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聚樂社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聚樂社藝術與人文

聚樂社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rganization259133 , 欄位Id的內容是25913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聚樂社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聚樂社」,創設時間為清治時期,創設地點為基隆市,為一北管傳統戲曲團體。     「聚樂社」,其創設背景,乃在昔日的農業社會,一般人在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之後,空閒時間會有很多,便需要一些活動,來打發時間。     當時的居民,認為北管應該會很適合他們,每個人都可以學習不同的樂器,便共同湊錢,從宜蘭請來了簡文登擔任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愈來愈覺得有興趣,便開始定期聚會練習、演出。     尤其是重大的廟會慶典時,更是竭盡全力演出,有出陣頭遊行,也有搭台粉墨登場、或是純粹排場演奏,將廟會盛況帶到最高點,掀起了一股北管熱潮。     「聚樂社」,據北管藝師游西津表示,傳說約於清治末年,「聚樂社」、得意堂本同一家,子弟大多為勞動者、工商業者。勞動者,大多是在碼頭工作的苦力;工商業者,則多是附近開設商店的老闆、攤販。     後來因為在宴會上的吃飯問題,引發不滿,子弟分裂成「聚樂社」、得意堂2組。     雖師承同人,但在使用樂器上的差異,有了福祿、西皮之別。「聚樂社」屬於福祿派,使用的樂器由葫蘆製成;「葫蘆」的音,與福祿相似,因而得名。得意堂屬於西皮派,使用的樂器以蛇皮製成;「蛇皮」的音,與西皮相近,因而得名。     子弟們甚至可以因為所屬福祿、西皮派別的差異,而發生械鬥。     北管,是在臺灣民間盛行已久的民俗戲曲之一,曾經一度風行於基隆。「聚樂社」在歷經清末、日治、戰後迄今,「聚樂社」雖仍然存在,但面臨時代的變化、外來文化的侵襲,傳統的民俗戲曲已不再受到重視,其同樣陷入了後繼無人的困境。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59133&IndexCode=Culture_Organization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rganization/CE6CE3C1-A56D-4D86-A118-56339809595F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6-20T14:18:4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59133

Id

259133

Title

聚樂社

Description

  「聚樂社」,創設時間為清治時期,創設地點為基隆市,為一北管傳統戲曲團體。     「聚樂社」,其創設背景,乃在昔日的農業社會,一般人在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之後,空閒時間會有很多,便需要一些活動,來打發時間。     當時的居民,認為北管應該會很適合他們,每個人都可以學習不同的樂器,便共同湊錢,從宜蘭請來了簡文登擔任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愈來愈覺得有興趣,便開始定期聚會練習、演出。     尤其是重大的廟會慶典時,更是竭盡全力演出,有出陣頭遊行,也有搭台粉墨登場、或是純粹排場演奏,將廟會盛況帶到最高點,掀起了一股北管熱潮。     「聚樂社」,據北管藝師游西津表示,傳說約於清治末年,「聚樂社」、得意堂本同一家,子弟大多為勞動者、工商業者。勞動者,大多是在碼頭工作的苦力;工商業者,則多是附近開設商店的老闆、攤販。     後來因為在宴會上的吃飯問題,引發不滿,子弟分裂成「聚樂社」、得意堂2組。     雖師承同人,但在使用樂器上的差異,有了福祿、西皮之別。「聚樂社」屬於福祿派,使用的樂器由葫蘆製成;「葫蘆」的音,與福祿相似,因而得名。得意堂屬於西皮派,使用的樂器以蛇皮製成;「蛇皮」的音,與西皮相近,因而得名。     子弟們甚至可以因為所屬福祿、西皮派別的差異,而發生械鬥。     北管,是在臺灣民間盛行已久的民俗戲曲之一,曾經一度風行於基隆。「聚樂社」在歷經清末、日治、戰後迄今,「聚樂社」雖仍然存在,但面臨時代的變化、外來文化的侵襲,傳統的民俗戲曲已不再受到重視,其同樣陷入了後繼無人的困境。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6-20T14:18:40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聚樂社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218
Id: 562218
Title: 嘉義水上善德堂佛救嬰兒圖
Description: 佛救嬰兒圖位於虎邊七祖廳樑枋,主題為佛顯神通,解救嬰兒並渡化鬼王,典出觀佛三昧經,屬因緣故事圖。陳玉峰彰顯齋教佛堂之性質,繪製近三分之一比例佛教題材的畫作,營造出濃厚的佛教空間氛圍,本作品為善德堂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641
Id: 659641
Title: 吳朝槐_舞力全開
Description: 為了迎接2018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臺中市政府舉辦了一系列與花相關的2016臺中花都藝術季,以「跨域、翻新」為主軸,從10月14日開始,持續到12月31日結束,結合大臺中山海屯各區的文化中心、圖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93
Id: 301093
Title: 李潼的兒童文學筆記‧已卯兔年篇
Description: 從八零年代末期以來,李潼在從事文學創作之餘,同時也發表了若干論文;包括書評、導讀、研討會論文、評選心得以及其他難以歸類的評論文字。這些一千字到五千字的論文,究竟有多少篇章、多少字數,並不確知,更未曾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279
Id: 289279
Title: 「車路頭」記事(選自《不變的方向》)
Description: 本作出自吳茂松《不變的方向》。作者的老家新社村屬壯圍鄉,被濱海公路劃分為二,以東緊臨太平洋,以西則屬蘭陽平原,多數務農。唯一比較熱鬧的「車路頭」位於今一九二縣道與十三股大排(原頭城河)交界附近 ,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26
Id: 595826
Title: 立方體
Description: 〈立方體〉這個作品闡釋了宇宙的誕生,在大爆炸的狀態下賦予任何事物新生。立方體以支點立在地面,下部份有山錐形雕刻,上端部分則為半鏤空。立方體及塑造其內涵的陡坡,代表人類意識的本質,包含創造性的理由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055
Id: 506055
Title: 三笠教育所
Description: 三笠教育所為設置在蕃地(山地)的教育設施,主要教導高山原住民的小孩。教育所內共有3名教員,親力親為的教育當地孩童,當時教育所內男學童為29名、女學童15名。日治時期平地與山地原住民的教育是完全分開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93
Id: 285993
Title: 天人合一
Description: 作者齋藤徹將人與天地之間的相生相息,天地間的能量傳遞為旨趣,期望可以使觀者頓悟回歸自然之真理。作品〈天人合一〉,此雕塑以三塊方正立體,向上堆疊作為基本構成,最下方雕琢出植物根狀堆疊成造形,像似傳承柴薪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23
Id: 267523
Title: 臺灣中部多佳景
Description: 〈臺灣中部多佳景〉為知名水墨畫家黃昭雄(1941-)作品,款識:「臺灣中部多佳景。甲子夏遊南投。黃昭雄寫于臺北」,姓名章:「黃」(朱文)、「昭雄」(白文)。本作以斜角式構圖,採俯瞰視角取景,描寫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95
Id: 600995
Title: 花蓮郡、市舉辦水稻多收競作會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13日的報導,以花蓮郡、花蓮港市舉辦水稻多產競作會為題。花蓮市港市與花蓮郡針對1940年(昭和15年)延期的第一期稻作與第二期稻作,預定1941年(昭

MOC_Id: Culture_Event166861
Id: 166861
Title: 詩會
Description: 詩會,又稱詩仔會,為臺灣文人雅集之代稱,其型態多以擊缽(限時作詩)的方式進行。集會時往往先推選詞宗(評審),擬定題目(通常為二道題目),拈韻(以抽籤方式選定韻腳),諸人便依題目、詩體、韻腳,限時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67
Id: 289367
Title: 野小孩
Description: 本書是「作者的自傳」,以真實而細膩的筆觸,詳盡記述了宜蘭庄腳囝仔的生活,捉泥鰍、游泳、看野台戲等。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孩子們的遊樂便是去鄉野間打轉,與自然為伍,野小孩的身影在大地間遊蕩,為了生活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58
Id: 285958
Title: 流不盡的親情
Description: 林聰惠的這件作品〈流不盡的親情〉細緻中帶點粗獷,樸實的特色看起來毫不造作,人物的情感自然而真誠地流露。母親的主題,象徵永遠守護自己的孩子,給孩子安定的力量,永不求回報便是這樣偉大無私的愛,如同海洋與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19
Id: 594219
Title: 金門酒廠製民國七十年國慶高粱酒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中華民國公賣局製造的民國70年國慶紀念花雕酒,瓶身由白色瓷器製成,是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花雕酒含有對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489
Id: 292489
Title: 江清露師徒代表作北港朝天宮
Description: 此為江清露於1963年於北港朝天宮正殿屋頂上方的創作。中脊脊背中央最為顯眼的是身騎四靈之首麒麟的三太子,左右兩側以百鳥之王鳳凰、百花之王牡丹作為裝飾,有「三王獻瑞天下太平之意」。脊肚則是一齣取自《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990
Id: 660990
Title: 《臺灣新民報》的廣告
Description: 「五百萬民眾的支持.臺灣人唯一的言論機關」《臺灣新民報》,1935年8月15日,登載於東京臺中一中校友會會誌《中一中》創刊號的廣告。此時期已有晚報的發行,次年6月,《臺灣新民報》全部使用日文。 出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84
Id: 514284
Title: 古步道
Description: 2005年社區日曆計包含:蘇澳鎮龍德;五結鄉大利澤;礁溪鄉白雲、湯圍;冬山鄉丸山;宜蘭市建軍;壯圍鄉新南;大同鄉松羅、樂水;冬山鄉香員宅、群英以及羅東鎮開羅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樂水社區的日曆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324
Id: 186324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陳宗鎮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597474
Id: 597474
Title: 樹之舞 (十七)
Description: 蔡水景(1956-2016),雲林北港人,新竹師專及臺師大美術學系畢業,擁有紮實的西畫基礎訓練。臺師大就讀期間,受香港鄭明介紹「當代大陸水墨畫家」啟發,轉向探索水墨表現的可能。1990年代加入耕心

MOC_Id: Culture_Object607621
Id: 607621
Title: 藍白花卉印花提花緄邊短袖旗袍
Description: 小圓角立領,右衽半開式襟型(小圓襟),脇邊開隱形拉鍊,短袖,合身收腰(含胸褶、前腰褶、後腰褶)。衣長至膝蓋,脇邊兩側開衩。領、襟、袖口、衩、下襬淺藍色與深藍色雙緄邊,直扣作為裝飾。襟上有暗釦,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29
Id: 594229
Title: 馬祖新村-于右任珍貴草書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裱框書法作品,由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提供,照片翻拍的于右任的墨寶手稿,正是古女士的夫婿-劉元戎先生的珍藏。劉元戎夫婦為社區內第一代居民,住於第一軍團眷舍,劉先生曾任該社區發展

MOC_Id: Culture_Place142870
Id: 142870
Title: 壽豐鄉客家文化館
Description: 壽豐鄉文史館原為日本警察廳舍,在2005年至2009年間,由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營運;後由壽豐鄉公所轉經營給地方的客家文化團體經營,現為豐田地區的客家文化館。 原日本警察廳舍,隸屬移民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06
Id: 514506
Title: 金岳人的後花園─金岳瀑布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4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87
Id: 283587
Title: 楊正端
Description: 從小在美術、書法上展現藝術天份的楊正端成長於彰化溪湖小鎮,在退伍前夕想到從小的雕刻夢想,於是計畫退伍後花蓮學石雕,拜訪廖清雲老師,再由廖老師介紹至許禮憲老師工作室學習,前後長達四年之久,也就此於花蓮落

MOC_Id: Culture_Object617421
Id: 617421
Title: 額眉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2020年由陳水木在苗栗縣通霄所拍攝,此額眉原為道卡斯新港西社解大賓家族的婦女用品,用於重要場合或儀式。目前陳水木先生所收藏。 額頭上戴的帶,也稱額帶,為平埔婦女包於額頭,束在額前的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82
Id: 279782
Title: 七里香可辟瘴氣 續修臺灣縣志卷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番茉莉移來異域,七里香辟除瘴烟;扶桑本出於東海,水仙名托於臺員.厥草惟夭,半是藥苗;先春而發,凌冬不凋.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82
Id: 287482
Title: 木雕刻板(人像)
Description: 該木雕為噶瑪蘭族人參考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收藏的傳統噶瑪蘭人木刻雕板的圖紋,於近代重新創作的作品。噶瑪蘭族人的木雕特色為陰雕,是把紋路或圖像直接刻進木頭裡,再為木頭上色。 人類學者阮昌銳1993年在《宜蘭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39
Id: 301139
Title: 騎鯨少年
Description: 〈騎鯨少年〉一詩是陳克華年少之作,如今,二十餘年的寫作與生命體驗,歷經幾個階段,他戲稱自己是由當初的「清純玉女」轉為「肉彈脫星」再「削髮為尼」,而寫詩的初衷,竟是始終如一。始終如一,也依然在茫茫詩海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544
Id: 506544
Title: 托馬斯警察家族
Description: 該照片為托馬斯警眷人員與後方的蘋果樹。《東臺灣展望》作者毛利之俊在照片介紹中提到,該地氣溫即便是在盛夏也不高,約華氏72、73度(約攝氏22度),很適合種植蔬菜;而庭園內所種植的數株蘋果樹,毛利則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28
Id: 659528
Title: 怡然園_圓環西路入口
Description: 民國83年(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本圖為怡然園圓環西路大門入口標示,採大理石材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826
Id: 290826
Title: 《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九期
Description: 本期社區報介紹頭城天主堂立面的修復與「Bike宜蘭媽祖古廟-騎求平安」活動的創辦由來。   頭城北門福德祠在2011年整修後,接續整修南門端點的頭城天主堂。天主教遣使會荷蘭籍神父1954年來到頭城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2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6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6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69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6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6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