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二期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二期藝術與人文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二期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12720 , 欄位Id的內容是51272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二期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二期有三篇報導。〈利澤的昔日繁華與文化遺產〉簡要描述了利澤簡老街從清代倚賴冬山河河運興起到日治中期隨著宜蘭線鐵道開通而逐漸沒落的發展脈絡,並概述當地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利澤簡永安宮的歷史〉則以利澤簡八大庄的信仰中心宜蘭縣定古蹟利澤簡永安宮為主題,說明其創建緣由、修建沿革與祭祀圈範圍。〈早上的永安宮郭媽媽-張玉蘭〉則是有關住在利澤簡永安宮斜對面的張玉蘭阿嬤的故事。張玉蘭原住在利澤國小邊,年輕時就希望能夠住在媽祖廟旁;結婚數年後,先生買了媽祖廟前的房子,實現了她的心願。在長孫出生後,因身體病痛請示媽祖如何處理,此後即每天早上都到永安宮燒香、換茶、敬茶、擦桌子。利澤簡永安宮能夠維護得這麼好,就是有像張玉蘭這樣的社區居民,把永安宮當成他們生活與生命支持的一部分。《利澤永安》社區報是因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利澤老街文化活化經營」案,由執行單位燦景古建築研究工作室所創辦,西藉此刊物讓利澤老街的民眾能夠認識關心自己所在地方的文化資產,並更進一步參與自己社區的文化資產保存與經營,共發行20期。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272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1418A7B2-ABC3-4BB3-AABF-3BCABEB8109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0-27T14:38:0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720

Id

512720

Title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二期

Description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二期有三篇報導。〈利澤的昔日繁華與文化遺產〉簡要描述了利澤簡老街從清代倚賴冬山河河運興起到日治中期隨著宜蘭線鐵道開通而逐漸沒落的發展脈絡,並概述當地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利澤簡永安宮的歷史〉則以利澤簡八大庄的信仰中心宜蘭縣定古蹟利澤簡永安宮為主題,說明其創建緣由、修建沿革與祭祀圈範圍。〈早上的永安宮郭媽媽-張玉蘭〉則是有關住在利澤簡永安宮斜對面的張玉蘭阿嬤的故事。張玉蘭原住在利澤國小邊,年輕時就希望能夠住在媽祖廟旁;結婚數年後,先生買了媽祖廟前的房子,實現了她的心願。在長孫出生後,因身體病痛請示媽祖如何處理,此後即每天早上都到永安宮燒香、換茶、敬茶、擦桌子。利澤簡永安宮能夠維護得這麼好,就是有像張玉蘭這樣的社區居民,把永安宮當成他們生活與生命支持的一部分。《利澤永安》社區報是因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利澤老街文化活化經營」案,由執行單位燦景古建築研究工作室所創辦,西藉此刊物讓利澤老街的民眾能夠認識關心自己所在地方的文化資產,並更進一步參與自己社區的文化資產保存與經營,共發行20期。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2. 1
    _CC BY_

  3. 2
    _CC BY_

  4. 3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0-27T14:38:0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二期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73
Id: 234073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19
Description: 花蓮縣文化局於107年8月29日在圖書館1樓東區資源中心舉辦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系列特展第19檔「陳克華—再次與鯨騎少年相遇」開幕茶會。陳克華,1961年生於臺灣花蓮市,祖籍山東省汶上縣。臺北醫學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56
Id: 283656
Title: 潔雅‧雪爾克
Description:   潔雅‧雪爾克(又譯:恰雅.雪爾克)1958年在美國加州出生,而後在1972年舉家搬遷至瑞士,在蘇黎世拿到機械工程的學位,後來她移居美國,繼續在聖塔巴巴拉市市立大學攻讀植物學、生物學以及美術。在回義

MOC_Id: Culture_Object658345
Id: 658345
Title: 康樂總隊電影隊執行影片放映任務
Description: 「康樂總隊」成立於1950年4月,在創立初期的工作分為四個重點:話劇的擴大演出、前線勞軍、策動社會劇運、慰勞軍隊的話劇演出和電影放映。1951年康樂總隊設立一至五課室,分掌戲劇、音樂、電影放映、軍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64
Id: 601164
Title: 本年度春季庭球爭霸戰於六月八日盛大舉行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庭球部(按:網球之意)本年度春季將於花岡山球場以及花女球場盛大舉行,出場團體在A組有7團、B組有8團共15團的盛況。A

MOC_Id: Culture_Place142135
Id: 142135
Title: 溪口吳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客家與閩南族群,過去來自苗朒和台中。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新檢視梳理及更新相關資料,著重於

MOC_Id: Culture_Event601480
Id: 601480
Title: 臺灣漢詩
Description: 「漢」係域外—非中國領土內對中國的稱呼,亦域外華文書寫或研究的代詞。「漢學」指的是有關域外中國學術的研究,「漢文」是以散文書寫的華文作品。「漢詩」與「漢文」對置,係以韻文書寫的華文作品。其包括的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04
Id: 514504
Title: 金岳人的公共空間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2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84
Id: 283684
Title: 金俸秀
Description:   金俸秀的雕塑藉由石材的物理屬性來象徵著充沛的活力,在人為的空間中展現出有機型態。透由這樣象徵化的過程,他也同時印證了自我的內在力量,並把那一絲的內在力量運用在雕塑作品上,而這作品同時也以物理屬性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69
Id: 514769
Title: 花師附小運動會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拍攝於1950年代的花蓮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內容為舉行校園運動的實際情況,可以清楚地看見學生邊跳著舞邊在會場的中央排出星狀的圖案,而會場的邊上可以看到許多的師生正觀賞著會場中的表演狀況。花

MOC_Id: Culture_Place595524
Id: 595524
Title: 等待
Description: 〈等待〉空間遊戲曲曲折折的表面,已為水的流動與雨的滴落提供了場地。作者是伊朗籍石雕家荷西•摩朗•弗曼寧(Hossein Mollaei Foomani)。這個作品承襲荷西一直以來創作的典型風格,將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12
Id: 560012
Title: 韓麟將軍服役時與蔣中正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韓麟將軍從軍時期與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先生之合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照片中的韓麟將軍在最左側,蔣中正總統位於照片正中央,其餘人員為韓麟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262
Id: 169262
Title: 帝王將相本無種
Description: 此畫作〈帝王將相本無種〉兼採古代中國帝王圖像與歐洲靜物畫的傳統,賴添明(1956-)揉合帝王圖的形制與靜物畫的構圖,教化和寓意並存。「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乃為節錄自中國宋代汪洙《神童詩》的詩句

MOC_Id: Culture_Object597476
Id: 597476
Title: 躲貓貓
Description: 李仲程(1999-),嘉義人,目前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西畫組,自國中到高中皆就讀於台中一中美術班。作者發展創作時間尚短,前期作品多以彩墨畫為主。高中時期擅長於水墨創作,大學時期希望拓展領域

MOC_Id: Culture_Event637638
Id: 637638
Title: 鳳儀書院整修前頭門的石柱珠
Description: 照片為2005年10月28日(民國94年)鳳儀書院整修前頭門的石柱珠。 柱珠又稱柱礎、柱櫍,位於柱子下方,類似矮凳子的台座,柱珠下方連接著磉石,磉石承受著柱子上方屋頂下壓的力量。柱珠最主要的功能

MOC_Id: Culture_Object608937
Id: 608937
Title: 劍南詩鈔.總論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三屋清陰所藏《劍南詩鈔》為四孔線裝書,共分六冊。每冊書籤皆為「劍南詩鈔」,不另註明冊數,封面書底皆為土黃色。書牌頁標明宋陸放翁著,劍南詩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05
Id: 300105
Title: 病瀉解(會)怪股囱(川)寬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病瀉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48
Id: 285948
Title: 永恆的雲
Description: 〈永恆的雲〉這件作品想要傳達的,是這形體雖相屬於不同的兩個界域,卻有著相同空靈潔淨的靈魂,只因一次偶然的凝眸,仰望蔚藍的天際間,與潔白的雲朵美麗相逢,偶然的邂逅是否將永致一場,成為死生契守的恆久。作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282719
Id: 282719
Title: 石港春帆
Description: 西元1825年(道光五年),烏竹芳就任噶瑪蘭第十三任通判,有感於這片土地山海靈異,景物秀麗,遂選定蘭陽八景,特標其名、而誌其勝,並且為每一景觀寫下一首七言絕句,“石港春帆”即為其一。「石港深深口乍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35
Id: 595935
Title: 光與風中的浸水石之三
Description: 幾何造型的石雕〈光與風中的浸水石之三〉,作者為櫻井壽人,表現出自由的感性與細膩的感情,在人為的自然規則中,表現出自然的不規則。作品〈光與風中的浸水石之三〉是表現空間中光線與風的交會,黃金比的長方形

MOC_Id: Culture_Object266370
Id: 266370
Title: 劉沛代表作文昌祠
Description: 劉沛代表作文昌祠天官賜福圖,為文官或宦官手持印章的大型門上彩繪作品,頭身比例為1:7,鼻形圓潤而無鬍鬚,唇色鮮豔,耳朵飽滿,整體有福泰之像。 劉沛在謝來發門下期間,除了糊紙工藝、醮壇設計、家具彩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716
Id: 283716
Title: 林慶祥
Description: 林慶祥於1961 生於臺灣彰化縣,就讀國立臺灣藝專雕塑科過程中便展現過人的藝術才能,如 1983 獲得全國美展雕塑部第三名以及高雄市美展第一屆雕塑類第一名;1984自雕塑科畢業後一路向上攻讀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32
Id: 600432
Title: 弓道爭霸戰弓弦上的敢鬪精神 專賣團獲得榮冠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2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廳下春季弓道爭霸戰將於20日上午9點在武德殿弓場舉辦,除市內六團之外,上大和、壽兩團也會加入比賽。比賽在上村弓道部長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207
Id: 562207
Title: 善德堂龍邊十八羅漢彩繪
Description: 善德堂為佛教齋堂,因此,彩繪作品有豐富的佛教題材,如:十八羅漢、護法神、佛化故事等,這部分題材占多數,同時也有少數的歷史故事、傳統花鳥以及風景寫生畫等題材。善德堂彩繪作品皆為日治時期台南彩繪名師陳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71
Id: 516671
Title: 築紫館1/11廣告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1月11日的築紫館電影廣告,從該廣告中可看到上映電影分別是洋片「驛馬車」以及日本國產的「くろかねの力」,另外播映日本民謠輯(第五輯)。築紫館位於花蓮港市築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35
Id: 301235
Title: 要勇敢喔!--第一次上幼稚園
Description: 此書為方梓第二本兒童文學創作,內容簡單易懂,以小孩子第一次就讀幼稚園的經驗為主題,書寫小孩面對嶄新環境的心境,也試著鼓勵年幼的讀者群,不必懼怕接觸新環境。方梓,本名林麗貞,生於台灣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創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71
Id: 283671
Title: 法布里修‧德西
Description: 生命、愛與成長都是德西創作的中心主題,因為他想教導人們要能善用人類的力量,並尊重大自然與生命,他說:「我們要藉由藝術品來教導人們生命的意義,藝術品可以讓他們感到愉悅,並對生命抱持正向思考。」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98
Id: 594398
Title: 黃秀恩女士與女兒們於家中前院合照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黃秀恩女士與女兒們於家中前院合照,係由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照片中可見,過去不及成年人肩膀的紅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82
Id: 595782
Title: 肋狀通心粉
Description: 本作品〈肋狀通心粉〉是一扇介於想像世界與日常現實之間的門。兩個看似通心粉的抽象物體,在空間裡互動跳舞著,是經材質的轉換後取代原來的意象。對作者來說,雕塑是一種空間的相互作用,象徵佔據實體和空間,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72
Id: 287272
Title: 改良式桌上織帶機
Description: 此為自紐西蘭引進的改良式桌上織帶機,屬於立式織布機,相對於傳統式「水平式背帶腰織機」,容易因長期久坐對腰部形成壓迫,此款織布機採坐或站進行織布,使用者可直接在織布機上整經上線,製作織品所需時間也較短,

MOC_Id: Culture_Place138899
Id: 138899
Title: 卓家老屋
Description:   屋主卓文興,原光復大富地區閩南籍人士,後搬進豐田接收此日人之農宅。再民國89年(2000)左右,原有機會透過文建會閒置空建利用或整建計畫修繕,但最後屋主反悔,並將此空間閒置至今。因為房屋未有妥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4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53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7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4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8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3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7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4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3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