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10年海洋教育執行計畫社會發展執行「強化海洋教育推動機制」、「提升全民海洋素養」、「提升海洋專業人才知能」3大策略主軸
「106-110年海洋教育執行計畫社會發展執行「強化海洋教育推動機制」、「提升全民海洋素養」、「提升海洋專業人才知能」3大策略主軸」於資料集「社會發展類中長程個案計畫執行情形」由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蔡婉如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23165300#662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6-06 16:13:50。 欄位主管機關的內容是教育部 , 欄位主辦機關的內容是教育部 , 欄位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的內容是1060516 , 欄位計畫類別(次類別)的內容是社會發展 , 欄位計畫名稱的內容是106-110年海洋教育執行計畫 , 欄位管考週期的內容是季報 , 欄位管制級別的內容是部會管制 , 欄位計畫期程的內容是2021/12/31 , 欄位隸屬專案(子專案)的內容是 , 欄位年度工作摘要的內容是執行「強化海洋教育推動機制」、「提升全民海洋素養」、「提升海洋專業人才知能」3大策略主軸之指標內容,落實推動107年海洋教育執行計畫。重點策略包括:
一、健全各級教育行政機關海洋教育推動制度。
二、強化推動海洋教育之整合及溝通平臺。
三、促進海洋教育相關資源及資訊之分享、交流與運用。
四、海洋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教各學習領域教科書。
五、加強各級學校海洋教育相關課程與教學。
六、配合十二年國教辦理海洋職涯試探教育,並建立升學與就業輔導機制。
七、強化海洋相關宣導,建立家長及社會大眾海洋職業之正向價值觀。
八、結合社會教育,鼓勵相關社教館所推展海洋教育活動。
九、配合海洋科技發展及海洋相關國際公約規範,與時俱進改善課程規劃與教材內容。
十、瞭解國際海洋教育發展趨勢,調整國內海洋人才培育計畫。
十一、因應海洋產業發展,建置完備的海洋教育實習制度,以縮短學用落差。
十二、鼓勵設有海洋類科相關大專校院提升與海洋產業之研究發展績效,以配合海洋新興產業之發展。 , 欄位年度目標的內容是強化國民海洋基本知能與素養、培育海洋產業界所需優質人才。 , 欄位年度(可用filter)的內容是107 , 欄位月份(可用filter)的內容是12 , 欄位年累計預定進度的內容是100 , 欄位年累計實際進度的內容是100 , 欄位年累計分配預算數的內容是135580 , 欄位年累計實現數的內容是135580 , 欄位年累計預算執行率(%)的內容是100.00 , 欄位整年預算的內容是135580 , 欄位年度預算達成率(%)的內容是100.00 , 欄位總累計預定進度的內容是40 , 欄位預定工作摘要的內容是1060516:落實執行第三期海洋教育執行計畫之強化海洋教育推動機制、提升全民海洋素養、提升海洋專業人才素質三項發展目標之具體執行內容。
落實執行107年10-12月海洋教育執行計畫之強化海洋教育推動機制、提升全民海洋素養、提升海洋專業人才知能三大策略主軸之各項具體執行內容。
, 欄位整體執行情形說明的內容是一、強化海洋教育推動機制
1. 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與縣(市)政府推動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海洋教育作業要點」,106學年度已補助全國22個地方政府相關經費推動與強化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執行包括維運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精緻海洋教育課程與教學、推動跨直轄市、縣(市)海洋教育合作等計畫,並輔導22個地方政府規劃完成107-110學年度海洋教育四年發展計畫。
2. 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成立「臺灣海洋教育中心」,作為推動海洋教育之整合性平臺。107年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已執行編製2018海洋教育統計年報、進行學生海洋素養調查、維運海洋教育網站學習平臺、辦理海洋科普繪本創作評選及推廣活動、研發海洋素養讀本、舉辦「2018環太平洋海洋教育者國際研討會暨第一屆海洋教育者論壇」、建構海洋教育者培訓機制及進行海洋職涯試探教學發展等工作完竣。
3. 已辦理第6屆「教育部海洋教育推動小組」會議完竣,蒐整建議包含推廣海洋系列磨課師課程、擴大學校與社教館所合作進行教師增能、強化海洋教育議題融入各領域課程、加深加廣海洋戶外教育、精進海洋教育輔導員的培訓、成立海洋教育融入課程的規劃小組、優化實習船的實習課程等議題,均作為本部研擬或調整相關政策之重要依據。
二、提升全民海洋素養
1. 本部補助國立金門大學等83校辦理水域體驗活、補助新北市政府等11個縣市政府辦理教師游泳教學研習、補助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等8校辦理辦理區域性學生水域活動及充實相關設備;另針對鄰近無游泳池之無游泳池學校,業補助8個縣市20所國民小學購置、維修及擴充親水體驗池,以推動親水體驗之游泳與水域安全教學;並委託臺北市立大學以移動式親水體驗池進行游泳與自救能力巡迴教學活動,共計辦理15場次。
2. 本部所屬機構包括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皆已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可提供辦理環境教育相關課程及場地。另有26所大專校院取得環境教育機構認證,可辦理環境教育師資培訓課程。各級學校指定環境教育人員並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率已達98%,規劃並執行學校環境教育計畫。
3. 本部社教館所依館所特色以多元方式共同推動海洋科普教育:
(1)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成立海洋科學學習中心,已發展海洋教育教學模組11套,含海洋科技、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及海洋環境等主題。另以「針織珊瑚」推廣環境教育倡導海洋議題引起熱烈迴響,舉辦「當針織珊瑚遇上公民科學家-真愛海洋系列活動計畫成果」特展,集結全國各參與學校、社區、長照站等團體作品,以及加入民眾實際的公民科學海洋健康監測成果等。
(2)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成立海洋教育中心,辦理海洋生態旅遊、校外教學、到校教學、海洋學校計畫、兒童夏令營、種籽師資教育培訓等活動。107年並攜手東港高中師生進行海洋教材、教具的開發計畫,以翻轉教學的創新模式,開發「海鮮UNO桌遊」。
(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進行海洋教育教學箱開發,並透過與中部縣市學校合作辦理教師研習、教師觀課,提供參與過研習或觀課之學校借用教學箱。另戲劇教室與環境劇場每日各2場海洋專題活動(包括「瀛海探奇」、「漁取‧魚求」及「暖化的故事」等)。
(4) 此外,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製播海洋主題相關內容之廣播節目;國家圖書館辦理海洋相關主題圖書或視聽資料展覽;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國家實驗研究院、一傳十文教公司共同辦理「科普一傳十-2018海洋解密:勵進「船」奇」網路直播活動;國立臺灣圖書館、全國各樂齡學習中心亦辦理海洋相關主題推廣活動。
4. 依「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海洋教育議題已納入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之「教育議題專題」必(選)修科目實施,以強化師資生習得海洋相關知能,106學年度計29校開辦課程,3,851人次師資生修習。另107年度已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屏東大學及靜宜大學5校開辦海洋教育專長增能學分班。
三、提升海洋專業人才知能
1. 持續強化高級中等學校至大專校院之海事人才培育
(1) 補助高中職學生職場體驗及至業界實習:補助1,723名學生赴職場體驗及311名學生至業界實習
(2) 補助全國高職航海科、輪機科學生接受符合STCW國際公約之訓練:計415人取得4項基本訓練、389人取得救生艇筏及救難艇操縱、98人取得航行當值、291人取得輪機當值訓練證書。
(3) 成立海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設立「海洋中心:全球變遷下海洋的調適與因應」與「海洋工程中心:全球變遷下海洋工程科技之創新與運用」2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4) 結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補助大專校院與社區結合推動海洋產業:如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推動「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推動「海岸地方創生-高雄永安區漁村為例」等。
(5) 鏈結海洋產業:如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與國內大型景觀魚養殖企業進行智慧科技養殖技術開發合作、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培育師生團隊衍生海洋領域新創公司等。
2. 持續鼓勵各大專校院推廣海洋教育
(1) 開設海洋教育課程:106學年度大專校院共94校開設1,358門海洋教育相關課程,共計有5萬0,161人修讀;107學年度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等5校辦理海洋教育相關之教師在職進修增能學分班;推廣磨課師海洋系列課程,鼓勵納入通識教育課程、選修課程。
(2) 補助學校辦理水域體驗活動及補助學校充實相關設備:補助項目包括風浪板、獨木舟、潛水、輕艇、輕艇水球、衝浪、帆船等。
(3) 推廣東沙巡禮體驗活動:結合海巡署「碧海專案」勤務,甄選國內大專校院學生實地探訪、體驗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生態及周邊海域執法現況,自100年起開辦至107年,已辦理17梯次計364人參與。
3. 107年公費留學考試計列「能源工程」、「海事工程」、「造船工程」、「水下文化資產」、「海洋地質」、「海洋生物」6個學門領域,持續選送公費留學海洋相關專業領域之人才。 , 欄位重要執行成果的內容是一、強化海洋教育推動機制
1. 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與縣(市)政府推動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海洋教育作業要點」,106學年度已補助全國22個地方政府相關經費推動與強化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執行包括維運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精緻海洋教育課程與教學、推動跨直轄市、縣(市)海洋教育合作等計畫,並輔導22個地方政府規劃完成107-110學年度海洋教育四年發展計畫。
2. 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成立「臺灣海洋教育中心」,作為推動海洋教育之整合性平臺。107年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已執行編製2018海洋教育統計年報、進行學生海洋素養調查、維運海洋教育網站學習平臺、辦理海洋科普繪本創作評選及推廣活動、研發海洋素養讀本、舉辦「2018環太平洋海洋教育者國際研討會暨第一屆海洋教育者論壇」、建構海洋教育者培訓機制及進行海洋職涯試探教學發展等工作完竣。
3. 已辦理第6屆「教育部海洋教育推動小組」會議完竣,蒐整建議包含推廣海洋系列磨課師課程、擴大學校與社教館所合作進行教師增能、強化海洋教育議題融入各領域課程、加深加廣海洋戶外教育、精進海洋教育輔導員的培訓、成立海洋教育融入課程的規劃小組、優化實習船的實習課程等議題,均作為本部研擬或調整相關政策之重要依據。
二、提升全民海洋素養
1. 本部補助國立金門大學等83校辦理水域體驗活、補助新北市政府等11個縣市政府辦理教師游泳教學研習、補助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等8校辦理辦理區域性學生水域活動及充實相關設備;另針對鄰近無游泳池之無游泳池學校,業補助8個縣市20所國民小學購置、維修及擴充親水體驗池,以推動親水體驗之游泳與水域安全教學;並委託臺北市立大學以移動式親水體驗池進行游泳與自救能力巡迴教學活動,共計辦理15場次。
2. 本部所屬機構包括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皆已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可提供辦理環境教育相關課程及場地。另有26所大專校院取得環境教育機構認證,可辦理環境教育師資培訓課程。各級學校指定環境教育人員並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率已達98%,規劃並執行學校環境教育計畫。
3. 本部社教館所依館所特色以多元方式共同推動海洋科普教育:
(1)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成立海洋科學學習中心,已發展海洋教育教學模組11套,含海洋科技、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及海洋環境等主題。另以「針織珊瑚」推廣環境教育倡導海洋議題引起熱烈迴響,舉辦「當針織珊瑚遇上公民科學家-真愛海洋系列活動計畫成果」特展,集結全國各參與學校、社區、長照站等團體作品,以及加入民眾實際的公民科學海洋健康監測成果等。
(2)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成立海洋教育中心,辦理海洋生態旅遊、校外教學、到校教學、海洋學校計畫、兒童夏令營、種籽師資教育培訓等活動。107年並攜手東港高中師生進行海洋教材、教具的開發計畫,以翻轉教學的創新模式,開發「海鮮UNO桌遊」。
(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進行海洋教育教學箱開發,並透過與中部縣市學校合作辦理教師研習、教師觀課,提供參與過研習或觀課之學校借用教學箱。另戲劇教室與環境劇場每日各2場海洋專題活動(包括「瀛海探奇」、「漁取‧魚求」及「暖化的故事」等)。
(4) 此外,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製播海洋主題相關內容之廣播節目;國家圖書館辦理海洋相關主題圖書或視聽資料展覽;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國家實驗研究院、一傳十文教公司共同辦理「科普一傳十-2018海洋解密:勵進「船」奇」網路直播活動;國立臺灣圖書館、全國各樂齡學習中心亦辦理海洋相關主題推廣活動。
4. 依「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海洋教育議題已納入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之「教育議題專題」必(選)修科目實施,以強化師資生習得海洋相關知能,106學年度計29校開辦課程,3,851人次師資生修習。另107年度已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屏東大學及靜宜大學5校開辦海洋教育專長增能學分班。
三、提升海洋專業人才知能
1. 持續強化高級中等學校至大專校院之海事人才培育
(1) 補助高中職學生職場體驗及至業界實習:補助1,723名學生赴職場體驗及311名學生至業界實習
(2) 補助全國高職航海科、輪機科學生接受符合STCW國際公約之訓練:計415人取得4項基本訓練、389人取得救生艇筏及救難艇操縱、98人取得航行當值、291人取得輪機當值訓練證書。
(3) 成立海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設立「海洋中心:全球變遷下海洋的調適與因應」與「海洋工程中心:全球變遷下海洋工程科技之創新與運用」2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4) 結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補助大專校院與社區結合推動海洋產業:如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推動「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推動「海岸地方創生-高雄永安區漁村為例」等。
(5) 鏈結海洋產業:如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與國內大型景觀魚養殖企業進行智慧科技養殖技術開發合作、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培育師生團隊衍生海洋領域新創公司等。
2. 持續鼓勵各大專校院推廣海洋教育
(1) 開設海洋教育課程:106學年度大專校院共94校開設1,358門海洋教育相關課程,共計有5萬0,161人修讀;107學年度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等5校辦理海洋教育相關之教師在職進修增能學分班;推廣磨課師海洋系列課程,鼓勵納入通識教育課程、選修課程。
(2) 補助學校辦理水域體驗活動及補助學校充實相關設備:補助項目包括風浪板、獨木舟、潛水、輕艇、輕艇水球、衝浪、帆船等。
(3) 推廣東沙巡禮體驗活動:結合海巡署「碧海專案」勤務,甄選國內大專校院學生實地探訪、體驗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生態及周邊海域執法現況,自100年起開辦至107年,已辦理17梯次計364人參與。
3. 107年公費留學考試計列「能源工程」、「海事工程」、「造船工程」、「水下文化資產」、「海洋地質」、「海洋生物」6個學門領域,持續選送公費留學海洋相關專業領域之人才。 , 欄位計畫核定情形的內容是 , 欄位總計畫經費的內容是670710 , 欄位落後原因分析的內容是 , 欄位機關因應對策的內容是 , 欄位近1年評核結果的內容是甲等 , 欄位近2年評核結果的內容是甲等 , 欄位近3年評核結果的內容是甲等 。
主管機關
教育部
主辦機關
教育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516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計畫名稱
106-110年海洋教育執行計畫
管考週期
季報
管制級別
部會管制
計畫期程
2021/12/31
隸屬專案(子專案)
年度工作摘要
執行「強化海洋教育推動機制」、「提升全民海洋素養」、「提升海洋專業人才知能」3大策略主軸之指標內容,落實推動107年海洋教育執行計畫。重點策略包括: 一、健全各級教育行政機關海洋教育推動制度。 二、強化推動海洋教育之整合及溝通平臺。 三、促進海洋教育相關資源及資訊之分享、交流與運用。 四、海洋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教各學習領域教科書。 五、加強各級學校海洋教育相關課程與教學。 六、配合十二年國教辦理海洋職涯試探教育,並建立升學與就業輔導機制。 七、強化海洋相關宣導,建立家長及社會大眾海洋職業之正向價值觀。 八、結合社會教育,鼓勵相關社教館所推展海洋教育活動。 九、配合海洋科技發展及海洋相關國際公約規範,與時俱進改善課程規劃與教材內容。 十、瞭解國際海洋教育發展趨勢,調整國內海洋人才培育計畫。 十一、因應海洋產業發展,建置完備的海洋教育實習制度,以縮短學用落差。 十二、鼓勵設有海洋類科相關大專校院提升與海洋產業之研究發展績效,以配合海洋新興產業之發展。
年度目標
強化國民海洋基本知能與素養、培育海洋產業界所需優質人才。
年度(可用filter)
107
月份(可用filter)
12
年累計預定進度
100
年累計實際進度
100
年累計分配預算數
135580
年累計實現數
135580
年累計預算執行率(%)
100.00
整年預算
135580
年度預算達成率(%)
100.00
總累計預定進度
40
預定工作摘要
1060516:落實執行第三期海洋教育執行計畫之強化海洋教育推動機制、提升全民海洋素養、提升海洋專業人才素質三項發展目標之具體執行內容。 落實執行107年10-12月海洋教育執行計畫之強化海洋教育推動機制、提升全民海洋素養、提升海洋專業人才知能三大策略主軸之各項具體執行內容。
整體執行情形說明
一、強化海洋教育推動機制 1. 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與縣(市)政府推動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海洋教育作業要點」,106學年度已補助全國22個地方政府相關經費推動與強化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執行包括維運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精緻海洋教育課程與教學、推動跨直轄市、縣(市)海洋教育合作等計畫,並輔導22個地方政府規劃完成107-110學年度海洋教育四年發展計畫。 2. 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成立「臺灣海洋教育中心」,作為推動海洋教育之整合性平臺。107年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已執行編製2018海洋教育統計年報、進行學生海洋素養調查、維運海洋教育網站學習平臺、辦理海洋科普繪本創作評選及推廣活動、研發海洋素養讀本、舉辦「2018環太平洋海洋教育者國際研討會暨第一屆海洋教育者論壇」、建構海洋教育者培訓機制及進行海洋職涯試探教學發展等工作完竣。 3. 已辦理第6屆「教育部海洋教育推動小組」會議完竣,蒐整建議包含推廣海洋系列磨課師課程、擴大學校與社教館所合作進行教師增能、強化海洋教育議題融入各領域課程、加深加廣海洋戶外教育、精進海洋教育輔導員的培訓、成立海洋教育融入課程的規劃小組、優化實習船的實習課程等議題,均作為本部研擬或調整相關政策之重要依據。 二、提升全民海洋素養 1. 本部補助國立金門大學等83校辦理水域體驗活、補助新北市政府等11個縣市政府辦理教師游泳教學研習、補助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等8校辦理辦理區域性學生水域活動及充實相關設備;另針對鄰近無游泳池之無游泳池學校,業補助8個縣市20所國民小學購置、維修及擴充親水體驗池,以推動親水體驗之游泳與水域安全教學;並委託臺北市立大學以移動式親水體驗池進行游泳與自救能力巡迴教學活動,共計辦理15場次。 2. 本部所屬機構包括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皆已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可提供辦理環境教育相關課程及場地。另有26所大專校院取得環境教育機構認證,可辦理環境教育師資培訓課程。各級學校指定環境教育人員並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率已達98%,規劃並執行學校環境教育計畫。 3. 本部社教館所依館所特色以多元方式共同推動海洋科普教育: (1)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成立海洋科學學習中心,已發展海洋教育教學模組11套,含海洋科技、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及海洋環境等主題。另以「針織珊瑚」推廣環境教育倡導海洋議題引起熱烈迴響,舉辦「當針織珊瑚遇上公民科學家-真愛海洋系列活動計畫成果」特展,集結全國各參與學校、社區、長照站等團體作品,以及加入民眾實際的公民科學海洋健康監測成果等。 (2)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成立海洋教育中心,辦理海洋生態旅遊、校外教學、到校教學、海洋學校計畫、兒童夏令營、種籽師資教育培訓等活動。107年並攜手東港高中師生進行海洋教材、教具的開發計畫,以翻轉教學的創新模式,開發「海鮮UNO桌遊」。 (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進行海洋教育教學箱開發,並透過與中部縣市學校合作辦理教師研習、教師觀課,提供參與過研習或觀課之學校借用教學箱。另戲劇教室與環境劇場每日各2場海洋專題活動(包括「瀛海探奇」、「漁取‧魚求」及「暖化的故事」等)。 (4) 此外,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製播海洋主題相關內容之廣播節目;國家圖書館辦理海洋相關主題圖書或視聽資料展覽;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國家實驗研究院、一傳十文教公司共同辦理「科普一傳十-2018海洋解密:勵進「船」奇」網路直播活動;國立臺灣圖書館、全國各樂齡學習中心亦辦理海洋相關主題推廣活動。 4. 依「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海洋教育議題已納入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之「教育議題專題」必(選)修科目實施,以強化師資生習得海洋相關知能,106學年度計29校開辦課程,3,851人次師資生修習。另107年度已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屏東大學及靜宜大學5校開辦海洋教育專長增能學分班。 三、提升海洋專業人才知能 1. 持續強化高級中等學校至大專校院之海事人才培育 (1) 補助高中職學生職場體驗及至業界實習:補助1,723名學生赴職場體驗及311名學生至業界實習 (2) 補助全國高職航海科、輪機科學生接受符合STCW國際公約之訓練:計415人取得4項基本訓練、389人取得救生艇筏及救難艇操縱、98人取得航行當值、291人取得輪機當值訓練證書。 (3) 成立海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設立「海洋中心:全球變遷下海洋的調適與因應」與「海洋工程中心:全球變遷下海洋工程科技之創新與運用」2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4) 結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補助大專校院與社區結合推動海洋產業:如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推動「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推動「海岸地方創生-高雄永安區漁村為例」等。 (5) 鏈結海洋產業:如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與國內大型景觀魚養殖企業進行智慧科技養殖技術開發合作、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培育師生團隊衍生海洋領域新創公司等。 2. 持續鼓勵各大專校院推廣海洋教育 (1) 開設海洋教育課程:106學年度大專校院共94校開設1,358門海洋教育相關課程,共計有5萬0,161人修讀;107學年度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等5校辦理海洋教育相關之教師在職進修增能學分班;推廣磨課師海洋系列課程,鼓勵納入通識教育課程、選修課程。 (2) 補助學校辦理水域體驗活動及補助學校充實相關設備:補助項目包括風浪板、獨木舟、潛水、輕艇、輕艇水球、衝浪、帆船等。 (3) 推廣東沙巡禮體驗活動:結合海巡署「碧海專案」勤務,甄選國內大專校院學生實地探訪、體驗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生態及周邊海域執法現況,自100年起開辦至107年,已辦理17梯次計364人參與。 3. 107年公費留學考試計列「能源工程」、「海事工程」、「造船工程」、「水下文化資產」、「海洋地質」、「海洋生物」6個學門領域,持續選送公費留學海洋相關專業領域之人才。
重要執行成果
一、強化海洋教育推動機制 1. 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與縣(市)政府推動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海洋教育作業要點」,106學年度已補助全國22個地方政府相關經費推動與強化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執行包括維運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精緻海洋教育課程與教學、推動跨直轄市、縣(市)海洋教育合作等計畫,並輔導22個地方政府規劃完成107-110學年度海洋教育四年發展計畫。 2. 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成立「臺灣海洋教育中心」,作為推動海洋教育之整合性平臺。107年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已執行編製2018海洋教育統計年報、進行學生海洋素養調查、維運海洋教育網站學習平臺、辦理海洋科普繪本創作評選及推廣活動、研發海洋素養讀本、舉辦「2018環太平洋海洋教育者國際研討會暨第一屆海洋教育者論壇」、建構海洋教育者培訓機制及進行海洋職涯試探教學發展等工作完竣。 3. 已辦理第6屆「教育部海洋教育推動小組」會議完竣,蒐整建議包含推廣海洋系列磨課師課程、擴大學校與社教館所合作進行教師增能、強化海洋教育議題融入各領域課程、加深加廣海洋戶外教育、精進海洋教育輔導員的培訓、成立海洋教育融入課程的規劃小組、優化實習船的實習課程等議題,均作為本部研擬或調整相關政策之重要依據。 二、提升全民海洋素養 1. 本部補助國立金門大學等83校辦理水域體驗活、補助新北市政府等11個縣市政府辦理教師游泳教學研習、補助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等8校辦理辦理區域性學生水域活動及充實相關設備;另針對鄰近無游泳池之無游泳池學校,業補助8個縣市20所國民小學購置、維修及擴充親水體驗池,以推動親水體驗之游泳與水域安全教學;並委託臺北市立大學以移動式親水體驗池進行游泳與自救能力巡迴教學活動,共計辦理15場次。 2. 本部所屬機構包括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皆已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可提供辦理環境教育相關課程及場地。另有26所大專校院取得環境教育機構認證,可辦理環境教育師資培訓課程。各級學校指定環境教育人員並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率已達98%,規劃並執行學校環境教育計畫。 3. 本部社教館所依館所特色以多元方式共同推動海洋科普教育: (1)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成立海洋科學學習中心,已發展海洋教育教學模組11套,含海洋科技、海洋科學、海洋生物及海洋環境等主題。另以「針織珊瑚」推廣環境教育倡導海洋議題引起熱烈迴響,舉辦「當針織珊瑚遇上公民科學家-真愛海洋系列活動計畫成果」特展,集結全國各參與學校、社區、長照站等團體作品,以及加入民眾實際的公民科學海洋健康監測成果等。 (2)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成立海洋教育中心,辦理海洋生態旅遊、校外教學、到校教學、海洋學校計畫、兒童夏令營、種籽師資教育培訓等活動。107年並攜手東港高中師生進行海洋教材、教具的開發計畫,以翻轉教學的創新模式,開發「海鮮UNO桌遊」。 (3)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進行海洋教育教學箱開發,並透過與中部縣市學校合作辦理教師研習、教師觀課,提供參與過研習或觀課之學校借用教學箱。另戲劇教室與環境劇場每日各2場海洋專題活動(包括「瀛海探奇」、「漁取‧魚求」及「暖化的故事」等)。 (4) 此外,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製播海洋主題相關內容之廣播節目;國家圖書館辦理海洋相關主題圖書或視聽資料展覽;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國家實驗研究院、一傳十文教公司共同辦理「科普一傳十-2018海洋解密:勵進「船」奇」網路直播活動;國立臺灣圖書館、全國各樂齡學習中心亦辦理海洋相關主題推廣活動。 4. 依「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海洋教育議題已納入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之「教育議題專題」必(選)修科目實施,以強化師資生習得海洋相關知能,106學年度計29校開辦課程,3,851人次師資生修習。另107年度已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屏東大學及靜宜大學5校開辦海洋教育專長增能學分班。 三、提升海洋專業人才知能 1. 持續強化高級中等學校至大專校院之海事人才培育 (1) 補助高中職學生職場體驗及至業界實習:補助1,723名學生赴職場體驗及311名學生至業界實習 (2) 補助全國高職航海科、輪機科學生接受符合STCW國際公約之訓練:計415人取得4項基本訓練、389人取得救生艇筏及救難艇操縱、98人取得航行當值、291人取得輪機當值訓練證書。 (3) 成立海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設立「海洋中心:全球變遷下海洋的調適與因應」與「海洋工程中心:全球變遷下海洋工程科技之創新與運用」2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4) 結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補助大專校院與社區結合推動海洋產業:如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推動「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推動「海岸地方創生-高雄永安區漁村為例」等。 (5) 鏈結海洋產業:如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與國內大型景觀魚養殖企業進行智慧科技養殖技術開發合作、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培育師生團隊衍生海洋領域新創公司等。 2. 持續鼓勵各大專校院推廣海洋教育 (1) 開設海洋教育課程:106學年度大專校院共94校開設1,358門海洋教育相關課程,共計有5萬0,161人修讀;107學年度補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等5校辦理海洋教育相關之教師在職進修增能學分班;推廣磨課師海洋系列課程,鼓勵納入通識教育課程、選修課程。 (2) 補助學校辦理水域體驗活動及補助學校充實相關設備:補助項目包括風浪板、獨木舟、潛水、輕艇、輕艇水球、衝浪、帆船等。 (3) 推廣東沙巡禮體驗活動:結合海巡署「碧海專案」勤務,甄選國內大專校院學生實地探訪、體驗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生態及周邊海域執法現況,自100年起開辦至107年,已辦理17梯次計364人參與。 3. 107年公費留學考試計列「能源工程」、「海事工程」、「造船工程」、「水下文化資產」、「海洋地質」、「海洋生物」6個學門領域,持續選送公費留學海洋相關專業領域之人才。
計畫核定情形
總計畫經費
670710
落後原因分析
機關因應對策
近1年評核結果
甲等
近2年評核結果
甲等
近3年評核結果
甲等
「106-110年海洋教育執行計畫社會發展執行「強化海洋教育推動機制」、「提升全民海洋素養」、「提升海洋專業人才知能」3大策略主軸」所屬的資料集:「社會發展類中長程個案計畫執行情形」的其他資料
主管機關:
內政部
主辦機關:
營建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80015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經濟部
主辦機關:
台糖公司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8023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農委會
主辦機關:
農試所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90560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農委會
主辦機關:
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籌備處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70609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農委會
主辦機關:
農委會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899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農委會
主辦機關:
農委會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40560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國民健康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30587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疾病管制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7025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農委會
主辦機關:
農委會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50566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海委會
主辦機關: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266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環保署
主辦機關: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化學局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70687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經濟部
主辦機關:
台糖公司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9050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財政部
主辦機關: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70656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衛福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038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教育部
主辦機關:
國教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905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國防部
主辦機關:
國防部軍備局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40840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內政部
主辦機關:
警政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7000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國民健康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969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經濟部
主辦機關:
台糖公司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430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農委會
主辦機關:
水保局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90356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法務部
主辦機關:
行政執行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0985056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農委會
主辦機關:
農糧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90409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經濟部
主辦機關:
台糖公司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80235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客委會
主辦機關:
客委會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30197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社會及家庭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15215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海委會
主辦機關: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80475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原能會
主辦機關:
原能會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9051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勞動部
主辦機關:
職安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80232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法務部
主辦機關:
臺灣高等檢察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0985009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衛福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002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國家發展委員會 的其他資料集
臺灣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承諾事項
每1年更新,13楊先生 | 02-23165300#6229 | 2023-05-26 14:45:22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紀錄
每半年更新,10袁曉玲 | 02-23165300#6866 | 2021-12-21 14:43:10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啟動法規鬆綁排除投資障礙專案之成果彙整
每6月更新,11林小姐 | 02-23165300#5954 | 2023-05-29 17:03:43
國家發展委員會社會發展類中長程個案計畫執行情形
每1日更新,134蔡婉如 | 02-23165300#6626 | 2023-06-06 16:13:50
國家發展委員會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13李小姐 | 02-23165300#5989 | 2021-05-12 11:43:46
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10萬元以上決標資料
每月更新,9林先生 | 02-23165300#5892 | 2021-05-11 12:06:39
國家發展委員會行政院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推動小組會議紀錄
每3月更新,10楊壹鈞 | 02-23165300#6229 | 2023-05-26 14:42:36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力供需議題相關研究報告
不定期更新,12蔡先生 | 02-23165300#5652 | 2021-12-17 10:03:09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財產申報統計表
每年更新,28曾小姐 | 02-23165300#5471 | 2021-12-21 14:37:43
國家發展委員會我國家戶型態分布
不定期更新更新,11許智閔 | 02-23165300#6221 | 2023-05-26 14:46:50
國家發展委員會
行政院組織改造配套作業
不定期更新更新,9林先生 | 0223165300#6267 | 2023-05-26 15:44:17
國家發展委員會研考雙月刊資訊
不定期更新更新,9楊先生 | 0223165300#6229 | 2023-05-26 15:57:39
國家發展委員會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會計月報
每月更新,11郭先生 | 0223165300#5454 | 2021-05-12 11:43:47
國家發展委員會強化國際創新創業鏈結-協助台灣新創拓展國際市場
不再更新更新,15張智閔 | 02-23165300#5804 | 2021-12-30 11:54:36
國家發展委員會未來10年就業推估
不定期更新,9樓小姐 | 02-23165300#5388 | 2021-12-17 10:14:45
國家發展委員會
行動支付推動措施與重點推動工作
每半年更新,11羅梅青 | 02-23165300#5426 | 2021-12-29 14:23:33
國家發展委員會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預算
每1年更新,10李小姐 | 0223165300#5994 | 2023-07-14 09:15:21
國家發展委員會促進偏鄉地區發展相關計畫(措施)一覽表
不更新更新,11許小姐 | 02-23165300#6266 | 2021-12-20 16:28:13
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共建設計畫預警計畫清單
每季更新,13林文德 | 02-23165300#6631 | 2021-05-12 11:43:33
國家發展委員會兩岸經貿交流相關統計指標─中國大陸景氣指標:中國大陸鐵路貨運量
不定期更新更新,13鄧先生 | 0223165300#5833 | 2023-06-14 10:29:50
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開放行動方案
不定期更新更新,11黃先生 | 02-23165300#6814 | 2023-05-12 10:14:20
國家發展委員會台灣經濟論衡-政策焦點
每3月更新,13鄭先生 | 02-23165300#5877 | 2023-06-20 09:05:17
國家發展委員會兩岸經貿交流相關統計指標─兩岸貿易往來:我國自中國大陸進口金額及成長率
不更新更新,10鄧先生 | 0223165300#5833 | 2021-05-12 11:43:39
國家發展委員會重要社會發展中長程計畫編審研習會訓練教材
不定期更新,15林小姐 | 02-23165300#6248 | 2021-12-22 11:11:08
國家發展委員會10大類民生商品電子發票價格資訊
每周更新,11吳小姐 | 0223165300#5310 | 2021-11-30 13:54:28
國家發展委員會
育齡婦女生育率推估
每2年更新,12林小姐 | 0223165300#5327 | 2021-12-17 10:06:22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內部控制制度
不定期更新更新,11簡小姐 | 02-23165300#5996 | 2023-05-26 14:35:42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主管行政函釋
每3月更新,12林小姐 | 02-23165300#5954 | 2023-05-29 17:08:06
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創新創業帶動臺灣產業典範移轉-引進智慧資金
不定期更新更新,11林昌弘 | 02-23165300#5329 | 2023-06-15 10:44:03
國家發展委員會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
不定期更新更新,15宋雅珍 | 02-23165300#5470 | 2023-06-14 14:41:21
國家發展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