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山中霧濛似詩境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山中霧濛似詩境藝術與人文

山中霧濛似詩境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67545 , 欄位Id的內容是26754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山中霧濛似詩境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山中霧濛似詩境〉為著名水墨畫家黃昭雄(1941-)作品,款識:「山中霧濛似詩境。乙丑春日黃昭雄」,姓名章:「昭雄」(白文)。此畫以俯瞰視角構圖,描寫崇山穹谷之間,煙嵐浮動、松林蒼鬱之景色。 在黃氏的畫幅中,前景有三兩屋舍,掩映於松林之間,主峰山勢高絕險峻,雲橫山腰,其上有奇松盤據,谷間雲霧繚繞,聚散無定,一片煙雨迷濛之境,也暗示了其間迂迴的山徑與溪流,但見一點景人物漫步於山徑,點出「山中霧濛似詩境」之畫意。 北宋畫家郭熙(約1000-約1087年後)《林泉高致》中提及:「山欲高,盡出之則不高,煙霧鎖其腰則高矣。水欲遠,盡出之則不遠,掩映斷其脈則遠矣。」正說明了水墨畫的構圖原則。水墨以虛代實,以實補虛。欲顯山之高,僅從大小比例並無法突顯,但幾處留白的雲霧卻能輕易地烘托出高山的氣勢,同樣的,幾點濃墨或幾叢樹林點簇,虛實掩映,就能加長流水,憑添畫外之意,此作正是此一畫理的具體呈現。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754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94801F41-5945-4FCE-9CBA-276157965BE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2-17T16:26:5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45

Id

267545

Title

山中霧濛似詩境

Description

〈山中霧濛似詩境〉為著名水墨畫家黃昭雄(1941-)作品,款識:「山中霧濛似詩境。乙丑春日黃昭雄」,姓名章:「昭雄」(白文)。此畫以俯瞰視角構圖,描寫崇山穹谷之間,煙嵐浮動、松林蒼鬱之景色。 在黃氏的畫幅中,前景有三兩屋舍,掩映於松林之間,主峰山勢高絕險峻,雲橫山腰,其上有奇松盤據,谷間雲霧繚繞,聚散無定,一片煙雨迷濛之境,也暗示了其間迂迴的山徑與溪流,但見一點景人物漫步於山徑,點出「山中霧濛似詩境」之畫意。 北宋畫家郭熙(約1000-約1087年後)《林泉高致》中提及:「山欲高,盡出之則不高,煙霧鎖其腰則高矣。水欲遠,盡出之則不遠,掩映斷其脈則遠矣。」正說明了水墨畫的構圖原則。水墨以虛代實,以實補虛。欲顯山之高,僅從大小比例並無法突顯,但幾處留白的雲霧卻能輕易地烘托出高山的氣勢,同樣的,幾點濃墨或幾叢樹林點簇,虛實掩映,就能加長流水,憑添畫外之意,此作正是此一畫理的具體呈現。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OGDL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2-17T16:26:56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山中霧濛似詩境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019
Id: 323019
Title: 瓊林一門三節坊
Description: 瓊林一門三節坊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59
Id: 514259
Title: 校長村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香和、清溝;南澳鄉金岳;員山鄉結頭份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結頭份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2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81
Id: 286581
Title: 鄔珍禎
Description: 花蓮文化園區釀市集攤位「烏龜媽媽皮雕」工作室負責人(工作室地址位於:973花蓮縣吉安鄉南海三街35號),鄔珍禎認為:「能跟客人互動是很有趣的事,尤其小朋友富有想像力,常有獨到的配色想法、圖案構思,有著

MOC_Id: Culture_Place284633
Id: 284633
Title: 金岳耆老街―傳統工藝傳承空間
Description: 部落傳統工藝為部落文化傳承之生活核心,目前金岳部落有5位分別保有編織、藤編、打獵技藝的耆老,我們稱他們為部落工藝師。對一般工藝師們而言,工坊、創作展示與家屋空間往往是難以分割的,因此他們的工坊與展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29
Id: 180729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介紹導覽手冊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由「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策展團隊,包含策展人徐景亭小姐(照片左側)與協同策展人吳孝儒先生(照片右側),闡述與演講「混種新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31
Id: 600431
Title: 花蓮港鄉軍各班對抗射擊大會 南黑金班獲勝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2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鄉軍花蓮港分會昨20日上午8點在米崙陸軍射擊場舉辦各班射擊對抗大會。由高橋聯合分會長帶領南、北黑金廳、築港花蓮郡、アルミ(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65
Id: 514465
Title: 永春城的由來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81
Id: 594281
Title: 馬祖新村-劉先生於家中客廳留影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劉先生於家中客廳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早期的電視並非各家各戶都可以購買,甚至需要申請相

MOC_Id: Culture_Object185010
Id: 185010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徐藍松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42
Id: 286042
Title: 太魯閣交響
Description: 〈太魯閣交響〉這件作品的外觀,以戒指為基本型,利用弧形支撐架,頂著一塊樹脂塊體,光源自塊體中射出,如閃耀的明珠。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每一件作品皆以融合環保與綠資源的概念為目標。此件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93
Id: 267593
Title: 鄉居客來訪
Description: 吳長鵬(1934-2013)所作〈鄉居客來訪〉以俯瞰角度描繪一座植栽豐富的園區,以及周邊風景。作者款識:「鄉居客來訪,癸未年吳長鵬作。」,姓名章:「漫漶不清」(白文)、「吳長鵬」(朱文),壓角章: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31
Id: 285931
Title: 找水
Description: 主題〈找水〉即是嘗試將液體狀態的水,轉化成可被觸摸的固體,實現實體的雕刻作品,三條象徵的水穿流在空心圓栓中,水有如靈巧的條柱,向生命泉源移動。「找水」即引喻追尋創作的源頭,在嘗試過程中可以發現無窮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223
Id: 169223
Title: 尋根
Description: 彭玉琴(1949-)所作〈尋根〉描繪老榕樹盤根錯節,枝葉蔥鬱,天空雲霧迷幻。作者款識:「尋根。歲在丙子仲秋,彭玉琴。」姓名章:「彭」(白文)、「玉琴」(朱文)。 畫中榕樹呈Y字形屹立,如人伸臂,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85
Id: 285885
Title: 鹽寮之花
Description: 〈鹽寮之花〉此作品在表達悠遠深奧而冷酷的生命意境,如同原始成形的螺旋狀化石,矗立於時間之流,傳遞出自然的美與真。〈鹽寮之花〉為「1995花蓮國際石雕戶外創作公開賽」得獎之石雕藝術品,目前典藏於花蓮縣政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65
Id: 271765
Title: 陳天乞代表作品:姜子牙抗聞仲
Description: 陳天乞代表作品:姜子牙抗聞仲 此作品於廟內龍爿數出來第三框,為作品主體之一。融合交趾陶與剪黏技巧,並敷以彩繪,其形象頭戴將盔、身披戰袍、雙手持鞭,坐騎狀似麒麟。此人物為殷商太師聞仲,坐騎為墨麒麟

MOC_Id: Culture_Place608453
Id: 608453
Title: 陶隱工坊
Description: 陶隱工坊是由陶藝家陳建華先生與太太吳玉嬋一起打造的陶藝工作室,空間約20坪,2006年11月23日設立陶隱企業社經營,也為宜蘭縣農會休閒農業推薦景點之一。陶隱工坊園區內包含工作室、體驗教室及展示館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76
Id: 514376
Title: 一群瘋子促成了這段姻緣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People271283
Id: 271283
Title: 文資技術保存者莊新利
Description: 莊新利,昭和8年(1933)生,17歲開始與父親學一年土木工程,隔年桂林聚落有一間竹管厝要興建,原本已經講好了,但莊新利的父親剛好身體不適,無法順利赴約,莊新利當時只有18歲,就自告奮勇要去試試看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48
Id: 301048
Title: 鐵橋下的鰻魚王(原名:鐵橋下的水蛇與鰻魚王)
Description: 《鐵橋下的鰻魚王》描述四個小學生因為肥胖而自卑,覺得「各有殘缺」,因而同病相憐,經常湊在一起。他們常常到傳說有水蛇出沒的葫蘆塘去探險,無意中遇到在葫蘆塘撈捕鰻魚的「獨臂青年」,這個青年雖然殘缺,卻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401
Id: 289401
Title: 地景的詩意——宜蘭歪仔歪詩社詩選
Description: 本詩集為十一位「歪仔歪詩社」的詩人——黃智溶、零雨、劉三變、張繼琳、一靈、曹尼、柯蘿緹、果果、甘子建、詹明杰、楊書軒——以宜蘭本土地景為題材的創作。透過地景詩書寫,呈現宜蘭文學沃土的豐饒之感。 十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76
Id: 516676
Title: 東亞觀光臺灣視察團十九日來花
Description: 本篇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12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說明東亞觀光株式會社主辦的臺灣視察團一行十四人19日預計將來花蓮港視察,從南迴北上到花蓮,訪問花蓮港市內外、移民村等地,20日再前往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093
Id: 304093
Title: 建築-西利堂01
Description: 許續一生中建有家宅三間,家宅皆取往西下海捕魚即有利之寓意,並命之為「西利堂」:其中一間在社中西邊係傳統三合院式(今小門村7號);叧兩間,一在沙砱(今小門村11-4、11-16號),一在井腳後(今小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41
Id: 660041
Title: 1陳松 蕃薯花H10CM 鵝卵石
Description: 石雕家陳松於民國34年出生於台中沙鹿,從小展現藝術天賦,於新竹師範專科學校隨李澤藩教授研習水彩、後至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從邱雲教授研習雕塑,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陳松老師喜愛以石雕紀錄歷史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40
Id: 286540
Title: 林庭卉
Description: 林庭卉主要進行織布表演。花蓮縣政府為鼓勵街頭藝文活動多元發展,培養民眾參與藝術活動之習慣及豐富本縣公共空間人文風貌,縣內免費開放40處戶外廣場,包括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東大門夜市、石藝大街、陽光電城及太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041
Id: 731041
Title: 《加禮遠》刊物
Description: 《加禮遠》刊物,是幾位宜蘭年輕人共同開創的宜蘭在地刊物品牌,從2021年5月開始,紀錄並匯集冬山河流域的文化、歷史及當代故事,在這個快時尚的時代,我們打造了有溫度、有深度、有厚度的實體刊物,要的不

MOC_Id: Culture_Object266532
Id: 266532
Title: 劉沛代表作土牛客家文化館
Description: 此為彩繪師劉沛於1927年所繪的人物玻璃畫作,是位於客家土牛文物館中劉氏祠堂神龕旁。劉沛的創作中,除傳統彩繪之外最為出名的可以說是神龕玻璃彩繪,在日治時期時玻璃彩繪較格較傳統彩繪便宜,且為當時的潮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83
Id: 267583
Title: 孟浩然像
Description: 〈孟浩然像〉為畫家梁丹丰(1935-)作品,釋文:「孟浩然,襄陽人,骨貌淑清,風神散朗,灌蔬藝竹,以全高尚。學不為儒,務掇菁藻,文不按古,匠心獨妙。李太白贊曰:『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浩然雖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59
Id: 514759
Title: 花蓮縣警察局蓮峰分局森阪分駐所成立紀念攝影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花蓮縣警察局蓮峰分局森阪分駐所成立的紀念攝影。1945年(民國34年)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當時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成立後,將臺灣的行政區劃分為八個大縣:臺北縣、新竹縣、臺中縣、臺南縣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24
Id: 301224
Title: 從半裸到全開—臺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
Description: 本書以三十位臺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作品為例,剖析臺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作者以藝術視角,有邏輯的脈絡,辨明臺灣的女性詩學,並提出五個論點,包括引用榮格心理學中的「雌雄同體」說,來申論女詩人作品中「永恆的男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18
Id: 287418
Title: 陶器
Description: 該件阿美陶共八件,為近代阿美族人重拾製陶技藝所作的陶器,有公杯(折肩圈足酒器)、母杯(圈足酒器)、酒瓶、陶鍋、陶碗。臺灣原住民族中仍保有傳統製陶技術者僅存阿美族與雅美族。陶器在阿美族人生活中廣泛使用,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88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3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28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9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4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4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30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6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2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6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5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9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