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小米復耕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小米復耕藝術與人文

小米復耕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603111 , 欄位Id的內容是60311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小米復耕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大同鄉寒溪村於2016年開始復耕小米(Trakis),而在重新種植小米前,已舉辦SMYUS GAGA小米感恩祭。當時部落耆老鄭豐榮,也是部落唯一的祭師說:「我們舉辦SMYUS GAGA為的不是儀式,而是獻給祖靈,但現在我們拿的不是部落種的小米,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鄭豐榮耆老說的這番話,點醒了在場的所有人,因此寒溪部落從2016年開始種起屬於自己的小米,並找回了消失的Trakis文化。   目前從事小米復耕的小米農計有4戶,復耕地包括寒溪部落、華興部落的範圍。雖然目前產量不多,但農戶都是看到小米對泰雅族的精神價值而開始復耕;且因為小米復耕,讓部落也恢復了辦理小米播種祭。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03111&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8D4CD338-D178-4E44-8335-68BF7874AAFC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29T11:05:5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603111

Id

603111

Title

小米復耕

Description

  大同鄉寒溪村於2016年開始復耕小米(Trakis),而在重新種植小米前,已舉辦SMYUS GAGA小米感恩祭。當時部落耆老鄭豐榮,也是部落唯一的祭師說:「我們舉辦SMYUS GAGA為的不是儀式,而是獻給祖靈,但現在我們拿的不是部落種的小米,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鄭豐榮耆老說的這番話,點醒了在場的所有人,因此寒溪部落從2016年開始種起屬於自己的小米,並找回了消失的Trakis文化。   目前從事小米復耕的小米農計有4戶,復耕地包括寒溪部落、華興部落的範圍。雖然目前產量不多,但農戶都是看到小米對泰雅族的精神價值而開始復耕;且因為小米復耕,讓部落也恢復了辦理小米播種祭。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0_

  2. 1
    _CC0_

  3. 2
    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29T11:05:51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小米復耕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97
Id: 267597
Title: 仙人掌
Description: 吳長鵬(1934-2013)所作〈仙人掌〉描繪多種仙人掌聚生之景。作者落款:「仙人掌。一九九五年夏月畫於臺北。吳長鵬。」姓名章:「萬里」(白文),引首章:「萬里」(朱文),壓角章:「吳長鵬」(朱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76
Id: 594476
Title: 居民姜延庚先生的妻子與孩子們於家門前留影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94號住戶姜延庚先生的妻子與孩子們於自家門前留影照片,姜延庚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曾任社區副理事長,社區福利社共同創辦人,曾經手舉辦社區大小事務。 照片大致拍攝於1960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89
Id: 285889
Title: 景色
Description: 〈景色〉使用白色大理石如絲緞繞成如「回」字般的矩形式窗。石質之剛與線面之柔無盡迴旋,如同自然界的生與死形成一個循環,隨著視線的移轉,矩形變成三角形,消失與重現,雕刻空間便形成一個觀景視窗。透過這扇窗,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61
Id: 283661
Title: 法蘭西斯柯‧馬索塔
Description: 法蘭西斯柯.馬索塔於1975年1月27日出生於義大利的萊切,曾就讀於萊切藝術學院,並於1999年自卡拉拉藝術學院學業。從1997年起,法蘭西斯柯.馬索塔便曾參加多個國際研討會與展覽,也曾到過台灣,目前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287
Id: 284287
Title: 泰雅族口簧琴
Description: 口簧琴是泰雅族特有的樂器,族語稱為「lubuw na Tayal」,多用於族人自娛、男女交誼等場合,但於馘首和服喪期間禁止使用。泰雅族的口簧琴可以分為單簧及多簧(二、三、四、五等幾種不同簧數)。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10
Id: 267210
Title: 摘句寒山子詩集
Description: 〈摘句寒山子詩集〉為薛平南(1945-)所書,此作以楷書橫幅內容為唐代高僧寒山子之詩:「吾心似龝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落款:「寒山詩磐石。」鈐印:引首章「飛、豕」(白文)、姓名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716
Id: 234716
Title: 食譜─鼎邊抆(鼎邊糊 )
Description: 鼎邊抆為福州話,即鼎邊糊,是閩東與福州知名的小吃。相傳也許與戚繼光有關,明朝嘉靖年間,福州沿海常遭倭寇騷擾,戚繼光帶兵剿寇,受到當地民眾的擁戴與歡迎,老百姓經常送糧食犒勞戚家軍,一日正準備招待凱旋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57
Id: 296357
Title: 〔勿會〕讀書欲爬冊,隌(伓)別字讀告示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勿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46
Id: 594446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於活動中心聚會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於活動中心聚會,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馬祖新村由於是屬於眷村型態的社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93
Id: 514493
Title: 山腳下的泰雅部落─金岳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01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45
Id: 286045
Title: 我們踩著夏天一起尋找花蓮的西瓜
Description: 〈我們踩著夏天一起尋找花蓮的西瓜〉這件作品描述夏日採西瓜的樂趣,在崎嶇的河床西瓜田間,尋覓成熟西瓜的驚喜。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每一件作品皆以融合環保與綠資源的概念為目標。此件作品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42
Id: 285942
Title: 花蓮地毯
Description: 〈花蓮地毯〉運用白色大理石像地毯一樣輕盈地盤踞在草地上,石頭的質地、顏色,與線條的起伏強化了視覺感官上的輕巧與柔軟。除了用觀看的方式欣賞,這也是一件可觸摸的作品,邀請民眾用手與身體來感受視覺和觸覺之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44
Id: 271744
Title: 崁津通訊第55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本期為第55期,頭版內容為教務主任投稿〈補救教學之我見~把每一個孩子帶上來〉,解釋補救教學之意義與功能。其餘內容有學生校園榮譽榜、生活教育、校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74
Id: 559974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音樂生活
Description: 此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是黃女士的夫婿劉先生在自家客廳中彈奏月琴的畫面。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劉先生極富雅士氣質,平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46
Id: 560046
Title: 馬祖新村-孩童騎乘鐵皮三輪車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孩童騎乘鐵皮三輪車的影像,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先生所提供 黃克銘先生為黃家第二代長子。 照片中是臺灣1950年代的兒童鐵製三輪車,是專為幼兒設計的一種玩具,除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81
Id: 515981
Title: 臺灣鐵道臺東縣花蓮港樸石閣間開通記念2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從《臺灣日日新報》上之臺灣鐵道臺東縣花蓮港璞石閣間開通紀念的繪葉書。從其上的圖案我們可以得知,當時的日本官在當地是倚靠原住民以抬轎之方式進行遊歷的。玉里驛為日本治理臺灣時期所創建之老火車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509
Id: 287509
Title: 太魯閣族文面
Description: 太魯閣族在臉上刺青(文面)的傳統習俗代表族群認同、成年、成就及美觀,也是通過祖靈橋必備的「通行證」,文面是太魯閣族特有的傳統文化族人14、5歲就要接受文面儀式,大部分的男女在前額及下巴中央,刺一條或數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31
Id: 659931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林久立 - 九歌中的山鬼、淨土、尋找青鳥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林久立所創作的膠彩畫,以下為林久立對其作品的自我詮釋。 第一張作品名為「九歌中的山鬼」(膠彩紙本,116.5cm x 91 cm),楚辭九歌中的其中一個故事,我非常喜歡這個章節,楚國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40
Id: 301340
Title: 領土出航
Description: 所有少年都擁有環遊世界的航海夢,載著最初心懷夢想的自己,出航去,幾十年的歲月由自己流放,夢想早已斑駁,只留下離群獨居的個性。每趟的出航,沒有太多的愉悅,單純是遠離城市的解放。廖鴻基,1957年生,花蓮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83
Id: 509283
Title: 花蓮港原住民風俗
Description: 此圖為昔日太魯閣少女穿著族服的打扮,以傳統族人的習俗,太魯閣族女子熟悉且善於織布後,會在臉上刺上額紋與頰紋當作象徵,但紋面的重要性卻沒有泰雅族的紋面制度來得嚴格。太魯閣族的服飾,通常為白色底的布織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86
Id: 286086
Title: 洄瀾內在的成長
Description: 〈洄瀾的內在成長〉描繪了花蓮未來發展的內在和無限潛力。定向上升的表面細部肌線喚起了肢體、株幹和花朵的有機生長力量。因為起始了垂直的大理石塊的構造核心,再經由構體和有機體的結合,此雕刻正試圖傳達人與自然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18
Id: 286018
Title: 微光-光亮空間
Description: 卡洛琳•羅曼斯道夫的作品〈微光-光亮空間〉,呈現一個白色的長方體,前後兩側為波浪狀開口,於此創作者欲探討空間中虛與實的可能性,並鼓勵觀者入內感受被石頭所包覆的空間感,象徵人此時也成為石頭的一部分,兩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864
Id: 603864
Title: 宗教報國會結成八日組織討論會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為完備高度國防國家體制,發揚日本精神,需要全宗教家的協力。為討論花蓮港廳宗教報國會結成事宜,將於8月8日上午9點假花岡山軍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82
Id: 287482
Title: 木雕刻板(人像)
Description: 該木雕為噶瑪蘭族人參考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收藏的傳統噶瑪蘭人木刻雕板的圖紋,於近代重新創作的作品。噶瑪蘭族人的木雕特色為陰雕,是把紋路或圖像直接刻進木頭裡,再為木頭上色。 人類學者阮昌銳1993年在《宜蘭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03
Id: 514203
Title: 米食文化館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8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79
Id: 660379
Title: 平衡
Description: 2014年「拍!歌劇院之美」攝影比賽原攝原味類入選作品。 臺中國家歌劇院由普立茲克(PRITZKER)獎得主伊東豊雄建築師所設計,定位為國家級水準及國際性規模之表演場館,國際媒體報導更將其列為「即

MOC_Id: Culture_Place605411
Id: 605411
Title: 黃德記圳-三民碼頭
Description: 黃德記圳內有四個碼頭,從上游數來,白鵝、玉光、三民以及二龍村,上述照片為三民村段的碼頭,由一群地方青年向文化部與縣長建議,公共建設需含有地方文化,以保有地方特色與流傳。 照片裡有許多礁溪鄉內居民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47
Id: 514547
Title: 「106年度宜蘭縣社區營造中心」委託案結案報告書
Description: 「106年度宜蘭縣社區營造中心」委託案結案報告書,內容包括十二項,第一,輔導宜蘭縣內各社區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事宜;第二,辦理本年度機關各項社區補助計畫說明會及提案工作坊,輔導社區研提符合社區發展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07
Id: 514107
Title: 龜山國民學校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77
Id: 595977
Title: 人類宇宙
Description: 〈人類宇宙〉作者艾米爾‧烏托荷文(Emiel Uytterhoeven)認為唯有透過自我,我們才能體驗宇宙。這件作品看似裂開的果實,種籽落入土中,開始成長。或者,它可以簡單地被視為由人所雕鑿出特殊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1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18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0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1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45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1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2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2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18

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2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0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5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7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