西式格局挑高設計,優雅氣派兼具,外觀則採用日本大寺廟或貴族專用、擁有中國唐代風味的「唐博
跳躍海岸線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9
Id:
595699
Title:
跳躍海岸線
Description:
作品〈跳躍海岸線〉以純白色大理石的質地,表現水花泡沫光影的色澤樣貌,增添浪花的潔淨美感,並連結了簡單的概念,造形變得親近易懂。二大片斜紋格的白大理石,像似由遠而近的海浪透視,浪花與水珠呈現交織的美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旁建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57
Id:
515257
Title: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旁建築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位置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旁。花蓮鐵道文化園區的前身是舊花蓮車站,日治時稱花蓮港驛,是日治時期東線762mm窄軌鐵路的北端樞紐,在戰後改名為花蓮站,並一直使用至民國71年(1982)東拓完成為
森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87
Id:
595787
Title:
森林
Description:
卡塔‧施維諾(Silvano Cattaï)的作品極具現代感,對他來說雕刻藝術就是要去體現一種情感,一種能打動人的力量。此作品〈森林〉,藉由質地和線條創造出一種韻律來穿透整塊大理石,就像是森林裡的
反共義士紀念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99
Id:
594399
Title:
反共義士紀念卡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反共義士紀念卡,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該紀念卡是1954年2月19日(民國43年)在臺北
迎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51
Id:
285851
Title:
迎
Description:
〈迎〉造型源自拱門之意象,在虛實形體交疊中,傳達出歡迎之意,並表達新城鄉歷史開墾門戶之意涵。〈迎〉因應1999花蓮縣景觀大道設置計畫而作,現由花蓮縣新城鄉公所典藏,存放於新秀一路台九線與台九丙交叉
何文寧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62
Id:
286562
Title:
何文寧
Description:
因為在長照機構中服務長輩,偶然學習了按摩與芳香療法後,何文寧認為香味其實可以改變每個人的情緒與壓力,對長輩更是可以預防疾病與暴躁情緒的產生,對於自己或身邊的人都有更大的效益。他把芳香療法融入生活中,讓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0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9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48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3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2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0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0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3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3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8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1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1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4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