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風箏四藝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風箏四藝藝術與人文

風箏四藝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Invisible597948 , 欄位Id的內容是59794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風箏四藝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臺灣風箏技藝起源於中國,中國最早出現風箏的記載為西元前四世紀,「墨子,魯問篇」中「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子,三日不下」,公輸子即為土木工醬的祖師爺魯班,第一只風箏便是以竹木為結構材料、繪以鵲鳥為翼面外型,到宋朝仍有以風箏作為軍事偵察功能的紀錄。直至西元784年盛唐時期,社會豐饒安定,風箏開始結合慶典成為民間娛樂的一環。 風箏四藝按步驟分為「紮、糊、繪、放」,在製作之前必須先選擇材料,可分為結構材料、翼面材料與紮線材料,結構材料如韌性強的竹筋、質地輕韌的飛機木或玻璃纖維棒,翼面材料眾多,包括棉紙、宣紙、絹、薄絲綢、布、化學纖維等,紮線材料則有紙繩、棉線、麻繩、尼龍線等。以竹製紙風箏為例: 第一步驟「紮」,為紮製骨架,按正確比例削好竹條,並加熱烤製成所需形狀,再用繩線將竹條連接處紮緊。 第二步驟「糊」,依據骨架形狀,剪出形狀大小相似的紙張,用乳膠將紙糊在骨架上。 第三步驟「繪」,繪製風箏的方法可分四種,第一種可先在紙上畫好圖案,再黏在骨架上;第二種是在紙上畫好線稿後先黏於架上再上色;第三種可先依據風箏骨架套好形狀、大小之後,再套畫稿;第四種直接黏好風箏後再畫上圖案。由於風箏施放高度會影響視覺效果呈現,在繪製風箏時要特別注意提高色彩對比與繪製圖形比例。 第四步驟「放」,風箏昇放與風速關係密切,一般而言2到4級風最適合昇放,搭配各種放飛技巧與收線技巧,使風箏更引人入勝。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97948&IndexCode=Culture_Invisib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invisible/22268959-B532-4B29-BFCB-7F7B20EAF4F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8-20T16:35:3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597948

Id

597948

Title

風箏四藝

Description

臺灣風箏技藝起源於中國,中國最早出現風箏的記載為西元前四世紀,「墨子,魯問篇」中「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子,三日不下」,公輸子即為土木工醬的祖師爺魯班,第一只風箏便是以竹木為結構材料、繪以鵲鳥為翼面外型,到宋朝仍有以風箏作為軍事偵察功能的紀錄。直至西元784年盛唐時期,社會豐饒安定,風箏開始結合慶典成為民間娛樂的一環。 風箏四藝按步驟分為「紮、糊、繪、放」,在製作之前必須先選擇材料,可分為結構材料、翼面材料與紮線材料,結構材料如韌性強的竹筋、質地輕韌的飛機木或玻璃纖維棒,翼面材料眾多,包括棉紙、宣紙、絹、薄絲綢、布、化學纖維等,紮線材料則有紙繩、棉線、麻繩、尼龍線等。以竹製紙風箏為例: 第一步驟「紮」,為紮製骨架,按正確比例削好竹條,並加熱烤製成所需形狀,再用繩線將竹條連接處紮緊。 第二步驟「糊」,依據骨架形狀,剪出形狀大小相似的紙張,用乳膠將紙糊在骨架上。 第三步驟「繪」,繪製風箏的方法可分四種,第一種可先在紙上畫好圖案,再黏在骨架上;第二種是在紙上畫好線稿後先黏於架上再上色;第三種可先依據風箏骨架套好形狀、大小之後,再套畫稿;第四種直接黏好風箏後再畫上圖案。由於風箏施放高度會影響視覺效果呈現,在繪製風箏時要特別注意提高色彩對比與繪製圖形比例。 第四步驟「放」,風箏昇放與風速關係密切,一般而言2到4級風最適合昇放,搭配各種放飛技巧與收線技巧,使風箏更引人入勝。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5. 4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2. 1
    _CC BY_

  3. 2
    _CC BY_

  4. 3
    _CC BY_

  5. 4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8-20T16:35:33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風箏四藝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19
Id: 268319
Title: 午寐
Description: 作品〈午寐〉以午後小憩的人物為主題。畫中兩名男子臥於榻榻米上,後方男子單腳屈膝平躺,身側的白衣男子則以衣物為枕、雙手抱胸仰臥而眠。 邱創乾(1900–1973)所繪製的畫面左下方的人物僅露出下半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17
Id: 283617
Title: 傑瑞‧高曼尼克
Description: 傑瑞.高曼尼克是一位頗為優秀的景觀設計師。在他作品完成後,會發表對作品放置方式、地點的建議,因此有不少的收藏家索性請他一起進行周邊景觀設計。創作之餘,他也常幫朋友設計庭園,或承接公園景觀的規畫工作,推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001
Id: 512001
Title: 查某祖出殯記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七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散文組第三名。敘述者回溯童稚時,對一家之長查某祖(曾祖母)凜然的風骨與受人尊敬的形象,心生孺慕之情,反觀現今年屆半百,將步入老年的自己,不勝唏噓。前半以曾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66
Id: 283666
Title: 皮耶羅‧爵西尼
Description: 1945年,皮耶羅.爵西尼生於佛羅倫斯,目前在當地生活與創作。就讀國立美術高中期間(金屬雕塑)隨歐諾費里歐.馬汀內利學習繪畫,而後在佛羅倫斯藝術學院跟隨艾曼紐.卡瓦利教授。他同時也是佛羅倫斯藝術學會會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33
Id: 594233
Title: 馬祖新村模範父親-劉元戎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劉元戎先生獲頒父親楷模之刊物,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劉元戎先生榮獲1997年(民國86年)眷村社區模範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61
Id: 594361
Title: 馬祖新村庭院曬衣桿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庭院曬衣桿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的公共事務。 馬祖新村的眷舍無論種類級別,室外都會附設有兩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28
Id: 301328
Title: 西班牙浪人吟
Description: 加西亞‧洛爾伽(1898-1936)塞萬提斯後世界文壇最熟悉的西班牙文學家。楊牧曾經研究過他,寫出詩集《禁忌的遊戲》當中一輯的詩。也可以相互對應,他如何思考這個詩人和他的傳奇詩風—,將音樂的結構融入傳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88
Id: 600988
Title: 西住戰車長傳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11日的報導。根據此則影像的記載,筑紫館預定上映電影「西住戰車長傳」,反映了日治末期當局期以各種方式來使臺灣住民有相對應的意識養成。筑紫館位於花蓮港市

MOC_Id: Culture_Object617627
Id: 617627
Title: 木畚箕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2020年由陳水木在苗栗縣通霄所拍攝,此木畚箕原為道卡斯大甲東社東姓家族的的生活用品,目前陳水木先生所收藏。 木畚箕為木製品,長度64.5公分,寬度34公分,高度為15公分,畚箕的特色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657
Id: 234657
Title: 食譜─涼拌紫菜
Description: 馬祖四面環海,沿岸島礁出產野生紫菜。馬祖紫菜分冬、春兩季收成。早春薄霧、微雨的氣候最適宜紫菜生長。在採擷季節,每逢退潮之際,可見婦女穿梭在礁岩中採紫菜的身影。冬菜在冬天採集,長而無沙粒,脆中帶有韌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40
Id: 283640
Title: 柯林‧費格
Description: 柯林.費格於1943年生於英國,1961至1965年間在Ravensbourne藝術設計學院讀書,1966至1969年間在皇家雕塑學校就讀。在學期間與畢業之後,他陸續到過中東、非洲與南美洲旅行,也曾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147278
Id: 147278
Title: 林振聲藏書-夜明前之宣言
Description: 本篇文章作者松谷哲男,文章標題為「夜明前之宣言」,出自四海創刊號,也是該刊物的第一篇文章,具有指標性的地位。文章內容寫的是珍珠港事件中戰士們抱著視死如歸的精神,從容就義。作者認為這種精神是一種東洋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248
Id: 601248
Title: 國民農學校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23日以「國民農學校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為題,副標以「交予農林學校,移轉至玉里,玉里熱帶農業塾則消解」進行了報導。根據此報導的記述可得知,受到島內農

MOC_Id: Culture_Event608661
Id: 608661
Title: 日本在臺漢詩人
Description: 日本在臺漢詩人、漢文人,指日本領臺後,前往臺灣任職、旅遊、居住的日籍文人。 在鴉片戰爭之前,東亞文化圈內的日本、韓國、越南諸國,受到漢字、儒家文化的影響,漢詩、漢文的讀寫能力,向來被視為上流社會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09
Id: 594209
Title: 國防部令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國防部令,為國防部下達命令之文本,係馬祖新村社區160號住戶馬小梅女士所提供。馬小梅女士為前婦工隊隊長,後任陸光五村管委會秘書。該份文件上所註明的馬仁聚先生為馬小梅女士的父親。 此文件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886
Id: 303886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34期〈澎湖民俗風情系列之一、二〉
Description: 本文收錄於《硓古石》季刊第34期,篇名為「澎湖民俗風情系列之一、二」,作者林承毅。 作者欲藉詩文解讀影像中所要傳達的意涵,並期待能更進一步體會澎湖民間信仰的魅力。詩中敘述東衛天后宮三府千歲化吉當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84
Id: 595784
Title: 時空-位移
Description: 〈時空‧位移〉是在時空中內外不斷穿梭,隨著時空轉換產生海洋變異的象徵,彷彿在時光隧道內,老化的軀體擱置在礁岩上任浪潮反覆沖擊,等待新的細胞來更替,並靜靜等待下一次時空的位移。從作者較早的作品中發現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74
Id: 285874
Title: 誕生-延續
Description: 〈誕生-延續〉作品為在巨石上雕刻出圍繞側邊一角圓洞的放射線,使之呈現宛若阿美族婦女頭飾的樣貌,象徵太陽溫暖的母性光輝;其上嵌有18顆不鏽鋼球,代表來自各國的18位石雕家在花蓮創作,上方的大不鏽鋼球則由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03
Id: 514503
Title: 多元發展的金岳國小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1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68
Id: 271768
Title: 陳天乞代表作品三王圖
Description: 本系列作品為位於西螺廣福宮的陳天乞鳳鳥,為碗片剪黏而成,從鳳鳥羽翼到三王圖的花朵枝葉,顏色精緻,構建大小一致,尤其鳳鳥羽翼雖窄細但根跟分明,數量龐大但不毫不雜亂,顏色多樣而雅致,足見其挑選碗片位置

MOC_Id: Culture_Object667544
Id: 667544
Title: 王墨林與《闖入者》
Description: 本剪報刊登於1971年6月26日第4版「復興崗報」。報導內容敘明政工幹校影劇系廿期學生以梅特林克的名劇《闖入者》作為首次展演劇目。 此次演出係由影劇系十七期王墨林擔任導演,帶領學生演劇活動進行劇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73
Id: 559973
Title: 韓麟將軍軍服綬帶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韓麟將軍軍服綬帶,係由黃色三股三進的金絲線編織而成,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授予金黃綬帶是國家對將領的最高規格禮,也象徵國家的託付和責任,交織的黃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46
Id: 287446
Title: 撒奇萊雅族女子服飾
Description:   撒奇萊雅人因1878年與葛瑪蘭人一同抵抗清軍的Takubuwan戰役(史稱「加禮宛事件」)而被迫隱居於阿美族裡,長期的混居、通婚,讓撒奇萊雅人的傳統文物幾乎不復存在。因此,撒奇萊雅人推展正名運動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87
Id: 267587
Title:
Description: 〈背〉是吳烈偉(1960–)的水墨繪畫作品,姓名章:「烈偉」(朱文)、引首章:「求真」(朱文)、壓角章:「幽石居人」(白文)。這是一幅少見以人體作為速寫對象的水墨畫作品。 畫中寫一坐於地上,背對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18
Id: 267218
Title: 東坡居士新城道中詩 
Description: 於同生(1975-)所作〈東坡居士新城道中詩〉為四聯屏軸,書蘇東坡(1037-1101)〈新城道中〉詩二首其一,釋文:「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野桃含笑竹籬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73
Id: 180673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總顧問張光民與陳俊良設計師參觀「器」區,由工藝中心行銷組組長進行導覽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總顧問的張光民(照片中立者)與陳俊良設計師(照片右起第一位)參觀「器」區,由工藝中心行銷組蔡體智組長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37
Id: 301037
Title: 恐龍星座
Description: 《恐龍星座》由32篇短篇小說組成,各自獨立成篇,但人物故事有互相連貫之處。作者李潼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11383
Id: 211383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74:汽車札幌を出コ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74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汽車札幌を出コ」,以及英譯「TRAIN LEAVING SAPPORO」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791
Id: 472791
Title: 欣賞齋尺牘(二)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欣賞齋尺牘坿生意經絡傳家至寶》冊二,線裝,四眼裝訂,白紙石印。書皮棕色,保存狀況良好無明顯破損或汙漬,裝訂線亦完整。封面無書名籤,或書

MOC_Id: Culture_Event180803
Id: 180803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紅琉璃玻璃進料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紅琉璃玻璃玻璃進料過程影片。 「藝」區展示茶具工藝,尤其是以陶瓷、玻璃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5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36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3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15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17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4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0

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6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6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7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