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廖大昇 - 月下、晨幕、戲影藝術與人文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廖大昇 - 月下、晨幕、戲影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9773 , 欄位Id的內容是65977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廖大昇 - 月下、晨幕、戲影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這三張作品為廖大昇所創作的膠彩畫。 第一張作品名為「月下」(膠彩紙本,91 cm x 72.5 cm,2005),畫面以一個圓與三塊長方形構成,圓形象徵月亮,圈內以圓紋的盛上肌理表達中華文化的意涵、中間的長方形示意月光的照射,照亮牡丹花的美姿光線以金粉表現,暗處以銀粉表現,作品表現明與暗的情境趣味。 第二張作品名為「晨幕」(膠彩紙本,120cm x 120 cm,2009),清晨一對雉鳥站在枯木上呼吸新鮮空氣,遠眺火炎山,觀賞晨間靜致的原野,晨霧幕幕輕飄思索著一天的開始,期待那晨曦的升起,又是一日好清爽。 第三張作品名為「戲影」(膠彩紙本,90 cm x 180 cm,2008),陽光照射下,廟宇屋簷群鴿嬉戲,誠詢菩薩人間事,畫面以橫與直構成,陰影斜射增添畫面變化,作品以紅瓦及紅柱貫穿整幅色彩,襯托青灰鴿子的色彩,磚塊花紋及柱子的雕刻與盛上表現其肌理,在菩薩面前,陰陽畫面樂觀情意。 廖大昇出生於臺中市清水,畢業於臺灣省立臺中師範學校,1957年間師事林之助,並參與最早的「師生研究會」共同研究學習膠彩畫,1958年作品曾入選全省美展,於同年再獲中部美展第二名。1968年轉任清水國中美術班教師,1990-1992擔任臺中縣美術協會理事長,1992年獲頒臺中縣美術家特殊貢獻獎。1978年清水地區在地藝術家自組成立「牛馬頭畫會」,希望為清水人文特色、自然生態、歷史足跡等以藝術作品推動在地文化,廖大昇為創始人之一。 廖大昇於2000年登記完成後擔任理事長至2004年,期間舉辦各種活動活絡地方增進藝術氣息;2003-2005接任臺北市膠彩畫綠水畫會理事長,並創辦「綠水賞」之公募美展活動;2004-2006接任「臺中縣葫蘆墩美術研究會」、「臺中縣兒童美術教育協會」理事長,此期間亦辦理各項展覽及活動,並致力推動兒童美術教育,以及爭取《美育獎章》的徵選以鼓勵美術教師,廖大昇以自身的能力及資源為推動家鄉的美術教育而努力,卻謙沖自持而從不居功。曾任「臺灣膠彩畫協會」、「綠水畫會」評議委員,以及「全國美展」、「大墩美展」、「中部美展」、「桃源美展」、「綠水賞美展」、「帝寶美展」等評審委員。 創作作品早期以花鳥寫生為主,後因旅行對各處美景多有感懷,因此中期之後風景及人物作品日益增多。花鳥作品偏向平面裝飾性畫風,光鮮豔麗的花朵配置優雅古典色彩的器皿,自成一格的畫面組成,有如古玩賞遊般雋永難忘。平和清新卻充滿新鮮光線下的風景作品,也常因畫面中獨特的色彩及空間區隔配置而使人流連忘返。(文字介紹摘錄自《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委託研究案》期末報告,詳見關聯資源網頁)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977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65CE1328-5224-4D69-AE04-C6B673E8052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2-01T02:28:1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773
Id
659773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廖大昇 - 月下、晨幕、戲影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廖大昇所創作的膠彩畫。 第一張作品名為「月下」(膠彩紙本,91 cm x 72.5 cm,2005),畫面以一個圓與三塊長方形構成,圓形象徵月亮,圈內以圓紋的盛上肌理表達中華文化的意涵、中間的長方形示意月光的照射,照亮牡丹花的美姿光線以金粉表現,暗處以銀粉表現,作品表現明與暗的情境趣味。 第二張作品名為「晨幕」(膠彩紙本,120cm x 120 cm,2009),清晨一對雉鳥站在枯木上呼吸新鮮空氣,遠眺火炎山,觀賞晨間靜致的原野,晨霧幕幕輕飄思索著一天的開始,期待那晨曦的升起,又是一日好清爽。 第三張作品名為「戲影」(膠彩紙本,90 cm x 180 cm,2008),陽光照射下,廟宇屋簷群鴿嬉戲,誠詢菩薩人間事,畫面以橫與直構成,陰影斜射增添畫面變化,作品以紅瓦及紅柱貫穿整幅色彩,襯托青灰鴿子的色彩,磚塊花紋及柱子的雕刻與盛上表現其肌理,在菩薩面前,陰陽畫面樂觀情意。 廖大昇出生於臺中市清水,畢業於臺灣省立臺中師範學校,1957年間師事林之助,並參與最早的「師生研究會」共同研究學習膠彩畫,1958年作品曾入選全省美展,於同年再獲中部美展第二名。1968年轉任清水國中美術班教師,1990-1992擔任臺中縣美術協會理事長,1992年獲頒臺中縣美術家特殊貢獻獎。1978年清水地區在地藝術家自組成立「牛馬頭畫會」,希望為清水人文特色、自然生態、歷史足跡等以藝術作品推動在地文化,廖大昇為創始人之一。 廖大昇於2000年登記完成後擔任理事長至2004年,期間舉辦各種活動活絡地方增進藝術氣息;2003-2005接任臺北市膠彩畫綠水畫會理事長,並創辦「綠水賞」之公募美展活動;2004-2006接任「臺中縣葫蘆墩美術研究會」、「臺中縣兒童美術教育協會」理事長,此期間亦辦理各項展覽及活動,並致力推動兒童美術教育,以及爭取《美育獎章》的徵選以鼓勵美術教師,廖大昇以自身的能力及資源為推動家鄉的美術教育而努力,卻謙沖自持而從不居功。曾任「臺灣膠彩畫協會」、「綠水畫會」評議委員,以及「全國美展」、「大墩美展」、「中部美展」、「桃源美展」、「綠水賞美展」、「帝寶美展」等評審委員。 創作作品早期以花鳥寫生為主,後因旅行對各處美景多有感懷,因此中期之後風景及人物作品日益增多。花鳥作品偏向平面裝飾性畫風,光鮮豔麗的花朵配置優雅古典色彩的器皿,自成一格的畫面組成,有如古玩賞遊般雋永難忘。平和清新卻充滿新鮮光線下的風景作品,也常因畫面中獨特的色彩及空間區隔配置而使人流連忘返。(文字介紹摘錄自《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委託研究案》期末報告,詳見關聯資源網頁)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OGDL_
-
1_OGDL_
-
2_OGDL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2-01T02:28:18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廖大昇 - 月下、晨幕、戲影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12
Id:
514312
Title:
遐齡女菩薩見證天送埤七十載滄桑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82053
Id:
282053
Title:
馬祖民居牆體裝置:落水頭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為了避免屋頂的排水散溢,會在牆面設置「落水頭」,若是四面圍蔽且設有女兒牆的民居建築,即可考慮用此設計來排放女兒牆內的雨水。落水頭通
賣藥團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567495
Id:
567495
Title:
賣藥團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由資深歌仔戲表演者「陳春治」老師所提供,內容為陳春治老師早年於賣藥團中的演出,以及現場的情況。
過去的傳統社會,因資訊條件不發達,人們往往都得趁著地方廟會或趕集的時候,才有機會到一些固定
馮朝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84
Id:
283584
Title:
馮朝宗
Description:
從事石雕創作二十餘年的花蓮石雕藝術家馮朝宗年輕時就讀工專機械科,從楊正端、莊丁坤兩位亦師亦友的石雕藝術家身上初接觸石雕,學習到從泥塑到完成一件石雕作品的技巧。他選擇以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為題材,深入技巧的
空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65
Id:
595865
Title:
空間
Description:
〈空間〉這件雕塑作品由三個白色的大理石組成,並以一個塑膠合成體將它們接在一起。石化的齒輪代表未來的軌跡。義大利籍石雕家法蘭西斯柯•馬索塔(Francesco Mazzotta)想以變速箱、機械感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900
Id:
603900
Title:
廳下市郡青年團對抗陸上競技大會二十四日花陵運動場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18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廳下青年團對抗陸上競技大會在本月24日下午2點在花岡山運動場上盛大舉行。廳下青年團員的出場資格需在廳下住滿6個月以上
大溪展望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30
Id:
268330
Title:
大溪展望
Description:
〈大溪展望〉呈現畫家於高處遠眺大溪所見的景象。從遠山、丘陵到臺地上的小鎮聚落,再到寬闊的河岸與田野,由高向低蜿蜒交疊而下,完整呈現層層疊疊的丘陵地形。畫面中央可見筆直跨越茄苳溪的大溪橋,此橋不但是
白米的礦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67
Id:
514467
Title:
白米的礦石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People739011
Id:
739011
Title:
一八七五,衛武營人周先生。和他的舞者們。
Description:
關於周書毅,他不說自己來自何方?因為場域並不是這麼重要。
由於他是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的駐地藝術家,在自我介紹時,總可以聽見周書毅說,「我來自衛武營。」他說,一切,從身體出發。與人,與地,與社會,
MOC_Id:
Culture_Place635723
Id:
635723
Title:
二林第一公有零售市場洪氏布莊
Description:
1953年臺灣開始實施第一期四年經建計畫的進口替代經濟發展政策,美國提供美援資金與物資。物資部份棉花佔了兩成,美援的棉花供應推動臺灣在1950年代棉紡業的快速發展,1950年臺灣只有200家棉布廠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75
Id:
516675
Title:
軍人援護會花蓮港市分會十四日發會式
Description:
本篇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12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因應花蓮港市從街升格為市,原本由花蓮郡管轄的的花蓮港市內軍人援護事業,將伴隨花蓮港市制施行而移管,並新成立軍人援護會花蓮港市分會。相
姜憲明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65
Id:
283565
Title:
姜憲明
Description:
姜憲明於1972年出生,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 自1993年第一件雕刻產生,引領他日後無怨無悔執著於煙霧瀰漫粉塵世界裡,並多次獲得國內重要雕塑獎項。2001年獲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
中港落瀑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224573
Id:
224573
Title:
中港落瀑一
Description:
水資源中心將過濾消毒後的清水抽送至中港大排的上游處,中港廣場末端,倒伏壩後方,在立面擷取山勢高低起伏,象徵萬巒綿延的山林,並於山林間生之泉水溢流於中港大排中之意象「澄-光之柱」下方,於五顆不規則水晶石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954
Id:
210954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51:北海道廳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張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51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北海道廳」,右向左橫書。以及英譯「HOKKAIDO ADMINISTRA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50
Id:
515950
Title:
花蓮港高爾夫俱樂部繪葉書
Description:
繪葉書為日文風景明信片的意思,此張圖片是繪製花蓮港高爾夫球場地形範圍的繪葉書,可見當時的花蓮港高爾夫球場為一處有名的景點。從此張繪葉書上可以看見幾個重要的資訊,例如左上角的方位標示、球場內的等高線
大和小學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5968
Id:
505968
Title:
大和小學校
Description:
與臺灣其他地方的製糖工場相同,日治時期製糖工場在設立之時不僅僅是建立製糖工場,而是將人(員工)定著於此,因此多數的製糖工場都設有「社宅街」,員工可以在這個區域中,解決大部分食衣住行的需求。大和小學
湯匙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14
Id:
287314
Title:
湯匙
Description:
該組件有木匙三支,以木頭經刨鑿、打磨處理而成的飲食用具,無雕刻紋飾,製作年代約為1946年,是族人早期用來吃飯和喝湯的器物。 這幾件布農的木匙在形制上顯得樸實並著重實用性,因其居住山區、遷移頻繁,所
進士楊士芳故宅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29
Id:
284729
Title:
進士楊士芳故宅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2日的主題是「
楊妙珍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62
Id:
286462
Title:
楊妙珍
Description:
楊妙珍為花蓮縣表演藝術類街頭藝人,擅長以薩克斯風演奏國,台,日語老歌。薩克斯風是種木管樂器,但管體通常是用黃銅製造,使得薩克斯風同時具有銅管類樂器的特性。從發聲原理上來看,與同樣使用單簧片的單簧管相同
講解唐詩選(上)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637
Id:
467637
Title:
講解唐詩選(上)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講解唐詩選》,共2冊,封面題籤「講解唐詩選」,本套書無版權頁,卷首署「下村訓賀編輯」、「版權所有 嵩山堂出版」。
按:1883年,「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59
Id:
234059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10
Description:
花蓮縣文化局於105年3月28日起至年底,在圖書館二樓大廳舉辦「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陳雨航」,該次展出主題為「從記憶原點開啟文學世界」。揭幕茶會邀請作家陳黎、邱上林、李進益等人對話。陳雨航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33
Id:
594233
Title:
馬祖新村模範父親-劉元戎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劉元戎先生獲頒父親楷模之刊物,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劉元戎先生榮獲1997年(民國86年)眷村社區模範
北斗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24
Id:
301324
Title:
北斗行
Description:
1978年《北斗行》中收入楊牧青壯年期36歲時作「孤獨」,詩中將孤獨寫成一匹衰老的獸,在詩人黃昏獨自飲酌時,從他充滿風暴的內心世界「費力地走進」酒杯裡,詩人不忍慈祥地把他送回心裡,孤獨這匹獸被酒壓抑、
仁和巷弄文化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13878
Id:
513878
Title:
仁和巷弄文化館
Description:
「仁和社區巷弄文化館」前身是「新蘭社」北管館閣,乃是社區文化保存與展現的場所。「巷弄」長久以來一直是仁和社區的重要生活空間,但是這些充滿生活記憶的空間,卻隨著都市發展的過程而逐漸被人們淡忘,甚至成
MOC_Id:
Culture_Event235583
Id:
235583
Title:
永和美麗傳說,林晉水墨懷舊創作展-瓦磘溝圖
Description:
林晉,於2019年8-9月於中和美麗永和生活館,舉辦「永和美麗傳說-林晉水墨懷舊創作展」,將百年來永和的變遷,以繪畫創作的形式展出,其中包括一幅瓦磘溝的大幅繪畫,將已不復存在的永和瓦磘溝過往的形貌
MOC_Id:
Culture_Object605345
Id:
605345
Title:
紅褐金蔥地花卉印花針織緄邊五分袖旗袍
Description:
小圓角立領,右衽半開式襟型(小圓襟),脇邊開隱形拉鍊,五分袖,合身收腰(含胸褶、前腰褶、後腰褶)。衣長至小腿,脇邊兩側開衩。領、襟、袖口、衩、下襬紅色與金色雙緄邊。襟上有暗釦,為「555」品牌。右
譚海(卷之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87
Id:
472987
Title:
譚海(卷之二)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譚海》,日本依田百川著,1884年(明治17年)鳳文館本。本書為線裝本,但磨損及蟲蛀情形嚴重,封面書寫「譚海 卷二」。書內註明本書是「
縱橫原野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34
Id:
267534
Title:
縱橫原野
Description:
〈縱橫原野〉為王農(1926-2013)於1972年所作,畫六匹駿馬於草原馳騁之景,在長136公分的橫幅中特寫六馬英姿,細膩捕捉群馬奔跑的瞬間動態。款識:「縱橫原野。壬子年春,王農戲墨。」鈐印:姓
伊莎‧布蘭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24
Id:
283624
Title:
伊莎‧布蘭
Description:
若真的要與其他石雕家比起來,10年前才專心從事藝術創作的伊莎‧布蘭其實算是資淺的。但是她嘗試過各式各樣不同的媒材創作:素描、油畫、捏陶、雕塑。這幾年因為藝術家友人協助石材取得,所以大部分創作以石雕為主
第六回卒業紀念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119
Id:
210119
Title:
第六回卒業紀念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照片上方註明「第六回卒業紀念」。背景雷同於「元長公學校」,應是元長公學校第六屆畢業紀念照。
日治時期的教育體系,教職員被視為文官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7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1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69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6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43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0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8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