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蘇罔市貼布畫故事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蘇罔市貼布畫故事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蘇罔市貼布畫故事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96273 , 欄位Id的內容是29627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蘇罔市貼布畫故事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放牛的畫面。故事講述蘇罔市過去在農村的生命經驗與勞動經驗。 小時候家中窮,沒辦法讓家裡所有小孩都去念書,於是我從小就沒有去念書,在家裡幫忙種田。 小時候我騎在牛上幫家裡犁田,那隻牛很派,很愛生氣,天氣熱了就不走,口渴肚子餓就直接停在原地,我怎麼拉它都不動。還有一次,它甚至直接把我從牛背上摔下來,我從牛身上摔下來,還不敢跟爸媽說,怕被罵,回家後直接躲進棉被裡躲了一個晚上。再後來我結婚幾年後家裡也沒有種田了,那隻牛也送人了,現在也不知道它去了哪裡。 結婚之後,我也沒再去種田了,我後來做得的工作是去山上找玉石來賣錢,我每天要爬山爬三四個小時才能到採玉石的地方,裝完滿滿一袋的玉石,再將它背下山,背下山之後還沒完,還必須把它磨成手環的形狀,才能搭飛機載去台北賣。在採玉的過程,手都磨破了,卻才只能賣那一點點的錢。我老公也是做類似採玉的工作,只是他吸到礦山裡的毒氣,45歲就走了,他走了之後我除了採玉之外又另外做了很多其他的工作,辛辛苦苦總算把小孩養大了,現在我都還有曾孫子了,孩子們也都很孝順,我現在也就煮煮飯給他們吃,閒來沒事來社區上課,生活過得還挺開心的。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627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E5210E5B-3A57-4671-A783-487732D905B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2T15:54:5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273

Id

296273

Title

蘇罔市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放牛的畫面。故事講述蘇罔市過去在農村的生命經驗與勞動經驗。 小時候家中窮,沒辦法讓家裡所有小孩都去念書,於是我從小就沒有去念書,在家裡幫忙種田。 小時候我騎在牛上幫家裡犁田,那隻牛很派,很愛生氣,天氣熱了就不走,口渴肚子餓就直接停在原地,我怎麼拉它都不動。還有一次,它甚至直接把我從牛背上摔下來,我從牛身上摔下來,還不敢跟爸媽說,怕被罵,回家後直接躲進棉被裡躲了一個晚上。再後來我結婚幾年後家裡也沒有種田了,那隻牛也送人了,現在也不知道它去了哪裡。 結婚之後,我也沒再去種田了,我後來做得的工作是去山上找玉石來賣錢,我每天要爬山爬三四個小時才能到採玉石的地方,裝完滿滿一袋的玉石,再將它背下山,背下山之後還沒完,還必須把它磨成手環的形狀,才能搭飛機載去台北賣。在採玉的過程,手都磨破了,卻才只能賣那一點點的錢。我老公也是做類似採玉的工作,只是他吸到礦山裡的毒氣,45歲就走了,他走了之後我除了採玉之外又另外做了很多其他的工作,辛辛苦苦總算把小孩養大了,現在我都還有曾孫子了,孩子們也都很孝順,我現在也就煮煮飯給他們吃,閒來沒事來社區上課,生活過得還挺開心的。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2T15:54:58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

「蘇罔市貼布畫故事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57
Id: 665157
Title: 雲林縣分會附設軍眷幼稚園第五屆畢業典禮
Description: 此影像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四卷第三期(1963)頁尾各分會工作活動影輯,拍攝地點雲林斗六。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雲林縣分會附設斗六軍眷幼稚園第五屆畢業生畢業典禮暨本學期休業式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70
Id: 139270
Title: 馬祖防衛司令部第5任司令官梁鳳彩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來臺,歷經10年馬祖守備區軍備整建,1965年馬祖守備區改編為馬祖防衛司令部,管轄東引、白犬、北高、南竿東、西5個守備區及1個亮島守備隊,得一併佈署兵力。馬祖防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79
Id: 168579
Title: 鄒族四社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四社群的男女,穿著服飾。

MOC_Id: Culture_People160256
Id: 160256
Title: 廖文毅
Description: 廖文毅對西螺老一輩人是傳奇、光榮,但又有點晦澀的人物,而對於70年代後的人則是幾乎完全陌生,彷彿這個人沒有存在過。廖文毅是「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大統領,在當時險峻而且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中,他以流

MOC_Id: Culture_Object627058
Id: 627058
Title: 台東師範學校畢業証書
Description: 姚清華,1941年(民國30年)生,金門人,曾任金門縣立榜林、賢庵、愛華分校、湖埔、城中莒光分部等國民小學教師、主任、校長等。1958年(民國47年)10月,因砲戰關係,金門中學九百二十一位學生遷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992
Id: 277992
Title: 張嶷同海澄縣丞往呂宋,縣丞歸後病心悸而死 廈門志卷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三十二年,漳人張嶷上書:請開呂宋機易山,云有金豆自生。詔下,遣海澄縣丞同往。佛郎機款丞酒,問金豆生何樹?嶷曰:大地皆金,何必樹。酋大笑,幾殺丞。丞歸,病悸死。嶷伏誅,傳首海外。夷故虐流寓者;至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21
Id: 168621
Title: 雅美族人所養的山羊
Description: 住家的建地為長方形平面,比地面低下很多,其四周堆疊礫石,如圖所示。左下端所見為屋梁的一部份及網。地表鋪石,上有山羊,毛色帶有黑、白、黃三色的斑,為族人所飼養。海上有航行來往於此島的汽船。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954
Id: 660954
Title: 大里市志-風俗志、勝蹟志、藝文志
Description: 大里舊稱大里杙,地理環境優越,交通便捷,工商發達,為臺中通往臺灣省政府、南投必經之重鎮。撫今之安和樂利,追昔之慘澹經營,歷經滄海桑田,物換星移,期間不乏可歌可泣之艱辛奮鬥史事與先民開荒拓野事蹟,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58
Id: 665158
Title: 清泉崗裝甲部隊將士夾道歡迎皮以書總幹事
Description: 此影像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四卷第九期(1964)頁2至3,拍攝地點台中。 這次全國婦女界勞軍團由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皮以書(1904-1974)總幹事率領「中華國劇研究會」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340
Id: 649340
Title: 馬偕醫院診所治療情形─趙榮發醫師、吳阿玉小姐
Description: 本圖為馬偕醫院皮膚科趙榮發醫師與吳阿玉護士診療漢生病患者之情形,收錄於1964年的《臺灣痲瘋救濟協會年度報告》。馬偕醫院的漢生病門診早在1924年由院長戴仁壽醫師創辦,戰後於1955年由厚士端醫師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95
Id: 168495
Title: 布農族干卓萬群的房屋
Description: 濁水溪上游干卓萬的房屋。屋頂及牆壁用板岩建造,為防風及防備敵人的攻擊,房屋的前面疊堆石板,並把房屋圍起來,這種建築見於此一地區以及丹社群的布農族。吊在屋簷下的是人頭骨,多為獵獲自鄰近地區的霧社群及萬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89
Id: 168489
Title: 排灣族恆春下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高士佛社女人側面照。頭髮用銀鎖鍊紮束,再用布纏捲,並揷菊葉。耳垂孔塞與男人所用者同形的貝殼製耳飾。上衣邊緣有刺繡,並把袖囗折上一截,為恒春下群獨特的風格。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885
Id: 661885
Title: 彰化銀行創立十周年紀念攝影
Description: 大正5(1916)年,彰化銀行遷移臺中營業十週年,董監事於開會後在行舍前合影。後排站立者左起第2、3位分別為林獻堂、辜顯榮。 本照片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四集》〈人物與服飾篇〉(第31頁)

MOC_Id: Culture_People343203
Id: 343203
Title: 伊凡˙虎辣
Description: 伊凡˙虎辣出生於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在他五歲時家裡就有蓪草的種植,據他描述,每當蓪草採收之際,全村的人幾乎都動了起來,村裡的媽媽負責煮炊的家務,採收蓪草雖是男人的工作,孩童們也必須在一旁協助幫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24
Id: 280924
Title: 鄭成功雖有瘧疾仍趕路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比又病瘧,力疾趨休寧,買舟入嚴陵。

MOC_Id: Culture_Event659188
Id: 659188
Title: 精神病科成立十週年特刊-十年護理業務之發展-傅藹英
Description: 此張圖片為1962年陸軍八零一總醫院精神病科成立十週年特刊,傅藹英護理長介紹業務發展。 北投精神科成立於1952年(民國41年),當時一般護理從業人員對精神病人缺乏了解,多敬而遠之,起初也只有寥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75
Id: 660475
Title: 臺中國語學校時期師生合照
Description: 臺灣在日治時期的師範教員養成教育,始自明治28(1895)年7月,創設於臺北的芝山巖學堂。後於明治32(1899)年4月分別在臺北、臺中、臺南設立師範學校,至明治37(1904)年所有的師範教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150
Id: 278150
Title: 案內應訊多人,察其詞色,確非附賊情虛者可以詭托,是故許懷等三十五名,係平民並非賊黨。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六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茲臣甫抵嘉義,所有案內應訊多人,不待查拏俱各自行投到。察其詞色,確非附賊情虛者可以詭托。且其內有張海已年逾八十翁,送來年甫十五素患瘋病之陳應、避難流離之番婦留娘,其衰弱疲癃,勢難從賊,更可一望而知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79
Id: 514679
Title: 台灣軍司令畑俊六
Description: 畑俊六,出生於1879年(明治12年)福島縣的一個日本東京武士家庭,其父俊藏曾經是會津藩士,在明治維新時期參加戊辰戰爭,哥哥畑英太郎,後來也是日本大將,1931年(昭和6年)918事變前死在關東軍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27
Id: 168627
Title: 雅美族的女人
Description: 雅美族的女人正面照。該族女人皆採相同的頭髮梳理法。本圖婦人手臂上帶銀製的手鐲,腰間圍布。

MOC_Id: Culture_Event649470
Id: 649470
Title: 樂生療養院五官科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漢生病患者正在接受五官科診療的情況,收於1960年之《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三十週年紀念特刊》中。 樂生療養院對外門診的部分僅有漢生病,但對內則需負責院民的所有醫療工作,故樂生院除治療漢生病

MOC_Id: Culture_Event659218
Id: 659218
Title: 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病科排球比賽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攝於1962年,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病科排球比賽,畫面中球正以拋物線拋出。 每天早上精神病患按時吃完早餐,9點多左右會到操場升旗,接著便是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就是排球、羽毛球、籃球等等,可以

MOC_Id: Culture_People284266
Id: 284266
Title: 王攀元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七張社區的日曆。本篇7月21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44
Id: 276944
Title: 贈日本公醫楹聯,以誌醫病之恩 臺陽詩話卷下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庚子之秋,余病甚,群醫袖手無術。有薦日本公醫樋村龜次郎,延而治之,旋起沈疴,鄰里驚傳其神效。余以詩贈之。有一聯云:『每苦世無醫國手,豈知君有活人方』;竝自作隸書,用表微忱。先生得之,更有重於他物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00
Id: 509200
Title: 倩影菁橋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民國49年(1960)一群花女學生們於菁華橋所拍攝之影像,照片中可看見遠處房金錯落、景緻純樸。菁華橋位於美崙溪上,建於大正12年(1923),日治時期稱為「朝日橋」,其橋樑本身位於美崙坡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17
Id: 281017
Title: 周某因悲傷過度嘔血而死亡 爝火錄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有周姓者,悲憤填胸(一作搥胸),嘔血數升死。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393
Id: 278393
Title: 楊林氏親自照顧手足麻木的姑姑並奉侍湯藥 彰化節孝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節孝婦楊林氏,東螺西堡湳底莊林章之女。生於嘉慶八年。于歸於北斗街楊水之子生員楊景生為妻,時年二十歲。道光八年,其夫赴鄉試,船破而沒,氏年二十八歲。守至同治五年,計守節三十七載。同治十二年請旌表。考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84
Id: 279684
Title: 肅遴嘔血而死 續明紀事本末卷之十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其兄肅遴,亡命崑山,怏怏不得志;一夕嘔血,大呼不絕死,年三十。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834
Id: 280834
Title: 作者與焦弱侯都患有足疾 陳第年譜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余昔曾病足,君頻到床前,今君足亦病,過訪復如然,余遊犯瘴癘,中濕宜跰鮮,君隱澹園內,著書日高眠,云胡遘茲患,閉戶若逃禪……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366
Id: 277366
Title: 孫段娘盡心調護姑楊氏,待夫族和睦無間言 鳳山縣采訪冊辛部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節孝婦孫段娘,觀音里三奶壇莊廩生孫邦時次女也。年十六,適同里楠梓阬街監生郭祥騰長子拱星為妻。姑楊氏,臥病數年,婦奉侍湯藥維謹。夫素有顛疾,發輒數月,婦盡心調護,至忘寢食,亦略無怨悔。同治丙寅夫卒,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1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1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5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6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4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0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18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7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9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1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2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1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15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1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