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句陳獻章〈對竹〉詩藝術與人文
「摘句陳獻章〈對竹〉詩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67183 , 欄位Id的內容是26718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摘句陳獻章〈對竹〉詩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行書陳獻章對竹詩〉為書法家王壯為(1909-1998)作品。釋文:「北風卷頑雲,陰晴安可卜,海月出漸高,獨照南窗竹。窗外竹青青,窗間人獨坐,究竟竹與人,元來無兩個。陳白沙先生詩,書寄永和先生即請正腕。壯為。乙巳(1965)」。
此作詩句出自明代思想家、詩人、書法家陳獻章(1428-1500)的〈對竹〉詩中兩首,陳獻章,字公甫,號實齋,廣東新會(今「江門市」)人,後遷居白沙鄉,世稱白沙先生。此首〈對竹〉詩為陳獻章表露自己對於時事的感懷,詩中感嘆大自然的變化不可測,人之禍福也難以逆料。明月高照,獨坐南窗,面對著窗外青竹,卻感受到竹與人,已然物我兩相忘之意。在王壯為所處「以書法抒發情感」的時代,這樣的詩很受書法家青睞。
本作乃王壯為酬贈友人永和先生之作。乙巳為民國54年,時王壯為年57歲,為青壯期,書風沉穩,結體平正勻稱、線條粗細均衡,筆畫使轉流暢,字體秀麗柔美,明顯可見其受唐代書法家顏真卿(709-785)與元代書法家趙孟頫(1254-1322)等影響。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718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57E6FD2B-F27D-4F51-960C-6CC5B824B1C5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2-17T14:48:3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183
Id
267183
Title
摘句陳獻章〈對竹〉詩
Description
〈行書陳獻章對竹詩〉為書法家王壯為(1909-1998)作品。釋文:「北風卷頑雲,陰晴安可卜,海月出漸高,獨照南窗竹。窗外竹青青,窗間人獨坐,究竟竹與人,元來無兩個。陳白沙先生詩,書寄永和先生即請正腕。壯為。乙巳(1965)」。 此作詩句出自明代思想家、詩人、書法家陳獻章(1428-1500)的〈對竹〉詩中兩首,陳獻章,字公甫,號實齋,廣東新會(今「江門市」)人,後遷居白沙鄉,世稱白沙先生。此首〈對竹〉詩為陳獻章表露自己對於時事的感懷,詩中感嘆大自然的變化不可測,人之禍福也難以逆料。明月高照,獨坐南窗,面對著窗外青竹,卻感受到竹與人,已然物我兩相忘之意。在王壯為所處「以書法抒發情感」的時代,這樣的詩很受書法家青睞。 本作乃王壯為酬贈友人永和先生之作。乙巳為民國54年,時王壯為年57歲,為青壯期,書風沉穩,結體平正勻稱、線條粗細均衡,筆畫使轉流暢,字體秀麗柔美,明顯可見其受唐代書法家顏真卿(709-785)與元代書法家趙孟頫(1254-1322)等影響。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2-17T14:48:39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摘句陳獻章〈對竹〉詩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88
Id:
513388
Title:
文蘭國小升旗典禮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中,可以看見在草皮上,一群孩子呈稍息站姿,整齊地列隊站好,前面有一簡易搭建的升旗台。這是1965年(民國54年)花蓮秀林文蘭國小,全校師生一起舉行的朝會升旗典禮。文蘭國小創立以來飽經風雨,
北斗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24
Id:
301324
Title:
北斗行
Description:
1978年《北斗行》中收入楊牧青壯年期36歲時作「孤獨」,詩中將孤獨寫成一匹衰老的獸,在詩人黃昏獨自飲酌時,從他充滿風暴的內心世界「費力地走進」酒杯裡,詩人不忍慈祥地把他送回心裡,孤獨這匹獸被酒壓抑、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131
Id:
323131
Title:
入選-早期台灣套圈圈換獎品攤
Description:
早期台灣農業時代,生活單純,娛樂不多,大多時間都忙於農務,生活清苦單調,但人情味濃厚,家家戶戶往來頻繁,感情亦深,在農業時代人們最大的娛樂,往往是在節慶廟會時,戲班來廟裡唱戲,人們攜家帶眷來看戲,
臥(男人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75590
Id:
275590
Title:
臥(男人像)
Description:
何恆雄(1942-),桃園新屋人,1965年國立台灣藝專美術科雕塑組畢業,1990年美國聖路易芳邦藝術學院美研所畢業,2001年自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退休。其創作風格求新求變,認為藝術創作如同發明一般,
楊正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10
Id:
286410
Title:
楊正端
Description:
主要以硬沙岩、墨石、紅化石創作。楊正端說:「喜歡石雕的想法,其實很直接、很簡單,腦袋用不著多想,就是打從心底的一股熱情。」喜愛雕塑,可以追溯到早期童年的經驗,國小時,黃俊雄布袋戲正熱門流行,他就用竹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605950
Id:
605950
Title:
愛國漢詩百人一首和韻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愛國漢詩百人一首和韻》,三屋清陰編選,手抄本,無版權資訊。本書為市售筆記本,封面中央手寫「愛國漢詩百人一首和韻」,卷首有數頁的生難字詞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016
Id:
661016
Title:
櫟社臺中春會
Description:
1910年4月23日,櫟社社友二十人暨嘉賓三十一人在臺中瑞軒舉行春會,林獻堂在這一年加入櫟社,對櫟社由遺老集團轉型為富民族主義色彩的文人結社,應為關鍵。此幀係攝於臺中公園物產陳列館前。 出自《台中
山海花蓮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78
Id:
595478
Title:
山海花蓮
Description:
〈山海花蓮〉作品有凌空的視覺效果;海豚聰明活潑,是結合力與美的表演者;雲和高山是花蓮的著名景觀;樂器與浪花營造出變換無窮的驚奇。作者許禮憲(Hsu, Li-Hsien)是花蓮石雕藝術家中極具代表性
臺灣水彩畫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59108
Id:
259108
Title:
臺灣水彩畫會
Description:
「臺灣水彩畫會」,1927年(昭和2年)10月成立,由石川欽一郎、石井柏亭、真野紀太郎、三宅克己、倪蔣懷、藍蔭鼎、片瀨弘7人發起,倪蔣懷出資,石川欽一郎作為指導老師。成立地點,在臺北市中正區鐵
奎府樓詩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16254
Id:
216254
Title:
奎府樓詩草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圖為《奎府樓詩草》書影。
《奎府樓詩草》,線裝書,直式右翻,謝雪漁著,1931年(昭和6年)謝師熊發行。封面左側用黑框標出書名「奎府樓
MOC_Id:
Culture_Object302606
Id:
302606
Title:
倪蔣懷「國語學校第8學期圖畫作業」
Description:
倪蔣懷「國語學校第8學期圖畫作業」,共4幅,創作時間約為1910年代(明治43年-大正8年間),繪製主題分別有繡花鞋、馬匹、河岸光景、居民聚落,由倪蔣懷於青年時期、就讀國語學校時,所繪製之圖畫
一:陳克華詩集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53
Id:
301153
Title:
一:陳克華詩集
Description:
《陳克華詩集》收錄同志詩人陳克華2011-2013年詩作,除了向來擅長的同志書寫外,更收錄不少反思作品──包括對政治的反思、對個人的反思、對日常的反思。陳克華台灣中生代代表詩人之一,也是台灣重要的同志
薯榔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284392
Id:
284392
Title:
薯榔染
Description:
在化學纖維尚未發明或普及的年代,漁撈作業所使用的網具,都是天然材質(主要為棉、麻)所製作。類此天然植物纖維製作的網具,在反覆浸泡於海水、曝曬於烈日的使用過程中,很容易破損或裂解;也因此,昔日以網具
美人魚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15
Id:
286015
Title:
美人魚
Description:
吉歐•菲林的作品〈美人魚〉以解構再重構的方式形塑人魚,以連續三塊物件排列,打破一般對於人魚相貌的固有說法。關於美人魚,我們總是有許多傳說與想像,作品由右至左來觀看的話,右方有著唇形的開口象徵人魚之首,
結節癩的體驗談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780
Id:
649780
Title:
結節癩的體驗談
Description:
本文「結節癩的體驗談」為樂生院患者余丙炭發表,刊登在1937年樂生院慰安會發行的《萬壽果》第四卷第二號。本文以日文進行創作,是所謂的癩文學作品。作者描述自己從發現漢生病到目前的現況,藉此以警惕世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43
Id:
600443
Title:
猛暑消除心身鍛鍊各類體育活動開辦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28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體協花蓮港支部已新設健步部,在水、陸方面將辦理多項體育盛事,包括8月3日的網球大會、17日的少年相撲大會、8月中的游泳部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882
Id:
603882
Title:
各種運動競技在各方面的勃興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1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為強化國民體能,花蓮港廳下官民各團體投入各種競技,並積極參與各項活動,以鹽糖花蓮港製糖所為例,為鍛鍊所員的身心,今日不僅在
山隴鼓譜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56330
Id:
156330
Title:
山隴鼓譜
Description:
馬祖的鼓板樂通常由通鼓、大小鑼、大小鈸(鈔)和狼帳(長桶鼓)所組成,從5人到15人皆可組成,一般在10人左右。由於其節奏強烈,靜坐、行走皆可演奏,加之口傳可學,不需艱深繁複的演奏技巧,得以深入民間
MOC_Id:
Culture_Event629692
Id:
629692
Title:
安慶小學參加嘉義師範歌詠比賽優勝
Description:
安慶代用國民學校的學生歌詠隊,由談錫寬老師指導帶隊,參加嘉義師範學校負責的「嘉師輔導區」區內學校歌詠競賽的優勝紀念。
談錫寬老師本身具有優異的體育專長,課堂上語文教學、數理教學皆佳,另外還有優異
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282582
Id:
282582
Title:
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
Description:
自2015年起,每年七月,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總會在頭城老街等地如火如荼展開,目前由蘭城巷弄公司主辦,以該公司的青年創業據點「金魚。厝邊」為基地出發。除了在不同的街區、街屋、廟宇設置展場,展示在地藝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197
Id:
628197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國劇社表演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國劇社表演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馬祖新村49號眷舍的韓麟將軍,為桃園國劇研究發展協會一員,韓麟將軍也在社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22
Id:
594022
Title:
黃遇雄先生於馬祖駐紮時留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黃遇雄先生於1959年(民國48年)春節在馬祖駐紮時的留影照片,當時軍階為上校。黃先生為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照片由黃克銘及黃克群先生所提供,黃氏兄弟為黃家第二代子嗣。
黃家是馬祖新村
李得雄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381
Id:
286381
Title:
李得雄
Description:
服務國教40年,90年退休後投入推展書法教育工作,在自宅設書法教室,並在社區大學教授書法,擅長楷、行、草、隸各體。其創作理念認為書法是中華固有文化及藝術,因時代遞嬗,已逐漸沒落不為社會所重視,復興中華
陸軍金甌乙種獎章執照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63
Id:
594263
Title:
陸軍金甌乙種獎章執照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陸軍金甌乙種獎章執照,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文鵬先生投身軍旅期間,因表現優良,獲得軍方肯定,
雨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30
Id:
285930
Title:
雨後
Description:
〈雨後〉試圖表現出一棵樹,經上漲的河水從山谷間漂流入海的畫面。這件作品由三個部分組合而成,底部鋸齒狀長方體,中間夾層的小幅波浪狀石板,以及石雕樹木枝幹放置於最上方。透過物件的層層堆疊,藝術家史提夫•伍
MOC_Id:
Culture_Event574871
Id:
574871
Title:
重返噶瑪蘭:新社部落田野訓練暨影像紀錄工作坊/拍攝放映
Description:
以「回看、發想、重返、首映、檔案」為主軸的「重返噶瑪蘭:新社部落田野訓練暨影像紀錄工作坊」,係由南藝大音像紀錄研究所蔡慶同所長與慈濟大學傳播學系潘朝成助理教授所合作辦理。營隊為期三日,期間透過歷史
當我們的愛還沒有名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13
Id:
301113
Title:
當我們的愛還沒有名字
Description:
陳克華,臺北醫學院畢業,美國哈佛醫學博士後研究員。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眼科交換學者。臺北市榮民總醫院眼科部眼角膜主任。陽明大學、輔仁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副教授。是偉大的醫生,著名的作家,天生的藝術家。本
農忙時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677
Id:
267677
Title:
農忙時
Description:
〈農忙時〉是一幅以田野風光為主題的寫生風景畫,描繪鄉間農忙時,頭戴斗笠的農人採收作物與整理田地的景象,畫面視野遼闊。
邱創乾(1900–1973)運用畫筆勾勒出遠處的紅瓦古厝與綿延的山脈,在藍紫
祭天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20
Id:
286020
Title:
祭天
Description:
作者黎志文表示這件作品〈祭天〉強調的是對大自然一種保護與珍惜。作品內容為一石雕桌上,排列了形狀、材質各異的石塊。有些石塊像是自然無為的天然石塊,有的是工整打磨的抽象幾何造形雕塑。雖為雕塑的題材,但以類
番人騎獅栓馬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86
Id:
595486
Title:
番人騎獅栓馬石
Description:
此栓馬石為由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典藏管理之佚名傳統石雕之一,形式為常見的胡人騎獅。拴馬石或稱拴馬樁,是整個東亞地區的傳統建築中常見的一種碑石。多用漢白玉、花崗岩、大理石或木材等石木材料製成。常置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69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7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6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3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2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5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7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4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23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3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3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4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3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