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外垵餌砲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外垵餌砲

外垵餌砲」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031211000005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外垵餌砲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約建造於日本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砲身由八角形的砲座和雙砲管構成,體積龐大,砲座上每邊寬度為2公尺,底座每邊寬約4.4公尺,砲管長度為12.3公尺,砲管間距為1.93公尺,周遭以壕溝聯繫其他的設施。餌砲是頗為稀少、特殊的軍事設施,為因應戰爭的產物,不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見證,也反映外垵戰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文化局提供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一)創建年期久遠。 (二)具有歷史文化意義,足以作為時代的代表。 (三)具稀有性,不易再現的建築。 (四)具有建築史上的意義,有再利用的價值及潛力。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府授文視第09200726228 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03-12-11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澎湖縣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外垵村西埔頂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澎湖縣西嶼鄉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19.475733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56466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科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10-27/4a0f48d5-c2aa-4b9b-9677-f4cc87208bc1/外垵餌砲.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非都市地區 風景區 遊憩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31211000005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砲身體積龐大,砲座每邊寬度為4.4公尺,砲管長度為12.3公尺,砲管間距為1.93公尺。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目前閒置中,為一處觀光景點。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定期派人周遭環境維護、清理。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閒置。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1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全天開放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文化資產科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6-9261141#138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fs36310@phhcc.penghu.gov.tw

caseId

20031211000005

caseName

外垵餌砲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歷史遺蹟

    5

pastHistory

約建造於日本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砲身由八角形的砲座和雙砲管構成,體積龐大,砲座上每邊寬度為2公尺,底座每邊寬約4.4公尺,砲管長度為12.3公尺,砲管間距為1.93公尺,周遭以壕溝聯繫其他的設施。餌砲是頗為稀少、特殊的軍事設施,為因應戰爭的產物,不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見證,也反映外垵戰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pastHistorySource

文化局提供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registerReason

(一)創建年期久遠。 (二)具有歷史文化意義,足以作為時代的代表。 (三)具稀有性,不易再現的建築。 (四)具有建築史上的意義,有再利用的價值及潛力。

lawsReference

<<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

officialDocNo

府授文視第09200726228 號

registerDate

2003-12-11

govInstitutionName

澎湖縣政府

belongAddress

外垵村西埔頂

belongCity

澎湖縣西嶼鄉

longitude

119.475733

latitude

23.56466

govInstitution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govDeptName

文化資產科

govDeptAddress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非都市地區 風景區 遊憩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中華民國

    2

buildingFeatures

砲身體積龐大,砲座每邊寬度為4.4公尺,砲管長度為12.3公尺,砲管間距為1.93公尺。

inHouseFeatures

buildingUsage

目前閒置中,為一處觀光景點。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定期派人周遭環境維護、清理。

buildingActualState

閒置。

isOpenVisit

1

isCharge

openUpTime

全天開放

wenSitename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文化資產科

govDeptPhone

06-9261141#138

govDeptEmail

fs36310@phhcc.penghu.gov.tw

「外垵餌砲」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030331000040
caseName: 水頭王氏古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原為清乾隆時期的建物,到清末光緒年間又加建成二落大厝,本體牆身材料為磚牆、石板條砌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前有照壁與老樹的王宅,形成一內聚的生活空間,四面壁體分用不同材料與構造方式,饒富特色。

caseId: 20121107000001
caseName: 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分所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土地最早登記者為出口すみ及吳氏地主所有,昭和12年(1937)以後全部轉為日人所有,昭和15年(1940)進一步出現官方倡議設立的社會教化團體:「財團法人台北州教化聯合會」。台灣光復以後,建物土地由台

caseId: 20030331000071
caseName: 靈濟古寺(觀音亭)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興建年代有兩種說法,一說為建於804(唐貞元20)年,另一為建於宋末,主祀觀音,元朝至正年間遭回祿寺廢,明初又復建,1824(道光4)年毀於大火,1914年重建,1974年增建鐘鼓樓,1979年、19

caseId: 20160130000002
caseName: 迪化街一段46巷16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建築基地原為吳文秀所有之 「良德茶行」舊址,前方為小運河,日治時期臨側為永樂座,見證大稻埕茶業商務活動及庶民娛樂生活的歷史。

caseId: 20080325000001
caseName: 杭州南路一段75號日式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為劉欽侯博士寓所,民國42年劉博士受任臺灣省工業試驗所。年代在西元1940〜1950之間。 2.劉局長為臺灣工業史上重要人物,本宅由其家女長期使用,保護良好。劉氏家族入住時間長久,均保存原來形式

caseId: 20031211000007
caseName: 澎湖跨海大橋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歷史遺蹟

    5
pastHistory: 民國54(1965)年創建,民國59(1970)年完工,建橋之初長度為2160公尺,改建後長度為2600公尺,橋的兩端設有拱形橋門,橋門側則樹立相關的紀念碑和紀念碑亭。跨海大橋主要聯繫白沙和西嶼之間,

caseId: 20200717000002
caseName: 成功蕭克讓古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後續調查研究

caseId: 20201202000005
caseName: 高雄市私立三信家商波浪教室
assetsTypes:

    1. code
      A24

    2. name
      學校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調研中

caseId: 20110830000001
caseName: 明石元二郎鳥居及鎌田正威鳥居
assetsTypes:

    1. code
      A11

    2. name
      牌坊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明石元二郎塋墓與鳥居於西元1919年興建完成,翌年(1920),為盛大準備當年10月26日明石總督一週年祭典,第八任總督田健治郎還特別命人整修墓地,新注墓碑,使墓地煥然一新。

caseId: 20150901000001
caseName: 中正橋(川端橋)
assetsTypes:

    1. code
      A15

    2. name
      橋樑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日據時期建物,始建於1935年,至1937年(民國26年)正式通車。

caseId: 20200910000002
caseName: 斗南車站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車站

    5
pastHistory: 斗南站原稱他里霧,於1903年(明治36年)12月15日嘉義至他里霧間鐵路通車,即於現址設站原木造簡陋站房。1920年(大正9年)10月1日地方制度改制「他里霧」改稱「斗南」。因業務成長及展望未來發展

caseId: 20160603000002
caseName: 社子島燕樓李家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推測為清中葉

caseId: 20061123000003
caseName: 建國啤酒廠-包裝工場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建國啤酒廠前身為日據時期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創建於日據大正9年(1920年),為當時臺灣唯一的啤酒製造工廠。與日本北海道札幌啤酒廠齊名。戰後高砂麥酒株式會由政府接收,後改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第二啤酒

caseId: 20070227000017
caseName: 臺鐵舊宿舍─濟南路3段15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編竹泥牆外貼雨淋板、屋架為木桁架、屋面舖日式黑瓦,具建築特色,前為臺鐵宿舍。

caseId: 20150128000001
caseName: 中部東西橫貫公路慈雲橋
assetsTypes:

    1. code
      A15

    2. name
      橋樑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見證「美援」的鋼桁架橋 中橫公路闢建期間,由於物資缺乏,加上運輸困難,因此天祥以西的路段,公路跨越溪流時,多採用臨時性質之倍力橋或涵洞。公路通車之後,在西元1965-1966年間,才陸續改建為鋼

caseId: 20201105000003
caseName: 新莊挑水巷隘門
assetsTypes:

    1. code
      A5

    2. name
      關塞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051219000005
caseName: 蔡翰舉人宅(一)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此宅為蔡翰所興建。蔡翰,又名苑,字仲潁,號毅園,生於清雍正壬子年(1732年),卒於嘉慶庚午年(1810年),享年七十九歲。屬蔡氏新倉下二房派支,第二十二世,生有涯(尚江)、潤(尚溫)、文炳(尚耀)、

caseId: 20150121000003
caseName: 東勢劉文進墓
assetsTypes:

    1. code
      A12

    2. name
      墓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劉文進祖籍為廣東潮州府大埔縣人,清嘉慶年間,來到石岡土牛開墾,並在此地建立劉家夥房。清嘉慶21 年(西元1816 年)劉文進捐納成為「例貢生」,為石岡、東勢地方發展史之關鍵人物。   該墓園起造

caseId: 20031215000009
caseName: 屏東演武場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屏東市公園路上的軍人之友社屏東縣軍人服務站,為日治時期的武德殿演武場,其等級原屬於市(警察署)、郡(警察課)級「武德會支所」的武德殿,二戰後由軍方接收並改變作為軍人服務站迄今。 此原為日本時代的武德殿

caseId: 20130814000001
caseName: 林懋陽故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原屋主為林懋陽,約於日治大正末年~昭和年初(1924~1928)興建此一洋樓,當初一德新村2公畝土地均為其所有,可謂富甲一方。民國37年,青島糧秣廠撤退來台,並至台中安頓。為安置廠內員工,以母工福

caseId: 20141106000001
caseName: 迪化街1段235、237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物位於迪化街北街重要產業市街的一環,曾為大稻埕地區重要士紳鄭萬鎰家族所有,經營米穀、雜糧等買賣,並出租予師承北臺重要漆業大王薛迺恭之陳三棉開設和興漆行。

caseId: 20070122000003
caseName: 鐵路局局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塔城街、忠孝西路、西寧北路、鄭州路圍合區域,在清末以前原為私有耕田及民宅,至1885(光緒11)年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擇於此建造臺北機器局。日人據台初延續原有軍事用途,成為砲兵修理工廠,之後轉為鐵道部及

caseId: 20080513000002
caseName: 和美街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宿舍

    5
pastHistory:   此案和美街長宿舍,最早原為日治時期的和美線警察官吏派出所,明治41年(1908年)自借用之民間家屋改建成派出所暨警察宿舍,後在昭和9年(1934年)至昭和11年(1936年)間改建成現在和美街長宿

caseId: 20140121000004
caseName: 牛挑灣吳杯初濟生病院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醫院

    5
pastHistory: 吳家為醫生世家,以西醫診治為主,為當時地方上的望族,日昭和元年(1926年)畢業於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的吳杯初先生在村內開設「濟生病院」,內外科兼治,他常騎馬出診(後才以黑頭車代步),術德兼備,

caseId: 20031201000015
caseName: 黃信堅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1934年,聘請大陸匠師設計施工,1949年至1989年國軍駐紮,1996年花費180萬元整修。平面格局為一落四櫸頭,加前迴向五腳基疊樓,本體牆身材料為下緣花崗石板條砌,上緣丁砌磚牆,屋身構造為下

caseId: 20120719000001
caseName: 水源地第二集水井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水源地設置可追溯至明治29年(1896年),臺灣總督府聘請英籍工程師巴爾登來臺與民政局技士濱野彌四郎考察臺灣各城市都市計畫與公共設施選址規劃。臺中街給水機構成立始於大正3年 (1914年),之後隨

caseId: 20040830000004
caseName: 新竹林區管理處大溪工作站復興分站招待所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創建於日本時代,原為招待所,現由復興分站使用。使用上等台灣檜木為主要建材,內部構造簡樸高雅。全棟格局保存完整。屋瓦雖有整修,但木樑柱仍多為原物。目前仍為該工作站人員使用且保存意願高。

caseId: 20040113000003
caseName: 慈湖陵寢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歷史遺跡

    5
pastHistory: 慈湖陵寢原為1959年由蔣中正設計、榮工處施工的慈湖賓館。1975年蔣中正逝世後奉厝於此,遂將此處更名為慈湖陵寢。陵寢依山面水,藏於樹林之中,坐北朝南,為仿四合院形式的加強磚造紅瓦平房。門廳有蔣中正親

caseId: 20020129000002
caseName: 旗杆厝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旗杆厝創建於1871(同治10)年,創建人為張春華,原為二進雙護龍,因闢馬路拆除左護龍,地震後右護龍幾乎全毀,目前僅存正廳及門廳一部分,前有門樓及旗杆座。建物為木構、土埆壁、板壁、竹編夾泥牆混合構造。

caseId: 20040413000001
caseName: 林振芳古墓
assetsTypes:

    1. code
      A12

    2. name
      墓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林振芳,幼名火主,字煦齋,號蘭圃,生於道光十二年(西元1832年),父親林崑賽早逝,由祖母撫養長大,九歲入鄉塾,十二歲輟學,與伯崑偉、崑山協力躬耕務農,維持家計;咸豐五年,開設「義春鋪」,經商漸成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0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1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