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廖大華人物與團體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廖大華人物與團體

廖大華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513083 , 欄位Id的內容是51308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廖大華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廖大華,1956年生於桃園大溪,故落款嘗自署崁津人。字號泮玄,堂號鳶飛館、願隨樓。國小五、六年級時,開始自學唐代柳公權的楷書;而住家附近廟宇內清代人士書寫的楹聯,以及大溪老街某工匠雕刻的墓碑,皆成為了書法學習優良楷模。老城鎮獨特的文風,讓廖大華得以浸沐其中。1980年後,師承桃園著名書法家黃羣英先生,又先後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教授王北岳、中山文藝獎篆刻類得主吳平學習書法。曾獲得桃園縣春聯比賽、第十五屆桃園美展書法類、行政院勞委會金輪獎等比賽第一名;又應邀參加北部四縣市美術家邀請展、第七回韓國書畫作品大展等,並得到公募日本習字展的「秀墨賞」等。 其書法內容常寫佛偈禪語,書寫字體與風格多樣。甲骨、金文、寫經體、北碑、唐楷、清隸皆能。行書受懷仁和尚集王羲之書〈集字聖教序〉影響,行草則喜唐朝顏真卿的〈祭姪文稿〉、〈爭座位帖〉運氣之勢,此外亦師宋朝蘇東坡、明朝董其昌、王鐸、傅山及近人江兆申之書寫氣息,兩者皆與佛僧語錄有關,是廖大華書法別具禪意的原因之一。而在古典書寫法度之外,他亦試圖融合當代美學,從傳統出新,嘗試現代書藝,以撕紙、燒邊、甩墨等手法「向外滲透」,表彰「破禪」的「生活美學詮釋」。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3083&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D680AA7B-E35D-49DB-BED6-E18BEDA578CD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7-22T18:10:2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3083

Id

513083

Title

廖大華

Description

廖大華,1956年生於桃園大溪,故落款嘗自署崁津人。字號泮玄,堂號鳶飛館、願隨樓。國小五、六年級時,開始自學唐代柳公權的楷書;而住家附近廟宇內清代人士書寫的楹聯,以及大溪老街某工匠雕刻的墓碑,皆成為了書法學習優良楷模。老城鎮獨特的文風,讓廖大華得以浸沐其中。1980年後,師承桃園著名書法家黃羣英先生,又先後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教授王北岳、中山文藝獎篆刻類得主吳平學習書法。曾獲得桃園縣春聯比賽、第十五屆桃園美展書法類、行政院勞委會金輪獎等比賽第一名;又應邀參加北部四縣市美術家邀請展、第七回韓國書畫作品大展等,並得到公募日本習字展的「秀墨賞」等。 其書法內容常寫佛偈禪語,書寫字體與風格多樣。甲骨、金文、寫經體、北碑、唐楷、清隸皆能。行書受懷仁和尚集王羲之書〈集字聖教序〉影響,行草則喜唐朝顏真卿的〈祭姪文稿〉、〈爭座位帖〉運氣之勢,此外亦師宋朝蘇東坡、明朝董其昌、王鐸、傅山及近人江兆申之書寫氣息,兩者皆與佛僧語錄有關,是廖大華書法別具禪意的原因之一。而在古典書寫法度之外,他亦試圖融合當代美學,從傳統出新,嘗試現代書藝,以撕紙、燒邊、甩墨等手法「向外滲透」,表彰「破禪」的「生活美學詮釋」。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7-22T18:10:28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廖大華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05
Id: 670705
Title: 介紹聯勤眷區育樂實驗中心
Description: 〈一個改善社會的實驗–介紹聯勤眷區育樂實驗中心〉,日宣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五卷第十一期(1965)頁。 在臺北舊南機場區前前後後共有十九個眷屬區,有陸軍、聯勤、空軍,還有若干市民住宅,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50
Id: 277650
Title: 陳氏嫁給許奎,但奎染病家貧,願侍湯藥盡婦道,招奎入贅 金門志卷十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陳氏宇娘(一作居娘),南京人(一作莆田人);臺灣鄭經管事國賢女。幼許後浦許奎。奎染病,母老家貧;氏聞知,私謂父母曰:『子病母老,勢難久存。夫之不幸,奴之命也。願侍湯藥,盡婦道』。父母重違其意,延壻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37
Id: 594037
Title: 陳錦標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作家陳錦標。生於昭和12年(1937),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科第六期畢業,服務於軍旅,曾任科長、副主任、主任,退役後任職花東汽車公司董事長秘書及中華民國退伍軍人協會花蓮縣分會總幹事。其就讀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309
Id: 277309
Title: 作書溫病摘要寄張月樓、李麗川、胡次樵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二十六日,謁道憲。作書以溫病摘要十本寄張月樓軍門。又書寄李麗川、胡次樵。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76
Id: 168576
Title: 鄒族魯富都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魯富都群的女人正面照,頭纏黑布,著固有的胸兜,外穿新傳進來的現代上衣。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03
Id: 513203
Title: 民國62年慈濟靜思精舍
Description: 照片為1973年(民國62年)所拍攝,是由黃演言建築師所設計的靜思精舍大殿及其周邊景致。1967年(民國56年)秋天,慈濟功德會開始運作的隔年,證嚴法師向俗家母親沈月桂女士請求經濟支援,買下目前靜

MOC_Id: Culture_Event649608
Id: 649608
Title: 樂生院病童遊戲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樂生院院民兒童進行遊戲時所攝,收錄於樂生療養院1963年編的《癩病防治十年》,圖中可見樂生院收容的病童正在進行遊戲、玩樂。 從日本政府的「癩預防法」開始,對於漢生病患者採取強制的隔離治療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345
Id: 277345
Title: 至瓊州察看地勢染瘴病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丁亥,在粵東,奉檄渡海至瓊州察看黎峒地勢;自瓊而南,直穿黎心以達崖州,染瘴病困於陵水;亦不死。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78
Id: 168378
Title: 泰雅族伽澳幹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伽奧幹男人。男女皆著常服。男人披在身前的雖只是一塊方形的布,但這是他們的一種衣服,披於上衣之前。女人則將其披在背後,裏面穿筒袖上衣,圍以腰裙並著裹腿。

MOC_Id: Culture_People218095
Id: 218095
Title: 楊世安
Description: 楊世安不知道是何時從苗栗搬來花蓮的,只知道楊世安上面的姐姐和三個哥哥都在苗栗出生,父親帶著兄姊搬到花蓮今海岸路一帶,他才在花蓮出生。楊家原本都已經開墾出10多甲土地了,但約西元1941、42年,因日本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45
Id: 284345
Title: 社區守門員─德陽社區守望相助隊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德陽社區的日曆。本篇12月26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149
Id: 279149
Title: 張獻忠遭劉進忠軍射殺身亡,後其埋葬處周圍長異草,人碰觸到就會生病 鹿樵紀聞卷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九月,賊屠順慶,進屯西充;大治舟楫,將悉殺川兵而入楚。諸將中惟劉進忠收川兵最眾,懼而來降。肅王自保寧進兵,使大將雅布蘭與進忠輕騎覘賊,直造營門,僅隔一河。黃虎初不為備,聞兵至,猶以為他寇,身衣蟒半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13
Id: 168513
Title: 布農族施武郡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正面照,頭部的裝飾是以磨成長方形的貝殼板與黑色小珠作成,三角形耳飾為夜光螺殼製成。鄒族男人也使用相同的頭飾與耳飾。外披固有的背心,裡面穿筒袖的棉衣。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54
Id: 168454
Title: 排灣族魯凱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阿猴北部諸村落有一種特殊的風俗,即沿路種有若干樹林,並在樹蔭下鋪板岩作為休息所。照片所示為魯凱族群霧臺社附近的綠蔭,背後的大樹為榕樹,樹前的是該社男女。

MOC_Id: Culture_Object315566
Id: 315566
Title: 受訪講述個人生命經歷的許福存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1950年出生於澎湖七美、在1990年當選七美鄉長的許福存,在國立澎湖科大受訪講述個人生命經歷的留影。許福存1963年在七美雙福國小第一名畢業,卻因家中經濟無法讀國中,跟家人討海一年。後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33
Id: 139333
Title: 北高守備區指揮官孟慶霖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之一部戍守北竿、高登島;陸續又有陸軍207師之一部等軍隊接防。待1955年陸軍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成立後,編列北高守備隊,此區駐軍由馬祖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68
Id: 168568
Title: 鄒族阿里山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阿里山群的男人正面照。此族的成年男人皆留髮,紮束於後,但剪掉髮端。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97
Id: 168397
Title: 泰雅族屈尺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屈尺群烏來社女人側面照。臉部有刺黥,頭髮以毛線紮束,戴頸飾與耳飾。沒穿袖套僅著上衣。掛胸兜,斜披方形布。為固有服裝,是以大嵙崁溪(現稱大漢溪)流域為中心的北部原住民族的標準式樣。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123
Id: 281123
Title: 周作洵因患怔忡病而精神恍惚 臺案彙錄乙集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今臺灣縣降調知縣周作洵,因患怔忡病症,精神恍惚,懇請回籍調理,經福州府檄委署閩縣知縣盛本驗明患病屬實,並無捏飾規避情事,亦無經手未完事件,取具驗醫各結,出考加結轉送前來。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118
Id: 265118
Title: 陸光三村的老榕樹-桃園縣眷村故事館調查研究暨細部設計案期末報告書
Description: 此為林志瑞建築師事務所於民國101年(2012)11月16日就桃園縣政府文化局龜山眷村故事館的歷史跟陸光三村的連結性及共同記憶記入並融入設計中所提的《桃園縣眷村故事館調查研究暨細部設計案期末報告書

MOC_Id: Culture_People516165
Id: 516165
Title: 謝在棋
Description: 謝在棋(1962-)生於桃園新屋,自小受到叔叔謝孝德的薰陶,開啟藝術的視野,就讀武陵高中時受到沈秀成老師的栽培與啟蒙,進入文化大學美術系就讀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此後任職於文化局,並因為工作性質得與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94
Id: 139294
Title: 連江縣長林德政
Description: 1956年7月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合併羅源、長樂、連江3縣為連江縣,實施戰地政務實驗,為軍政一元制,連江縣政府受政委會指導辦理戰地政務工作。《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記載,政委會為最高行政單位,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53
Id: 672053
Title: 大鵬七村工作隊
Description: 這是蔣總統夫人宋美齡致贈大鵬七村工作隊的照片,鈐印:蔣宋美齡(朱文),時間民國五十七年元月。 據《中華婦女》,第十八卷第六期(1968),(大鵬七村工作隊訊)寫道:「工作隊隊長趙雲霞為加強組織幹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13
Id: 222113
Title: 民國36年9月30日,林桂興家族於墓前合影
Description: 1947年(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後,21師獨立團抵達花蓮並成立臺灣東部綏靖司令部,便開始逮捕「異議人士」。林桂興也因而遭到構陷被捕入獄,出獄不久後於自家中切腹自殺。在其超渡法會後,家人在花蓮市佐倉

MOC_Id: Culture_People160265
Id: 160265
Title: 黃篆
Description: 黃篆,鄉勵吟社的創辦人之一,又有鄉勵七子之稱,生於1901年,9歲進入蔦松私塾,拜李冠三及李盾為師,後又到求德軒師事李西端。黃篆國學深厚,但青年適逢清末日治,無法如董拱求得功名,因此只能四處授課,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173
Id: 281173
Title: 調查周光被方向咬傷後死亡的案件 臺案彙錄己集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竊港內寮中周光,於五月二十九日,因與方向索取錢文角較,右手無名指被方向咬傷,有鄭海見證。前經具報,蒙驗訊著周光族人周弁延醫黃鸞調治。詎周光傷後,因洗水傷口中風發廣,比六月十七日斃命。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17
Id: 276517
Title: 邨愚醫術極精 臺游日記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二日晨,作家書。邨愚明日歸上海,午與蓉卿、逵九同餞之。邨愚醫術極精,是能窮內經之奧,闡長沙之秘者。臺地沴疫,犯者尟瘉,邨愚應手輒活。中丞屬領官醫局,月中脩脯不豐,而它可肥橐者倍之,邨愚以為恥)。其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974
Id: 660974
Title: 東勢鎮志-目錄志、封域志、開闢志、沿革志
Description: 回顧東勢鎮,始於原住民泰雅魯族聚居之地,乾隆十二年時,先民從大陸移臺,落腳石岡庄,其後漸越過大甲溪東移至今東勢,大甲溪右岸拓墾始開始,由於先民係廣東客家族系居多,本性勤儉、勇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10
Id: 168410
Title: 泰雅族多羅閣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多羅閣群sado社女人正面照。臉部的刺黥比其他地方的寬。戴貝殼製耳飾並穿筒袖短衣。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32
Id: 284332
Title: 七張卡拉OK歌唱班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七張社區的日曆。本篇7月27日的主題是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0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9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1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16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13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0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1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1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16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15

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19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14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