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港的輪船〉藝術與人文
「〈進港的輪船〉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58617 , 欄位Id的內容是25861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進港的輪船〉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進港的輪船〉,創作時間為1931年(昭和6年)3月30日,創作地點在基隆港,由倪蔣懷繪製。由倪氏家族收藏。
黑色輪船,為本幅畫作的主體,因此其繪製最具細節,以黑、棕、白、紅4種水彩顏料,勾勒出輪船整體;黑色輪船周遭所鋪陳的輪船、小船,說明港務的繁忙、昌盛。
籠罩在基隆港東岸、西岸碼頭間的灰色調天空,灰濛濛一片,淡抹出一股潮溼感,也適當傳達出基隆多雨的氣象。
倪蔣懷(1894-1943,光緒20-昭和18),師從「水彩大師」石川欽一郎,歷經教職、礦業經營,曾出資贊助「臺灣水彩畫會」,並獨資成立「臺灣繪畫研究所」;對美術的創作、活動,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仍一手撐起。直到他承包瑞芳二坑煤礦後,才獲得巨利。一生以推廣美術、贊助後進為職責。
倪蔣懷住在基隆港附近的日子裡,基隆港區、基隆車站、郵局、公會堂(今文化中心)盡收眼底。除了在港區各地作畫之外,倪蔣懷也常邀約畫友,共同欣賞、描繪港灣美景 。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58617&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4BFABD7-338B-4D1B-8A73-C307FA17A70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6-20T11:08:2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617
Id
258617
Title
〈進港的輪船〉
Description
〈進港的輪船〉,創作時間為1931年(昭和6年)3月30日,創作地點在基隆港,由倪蔣懷繪製。由倪氏家族收藏。 黑色輪船,為本幅畫作的主體,因此其繪製最具細節,以黑、棕、白、紅4種水彩顏料,勾勒出輪船整體;黑色輪船周遭所鋪陳的輪船、小船,說明港務的繁忙、昌盛。 籠罩在基隆港東岸、西岸碼頭間的灰色調天空,灰濛濛一片,淡抹出一股潮溼感,也適當傳達出基隆多雨的氣象。 倪蔣懷(1894-1943,光緒20-昭和18),師從「水彩大師」石川欽一郎,歷經教職、礦業經營,曾出資贊助「臺灣水彩畫會」,並獨資成立「臺灣繪畫研究所」;對美術的創作、活動,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仍一手撐起。直到他承包瑞芳二坑煤礦後,才獲得巨利。一生以推廣美術、贊助後進為職責。 倪蔣懷住在基隆港附近的日子裡,基隆港區、基隆車站、郵局、公會堂(今文化中心)盡收眼底。除了在港區各地作畫之外,倪蔣懷也常邀約畫友,共同欣賞、描繪港灣美景 。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6-20T11:08:2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進港的輪船〉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721
Id:
512721
Title: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三期
Description: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三期的內容,除轉載「強仔工作室」所繪製的「利澤簡社區地圖」外,主要是報導在利澤簡「忠義堂」(大眾爺廟)前販賣米粉羹與一串心的林阿騫、林寶蓮夫婦的故事。利澤簡老街的阿公們平日早上
石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19487
Id:
619487
Title:
石珠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2020年由陳水木在苗栗縣後龍西社所拍攝,原道卡斯新港東社猫老尉家族住家三合院老房子門柱底部的石珠。目前放置於在苗栗縣後龍鎮新民里,道卡斯新港東社猫老尉劉姓家族後代劉讚標家的後院。
石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57
Id:
296357
Title:
〔勿會〕讀書欲爬冊,隌(伓)別字讀告示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勿
瑞芳創生小聚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685575
Id:
685575
Title:
瑞芳創生小聚
Description:
瑞芳老街,甚至瑞芳區,一直缺乏藝文空間與公共空間。
有了空間,人們才能相會在一起,
有了空間,創意才能被激發與交流,
有了空間,我們可以一起想說做點什麼,可以有無限的可能性。
於是,我
MOC_Id:
Culture_Object567972
Id:
567972
Title:
土庫順天宮走獸類斗座
Description:
土庫順天宮的走獸類斗座,以獅子為主要造型,三川殿前步口之斗座,龍邊為獅子戲繡球,相對位置為大小獅子組成的太師少師,兩者除了題材相異,因對場匠師之不同,在體態上也略為不同。
照片拍攝於2018年文
MOC_Id:
Culture_Place142017
Id:
142017
Title:
溪口林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閩南族群,日本時代從三峽輾轉搬遷來到西口居住。曾經受過日本教育,並且生活經驗豐富,對於地方的故事也都知之甚詳。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
花蓮溪口遠望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37
Id:
506437
Title:
花蓮溪口遠望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拍攝花蓮溪出海口的景觀,而遠方的小山丘與市街,即為米崙山和花蓮港街。早年後山地區因地理環境封閉,加上清廷實施山禁,故少有漢人移民前往後山;然而,進入清治中後期,西部可耕地漸趨飽和,遂開始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90
Id:
289390
Title:
大水(選自《第一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一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小說組佳作。 文章從加禮遠社法力最強大的女巫烏瑪為女兒小鹿祛除邪靈的KISAIIZ展開。小鹿失蹤半年之後失魂落魄的回家,族人緊張起來,於是烏瑪展開驅魔儀式
美人魚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15
Id:
286015
Title:
美人魚
Description:
吉歐•菲林的作品〈美人魚〉以解構再重構的方式形塑人魚,以連續三塊物件排列,打破一般對於人魚相貌的固有說法。關於美人魚,我們總是有許多傳說與想像,作品由右至左來觀看的話,右方有著唇形的開口象徵人魚之首,
不朽的約定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42
Id:
301242
Title:
不朽的約定
Description:
《不朽的約定》是一本作者邱上林結合文字與攝影作品而成的著作。作家邱上林,本名邱榮華,臺灣花蓮人。中興大學中文系畢業,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進修班結業。曾經擔任《花蓮青年》、《花蓮文化》主編,花蓮高工教師、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91
Id:
271391
Title:
馬祖民居屋頂形式:廡殿構架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馬祖傳統民居的屋頂形式,主要分為「硬山式」與「廡殿式」,當中廡殿式構架又以斜梁式與穿斗式兩種構架為基礎變化成丁梁單挑式構架、中梁雙
北港朝天宮牌頭裝飾人物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508
Id:
292508
Title:
北港朝天宮牌頭裝飾人物
Description:
此為江清露於1963年於北港朝天宮正殿屋頂所創作的牌頭脊飾,取自《三國演義》中〈馬超戰許褚〉的故事。許褚是曹操的部下,雖聽聞馬超英勇善戰,卻不聽曹操勸阻,執意挑釁馬超,欲與之決鬥。最後兩人不分勝負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03
Id:
660003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蔡旻欣 - 水生植物系列—水池邊(1)、水池邊(2)、水金英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蔡旻欣所創作的膠彩畫。蔡旻欣的創作主題是以一系列的水生植物為主,並將其擬人象徵,借物托情,憑背景水的烘托、陪襯,營造出幽深神秘、浪漫感傷或清新淡遠的種種意趣,再者,企圖藉由水生植物陰柔
庭前江上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392
Id:
169392
Title:
庭前江上聯
Description:
〈庭前江上聯〉為書法家郭雲樵(1915-2012),名晴岩,作品,釋文:「庭前綠竹吟風雨,江上青山閱古今。郭雲樵」,姓名章:「晴岩」、「郭氏雲樵」,引首章:「人家金石」。
此幅對聯作品以行書為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08
Id:
660408
Title:
3D光雕藝術秀
Description:
2014年「拍!歌劇院之美」攝影比賽創意表現類入選作品。 臺中國家歌劇院由普立茲克(PRITZKER)獎得主伊東豊雄建築師所設計,基地面積5萬7020.46平方公尺;建築高度37.7公尺,地下2層
報國推進隊隊歌制定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90
Id:
601190
Title:
報國推進隊隊歌制定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12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為鼓舞花蓮港廳報國推定隊本部的隊員,由港廳的警務課高等係平原一己氏作詞;由花蓮高女正式教師古澤豐次郎作曲,並推廣給隊員。本
日蝕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98
Id:
595798
Title:
日蝕
Description:
〈日蝕〉作者阿力亞榭.索羅金(Aliaksei Sarokin):「太陽為人類歷史中的象徵,所有發生於這星球上的變化,深深地振奮每一個人。我們常常能感受到太陽微小的變化,若看過日蝕的人,將會留下深
風之花蓮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34
Id:
286034
Title:
風之花蓮
Description:
〈風之花蓮〉以站立扭擺向上的身軀,呈現有如搖曳生姿的花,欣喜舞蹈的草的姿態。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動『公共藝術示範(實驗)計畫』之花蓮縣公共藝術入選作品。作者賴純純1953 生於台北,日本多摩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45
Id:
594145
Title:
馬祖新村居民-軍營營區外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胡明貴先生、柯彩雲女士營區外合影,為馬祖新村社區6號住戶胡明貴先生所提供。胡明貴先生為原馬祖新村社區住民,也是知名書法家,服役時為陸軍一等士官長,更是少數非將、校、尉級軍官,而居住於馬祖新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21
Id:
289321
Title:
17歲!(選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小說組佳作。 本文用電影串連不同年紀、不同心境的轉折。17歲時他和她坐在她家山上的農舍,她說著家中異於常人的結構關係,說著她父親對每個孩子的安排,當時兩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11506
Id:
211506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82:札幌附近玉蔥ノ收穫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下方有日文標題「札幌附近玉蔥の收穫」、英譯「Crop of Onions near Sapporo.」,以及「維新堂發行」的字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000
Id:
304000
Title:
《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十三屆〈將傳統美學「踏涼傘」融入教育—推動澎湖地方特色〉
Description:
「涼傘」原是皇帝身邊用來遮陽的工具,而後逐漸成為象徵帝王、大臣的身分表徵,尤其是黃色傘身、上頭繡有龍鳳者。涼傘是一項真正屬於地方的傳統技藝,其中更是有象徵澎湖人精神的「謙恭」、「自信」等寓意。由於吉貝
吳明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22
Id:
286522
Title:
吳明琠
Description:
吳明琠擅長嗩吶表演,將嗩吶以活潑曲目呈現,以顛覆大眾對嗩吶的印象。吳明琠在明義國小國樂班時,學習中國笛,展現音樂天賦,接受專業的指導,國小曾榮獲全國音樂比賽中國笛優等第二名。因緣際會下,他開始接觸到嗩
藍天燈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46
Id:
301046
Title:
藍天燈塔
Description:
作者李潼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藍天燈塔》描述兩個小男孩在七月的海域意外失蹤,這種「來不及長大就走了
海洋物語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06
Id:
595606
Title:
海洋物語
Description:
〈海洋物語〉試圖將花蓮的風景融入作品之中,並強化臺灣海島特質及其特殊的海洋文化和生態印象。黑色花崗岩座面象徵深黑的海洋鏤嵌的線條呈現花蓮舊港空照圖,由四個四分之一的圓組成,而上方石頭的造型似海島又
MOC_Id:
Culture_Object191986
Id:
191986
Title:
茶之道,游於藝—茶道文化與文人審美情味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吳宥蓁,指導教授謝碧娥博士,出自南華國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碩士論文,發表於2017(民國106)年6月。內容敘述作者透過解讀陸羽《茶經》,領略「茶道」的奧妙,經「生活茶湯」,體會「茶藝
散步的婦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80
Id:
595780
Title:
散步的婦女
Description:
〈散步的婦女〉在靜止而厚重的大理石塊面上,讓運動與速度的漸變過程如數顯影,雖然作品教人無法不聯想起未來主義畫派中的運動風格,他們捕捉閃逝不見的波動,既凍結又是融解時間斷面的概念,卻更讓觀者溫存於美
淇武蘭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603197
Id:
603197
Title:
淇武蘭橋
Description:
名聞遐邇的君子之爭:宜蘭縣礁溪鄉的二龍競渡,在早前競渡起始點就是淇武蘭橋。現在即便不是在端午節到訪,依舊可看到二龍競渡的龍舟造型裝飾:淇武蘭橋身西側為山側;東側為海側,各有六支代表上游淇武蘭庄
馬祖新村-金龍攝影社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00
Id:
594200
Title:
馬祖新村-金龍攝影社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金龍攝影社拍攝的全家福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前國軍何姓校級位階眷屬,屬於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金龍攝影社位在桃園市中壢區龍岡龍南路35號,以拍攝
土埆厝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51
Id:
514251
Title:
土埆厝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香和、清溝;南澳鄉金岳;員山鄉結頭份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結頭份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2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63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5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31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8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11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3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84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5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3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7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3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79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