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風箏四藝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風箏四藝藝術與人文

風箏四藝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Invisible597948 , 欄位Id的內容是59794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風箏四藝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臺灣風箏技藝起源於中國,中國最早出現風箏的記載為西元前四世紀,「墨子,魯問篇」中「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子,三日不下」,公輸子即為土木工醬的祖師爺魯班,第一只風箏便是以竹木為結構材料、繪以鵲鳥為翼面外型,到宋朝仍有以風箏作為軍事偵察功能的紀錄。直至西元784年盛唐時期,社會豐饒安定,風箏開始結合慶典成為民間娛樂的一環。 風箏四藝按步驟分為「紮、糊、繪、放」,在製作之前必須先選擇材料,可分為結構材料、翼面材料與紮線材料,結構材料如韌性強的竹筋、質地輕韌的飛機木或玻璃纖維棒,翼面材料眾多,包括棉紙、宣紙、絹、薄絲綢、布、化學纖維等,紮線材料則有紙繩、棉線、麻繩、尼龍線等。以竹製紙風箏為例: 第一步驟「紮」,為紮製骨架,按正確比例削好竹條,並加熱烤製成所需形狀,再用繩線將竹條連接處紮緊。 第二步驟「糊」,依據骨架形狀,剪出形狀大小相似的紙張,用乳膠將紙糊在骨架上。 第三步驟「繪」,繪製風箏的方法可分四種,第一種可先在紙上畫好圖案,再黏在骨架上;第二種是在紙上畫好線稿後先黏於架上再上色;第三種可先依據風箏骨架套好形狀、大小之後,再套畫稿;第四種直接黏好風箏後再畫上圖案。由於風箏施放高度會影響視覺效果呈現,在繪製風箏時要特別注意提高色彩對比與繪製圖形比例。 第四步驟「放」,風箏昇放與風速關係密切,一般而言2到4級風最適合昇放,搭配各種放飛技巧與收線技巧,使風箏更引人入勝。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97948&IndexCode=Culture_Invisib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invisible/22268959-B532-4B29-BFCB-7F7B20EAF4F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8-20T16:35:3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597948

Id

597948

Title

風箏四藝

Description

臺灣風箏技藝起源於中國,中國最早出現風箏的記載為西元前四世紀,「墨子,魯問篇」中「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子,三日不下」,公輸子即為土木工醬的祖師爺魯班,第一只風箏便是以竹木為結構材料、繪以鵲鳥為翼面外型,到宋朝仍有以風箏作為軍事偵察功能的紀錄。直至西元784年盛唐時期,社會豐饒安定,風箏開始結合慶典成為民間娛樂的一環。 風箏四藝按步驟分為「紮、糊、繪、放」,在製作之前必須先選擇材料,可分為結構材料、翼面材料與紮線材料,結構材料如韌性強的竹筋、質地輕韌的飛機木或玻璃纖維棒,翼面材料眾多,包括棉紙、宣紙、絹、薄絲綢、布、化學纖維等,紮線材料則有紙繩、棉線、麻繩、尼龍線等。以竹製紙風箏為例: 第一步驟「紮」,為紮製骨架,按正確比例削好竹條,並加熱烤製成所需形狀,再用繩線將竹條連接處紮緊。 第二步驟「糊」,依據骨架形狀,剪出形狀大小相似的紙張,用乳膠將紙糊在骨架上。 第三步驟「繪」,繪製風箏的方法可分四種,第一種可先在紙上畫好圖案,再黏在骨架上;第二種是在紙上畫好線稿後先黏於架上再上色;第三種可先依據風箏骨架套好形狀、大小之後,再套畫稿;第四種直接黏好風箏後再畫上圖案。由於風箏施放高度會影響視覺效果呈現,在繪製風箏時要特別注意提高色彩對比與繪製圖形比例。 第四步驟「放」,風箏昇放與風速關係密切,一般而言2到4級風最適合昇放,搭配各種放飛技巧與收線技巧,使風箏更引人入勝。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5. 4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2. 1
    _CC BY_

  3. 2
    _CC BY_

  4. 3
    _CC BY_

  5. 4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8-20T16:35:33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風箏四藝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37
Id: 559937
Title: 陸軍少將軍服外套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少將軍服外套,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該外套為徐將軍之軍服外套。 軍服承載了軍人一生的榮辱,軍服上的軍徽與軍階象徵著軍人一生的成就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87
Id: 600987
Title: 鳳林公設市場四月一日開場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11日的報導。根據此則影像內容陳述可得知,鳳林街於1940年(昭和15年)進行了街營公設市場的建設,但因颱風導致工程進行不順,然而本年度工程預期完成,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82
Id: 296382
Title: 道士歕〔角革〕,固曉伊講什乇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道士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30
Id: 595930
Title: 百步蛇
Description: 〈百步蛇〉作者為娜莉達‧曼多荷(Nélida Mendoza),其作品大多契合巴拉圭印第安的傳統文化,將大自然千變萬化的面貌,藉由羽毛無限旋轉的舞姿呈現出來。本作品為根據臺灣原住民的古老傳說,雕刻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75
Id: 301075
Title: 奉茶
Description: 作者李潼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奉茶》是一本感性的生活小品,李潼嘗試貼近臺灣的鄉土,以及這片土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236058
Id: 236058
Title: 馬祖傳統婚宴菜─太平燕
Description: 依據陳高志的《馬祖傳統婚宴及菜餚簡介》一文,「太平燕」為喜宴中最重要的一道菜,象徵闔家平安吉祥,凡事順遂成功。因為有它,這一餐酒席的地位才能被確定,所以,它上主桌時,端菜者要邊走邊吆喝有象徵意義的

MOC_Id: Culture_Event163706
Id: 163706
Title: 2019台灣文博會-茶3.1415展場奉茶
Description: 照片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主辦之茶3.1415展覽期間,邀請茶師王彥又進行的奉茶活動。奉茶是臺灣傳統習俗,為體恤遊人或各階層戶外工作者的辛勞,在市集要道製茶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50
Id: 514550
Title: 椰子衍生作品
Description: 椰子樹在民國四、五十年代,是進士里的地標,現在仍然是社區裡溫馨的記憶。然而進士社區也善用椰子樹的材質特性,開發副產品,甚至具備了發展為社區產業的潛力。例如,社區長者將葉鞘剪成一把扇子的形狀,等乾掉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2
Id: 595692
Title: 蛻變
Description: 李紫晴的作品〈蛻變〉以兩片豎立的白大理石片,平面化半具象的表現蝴蝶的翅膀。透過昆蟲羽化成蝴蝶的概念,表現心靈對生命蛻變的觸動。蝴蝶的翅膀脈絡,凹凸起伏有致,在不同的時間,透過陽光的投射與影子的變化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22
Id: 301222
Title: 小孩與鸚鵡
Description: 這本書是陳義芝第一本兒童文學著作,《小孩與鸚鵡》為小詩人系列的其中一冊。小詩人系列是三民出版社的一系列企劃,總共二十冊,系列請到陳黎、顏艾琳、向陽、蕭蕭、陳義芝等等知名作家、插畫家,用心以童心打造出詩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91
Id: 267491
Title: 巴陵道中
Description: 黃農(1945-2018)所作〈巴陵道中〉描繪桃園市復興區巴陵古道之景,此道位於拉拉山區,「巴陵」(Balong)源自泰雅語,為檜木或巨木之意,原為泰雅族原住民聚落。畫中滿幅峭崖絕壑,僅留一道天際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63
Id: 285863
Title: 陽光、空氣、水
Description: 〈陽光、空氣、水〉名字所取用的元素,是生命不可或缺的條件。代表力與美的水中精靈「海豚」串連三者的緊密關係,以凌空跳躍的海豚象徵花東海岸乾淨的空氣與清澈的海洋;以活躍的海豚凸顯台灣東海岸的環境特質。此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71
Id: 514171
Title: 少年的天堂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12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16
Id: 286016
Title:
Description: 作者葉勝光的作品〈歸〉靈感來自於《舊約聖經》中〈創世紀〉第三章第十九節:「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葉勝光懷著虔誠信仰,融入德魯固原住民族生活

MOC_Id: Culture_Object185011
Id: 185011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康台生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220872
Id: 220872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12-2:農科大學各講堂間ノ大校庭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內文為: 東京小石川區大塚窪町二十七 三屋祐子收 札幌 忍 昨日寄達的眼鏡已確實收訖,託您的福,看書變得非常輕鬆了。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02
Id: 514202
Title: 歷史建築─機堡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7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Place603227
Id: 603227
Title: 蓁巷生態湧泉
Description:   2004年在專業者協助下,蓁巷社區進行社區參與式整體規劃,達成湧泉、生態、遊戲池的共識構想,希望讓社區孩童有一個夏日戲水環境。隔年,整合各界社區代表,經多次協商而突破了水利法令與行政內規,由水

MOC_Id: Culture_Place284531
Id: 284531
Title: 竹管茅草老戲院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大義社區的日曆。本篇2月4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Event224644
Id: 224644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存仁堂的作品「青花菊瓣鏤空薄胎碗」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出陶瓷業者存仁堂藝瓷有限公司提供之作品「20公分青花菊瓣鏤空薄胎碗」。本項作品使用0.01公分薄胎,經雕刻、彩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567140
Id: 567140
Title: 復興閣皮影戲團
Description: 高雄市彌陀區有「皮影劇窟」之稱號,復興閣皮影劇團由張命首先生創立於高雄市彌陀區,原名新興皮影劇團。有別於現大部分所見皮影劇團多是父傳子的家族性事業,復興閣是全臺灣唯一採用師徒式傳承的劇團,而之所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813
Id: 472813
Title: 李太白詩集(三)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李太白詩集三》,近藤元粹評訂,發行者青木恒三郎,青木嵩山堂版。線裝,六眼裝訂。本卷裝訂線下方有斷損,書皮封面左側中心及左上角有破損,亦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68
Id: 283568
Title: 張乃文
Description: 張乃文對藝術存著愛恨交集、是非分明;他沒有宗教信仰,卻關注宗教在現實生活中的情境和窒礙,進而藉創作引喻挑戰宗教的權威和批判。從極簡抽象的造型到具像風格,致力於媒材探索與感官的聯繫,並從佛教經典中擷取靈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70
Id: 301270
Title: 人間戀歌
Description: 《人間戀歌》是陳黎第一本散文集,以輕鬆幽默的口吻,對生活中的大小事物展現溫暖的關懷。其中〈聲音鐘〉選入國中國文課本,並由王婷譯為英文。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37
Id: 560037
Title: 韓麟將軍於金門榕園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韓麟將軍於金門榕園的留影照片,是由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823砲戰時1958年(民國47年)到1979年(民國68年)金門戰事如火如荼,共軍與國軍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270
Id: 304270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45期〈陳錫如與其《留鴻軒詩文集》〉
Description: 陳錫如,清末民初人,曾於澎湖與旗津創設詩社並推廣儒學漢文,為當時高雄及澎湖地區文化事業之核心人物。《留鴻軒詩文集》為陳錫如晚年,由他三位蔡姓女弟子整理其歷來所作詩文並刊刻出版,並定名為《留鴻軒詩文集.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49
Id: 234049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05
Description: 葉日松先生,臺灣花蓮人,1936年4月20日生於富里鄉新興村,那原本容易被遺忘的山巒偏鄉,在他不斷以詩文追憶的灌溉下,已搖身成為令人心馳神往的縱谷地景。出身農家子弟,見證日據、光復到富庶的臺灣歷史,長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22
Id: 560022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聚餐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聚餐之畫面,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馬祖新村由於屬於眷村型態的社區,居民們的感情與交流十分熱絡,就算平時沒有特別的公共事務,

MOC_Id: Culture_Object185012
Id: 185012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張瑞蓉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23
Id: 594323
Title: 馬祖新村-陸軍整編第二十六師第九十三旅全體官佐歡送兼旅長彭旅長葉攝影紀念
Description: 本物件拍攝於滇南警備司令部的戶外團體合照,紀錄陸軍整編第26師第93旅新舊任旅長的迎新送舊聚會,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前國軍何姓校級位階眷屬,屬於馬祖新村第一代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63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5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2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8

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2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