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風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風藝術與人文

風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85960 , 欄位Id的內容是28596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遼闊的太平洋濱岸,七星潭散置著幾座石雕,許禮憲的作品〈風〉是一座五公尺高的石雕如一艘鼓漲風帆快速航行的船,將看不見的風做了最佳詮釋。作品利用脹滿風帆的意象,傳達空氣的存在與流動,風之於帆,亦如生命對空氣的依存,象徵船身全速前進的動力,帆與船體的組成,表現生命體之間的適切聯結,作者的藝術生命也像這隻面對海洋帆脹滿風的船已經起航,永遠在迎向乘風破浪的完美航行。其作者許禮憲是花蓮石雕藝術家中極具代表性的前輩,他不但培育了無數石雕新血,同時也是帶領石雕藝術家走出國際的重要推手。在石雕創作上,為符合當下的作品需求,許禮憲喜歡自己動手製作或是改良雕刻工具,面對現有的工具也不侷限於說明書上的使用方法,而是重新去思考使用上的可能性。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596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78C75474-F7CE-4893-9015-139EA34B893C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04T13:21:5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60

Id

285960

Title

Description

遼闊的太平洋濱岸,七星潭散置著幾座石雕,許禮憲的作品〈風〉是一座五公尺高的石雕如一艘鼓漲風帆快速航行的船,將看不見的風做了最佳詮釋。作品利用脹滿風帆的意象,傳達空氣的存在與流動,風之於帆,亦如生命對空氣的依存,象徵船身全速前進的動力,帆與船體的組成,表現生命體之間的適切聯結,作者的藝術生命也像這隻面對海洋帆脹滿風的船已經起航,永遠在迎向乘風破浪的完美航行。其作者許禮憲是花蓮石雕藝術家中極具代表性的前輩,他不但培育了無數石雕新血,同時也是帶領石雕藝術家走出國際的重要推手。在石雕創作上,為符合當下的作品需求,許禮憲喜歡自己動手製作或是改良雕刻工具,面對現有的工具也不侷限於說明書上的使用方法,而是重新去思考使用上的可能性。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04T13:21:53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風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40
Id: 283640
Title: 柯林‧費格
Description: 柯林.費格於1943年生於英國,1961至1965年間在Ravensbourne藝術設計學院讀書,1966至1969年間在皇家雕塑學校就讀。在學期間與畢業之後,他陸續到過中東、非洲與南美洲旅行,也曾在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85
Id: 271385
Title: 津沙聚落民居類型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位於南竿鄉的津沙聚落,地名由來有一說是因澳口海灘的細沙閃耀如金,故稱「金沙」或「津沙」。村中傳統民居建築的類型主要有四種,包含:單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68
Id: 594068
Title: 黃奶奶於當時的家門前留影
Description: 此照片是黃奶奶年輕時於當時的家門前留影,由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及黃克群先生所提供,黃氏兄弟為黃家第二代。 照片中可見,當時房屋建築以磚頭為主體,屋外圍一圈磚牆做為家戶分界,而圍牆外挖的溝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81
Id: 267581
Title: 思量如何飛得更高又更遠
Description: 〈思量如何可飛得更高又更遠〉為畫家羅青(1948-)的作品,釋文:「思量如何可飛得更高又更遠。湘潭人羅青」,姓名章:「羅」(白文)、「青」(朱文)。 本作採三段式構圖,近景處為一座突出在水面之上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39
Id: 594139
Title: 馬祖新村前庭改建車位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前庭改建車位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將軍之子。 馬祖新村眷舍無論種類級別,室外都會附設有兩到三個庭院空間,供眷舍住戶使用,除了能用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46
Id: 285946
Title: 人神合力
Description: 〈人神合力〉這件作品遂在一種流動於演算的切割弧面與天然的崩裂剝蝕間,讓造物者、創作者與觀者,持續參與作品的創生與凋零的無盡循環。作者伊費•班其林融合礦物的有機質感和實際的創作風格,讓天成與人造二元化,

MOC_Id: Culture_Place603208
Id: 603208
Title: 銅鑼傳響 - 林午鐵工廠
Description:   林午鐵工廠由林午老先生於1945年創立,早期專修兵器及軍用汽車,因緣際會下幫一位北管樂師修理鑼,之後鑼聲便在工廠內響起。   1992年,林午鐵工廠為鹿港天后宮打造直徑230公分,重240公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56
Id: 594356
Title: 馬祖新村50號住戶於門前小橋留影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50號住戶於門前小橋留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及黃克群先生所提供,黃氏兄弟為黃家第二代。 馬祖新村建設初期並沒有完善的排水設施,為了排水疏洪,居民在眷舍外挖掘了圍繞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59133
Id: 259133
Title: 聚樂社
Description:   「聚樂社」,創設時間為清治時期,創設地點為基隆市,為一北管傳統戲曲團體。     「聚樂社」,其創設背景,乃在昔日的農業社會,一般人在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之後,空閒時間會有很多,便需要一些活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99
Id: 513299
Title: 孟家濱海茅草屋廚房
Description: 作家孟東籬親手於鹽寮海邊,將隨手可得的木頭、竹子、茅草、鐵皮搭建起數間簡易的房屋居住,並取名為「濱海茅屋」,茅屋的規模包括竹架休閒室、茅屋圖書室、茅屋鋼琴房以及臥室、廚房等一應俱全。此張照片為孟東

MOC_Id: Culture_Object185016
Id: 185016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郭掌從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70
Id: 301270
Title: 人間戀歌
Description: 《人間戀歌》是陳黎第一本散文集,以輕鬆幽默的口吻,對生活中的大小事物展現溫暖的關懷。其中〈聲音鐘〉選入國中國文課本,並由王婷譯為英文。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073
Id: 506073
Title: 公埔公學校
Description: 公埔為今日花蓮最南端富里的舊稱,該區域內居住有許多從南臺灣東遷來的西拉雅族人。大正9年(1920)地名改正時,將公埔與大庄合併成為大庄區,隸屬在玉里支廳下,昭和12年(1937)皇民化時期再次改名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264
Id: 562264
Title: 二度梅
Description: 《二度梅》,臺南大東書局發行,鉛印本,1969年(民國58年)11月出版,此版本雖未載明著作者,但據《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著錄,為「惜陰堂主人編輯、綉虎堂主人訂閱」,兩者生平皆無考,成書於清代[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13
Id: 271713
Title: 崁津通訊第26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本期為第26期,頭版內容為探討大溪觀光小城在大量觀光客下之影響,並傳達給學生愛護環境之理念。二版探討校園環境與建築設施功能,以及「讀經」的好處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56
Id: 601156
Title: 豐田的草競馬-五日豐田神社祭於共同運動場盛大舉辦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郡豐田馬產組合為花蓮港廳振興馬產事業不遺餘力,與吉野馬產組合共同對當前時局及國策下的馬產振興普及的重要代表。6月5日將於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02
Id: 283602
Title: 鄭梃甄
Description: 作者2010年於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美術教育研究所美術博士畢業,以研究特殊兒童藝術教育及造型藝術學為主。去年2月因痼疾逝於日本。作者認為手就全身比例而言雖然很小,卻是活動比例最頻繁的部位,在個人情感與外在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91
Id: 283591
Title: 葉勝光
Description: 葉勝光是出生在桃園縣的客家人,從小隨父親移民到花蓮縣池南村,很早融入太魯閣族、阿美族及漢人的生活。12歲第一次跟著太魯閣族的耆老上山打獵,從此開啟了他的山林生涯。30多年來足跡遍及中央山脈,在人煙罕至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68
Id: 595468
Title: 太魯閣交響
Description: 〈太魯閣交響〉這件作品的外觀,以戒指為基本型,利用弧形支撐架,頂著一塊樹脂塊體,光源自塊體中射出,如閃耀的明珠。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每一件作品皆以融合環保與綠資源的概念為目標。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90
Id: 267490
Title: 遠晴
Description: 〈遠晴〉為當代水墨畫家陳宗鎮(1948-2020)作品,落款:「遠山晴更多。壬申(1992)夏月,草地郎陳宗鎮於桃園。」,姓名章:「草地郎」(朱文)、「陳宗鎮印」(朱文)。本作以直長方形式構圖,採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42
Id: 301242
Title: 不朽的約定
Description: 《不朽的約定》是一本作者邱上林結合文字與攝影作品而成的著作。作家邱上林,本名邱榮華,臺灣花蓮人。中興大學中文系畢業,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進修班結業。曾經擔任《花蓮青年》、《花蓮文化》主編,花蓮高工教師、

MOC_Id: Culture_Object184950
Id: 184950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李達皓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90
Id: 283690
Title: 邱裕欽
Description: 邱裕欽畢業於玉里高中、及大漢技術學院環境管理學系。求學期間甚深受玉里高中邱創用、張文暐二位教師的啟發,曾獲得全國技能競賽石雕類銀牌。他懷著熱誠投入石雕創作,以花蓮大理石為主要素材。另外曾參與中臺禪寺、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55
Id: 734055
Title: 梅花與衣裳
Description: 《梅花與衣裳》布簾作品中的圖像都是梅花阿嬤的河流記憶:阿嬤年輕時為了家人在河邊辛勞地用自己的雙手洗衣服,在沒有洗衣機、洗衣精的年代,她盡心盡力地為家人付出自己的青春。 在採訪的過程中,阿嬤還提到

MOC_Id: Culture_Object739070
Id: 739070
Title: 鑿花匠木雕藝術工作室
Description: 由計畫主持人羅又睿先生於課程帶領學員實作講解,以執行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技藝再生-傳統木雕人才培力計畫』」,共辦理18堂「實作課程」、6堂「理論課程」以及5堂「校園推廣課程」。 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01
Id: 300101
Title: 爸嬭疼尾囝,公嬤疼長孫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爸嬭

MOC_Id: Culture_Event629723
Id: 629723
Title: 安慶小學附設幼安幼稚園第十五屆畢業照
Description: 安慶幼稚園第15屆畢業合照。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39
Id: 296339
Title: 巴結上骹遛下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巴結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74
Id: 301074
Title: 敲鐘
Description: 作者李潼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敲鐘》為李潼的小品散文,理念較為勵志,期待能以此喚醒大家心中的善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99
Id: 600999
Title: 廳下自行車業將要進行統合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14日以廳下自行車業將要進行統合為題所進行的報導。文內提及,為了高度發展國防國家的建設,政府加速了統制經濟體制的腳步。而花蓮港廳下則將各自行車業者整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1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1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9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7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9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7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