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沙港村玉森井(二)空間、地域與遷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沙港村玉森井(二)空間、地域與遷徙

沙港村玉森井(二)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293256 , 欄位Id的內容是29325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沙港村玉森井(二)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地井竣工>
沙港鄉開鑿之地河井,前此雖為泉脈過盛,故障工事,然得繼任警官之慇懃監督,工事著卓進步,現已一切告峻,名曰玉森井。去九日舉行落成式,鄉民欣然色喜,各踴躍從事。僉謂從此可洗沙港無水之口頭禪,碑記一道,附後。其文云:
我鄉自祖上以來,近三百載,每冬季即乏飲料水。改隸後,人口日增,需用益重。困難狀況,可想而知。大正三年春,住當地警官兒玉啟次郎氏,有鑒於此,因熱心提倡開鑿地河井。召保甲役員,議決工費及義務,竝獲澤井廳長,鹽尻課長,贊成補助。遂於同年六月朔,著手開鑿。中途因鐵桿故障,無事者流,煽動廢棄,我同人慮前功虧,而名譽又損,因毅然負擔反對者資金及夫力,並得繼任警官大森皆治、吉村主一兩氏,及巡查捕翁寬柔氏,勇往監督,深達四十三丈九尺,費金千元有奇。閱十月,而豐富之水脈見。我沙港破天荒之地河井以成。因名曰玉森井。俾後人飲水思源,知所敬式焉。時大正四年仲春月置。
許玉河/20181027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3256&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A5785A70-A5A6-4B6C-BEAB-F02CFCE9887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08T16:10:2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293256

Id

293256

Title

沙港村玉森井(二)

Description

<地井竣工>
沙港鄉開鑿之地河井,前此雖為泉脈過盛,故障工事,然得繼任警官之慇懃監督,工事著卓進步,現已一切告峻,名曰玉森井。去九日舉行落成式,鄉民欣然色喜,各踴躍從事。僉謂從此可洗沙港無水之口頭禪,碑記一道,附後。其文云:
我鄉自祖上以來,近三百載,每冬季即乏飲料水。改隸後,人口日增,需用益重。困難狀況,可想而知。大正三年春,住當地警官兒玉啟次郎氏,有鑒於此,因熱心提倡開鑿地河井。召保甲役員,議決工費及義務,竝獲澤井廳長,鹽尻課長,贊成補助。遂於同年六月朔,著手開鑿。中途因鐵桿故障,無事者流,煽動廢棄,我同人慮前功虧,而名譽又損,因毅然負擔反對者資金及夫力,並得繼任警官大森皆治、吉村主一兩氏,及巡查捕翁寬柔氏,勇往監督,深達四十三丈九尺,費金千元有奇。閱十月,而豐富之水脈見。我沙港破天荒之地河井以成。因名曰玉森井。俾後人飲水思源,知所敬式焉。時大正四年仲春月置。
許玉河/20181027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08T16:10:26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沙港村玉森井(二)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74
Id: 659974
Title: 文學臺中:敦化公園
Description: 臺中市北屯區的敦化公園位於中清路與敦化路一段路口往東約150公尺處,公園面積約2.7公頃,是由民間共同參與而生的公共建設,目的是為讓鄰近的社區居民有更自在的空間可彼此互動交流。公園保留了原有的汽車

MOC_Id: Culture_Place156018
Id: 156018
Title: 牛角村101號宅
Description: 依據《⾺祖南竿⽜⾓⼤澳老街⺠居保存及活化計畫成果報告書》,1930年代,⽜⾓村(現復興村)的漁業發達,澳⼝經常停泊⼆百多艘船隻,村內開設有雜貨店、酒莊、餐館、糕餅店、賭館、鴉片館、餛飩店、理髮店等

MOC_Id: Culture_Object299845
Id: 299845
Title: 臺北府城—南門(麗正門)
Description: 麗正門位於南城牆的西側,又稱大南門,為臺北府城門的主門,形制與尺寸最為宏偉,所用石材來自大直一帶。麗正門石額四周採用螭龍圖案,與其它城門均不同,屋頂形制為四面屋坡的屋頂上,再加一層屋頂的「重簷歇山

MOC_Id: Culture_Place196640
Id: 196640
Title: 光復圳第4支線第3號池
Description: 光復圳第4支線第3號池,屬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湖口工作站管轄,位置在新屋區望間村活動中心旁。蓄水面積2.43公頃,蓄水量73,750立方公尺,灌溉面積28.25公頃。 4-3號池旁有羅屋客家聚落,羅屋的

MOC_Id: Culture_Place555279
Id: 555279
Title: 哈嘎灣
Description: 哈嘎灣部落之一景。哈嘎灣(Hakawan)位於桃園市復興區華陵里,大漢溪上源三光溪左岸,海拔960~1200公尺山腰緩坡地,與巴陵隔溪相對。泰雅語原稱kisawan,意為瞭望台(櫓房),相傳昔日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995
Id: 292995
Title: 北投普濟寺
Description: 市定古蹟「北投普濟寺」位於北投區溫泉路112號,為臺灣罕見的日本真言宗佛寺,初建於1950年,又名為「鐵真院」。寺中供奉湯守觀音,北投民眾都視這座佛寺為溫泉守護寺。佛寺採用日式風格,平面佈局保存極

MOC_Id: Culture_Place163632
Id: 163632
Title: 二隘山
Description: 二隘山推測應為清代地名,今日在日本的舊地圖與文獻中無法找到其地名,依據臺灣堡圖東勢越過稜線至大安溪最便捷的道路,應為中嵙溪與大安溪的的分水嶺,位於今日台中市東勢區與和平區交界處。1900年5月7日

MOC_Id: Culture_Place619143
Id: 619143
Title: 谷關
Description: 影像為篤銘橋向上游望向大甲溪右岸山壁,大甲溪道路原開鑿於右岸山壁上,因天災今日已崩毀。大甲溪道路為臺中州於1922年(大正11年)所開鑿通往梨山的道路,於1923年(大正12年)3月完工,沿線曾設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456
Id: 509456
Title: 五○年代的中山橋2
Description: 此為民國50年代遠眺中山橋之照片。中山橋位於花蓮美崙溪的出海口處,是今日花蓮港通往海岸路的重要橋梁,因其直接面照太平洋日出,過去曾名日出橋。照片左側還有一座火車鐵橋,舊稱米崙溪橋(即今曙光橋),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605
Id: 296605
Title: 陳世雄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過去遭受空襲的畫面。故事則講述著自己因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147115
Id: 147115
Title: 北港郵便局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由已故虎尾電信局局長龔清河先生的家屬所提供,由說明可知,這是北港郵便局職員「陳氏金匙」女士的退職紀念合照,拍攝地點為北港郵便局門口,時間為昭和18年(1943)2月20日。根據「台灣日日

MOC_Id: Culture_Place618995
Id: 618995
Title: 紗韻之鐘鐘樓
Description: 紗韻之鐘鐘樓位於流興社,Lyoxing 是泰雅語中對於山蘇的稱呼,此地因盛產而稱之。流興社即為清代文獻中所稱的「老狗社」,由於地理位置控制著 Klesan 山區通往蘭陽平原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通往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374
Id: 292374
Title: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Description: 陳悅記家族做為清代淡北重要的士紳家族,擁有廣闊的交際人脈,反映在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空間需求上,先後興建公媽廳及公館廳兩大建築組群,前者為陳家祖先祭祀的中心、後者為社交中心,組成臺灣少見雙軸線配

MOC_Id: Culture_Place617104
Id: 617104
Title: 良久社
Description: 良久社駐在所階梯,日治時期所修築的「霧社、卡社古道」,事實上是由兩大段古道合成,分別是「萬大、卡社古道」與「萬大、霧社古道」合在一起,「霧社、卡社古道」為第一次被研究的理蕃道路,通過賽德克族與布農

MOC_Id: Culture_Place463940
Id: 463940
Title: 茶業改良場前場長陳右人獲李再發先生贈送鉛箔包裝之茶葉
Description: 西元2014(民國103)年李再發先生(照片左起第二位)透過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花卉學李哖教授(照片右起第一位)聯繫,於蘆洲贈送日據時期保存至今之鉛箔包裝茶葉,給當時任職茶業改良場場長陳右人先生

MOC_Id: Culture_Place325444
Id: 325444
Title: 故花蓮港廳警手リノウサン戰死之地
Description: 故花蓮港廳警手リノウサン戰死之地碑,位於十三里駐在所的北方約50公尺越嶺道山側,海拔約1730公尺處,此地坡度較緩,路旁多高密芒草、四周頂上則是濃密的樹冠,行走在越嶺道上,很難察覺有人埋伏伺機突襲

MOC_Id: Culture_Place620195
Id: 620195
Title: 梅木駐在所
Description: 力行產業道路上的一間茶葉工廠,日治時期此處原本是梅木駐在所。力行產業道路約於1968年興建完成,南起霧社北邊仁愛國中附近的檢查哨開始,大致沿著合歡山與白狗南山之間的北港溪谷左岸,經過瑞岩、望洋、翠

MOC_Id: Culture_Place463953
Id: 463953
Title: 「新芳春茶行」展示的「索美籍(Sovage roller cutter)式滾筒式切斷機」
Description: 照片為「新芳春茶行」一樓展示廳展示當年使用由「和榮鐵工廠」國產的「索美籍(Sovage roller cutter)式滾筒式切斷機」,以下簡稱「滾筒式切斷機」。 茶菁製作後尚未精製的粗製茶,稱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25
Id: 513325
Title: 騎乘機車遊太魯閣
Description: 當時的花蓮太魯閣,已經成為三五好友結伴出遊踏青的好去處,當年騎乘機車遊太魯閣,稱得上是一種時髦的休閒。照片中可以看見兩台機車,各有年輕人準備騎乘出發,拍攝地點是太魯閣牌樓前,也就是台灣中橫公路的入

MOC_Id: Culture_Object293521
Id: 293521
Title: 章太炎故居
Description: 此建築為日本時代中國國學大師章太炎旅臺時的居所,章太炎於1898年(明治31年)旅臺,期間約半年,當時為「臺灣日日新報」撰稿。章太炎在臺灣的經驗,反映東亞傳統漢文化的交流,以及臺灣在東亞文明所代表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796
Id: 661796
Title: 國幣小社臺中神社
Description: 臺中神社於1942年遷移至水源地(今孔廟位址),新建的神社並升格為國幣小社。此照片翻拍自日治明信片。 日本人的宗教文化,會在神社中祭祀著自然神和人間神。而神社的特徵就是庭院入口處有「鳥居」(牌坊)

MOC_Id: Culture_Place587189
Id: 587189
Title: 芝舞蘭考古遺址
Description: 芝舞蘭考古遺址位於豐濱鄉靜浦村,遺址所在的小島為秀姑巒溪出海口中央的河中島,小島昔稱「芝舞蘭島」,現今改稱「獅球嶼」。遺址範圍的小島現為花蓮林區管理處編號第二六○五號靜浦段區外保安林地,嚴禁濫墾、

MOC_Id: Culture_Place569311
Id: 569311
Title: 橋仔村五間排
Description: 根據2016年的《連江縣歷史建築調查研究及再利⽤計畫─北竿橋仔五間排成果報告書》,橋仔五間排約是在民國初年落成,係由自梅花來馬祖經商的王家人所居住,當中左半邊為王宣猶一家所用,右半邊為堂兄弟王水水

MOC_Id: Culture_Object233954
Id: 233954
Title: 連江縣白犬鄉青蕃村國民住宅紀要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連江縣白犬鄉青蕃村國民住宅紀要,現存於連江縣莒光鄉西莒村青帆國民住宅,為該公共建設沿革之參考文本,日後得做為研究連江縣之重要史料。 此碑文全文如下: 本工程計樓房三棟十九間平房十六間造

MOC_Id: Culture_Object298633
Id: 298633
Title: 「革命實踐研究院院舍」秋瑾堂、育樂室、民眾會堂、保健所
Description: 革命實踐研究院為中國國民黨研究及教育訓練場,於1949年(民國38年)10月16日創辦於陽明山,1953年(民國42年)7月於木柵中興山莊成立分院。本建築約建於1953年(民國42年)後,1959

MOC_Id: Culture_Place753534
Id: 753534
Title: 蔗埕公園與地方創生-郡九街庄歷史老屋
Description: 臺南市左鎮區於日治時期因文教、公家機構的設立及交通要道的開闢而開始繁榮發展,早期先從菜寮開始,而後隨著臺南至玉井公路開闢後,帶動口社寮(左鎮老街於區域內)開始巨大的變化。因設置左鎮赤糖廍,工人日漸

MOC_Id: Culture_Place618578
Id: 618578
Title: 南烏石鼻
Description: 影像中台11線貫穿了東海岸的聚落,最近處的小聚落為南烏石鼻,中間是北烏石鼻,最遠處為寧埔、光榮等地。南烏石鼻位於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是烏石鼻岬角北側的一個小灣澳,背山面海,與北烏石鼻對稱而名「南烏

MOC_Id: Culture_Place619132
Id: 619132
Title: 谷關
Description: 位於谷關風景區的古靈寺,據廟後方沿革石碑所載,古靈寺建廟時間,說法不一,一說為1898年(明治31年)所建,另一說法為1933年(昭和8年),官方為了地方上之精神寄託及信仰,從日本迎回一尊石雕觀世

MOC_Id: Culture_Place619036
Id: 619036
Title: 觀音鼻
Description: 清代恆春卑南道上越過觀音鼻的路段,需要藉助繩索攀爬。「恆春、卑南道」其起點為今日屏東縣恆春鎮,經過現在滿州鄉,穿過中央山脈尾段到海邊,經過旭海、觀音鼻,然後再沿著海岸往北走的一條古道,經過臺東縣達

MOC_Id: Culture_Place620117
Id: 620117
Title: 金崙
Description: 金崙原名虷仔崙,址在南迴公路金崙溪河口北岸,為排灣族虷仔崙(加仔難)社之所在。虷仔崙為排灣族語Kanaron之音譯,此地盛產雞母珠這種植物,排灣族人稱雞母珠為 anaran,故以此為社名。昭和12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3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0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7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5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85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3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3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3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1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2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