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服水土別無去路,求之不得而苟安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
「因不服水土別無去路,求之不得而苟安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77319 , 欄位Id的內容是27731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因不服水土別無去路,求之不得而苟安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元日奉復一函;想早達左右。辰維侍祺萃吉,勛祉咸著:以頌,以羨。弟之近況,前已略陳,兼及欲去之故;而非得臺撫以不服水土入告,別無去路。求之不得,而苟安焉,又似失其平生之所守。目下祗以鹽務略有起色,強附于古人會計當牛羊遂之義,聊藉以解伐檀之嘲;究非所以自立之道。又念生今之世,作候補人員藉差餬口,非辦釐捐,即辦鹽務;惟以苛索民財為能事。口談聖賢道義,身為霸者罪人。縱硜硜自守,薪水之外,不染一塵,亦不過曲謹小廉,沾沾自足。計惟有託疾竟去,並原省棄之,退歸老鄉里,仍讀我書,庶不自失耳。輾轉于中,久不能決。生平直諒多聞友,無踰于閣下者,謹就正焉。伏乞明以教之!不勝企禱之至。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77319&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0A195B09-1F07-4A50-8221-E9069F80D112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30T20:41:0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319
Id
277319
Title
因不服水土別無去路,求之不得而苟安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元日奉復一函;想早達左右。辰維侍祺萃吉,勛祉咸著:以頌,以羨。弟之近況,前已略陳,兼及欲去之故;而非得臺撫以不服水土入告,別無去路。求之不得,而苟安焉,又似失其平生之所守。目下祗以鹽務略有起色,強附于古人會計當牛羊遂之義,聊藉以解伐檀之嘲;究非所以自立之道。又念生今之世,作候補人員藉差餬口,非辦釐捐,即辦鹽務;惟以苛索民財為能事。口談聖賢道義,身為霸者罪人。縱硜硜自守,薪水之外,不染一塵,亦不過曲謹小廉,沾沾自足。計惟有託疾竟去,並原省棄之,退歸老鄉里,仍讀我書,庶不自失耳。輾轉于中,久不能決。生平直諒多聞友,無踰于閣下者,謹就正焉。伏乞明以教之!不勝企禱之至。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30T20:41:08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因不服水土別無去路,求之不得而苟安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416
Id:
278416
Title:
人到四、五十歲,氣血漸衰,精神日減,眼目近花,記性亦絀,因而未聞此時開始向學者 澎湖紀略卷之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九曰惜光陰:人生百歲三萬六千日,光陰盛矣。而其中可以讀書之年,則自七、八歲至三十歲,僅有二十二、三年而已。即陸桴亭分年讀書之法,所言自五歲至十五歲,十年誦讀;十五至二十五,十年講貫;二十五至三十五
林却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49436
Id:
649436
Title:
林却
Description:
林却,女性,1920年出生,宜蘭人,年幼時為童養媳,協助煮飯等家務事。1934年,14歲的林却手部出現神經痛,皮膚和指頭微彎且麻痺等症狀。林却於17歲嫁人,婚後育有二子。1946年,林却進入樂生療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052
Id:
168052
Title:
木柵平埔族男女(t-039)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來臺時所拍,為負片。湯姆生於4月12日從拔馬(今臺南左鎮)步行前往木柵(今高雄內門木柵),到達村落時,受到熱烈歡迎。本照片為兩綁有頭巾作為裝飾的平埔族女性,其雖仍穿著傳統服飾
雅美族的男女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34
Id:
168634
Title:
雅美族的男女
Description:
雅美族的夫妻正面照。
MOC_Id:
Culture_Object315152
Id:
315152
Title:
穿著青蛙裝正撿拾螺介貝類的呂葉菜豆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1944年出生於澎湖縣馬公市後窟潭、後來嫁到白沙鄉大倉島的呂葉菜豆,正在大倉島西北方的潮間帶淺坪區撿拾螺介貝類的情景,拍攝時間是2016年9月1日,照片正前方則是澎湖的跨海大橋。呂葉菜豆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33
Id:
278033
Title:
義娘投東嶽廟道旁井而死,鄉人為其立祠於井上,號曰「義娘井」,時有病者得井水飲則癒 廈門志卷十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義娘,失其氏.及笄,遭寇擄,以頭觸石幾碎,投東嶽廟道旁井而死.其後天寒月白,每見一女子往來井畔.康熙十二年,鄉人蘇貴夢見女子曰:『吾尸陷井中,君能出瘞之,當厚報子』.掘井,果見白骨以素練衣裹之,毛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31
Id:
277631
Title:
邱良功品行良好,侍奉母親謹慎,曾為母親嘗糞便 金門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良功性恬謹,謙以下人、廉以飭躬。事節母甚慎,母病嘗糞。從戎後,以樓櫓為枕簟、波濤為戶庭。專浙、閩九年,文檄章疏動中竅要;謝絕上壽開筵張樂事。浙西多飼蠶,當春行部,戒毋聲砲,養蠶家密祝焉。寧波府試,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32
Id:
284332
Title:
七張卡拉OK歌唱班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七張社區的日曆。本篇7月27日的主題是
林吉峰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3393
Id:
513393
Title:
林吉峰
Description:
林吉峰(1952-),字任真,祖籍桃園,因父親工作的關係,在阿里山出生長大,因環境優美清新,民風樸實,造就了林吉峰樂天開朗的個性。年幼的他特別喜歡畫圖,無論上的是不是美術課,總愛在課堂上塗塗抹抹。
MOC_Id:
Culture_Object668855
Id:
668855
Title:
1964年彰化南瑤宮振興社表演
Description:
該照片為南瑤宮振興社出陣表演的情況,其陣頭分為獅陣和宋江陣演出。照片拍攝時間為1964年(民國53年),拍攝地點為彰化市光復路新義美旅社前。
南瑤宮振興社在1946年(民國35年)正式成為彰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48
Id:
279648
Title:
李昇嘔血 南疆繹史第四冊(繹史摭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可法乃招往揚州,命參軍事;善遇之。昇短小精悍,不辭勞瘁。尋得嘔血,疾歸。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17
Id:
276717
Title:
陳豹入粵投誠封為慕化伯 閩海紀略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豹原姓呂,為石井陳氏養子,因冒姓陳。先隸芝虎麾下;追劉香,芝虎沒于海,豹復為平國公部將。有勇力,身才甚短,人號「三尺陳」。鎮守南澳十餘年,跡通海運;許龍、蘇利畏之如虎。但不學無術,性專恣,人多忌之
東引指揮部指揮官龍元偉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09
Id:
139309
Title:
東引指揮部指揮官龍元偉
Description:
龍元偉將軍,湖南耒陽人,1927年(民國16年)生,中央軍校19期,曾任師長、副軍長、副司令官,1982年11月,調任本部指揮官,以忠誠精實,團結三軍,治軍嚴謹、勤儉純樸、堅實戰備、徹底奉行命令,
鄒族魯富都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75
Id:
168575
Title:
鄒族魯富都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魯富都群的男人側面照。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757
Id:
280757
Title:
王正中於山中從醫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浙東亡,避竄山中.貧不能自存,傍鑑湖佃田五畝,佐以醫卜自給.
雅美族朗島社村落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16
Id:
168616
Title:
雅美族朗島社村落
Description:
朗島社的一部分。最前面的茅草頂為住家的屋頂。住家如同建在豎穴坑中,深入地下。
排灣族巴包拔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67
Id:
168467
Title:
排灣族巴包拔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Bogari社男人正面照。身上有刺鏽,脖子上掛的是瑪瑙與古珠的頸飾。
北投醫院手術室過聖誕節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658647
Id:
658647
Title:
北投醫院手術室過聖誕節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攝於為1951年(民國40年),唐群在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擔任外科醫務技術士官,圖片為開刀房慶祝聖誕節。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前身為日軍臺北衛戍病院北投分院暨轉地療養所,1952年(民國41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891
Id:
279891
Title:
在炎夏督工,因而生病 六亭文選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時君方釐正昭忠祠,督工赤暑不避,遂成疾卒;是為道光二年七月,瑩與諸生經理其喪歸,且為文表其墓。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698
Id:
280698
Title:
璣絕食後嘔血數升而死 漳州府志選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賊本無意殺璣;璣不食,嘔血數升而死.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89
Id:
277789
Title:
錢肅樂本有疾病,因與劉中藻之恨意,而使疾病發作而死 南明野史附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六月戊戌,大學士錢肅樂卒。初,涂登華以福寧州降,鄭彩受之。福寧危而後降,由於劉中藻,故幕府立焉;彩反掠其地。肅樂與中藻書,每不值彩;彩聞之恨甚。肅樂固有血疾,亦念其恨也,疾動而卒。
MOC_Id:
Culture_People684803
Id:
684803
Title:
新莊老街上的營造廠:許惠津的姊妹情
Description:
新莊老街上的營造廠:許惠津的姊妹情
許惠津為家中排行第六,父親吳繼成出生於1914年,從小在萬華向木工師傅學習,媽媽許月娥出生於1921年,為新莊在地大戶人家的女兒,許家招贅丈夫吳繼成。
吳繼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66
Id:
168366
Title:
泰雅族南澳群的房屋及村民
Description:
南澳群Kogotsu社的住家,木造茅頂,其屋頂兩面壓緊茅草的長樹桿末端突出屋脊,作交叉狀,頗似日本古代的建築。站立圖前者,為該社婦女與小孩。南澳房屋的屋頂通常是以板岩石板舖成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144
Id:
281144
Title:
淡水營都司感染風寒而死亡 臺案彙錄乙集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茲福建臺灣南路下淡水營都司任周染患寒病,醫藥不痊,於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二日身故,據臺灣鎮總兵官顏鳴臯呈報前來,除將繳到劄付另咨送部查銷外,相應恭疏題報。
能高團選手合照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26
Id:
222126
Title:
能高團選手合照
Description:
林桂興,明治32年(1899)12月3日出生於台東廳台東街寶町,兒時就讀於台東公學校,也就是現在國立台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圖為林桂興和能高團成員合影,最前排右起第三人就是林桂興。能高團(高砂棒球隊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06
Id:
279706
Title:
身與形之病可醫,心與神之病不可醫 小腆紀年卷第十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惟是臣之病,不徒在身而在心、不徒在形而在神;身與形之病可療也,心與神之病不可醫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668308
Id:
668308
Title:
崗上劇人訪談紀要—鍾倫理
Description:
鍾倫理
政戰學校影劇系24期畢業
眷村子弟,住在新店「國防部電訊發展室」公崙新村20年。
曾是榮眷、軍人,也是榮民。
軍校畢業後,擔任過陸光藝工隊康樂官、輔導長,也任職中國電影製片廠編導官
樂生院院民西樂演奏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649582
Id:
649582
Title:
樂生院院民西樂演奏
Description:
本圖為樂生院院民演奏西樂時所攝,收錄於1960年出版的《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三十週年紀念特刊》。樂生療養院內原有戰前留下的中西樂器,但是年久失修,大多損壞。1956年,大陸救災總會捐贈樂器,院方也補
布農族丹社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24
Id:
168524
Title:
布農族丹社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卓社群的女人側面照。穿漢人風格的上衣,外披固有的麻布製背心,頭纏黑布。
布農族施武郡群的男女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11
Id:
168511
Title:
布農族施武郡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施武郡男女在陳有蘭溪溪床的礫石上休息的情況。男人多著固有衣服,而女人則穿模倣漢人的服裝者居多。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6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1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7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1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9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8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58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2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