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春桂生命故事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鍾春桂生命故事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73837 , 欄位Id的內容是47383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鍾春桂生命故事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幅作品為鍾春桂製作,採訪者為鍾佩瑤,由新城數位機會中心採錄。鍾春桂女士目前居住於花蓮縣新城鄉。作品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提供二手衣物剪碎後,讓長輩們透過剪貼的方式創作自己的生命故事。畫作大小長約43公分,寬約30公分,為布料材質製作,以白膠黏貼至畫布上。數位檔案的翻攝由王笙宇協助翻攝。
創作者曾在1980年代(約民國70年代)末期於立霧溪邊種植西瓜,後因1986年(民國75年)太魯閣國家公園計畫正式公告實施,立霧溪便不再種植西瓜,大部分的瓜農都將西瓜產業移至花蓮中南部地區,當時種植西瓜的景象令創作者記憶猶深,創作者便將過去種植的情景以貼布畫的方式呈現出來。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73837&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A28A21F2-F206-4B75-A844-9DED0E49F75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7-05T16:43:0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
MOC_Id
Culture_Object473837
Id
473837
Title
鍾春桂生命故事
Description
本幅作品為鍾春桂製作,採訪者為鍾佩瑤,由新城數位機會中心採錄。鍾春桂女士目前居住於花蓮縣新城鄉。作品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提供二手衣物剪碎後,讓長輩們透過剪貼的方式創作自己的生命故事。畫作大小長約43公分,寬約30公分,為布料材質製作,以白膠黏貼至畫布上。數位檔案的翻攝由王笙宇協助翻攝。 創作者曾在1980年代(約民國70年代)末期於立霧溪邊種植西瓜,後因1986年(民國75年)太魯閣國家公園計畫正式公告實施,立霧溪便不再種植西瓜,大部分的瓜農都將西瓜產業移至花蓮中南部地區,當時種植西瓜的景象令創作者記憶猶深,創作者便將過去種植的情景以貼布畫的方式呈現出來。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7-05T16:43:03
Keyword_Subject_1
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鍾春桂生命故事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檜奇吊橋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25980
Id:
625980
Title:
檜奇吊橋
Description:
過了檜林保線所之後的檜奇吊橋,橋頭傾斜,橋板腐爛缺失,已無法通行。能高越東段經過兩個重要吊橋,上檜林吊橋和檜奇吊橋,均年久失修成為危橋,目前均已封閉,改由吊橋旁新闢的山徑,以腰繞方式繞過溪谷,免去
MOC_Id:
Culture_Object233914
Id:
233914
Title:
南竿鄉聯合辦公大樓落成紀念碑誌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南竿鄉聯合辦公大樓落成紀念碑誌,現存於連江縣南竿鄉福澳村的聯合辦公大樓,為該公共建設沿革之參考文本,日後得做為研究連江縣之重要史料。
於《南竿鄉志》附錄中,記載此碑文全文如下:
南竿乃
舊好茶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488356
Id:
488356
Title:
舊好茶
Description:
影像為2009年5月陳永龍與臺邦‧撒沙勒等人檢視舊好茶部落既存石板屋保存狀況。好茶原稱Kochapongan(コツアボガン),清代文獻中記為「加者榜眼」或「加婆敢」,荷蘭番社戶口表中則記為Koet
MOC_Id:
Culture_Place596010
Id:
596010
Title:
巴島力安部落/Patawlinan
Description:
Patawlinan部落,漢語稱做巴島力安部落,位於花蓮縣玉里鎮觀音里。部落中總共439戶,總人口1158人,原住民人口467人,佔總人口數百分比40%,非原住民人口數為691人,佔總人口比例約6
MOC_Id:
Culture_Place222318
Id:
222318
Title:
壽豐文史館
Description:
豐田文史館原為日本警察廳舍,隸屬移民指導所設置的管理機構,當時移民指導所於「中里」設置的機構尚有;醫療所(2005年遭龍王颱風吹毀),花蓮港廳豐田小學校(今豐裡國小),豐田神社(今碧蓮寺)。
MOC_Id:
Culture_Place620076
Id:
620076
Title:
舊來義石板屋內的陶壺
Description:
舊來義社一間半倒的石板屋內後側牆壁上的壁龕,裡面放置陶壺。舊來義位於內社溪(ライ溪)上游左岸山腰,海拔約360~600公尺間,形成二個集居部落,在東南方的大部落稱為チャジャカブス(chajiaka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647
Id:
660647
Title:
鳥瞰臺中市街
Description:
臺中市街鳥瞰,具優美文化城的風雅。日本大正6(1917)年攝影。 1901年,台中縣「市區改正計劃」發布實施,建構出棋盤式街道,並在市區河道上興建木造橋樑,隨後又改為鋼筋水泥結構。1926年,台中
大里老街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282898
Id:
282898
Title:
大里老街
Description:
沒有商家的吆喝、沒有遊客的喧嘩,大里老街散發出一種滄桑靜謐的美。 大里舊名大里簡,稱係因平埔族大里簡社所居而名,惟此社名並未見於1650荷人戶口調查表篇,推測應是小聚落而不載,或是沿用原住民稱呼而
MOC_Id:
Culture_Object684686
Id:
684686
Title:
即將完工的華江橋
Description:
這批相片由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68年7月31日拍攝,主題為即將完成的華江大橋。華江橋位於臺北萬華與板橋江子翠之間的,全長975公尺,寬15公尺,總工程費為新臺幣7000萬元。
當時臺北市萬華與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299431
Id:
299431
Title: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廣州街163號
Description:
剝皮寮老街(今康定路173巷)仍保有清代時期規劃樣貌,可謂為臺北老市街具代表性之實例。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建築多為一至三層不等的清代店屋或日治時期的牌樓厝建築,其建築及街區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本
社區地圖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28
Id:
284728
Title:
社區地圖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1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Place333232
Id:
333232
Title:
保存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廣東湖南江西江蘇台灣旅行圖》
Description:
《廣東湖南江西江蘇台灣旅行圖》地圖集目前保存於美國國會圖書館。西元1888年日本步兵中尉小澤德平先生(Ozawa, Tokuhei),在中國從事間諜活動期間,以鋼筆、墨水與水彩所繪製。
本地圖集
MOC_Id:
Culture_Place289744
Id:
289744
Title:
花蓮港小學校圍牆殘蹟
Description:
位於花蓮市公園路上的花崗國中,前身為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建立的「花蓮郡花蓮港尋常高等小學校」又簡稱「花蓮港小學校」,由於建校時的日本政府認為台灣不適用日本法律,必須以獨立、特殊方式統治,因此學校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906
Id:
295906
Title:
黑美人大酒家/臺北市南京西路195號
Description:
臺北市南京西路195號約建於1930年代。本建物之材料為牆面磚造為主,屋頂為黑瓦之不燃建築(1911年(明治44年)的大颱風,大稻埕傳統式家屋嚴重崩壞,總督府下令嚴格禁止傳統土腳厝,在法令規定與本
石牌金面大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282784
Id:
282784
Title:
石牌金面大觀
Description:
1898年北宜公路動工,徵用歸順土匪與役;1899年五月開通,於湖底嶺之路頂上設有一小型公園,可遠眺攬勝。1900年完工時,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郎在公園內立石,刻有「湖底嶺開路碑」,而由台灣總督兒玉源
MOC_Id:
Culture_Object167979
Id:
167979
Title:
六龜里溪谷東南方之景觀(t-060)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4月來臺,為荖濃(今高雄六龜荖濃里)附近所拍,為橫幅正片。照片為老濃溪谷的東南方,從照片中可看出植物林相的茂密,而遠處為荖濃溪谷,並可看見後方中央山脈的山影層層相疊。
土地廟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6309
Id:
326309
Title:
土地廟
Description:
土地廟,坐落台中縣苗栗三堡海墘厝庄土名大安港,今台中市大安區海墘村大安港路與中山北路交界,根據《苗栗三堡海墘厝庄土地申告書》中所附之〈理由書〉:「右之廟宇乃大甲街王江、王塗獻出地基壹所。而本街眾民
MOC_Id:
Culture_Place153650
Id:
153650
Title:
莒光大坪村「同島一命、軍紀似鐵、軍令如山」精神標語
Description:
「同島一命、軍紀似鐵、軍令如山」精神標語位於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島猛澳港港口,交通船停靠之猛澳港東側,塑在莒光77據點忠誠堡仿西式堡壘的城垛上,是所有前往或離開東莒的旅客必定會看到的標語。
在港口擴
庫巴博大崩壁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8876
Id:
618876
Title:
庫巴博大崩壁
Description:
影像為調查人員越過庫巴博大崩壁,「Bbu」在泰雅語中為「山嶺上平台視野展望良好的地方」,由此可知此社所在的地形。本社位居和平溪北溪左岸與莫很溪交匯處,海拔高約 1200 公尺,日治警備道於部落下方
曙光橋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289677
Id:
289677
Title:
曙光橋
Description:
曙光橋之名來自於站在橋上可迎接第一道曙光而來,民國94年3月登錄花蓮縣歷史建築。是橫跨美崙溪以聯絡花蓮港與花蓮市的一座景觀橋。在臺東線鐵道停用前可說是相當重要的鐵道橋,稱為「米崙溪橋」,由花蓮車站出發
MOC_Id:
Culture_Object293322
Id:
293322
Title:
南京西路255號店屋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曾為板橋林家房屋租賃事業的ㄧ部分,曾作為米行、信託業、日用品等行業,印證日治時期租賃房屋等事業興盛。原為板橋林家在六館街尾事業之一部份,突顯六館街在臺北市都市發展不同階段的重要意義及維持了
南竿77據點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53329
Id:
153329
Title:
南竿77據點
Description:
南竿77據點位於連江縣南竿鄉四維村東北邊,內有一座營舍、一條坑道,為一大型據點。國軍撤守後,由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負責經營管理,目前是連江縣青溪新文藝學會的連絡處兼畫室基地。
77據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529
Id:
295529
Title:
鐵路局機務段員工連棟宿舍--建國北路1段11巷10、12、14、16 號
Description:
此區為鐵路局機務段的基層員工集合宿舍,充分展現基層鐵路局員工生活面貌,雖每戶均為因應生活所需略有整建,但整體建築特色仍保有原有風貌。整體建築配置為雙併、兩棟間設有防火巷,且設有防火山牆,尤其巷弄之
MOC_Id:
Culture_Place153622
Id:
153622
Title:
北竿塘岐村運動場精神標語
Description:
北竿運動場精神標語位於連江縣北竿鄉塘岐村活動中心後方,範圍標語分三個區塊,在司令台的左右及前方,操場左側「忠誠團結、風氣效忠」,操場中間「崇法務實、勤勞儉樸、精誠團結、同仇敵愾、聞雞起舞、枕戈待旦
牛角村公廁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66716
Id:
566716
Title:
牛角村公廁
Description:
依據民國50年(1961)8月30日《馬祖日報》:「頃規定各整躊示範村修建公則及私廁數量分配如下:公廁部份:南竿復興村二個,福沃村一個,介壽村一個,仁愛村一個,化竿鄉一個、白犬鄉大坪一個、私廁部份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683
Id:
292683
Title:
延平北路一段147號店屋
Description:
本建物位於太平町重要節點,由大稻埕地區代表性商社張東隆商行承租本建物開設「張東隆商事株式會社」,經營石油買賣、汽車零件、生活物料等,見證大稻埕地區商業發展,亦具保存太平町街區風貌之意義。1920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739
Id:
295739
Titl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福州街22號
Description:
為建於1928年之大學最高主管官舍,屬高級日式宿舍,自臺大創校至今皆為校長等高層主管之官邸,曾為多位重要人物之宅邸。為結合日式與西式空間之木造宿舍,建築入口與室內空間、裝修,皆經過精心之設計。外部
巴壟隧道入口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55274
Id:
555274
Title:
巴壟隧道入口
Description:
巴壟鐵線橋遺址南端的巴壟隧道入口,為日治時期角板山三星道路的一部分,可通往巴陵二號隧道。巴壟隧道高約3公尺,寬約2公尺,長約30公尺,全由手工鑿穿,北橫公路興建後,遭巴陵二號隧道攔腰切穿。巴壟隧道
MOC_Id:
Culture_Place142622
Id:
142622
Title:
豐山楊宅
Description:
本戶家庭為客家族群,來自苗栗,今日也都已經在花蓮祭祖。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新檢視梳理及更新相關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02
Id:
512302
Title:
侍從官若見少將與第二守備隊司令官萩野少將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日皇派遣軍事侍從若見少將當特使,於6月21日抵達位於西拉歐卡夫尼的討伐軍司令部,與第二守備隊司令官少將萩野末吉於休憩所對談,旁邊擺有討伐以來的擄獲銃器。太魯閣戰役為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與臺灣原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5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9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4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6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6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79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5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3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3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3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10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4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