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光三村的老榕樹-桃園縣眷村故事館調查研究暨細部設計案期末報告書人物與團體
「陸光三村的老榕樹-桃園縣眷村故事館調查研究暨細部設計案期末報告書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65118 , 欄位Id的內容是26511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陸光三村的老榕樹-桃園縣眷村故事館調查研究暨細部設計案期末報告書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為林志瑞建築師事務所於民國101年(2012)11月16日就桃園縣政府文化局龜山眷村故事館的歷史跟陸光三村的連結性及共同記憶記入並融入設計中所提的《桃園縣眷村故事館調查研究暨細部設計案期末報告書》中的一篇。
桃園市龜山區的千禧新城國宅社區警衛室旁有棵大榕樹,昔日是陸光三村村子口,不僅是陸光三村的共同記憶,也是現在千禧新城國宅社區的重要地標,不管是早期眷村伯伯們搭乘前往陸軍總司令部的交通車,或是後期以電話叫計程車、相約等人,居民習慣以大榕樹做為碰面的地方,這棵大榕樹是原陸光三村10號眷戶吳振厚親手栽植,夏媽媽回憶起這段往事,說:「吳伯伯想在家門口種棵榕樹,細心把小樹苗種下。誰知道一群眷村裡調皮的小孩就跑去拔樹苗,吳伯伯再重新種樹苗,小孩又拔,來來回回好幾次,吳伯伯氣得拿菜刀追著那群小孩在村子裡跑來跑去,小孩在迷宮一樣的巷子鑽來鑽去,哪裡追得到啊!後來我們找了一個竹簍子,蓋著樹苗,釘在地上,吳伯伯才順利種下這棵榕樹。」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511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60E4E0C-CDBC-4E54-BEF3-0B96A31BD53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7-09T16:21:1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118
Id
265118
Title
陸光三村的老榕樹-桃園縣眷村故事館調查研究暨細部設計案期末報告書
Description
此為林志瑞建築師事務所於民國101年(2012)11月16日就桃園縣政府文化局龜山眷村故事館的歷史跟陸光三村的連結性及共同記憶記入並融入設計中所提的《桃園縣眷村故事館調查研究暨細部設計案期末報告書》中的一篇。 桃園市龜山區的千禧新城國宅社區警衛室旁有棵大榕樹,昔日是陸光三村村子口,不僅是陸光三村的共同記憶,也是現在千禧新城國宅社區的重要地標,不管是早期眷村伯伯們搭乘前往陸軍總司令部的交通車,或是後期以電話叫計程車、相約等人,居民習慣以大榕樹做為碰面的地方,這棵大榕樹是原陸光三村10號眷戶吳振厚親手栽植,夏媽媽回憶起這段往事,說:「吳伯伯想在家門口種棵榕樹,細心把小樹苗種下。誰知道一群眷村裡調皮的小孩就跑去拔樹苗,吳伯伯再重新種樹苗,小孩又拔,來來回回好幾次,吳伯伯氣得拿菜刀追著那群小孩在村子裡跑來跑去,小孩在迷宮一樣的巷子鑽來鑽去,哪裡追得到啊!後來我們找了一個竹簍子,蓋著樹苗,釘在地上,吳伯伯才順利種下這棵榕樹。」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7-09T16:21:17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陸光三村的老榕樹-桃園縣眷村故事館調查研究暨細部設計案期末報告書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169
Id:
281169
Title:
訊問證人張怡受傷死亡的案件 臺案彙錄己集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又供:當日小的們原近著牛欄檢挑蔗渣,起先不過口裏爭執,並不防備要打架的。後張怡拿著尖挑打來,小的沒處躲避,就跑入欄內。不想張怡又趕到欄內來打小的。小的情急,纔隨手用竹尖挑抵嚇,失手傷他咽喉身死。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75
Id:
168375
Title:
泰雅族馬利巴群吹笛子的男人
Description:
馬利巴群的男女,皆穿固有服裝。兩男人將獲得的首級置於面前而吹竹笛。右邊男人所戴耳飾叫作battoru為貝殼製,頭上及胸前所戴白色圓形物稱mar。n,也是貝殼製,皆限於獵過人頭者才能佩用的飾物。男人背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11
Id:
279711
Title:
方捷日夜趕路進京,倒地不起,灌湯藥後甦醒 小腆紀年卷第十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方捷書發自桂林,其人窮日夜易馬而奔。既至貴陽,直入殿墀,下馬臥地不能起;灌以湯藥乃甦,探懷中出捷書。
江金晃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472789
Id:
472789
Title:
江金晃
Description:
江金晃,曾任清溪國小教書書法研習班指導老師、泮川書屋書法教室主持人;其自幼經常看著從事廣告招牌繪製工作的父親畫圖寫字,萌生了對於寫字的喜愛;及長入學後,再因學校寫字課的練習,而對於書法有了較深刻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484
Id:
509484
Title:
役男整隊參加歡送大會
Description:
照片拍攝於1956年(民國45年)8月25日的光復鄉公所,1931年(昭和6年)至1935年(昭和10年)間出生的役男們結束體格檢查後,整隊參加光復鄉公所舉辦的歡送大會,圖中可見裝飾隆盛的歡送會現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086
Id:
661086
Title:
蔣渭水與杜聰明等人
Description:
受到辛亥革命的影響,蔣渭水(右後1)與杜聰明(前右2)、翁俊明(前右3)、曾慶福、李根盛等人以「復元舍」名義匯款給戴季陶贊助革命,1913年杜、翁赴北京企圖暗殺袁世凱,此幀可能是「赴義」前的合照。
MOC_Id:
Culture_Event658722
Id:
658722
Title:
傅藹英參加國防醫學院護士節活動
Description:
1950年代,傅藹英參加國防醫學院護士節活動,邀請蔣夫人接受護士宣言,也就是南丁格爾誓言:「餘謹以至誠,於上帝及會眾面前宣誓:終身純潔,忠貞職守,盡力提高護理專業標準,勿為有損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
連江縣長林德政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94
Id:
139294
Title:
連江縣長林德政
Description:
1956年7月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合併羅源、長樂、連江3縣為連江縣,實施戰地政務實驗,為軍政一元制,連江縣政府受政委會指導辦理戰地政務工作。《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記載,政委會為最高行政單位,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170
Id:
281170
Title:
調查張怡因受傷而死亡的案件 臺案彙錄己集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三月初十日,張東與張怡、張報各帶竹尖挑均在部外檢挑蔗渣。張東向張報索取餘欠。張報欲俟李錦還日清償。張東不允,兩相爭角。張怡偏護其弟,輒將張東嘖責,並持竹尖挑趕打。張東隨帶手內竹尖挑避入牛欄內。
MOC_Id:
Culture_People684810
Id:
684810
Title:
開拍電影《學海孤雛》的新莊國小校長:徐海勝一家
Description:
開拍電影《學海孤雛》的新莊國小校長:徐海勝一家
徐海勝,1925年生於新莊,家中排行么子。自幼祖母何阿緞認為學習是成功的道路,因此鼓勵其子孫學習、進修,徐海勝因此受家中栽培、完成學業。中學時期,
吳德亮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49
Id:
594049
Title:
吳德亮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作家吳德亮。吳德亮於民國41年(1952)出生,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同時具有作家、畫家、攝影家、茶藝家、資深媒體人等多重身分,至今出版著作近四十本。曾任新聞週刊總編輯、臺灣省茶商業同
貝靈恩醫師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79
Id:
513179
Title:
貝靈恩醫師
Description:
圖為貝靈恩醫師正以木頭雕刻而成的張嘴頭像教導原住民青年牙科技術的情況。貝靈恩醫師,1953年(民國42年)來臺加入「門諾巡迴醫療隊」,她是西德基督教宣教士差會的宣教師,當時的花東地區醫療環境落後、
張建輝(張穆希)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473143
Id:
473143
Title:
張建輝(張穆希)
Description:
張穆希(1952~)本名建輝,穆希為其字,以字行之,堂號沐曦樓。年少時受祖父指導,背誦古典詩書及學習醫術,長大繼承家業,經營藥舖。工作之餘不忘持續臨書寫字,並請益於寇培深、任博悟(入迂)、陳其銓諸
鯉魚潭旁被拍攝的遊客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63
Id:
513163
Title:
鯉魚潭旁被拍攝的遊客
Description:
此照片攝於1961年(民國50年),持相機的女子為花蓮市明義國小的陳慧老師,地點位於壽豐鄉的鯉魚潭。鯉魚潭位於壽豐鄉池南村鯉魚山腳下,因為旁有鯉魚山而得名,附近有慕谷慕魚和翡翠谷兩個知名景點,相較
朝日組對天狗團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55
Id:
222155
Title:
朝日組對天狗團
Description:
朝日組,為朝日營造場的棒球隊,與天狗團在花崗山棒球場進行對戰。無論是台東的櫻組,或是花蓮港的朝日組,幕後老闆均為在當時有「東台灣地下總督」之稱的財閥梅野清太。林桂興以其傑出的工作能力,很快的獲得梅野清
珠螺村民防中隊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96333
Id:
296333
Title:
珠螺村民防中隊
Description:
本照片攝於連江縣南竿鄉珠螺村吳家大宅側牆。
戰地政務時期,為達成支援軍事勤務,並參加保鄉守土作戰,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在不妨害民間生產原則下,有計畫有步驟之定期訓練村民。縣設民防總隊,總隊長由縣長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87
Id:
280987
Title:
先生患有目疾 清先正事略選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先生見承疇時,故作目眯狀;承疇驚問『何時得目疾』?先生曰:『始吾識公時,目故有疾』。洪默然。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29
Id:
280929
Title:
必須先了解藥物的性質方可治病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李綱曰:「用人如用藥,必知其術業可以已病,乃可使之進藥而責成功」。
MOC_Id:
Culture_Event333952
Id:
333952
Title:
北投社區大學108年春季期末成果展
Description:
北投社區大學期末成果展通常結合里辦公處共同舉辦,除了展現學員的學習成果,並凝聚社區的向心力,共同推動終身學習社會。也透過活動,能讓更多社區民眾瞭解社大學習成果,同時本校學員也能體驗北投在地文化,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20
Id:
660420
Title:
中醫師趙作霖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為趙水木先生的父親趙作霖先生,於民國前日據時期1915年所攝照片,衣著為清朝時期的男女正裝。照片映像清晰,為臺灣歷史人物照的寶貴資料。 趙作霖先生為居住於臺中梅枝町的名漢醫師,也是作家趙天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77
Id:
281077
Title:
李侍堯患瘡疾及口瘡痢症 清高宗實錄選輯選輯(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二十七日(乙卯),諭曰:『李侍堯現患瘡疾,又增口瘡痢症,未就痊愈,正資調理。該督本年原奏請來京陛見,其總督印務亦需人接署;著福康安即行馳驛前往,署理閩浙總督,俾李侍堯得以安心調攝。若該督瘡疾漸次平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043
Id:
168043
Title:
36歲木柵平埔族男性(正面照)(t-034)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來臺時所拍,為負片。湯姆生於4月12日從拔馬(今臺南左鎮)步行前往木柵(今高雄內門木柵),到達村落時,受到熱烈歡迎。本照片為一36歲的平埔族男性正面半身照,但其為漢人右衽上衣
郭掌從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4985
Id:
514985
Title:
郭掌從
Description:
郭掌從(1944-)生於桃園大園。曾任台灣北岸藝術學會理事長,現為台灣五月畫會常務理事。初中時開始接觸素描、水彩,曾代表學校參加全省學生美展。初中畢業後一年,靠苦讀順利考上臺北師範藝術科,再進入國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095
Id:
265095
Title:
遷入憲光之後-憲光二村:昨日今時
Description:
為了將桃園常民史與「竹籬笆」的庶民生活做詳實記錄,保存屬於大家的桃園成市記憶,民國107年(2018)11月,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了《憲光二村:昨日今時》一書,這是其中一篇。
桃園市龜山區原憲光
李雪英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8068
Id:
138068
Title:
李雪英
Description:
李雪英女士,祖籍福州市,生於1927年,卒於1996年7月6日,曾任東引鄉婦女分會理事長,並曾執教東湧國校。
據《東引鄉志》記載,李雪英父親李師謙曾任江貞艦軍事長,母親姚文英出身富商,從小錦衣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675
Id:
278675
Title:
蔡氏偕娘服侍生病丈夫湯藥不懈怠 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蔡氏偕娘,臺灣人;蔡丁女,許張金生為妻。年二十五歲于歸,甫五月而金生即臥病。氏奉侍湯藥,朝夕無倦容。迨病危,多方延醫調治,願以身代,目不交睫、食不下咽者兩月。乾隆九年三月初六日,金生死;氏泣謂其母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76
Id:
277276
Title:
北來軍士不諳水性,咸被俘獲 鄭成功傳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北來軍士但習陸戰,遭風盡解,或苦臥,或盡嘔,海面漂船如殘星,浮沉上下,盡附著金、廈兩島,咸被俘獲。貝勒率殘舟以遁。至是知成功斂兵一舉,殆將以水軍勝。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22
Id:
168422
Title:
排灣族拉瓦爾群的房屋(口社頭目的住宅)
Description:
拉瓦爾群囗社頭目住宅。院子中央有一棵榕樹。所有頭目的家屋前,都種有榕樹,表示頭目所在的象徵。頭目主司祭祀,他們相信祭祀時祖靈即降臨,此樹,故榕樹是宗敎儀式上所必須的。住宅的屋頂及牆壁皆用板岩石板,院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677
Id:
278677
Title:
沈佺期於明亡後,入臺以醫藥救人 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沈佺期,字雲又,號復齋;泉之南安人.登明崇禎癸未進士,官右副都御史.明亡,絕意仕途;後至廈門,謝客.嗣入臺,以醫藥濟人,遇病輒療.壬戌秋,卒於臺。
吳景箕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52741
Id:
152741
Title:
吳景箕
Description:
吳景箕(1902-1983),自號鳴皐山樵,雲林人,秀才吳克明長子。吳克明中秀才後,遷居斗六,當時所建四合院至今猶存,稱「吳秀才邸」,為雲林古蹟之一。景箕幼從雲林進士黃紹謨習漢文,後東渡日本,就讀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8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79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9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79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10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3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52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