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漢文軌範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漢文軌範藝術與人文

漢文軌範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11240 , 欄位Id的內容是61124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漢文軌範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三屋清陰所藏《漢文軌範》為1888年(明治21年)第2版。封面書底破損不堪,字體難辨。書籤應為「漢文軌範改正再版」,分上下兩冊。上冊牌記頁以小篆題為「記事論說漢文軌範」,以楷書署「菊池三溪先生編纂」、「普級書房藏版」。後有一六居士所題「牖蒙」二字。翻頁後為一圖,圖的左上角題有王羲之〈蘭亭集序〉。翻頁後為凡例、目次,後進入正文。內文為雙欄版框,分上中下三欄,上欄集錄助語(語助詞)與故事纂要;中欄載佳句與用語,供讀者學習作文;下欄抄錄文章。皆以日文詩評點於旁,標明佳句與文意脈絡中的關鍵字眼等。版心白口單魚尾,由上到下依序為「漢文軌範」、卷數、內容、頁數。上卷分為記、題、跋、書、序、引八門。下卷分為論、說、記戰、贊、銘、記事、書簡啟、文八門。目錄之後,有「文體略解」說明各種文體之特色與用法。後有「總論」,錄中國歷來重要文論家對於文學之論述。內容不僅收錄中國歷代名家的文章,亦有當時日本漢學家之作品。在下冊的最後幾頁,為松泉堂最近出版書目的廣告,從這些書目中可以看見漢學在日本之發達,漢學著作豐富。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1124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8E6B8C4B-E63C-41A2-934B-B28AD4F460F2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6:2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11240

Id

611240

Title

漢文軌範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三屋清陰所藏《漢文軌範》為1888年(明治21年)第2版。封面書底破損不堪,字體難辨。書籤應為「漢文軌範改正再版」,分上下兩冊。上冊牌記頁以小篆題為「記事論說漢文軌範」,以楷書署「菊池三溪先生編纂」、「普級書房藏版」。後有一六居士所題「牖蒙」二字。翻頁後為一圖,圖的左上角題有王羲之〈蘭亭集序〉。翻頁後為凡例、目次,後進入正文。內文為雙欄版框,分上中下三欄,上欄集錄助語(語助詞)與故事纂要;中欄載佳句與用語,供讀者學習作文;下欄抄錄文章。皆以日文詩評點於旁,標明佳句與文意脈絡中的關鍵字眼等。版心白口單魚尾,由上到下依序為「漢文軌範」、卷數、內容、頁數。上卷分為記、題、跋、書、序、引八門。下卷分為論、說、記戰、贊、銘、記事、書簡啟、文八門。目錄之後,有「文體略解」說明各種文體之特色與用法。後有「總論」,錄中國歷來重要文論家對於文學之論述。內容不僅收錄中國歷代名家的文章,亦有當時日本漢學家之作品。在下冊的最後幾頁,為松泉堂最近出版書目的廣告,從這些書目中可以看見漢學在日本之發達,漢學著作豐富。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2. 1
    _PDM_

  3. 2
    _PDM_

  4. 3
    _PDM_

  5. 4
    _PDM_

  6. 5
    _PDM_

  7. 6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6:20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漢文軌範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68
Id: 286568
Title: 陳駿豪
Description: 陳駿豪畢業於復興商工,產品設計金工組,學了一年金工,大學讀書期間因緣際會下,到珠寶工作室當設計師有3年的工作經歷,2013年8月辭去工作,專職自己的創作、擺攤堅持至今。手工銀飾、天然寶石、自由創作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778
Id: 661778
Title: 臺中一中校歌、校旗及應援歌
Description: 此幀是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校歌、校旗及應援歌。 臺灣仕紳有鑑於教育才是真正能喚醒臺灣人民族文化意識的最佳手段,所以林烈堂、林熊徵、林献堂、辜顯榮、蔡蓮舫等創校委員捐地募款,募得248,820元,終於

MOC_Id: Culture_Place595502
Id: 595502
Title: 空間中的幻術
Description: 作者將這件作品〈空間中的幻術〉視為一種媒介或實驗狀態,透過雕塑本身的各種可能,例如幾何線條的重覆、扁平的層次壓縮、由廣至深,直到消失的視點變化,去引發它與周遭「看不見卻真實的空間」之間的荒謬對比感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773
Id: 659773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廖大昇 - 月下、晨幕、戲影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廖大昇所創作的膠彩畫。 第一張作品名為「月下」(膠彩紙本,91 cm x 72.5 cm,2005),畫面以一個圓與三塊長方形構成,圓形象徵月亮,圈內以圓紋的盛上肌理表達中華文化的意涵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32
Id: 301232
Title: 野有蔓草:野菜書寫
Description: 方這本散文集,《野有蔓草:野菜書寫》,接續著方梓的上一本散文集《采采卷耳》,更加聚焦於食物主題上,並將視野集中在「野菜」上。從書名就帶出自然、日常的內容主調。書中以花蓮為主要背景,書寫作者在花蓮生活時

MOC_Id: Culture_Event603110
Id: 603110
Title: 二結王公文化節
Description:   「二結王公文化節」於2010年銜接「大二結社區文化節」,是每年大二結地區的重要活動,內容包含王公生各項祭祀及慶祝活動、民俗技藝表演、社區青少年成年禮、卡拉OK歌唱比賽等。   「大二結社區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34
Id: 177634
Title: 大溪新福圳文獻整理暨水利效益評估資源再利用研究發展計畫期末報告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為大嵙崁文化促進委員會委託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執行之《大溪新福圳文獻整理暨水利效益評估資源再利用研究發展計畫報告》之期末報告。 大溪三層地區水田開墾歷史源於清朝道光8年(西元1828年)。隨後林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427
Id: 472427
Title: 螢雪軒叢書(卷六)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螢雪軒叢書》卷六,1894年(明治27年),青木嵩山堂排印。(日本)近藤元粹評訂。鉛印,六眼線裝,發行者青木恒三郎,印刷者谷口默次。該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32
Id: 595932
Title: 鹽寮之花
Description: 〈鹽寮之花〉此作品表達悠遠深奧而冷酷的生命意境,如同原始成形的螺旋狀化石,矗立於時間之流,傳遞出自然的美與真。〈鹽寮之花〉為民國84年(1995)花蓮國際石雕戶外創作公開賽得獎石雕藝術品,目前典藏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40
Id: 296340
Title: 半斤黃花四兩嘴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半斤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888
Id: 603888
Title: 秀姑巒溪泛舟第二回募集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1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秀姑巒溪泛舟旅遊開辦後廣獲好評,主辦的東亞旅營社花蓮港案內所決定第二次公開募集,活動期間是8月16日到18日,每人費用20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34
Id: 514434
Title: 社區介紹ㄧ茅埔城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03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157
Id: 267157
Title: 巢石居印存
Description: 〈巢石居印存〉為篆刻名家羅德星(1957-)作品,釋文:「巢石居印存。甲戌仲夏,羅德星署」(1994),姓名章:「巢石居」(朱文)、引首章:「書止」(朱文)。印蛻:「耐得半宵寒」(白文)、「耐得半

MOC_Id: Culture_Object608920
Id: 608920
Title: 噶瑪蘭廳志(五)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噶瑪蘭廳志》(五),本書封面書底的邊緣破損褪色較為嚴重,書題部分明顯毀損,內頁上側亦有毀損。內容收錄《噶瑪蘭廳志》卷五風俗志,但其中亦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206
Id: 563206
Title: 大戰霸王臺
Description: 《大戰霸王臺》,臺南華南書局發行,鉛印本,1953年(民國42年)8月出版,此版本雖未載明著作者,但據《民國通俗小說書目資料彙編》著錄,為「靈巖樵子」(江蝶廬),成書於民國初年[1]。封面書題「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62
Id: 600562
Title: 農業專修學校決定設立於鳳林,建設費萬圓期望郡民捐付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9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廳立農業專修學校已確定設立於鳳林郡下蕃社南方平原地帶,六日下午三時於鳳林武達殿,由郡下有志之士經花蓮港廳報告計畫後,對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58
Id: 594358
Title: 馬祖新村孩童寫作業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孩童寫作業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先生所提供,黃克銘先生為黃家第二代長子。 照片中的小朋友為50號黃家的眷村第二代。眷村家庭中,父親往往忙於軍務無暇顧及家庭,母親也忙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16
Id: 594216
Title: 馬祖新村-家人同遊彰化八卦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家人同遊彰化八卦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及其孫韓宜邦先生所提供。少將退伍的韓麟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八卦山建於彰化市,昔稱定軍山、望寮山或定寨,清嘉慶時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34
Id: 595934
Title: 三形態
Description: 〈三形態〉石雕作品選擇白色大理石為材料,以粗獷雕鑿的手法,刻出高聳的錐狀柱與遠古化石造型的元素組合在一起,具有原始巨石文化的陽剛情趣。這件充滿原始美感的作品,形塑了物質三態的意涵,物質的轉變,看似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16
Id: 301116
Title: 垃圾分類說明
Description: 本詩集選自作者陳克華於2016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計畫(IWP)期間創作的詩文,在那樣的時空裡,除了與世界四面八方而來使用各種語言,說著各種腔調的英文的作家們交流相處,中文詩也必須以英文的形式呈現在讀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23
Id: 300123
Title: 未大身,先大奶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未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98
Id: 594298
Title: 馬祖新村-舊活動中心前的敬老大會合影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舊活動中心前的敬老大會合影,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經擔任馬祖新村村長。 該照片可看到馬祖新村活動中心的舊貌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85
Id: 296385
Title: 土〔多束〕菩薩大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土〔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37
Id: 560037
Title: 韓麟將軍於金門榕園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韓麟將軍於金門榕園的留影照片,是由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823砲戰時1958年(民國47年)到1979年(民國68年)金門戰事如火如荼,共軍與國軍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57
Id: 514757
Title: 花蓮縣警察局潘林新舊局長交接典禮攝影紀念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潘林新舊局長1949年(民國38年)5月20日於花蓮縣警察局局長的交接典禮。「潘」便是潘揚海,其號為漢傑,生於民國元年(1912),為中國湖北人,曾擔任過軍職,在軍中擔任步兵上校,而後轉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20
Id: 235520
Title: 民間遊藝─水族陣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水族陣是由演員扮成海中生物的民間遊藝,把蛤蚌、蝦子、螃蟹、烏龜等道具穿、揹在身上,道具的華麗程度決定演出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16
Id: 595616
Title: 水門
Description: 作者坂井達省以天賜甘霖的意象,表現個人對藝術生命無限延展,以及水門開口後多樣的可能性。〈水門〉是一道連接天地的門,在冷硬的方石板塊,中間部位以波浪曲線構成對稱連結之立體圖形,併合的直線處隨凹凸形成

MOC_Id: Culture_Place603186
Id: 603186
Title: 改造仁和社區巷弄意象
Description:   南門港是早期羅東水運木材的集中地,其流經仁和社區,帶動社區經濟的活絡,創造出商店林立的熱鬧巷弄,包括公共澡堂、戲院、酒家、茶室、會館…等。後來經過都市變遷,記憶中的繁華街景已不復再,小巷弄內只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18
Id: 287418
Title: 陶器
Description: 該件阿美陶共八件,為近代阿美族人重拾製陶技藝所作的陶器,有公杯(折肩圈足酒器)、母杯(圈足酒器)、酒瓶、陶鍋、陶碗。臺灣原住民族中仍保有傳統製陶技術者僅存阿美族與雅美族。陶器在阿美族人生活中廣泛使用,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21
Id: 638121
Title: 莊幼岳
Description: 莊幼岳(1916-2007),彰化鹿港人,名銘瑄、字幼岳,以字傳世。其先祖於鹿港開設郊商「謙勝」行,為紳商世家。祖父莊士哲為前清廩生,擔任鹿港區區長20年;父莊嵩為櫟社詩人。其為三子。因家學淵源之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6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