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好客市集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好客市集族群與語言

好客市集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264856 , 欄位Id的內容是26485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好客市集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好客市集每週五舉辦於花蓮市好客文化會館,由一群熱愛分享花蓮在地文化、友善農作、工藝美學、生活品味、藝術探索的朋友組成擺攤,分享在地生活美好並友善環境。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展覽,為花蓮地區具有客家族群元素的特色地標。此檔展覽「客迴東鐵」從客家族群的角度出發,重新詮釋花蓮鐵道對於客家人的意義。曾是半個世紀與客家人密不可分的產業,卻成為不被新一代年輕人所熟悉的歷史──「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沿著軌道走入時光逆流,找回時代與時代之間的連結。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4856&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2288382C-ABB0-45F5-9D9C-DF41E8565D1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04T11:34:1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56

Id

264856

Title

好客市集

Description

好客市集每週五舉辦於花蓮市好客文化會館,由一群熱愛分享花蓮在地文化、友善農作、工藝美學、生活品味、藝術探索的朋友組成擺攤,分享在地生活美好並友善環境。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展覽,為花蓮地區具有客家族群元素的特色地標。此檔展覽「客迴東鐵」從客家族群的角度出發,重新詮釋花蓮鐵道對於客家人的意義。曾是半個世紀與客家人密不可分的產業,卻成為不被新一代年輕人所熟悉的歷史──「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沿著軌道走入時光逆流,找回時代與時代之間的連結。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04T11:34:12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好客市集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47
Id: 756547
Title: 南興五榖爺廟—大溪永昌宮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庇護與生存」下的「南興五穀爺廟──大溪永昌宮」,此故事為大溪永昌宮的信仰故事,永昌宮主祀五穀大帝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75
Id: 589375
Title: 東光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有「東光部落」字樣的木牌為Donkuan部落的入口意象。Donkuan部落,漢語稱做東光部落,位在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目前居民以布農族居多。相傳此地山勢陡峭,土石容易剝落,夏季容易有落雷。當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90
Id: 732290
Title: Gaya與1930霧社事件紀錄片拍攝2 魏德聖與文身耆老朝阿參
Description: 照片約為1996年邱若龍為拍攝Gaya與1930霧社事件紀錄片時拍照,鏡頭內男子為導演魏德聖,當時協助邱若龍拍攝。2011年以拍攝賽德克巴萊電影轟動全台灣的魏德聖導演,藉由與邱若龍工作,慢慢地開始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55
Id: 272155
Title: 卡拿吾部部落(Kanaopu)
Description: 卡拿吾部部落位在瑞隆村1至13鄰,瑞源車站位在部落北方大約7鄰的位置,鹿野運動公園則位在部落南方的4鄰,卑南溪右岸;鹿寮溪左岸。北方為山領榴部落;東方為卑南溪,鄰近海岸山脈;南方為延平鄉鸞山村;西方為

MOC_Id: Culture_Event732350
Id: 732350
Title: 我的身體,我們的圖騰—拍刺工作坊
Description: 臺大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臺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臺大學生會文化部共同主辦,本次邀請的Cudjuy Patjidres(宋海華)老師,認為拍刺不僅具有「復興圖紋」的意義,另一層意義是「實作」。透過他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16
Id: 589316
Title: 清水部落入口處部落導覽圖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導覽圖是清水部落的入口意象。Saiku部落,漢語稱做清水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此處為日治時期布農族郡社群(Is-bubukun)和巒社群(Takban

MOC_Id: Culture_Object222376
Id: 222376
Title: 一月:Rangal Qhuni打開的樹洞-支亞干的形成
Description: Ciyakang-支亞干是我們部落的名字,有人說是日本人命名,也有人認為是指Yayung Qeyjing(清水溪流域)的地形。除了支亞干,我們還有一個古老的地名-Rangal Qhuni,意思為「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96
Id: 589296
Title: 吉拉米代部落意象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有文字的石碑是吉拉米代部落的部落意象。Cilamitay部落,漢語稱做吉拉米代部落,位在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規劃建設花蓮機場、東部鐵路,工程中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77
Id: 589377
Title: 紅葉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彎弓搭箭的雕塑,是Ihownang部落的入口意象。Ihownang部落,漢語稱做紅葉部落,位在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目前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紅葉部落的太魯閣族語Ihownang意思就是「紅色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72
Id: 665172
Title: 珍貴的友情
Description: 〈珍貴的友情〉,王章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卷第二期(1959)頁9至10。 該文為美軍顧問團團本部軍官夫人捐贈的國軍軍眷住宅十幢,在1959(民國48)10月2日下午四時於板橋力行新邨舉行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81
Id: 514581
Title: 捕魚祭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為花蓮美崙溪口,時間約在1930年代,呈現花蓮昔日阿美族「捕魚祭」的盛大景況。由於阿美族人生活的區位大多臨海或鄰近溪流,所以捕魚對於阿美族是重要的食物來源,這樣的飲食文化也成為了祭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49
Id: 272149
Title: 三間屋部落(Sadipongan)
Description: 三間屋部落位於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原本為西拉雅族居地,位於三間溪右岸,後來有興昌的海岸阿美族人遷居至大俱來居住。清末時期曾被誤認成水母丁,日治時期,常與大俱來並稱三間屋,光復後,大馬武窟與八里芒的卑南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04
Id: 514604
Title: 花蓮港附近的平地蕃人
Description: 從這張繪葉書中可見兩名阿美族壯丁掛著胸披、腰際綁著番刀,此為平常族人出門狩獵或從事其他工作之便服。而其中胸前的「胸披」主要是為了彌補阿美族男性的服飾沒有領子、無袖的缺點,而於冬季時披掛於上半身作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37
Id: 714537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19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20年2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19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19期內容以好味緒為主題,介紹客家美食。本期全新改版的《桃園客家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2
Id: 272212
Title: 玉水橋部落(Dadowacen)
Description: 玉水橋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忠孝里,阿美族稱該地為Dadowacen或Larachan,為戰後才形成的聚落,規模不大,人口約有36戶,其聚落內部的阿美族人多由南方的阿美族聚落遷徙過來,包含東河鄉的都蘭、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43
Id: 514643
Title: 花蓮港廳的布農勇士
Description: 從服飾的種類上來看,布農族有很多服飾在形式上不分性別,例如,胸袋或胸兜、裙子等,在一般觀念中只屬於女性專用的衣服,在布農族則是男女都有的服飾。布農族在服飾和編織上,都是自給自足,然而在物質缺乏的中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5
Id: 589415
Title: 拉基禾幹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立富源國民中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位在拉基禾幹部落範圍內的富源國中入口標示。Lacihakan部落,漢語稱做拉基禾幹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富興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拉基禾幹部落為位在富興社區南緣溪畔的聚落,因盛產杜虹(Ch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44
Id: 589644
Title: 慶豐部落B街景-2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慶豐部落B的街景。慶豐部落為阿美族與太魯閣族的混居部落,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目前尚未清楚分割為所申報的兩個部落,這兩個部落分別是以阿美族為主的Ciripunan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51
Id: 264851
Title: 吉安好客藝術村
Description: 吉安好客藝術村位於吉安鄉北側,為民國初年時期日本第一個最大的官營移民村「吉野移民村」。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於宮前聚落興建花蓮第一座神社,後改建為慶豐(宮前)營區,僅留下「吉野神社鎮座紀念碑」及「

MOC_Id: Culture_Place142018
Id: 142018
Title: 壽豐吳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原住民族群,過去曾受過日本教育,還曾經去過日本比賽田徑。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新檢視梳理及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37
Id: 589437
Title: 馬佛部落入口歡迎標語
Description: Fahol部落,漢語稱做馬佛部落,位在花蓮縣光復鄉西富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地的阿美族原居舊部落Karowa(噶馹佤),日治時期向北集團移往,最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4
Id: 272254
Title: 大鳥部落(Pacavalj)
Description: 大武鄉位於臺東縣南端,約在北緯120度,東經22度,北與太麻里鄉為鄰,西側與南側皆與達仁鄉為界,東濱太平洋。全鄉面積約六十九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狹長,村落多位於中央山脈南段支脈之河谷平原,可利用的土地面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34
Id: 589434
Title: 阿陶模部落聚會所
Description: Atomo部落,漢語稱做阿陶模部落,位在花蓮縣光復鄉東富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紅色木雕後方的寬敞空間,是阿陶模部落的聚會所。阿陶模部落下方靠近河岸處,為早期太巴塱族人向外發展所建立的主要聚落

MOC_Id: Culture_Place142135
Id: 142135
Title: 溪口吳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客家與閩南族群,過去來自苗朒和台中。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新檢視梳理及更新相關資料,著重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99
Id: 272099
Title: 拉里巴部落(Larepaq)
Description: 拉里巴部落位在臺東縣達仁鄉台坂村。部落範圍於大竹高溪上游支流台坂溪河階上,東臨太麻里鄉多良村,西接土坂村,南接大武鄉,北與賓茂村比鄰。部落所屬族群為排灣族,是由Pulci社分出,翻越南大武山並沿大竹高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43
Id: 665143
Title: 簡介婦聯陸軍第二分會
Description: 〈簡介婦聯陸軍第二分會〉,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卷第四期(1959)頁7。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陸軍第二婦聯分會,於1954(民國43)年9月12日成立,該分會成立以來,先後在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35
Id: 589635
Title: 宜昌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南昌停車場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宜昌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南昌停車場。Buner部落,漢語稱為宜昌部落,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勝安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宜昌村為那荳蘭部落範圍內其中之一的聚落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292
Id: 506292
Title: 臨海道路往來的蕃人(原住民)們
Description: 明治43年至大正3年(1910至1914)時任總督的佐久間左馬太率領兩萬名日本軍警攻打太魯閣,使太魯閣族各部落歸順,讓總督府的勢力能夠完全掌握內外太魯閣的蕃社。因此,大正5年(1916)在此新開鑿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81
Id: 732281
Title: 宜蘭縣大同鄉松羅部落泰雅族文面耆老Sayung
Description: 照片拍攝年代約在1999年間。泰雅族耆老Sayung yaki(Sayung漢名為陳阿幼,yaki為泰雅族人對於祖母的稱呼)為宜蘭縣大同鄉松羅部落人,Sayung yaki原居於桃園縣復興鄉後山巴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91
Id: 589591
Title: 固祿部落內文化意象一景
Description: Kulu部落,漢語稱做固祿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秀林村,居民以太魯閣族為多數,照片中的男子塑像是固祿部落中一街景。太魯閣族的卡魯給社人最早遷至此地,部落原名,意為「山胡椒」,引申為山胡椒叢生之地,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30

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3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4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3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4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7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7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3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