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怡然園_小園偶成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怡然園_小園偶成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怡然園_小園偶成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9545 , 欄位Id的內容是65954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怡然園_小園偶成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圖為怡然園中丘(邱)逢甲所作〈小園偶成〉實景: 十日春陰一日情,三分春在愛閒行;池塘水滿流花急,簾幙風微落絮輕。 佳士班行環碧筍,美人笑口粲朱櫻;殘紅掃罷鋪茵坐,墜地青梅看雀爭。 丘逢甲(1864-1912),清代官員、詩人和教育家。少年得志卻辭官返臺從事教育工作,受筱雲呂氏(今稱神岡呂家)禮聘講授漢文,也曾任臺中「衡文書院」主講。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地闢建,故規劃上順河道呈長條帶狀。入口處由王阿脾前市長題字,園中有優雅舒適的涼亭、別致的拱橋及潺潺的西汴流水,古樹奇木且依地形布置,期透過中式庭園造景讓遊客懷想清朝巡撫劉銘傳巡視時,特賜葫蘆墩為「富春鄉」之美名。 怡然園不同於一般的景觀或運動公園,是一座以詩詞讚頌豐原與葫蘆墩的主題公園。不僅在成功路入口附近陳置臺中文史工作者兼收藏家陳炎正(直庵先生)所作〈岸裡社懷古〉碑石,園邊駁坎壁上並刻有古今詩人的詩作,除了本圖所呈現之丘逢甲的〈小園偶成〉外,還包括直庵先生、陳欽隆、傅于天、水竹居主人(張麗俊)、小東山等人的作品,展現此地豐沛的人文精神與資源。 到怡然園,除了觀覽葫蘆墩圳周邊的水利設施,還有綠意優雅的園景與詩作引導遊客理解與欣賞葫蘆墩與豐原地區孕育出的人文與歷史。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954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2F2A52A-FE86-4E73-95B0-9E26A5044E1F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1T11:46:4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45

Id

659545

Title

怡然園_小園偶成

Description

本圖為怡然園中丘(邱)逢甲所作〈小園偶成〉實景: 十日春陰一日情,三分春在愛閒行;池塘水滿流花急,簾幙風微落絮輕。 佳士班行環碧筍,美人笑口粲朱櫻;殘紅掃罷鋪茵坐,墜地青梅看雀爭。 丘逢甲(1864-1912),清代官員、詩人和教育家。少年得志卻辭官返臺從事教育工作,受筱雲呂氏(今稱神岡呂家)禮聘講授漢文,也曾任臺中「衡文書院」主講。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地闢建,故規劃上順河道呈長條帶狀。入口處由王阿脾前市長題字,園中有優雅舒適的涼亭、別致的拱橋及潺潺的西汴流水,古樹奇木且依地形布置,期透過中式庭園造景讓遊客懷想清朝巡撫劉銘傳巡視時,特賜葫蘆墩為「富春鄉」之美名。 怡然園不同於一般的景觀或運動公園,是一座以詩詞讚頌豐原與葫蘆墩的主題公園。不僅在成功路入口附近陳置臺中文史工作者兼收藏家陳炎正(直庵先生)所作〈岸裡社懷古〉碑石,園邊駁坎壁上並刻有古今詩人的詩作,除了本圖所呈現之丘逢甲的〈小園偶成〉外,還包括直庵先生、陳欽隆、傅于天、水竹居主人(張麗俊)、小東山等人的作品,展現此地豐沛的人文精神與資源。 到怡然園,除了觀覽葫蘆墩圳周邊的水利設施,還有綠意優雅的園景與詩作引導遊客理解與欣賞葫蘆墩與豐原地區孕育出的人文與歷史。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1T11:46:40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怡然園_小園偶成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99
Id: 301099
Title: 愛上一朵薔薇男人
Description: 薔薇男人,陳克華以薔薇的溫柔優雅,來形容這類男人的出眾氣質。不僅僅只有外在的清麗,更有著內涵的修養,這,就是一朵薔薇男人。陳克華開始著手寫極短篇時,極短篇的熱頭早已經過了。當年某大報副刊極力鼓吹,又設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29
Id: 660029
Title: 陳文進 磺溪書院一景 油彩畫布
Description: 擔任公職兼畫家身分的陳文進來自臺中大肚,於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時期,以故鄉王田村及磺溪書院為主題作畫,參加第一屆「彩筆畫故鄉」活動獲得入選。當時他於創作理念中提及:「忠於物象,更忠於心象,以奔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174
Id: 628174
Title: 婦女們於家門前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婦女們於家門前合影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94號住戶姜延庚先生所提供。姜延庚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曾任於社區副理事長與社區福利社共同創辦人,曾經手舉辦社區大小事務,擔任副理事長期間推動社區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89
Id: 283689
Title: 羅伯‧皮爾瑞斯提格
Description: 羅伯從事石雕創作超過五十年,提送參選的系列作品都是「無題」:無座、無頭銜地佇立、改變、移動。十分渾厚、圓融而結實的造型,凹凸有致、流暢的線條,顯現一種生命體的力量,留給觀眾無限的想像空間。問他為什麼不

MOC_Id: Culture_Event288609
Id: 288609
Title: 第四屆蘭陽文學獎頒獎典禮:散文組前三名得獎者合影
Description: 第四屆蘭陽文學獎於2010年10月19日頒獎,圖為散文組前三名得獎者合影,右一第一名陳文琳,得獎作品〈遺失一間平房〉、左二第二名李清鈿,得獎作品〈與颱共舞〉、左一第三名孫藝玨(代領),得獎作品〈故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16
Id: 301316
Title: 奇萊前書
Description: 楊牧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十年之內(1987 ~ 1997),持續地書寫三本以少年時光為敘事反思之聚焦的散文集:《山風海雨》、《方向歸零》和《昔我往矣》。2003年,再將三本書編為一帙,合稱《奇萊前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72
Id: 286572
Title: 李欣儒
Description: 擅長用插畫及原色植物、壓克力顏料進行多媒材的應用。近年來除了插畫及原色植物創作為日常外,更投入幼兒美感開發的課程設計。特別關注與生態、環境及多元人文等議題,這與人生的多元有關係,所以期待能用許多的媒材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79
Id: 285979
Title: 樹影
Description: 〈樹影〉以白色柱狀體頂著不規則網狀石雕,簡明地傳達出樹的意象。作品在造型上以海洋為主軸,加上個人對花蓮的記憶,融合風、水、光影和自然土石,讓堅硬的石頭展現出花蓮特有的柔和性格,將柔中帶剛的意境發揮到極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69
Id: 659969
Title: 文學臺中:74號快速道路
Description: 74號快速道路即為俗稱的「台74線」,又稱快官霧峰線或臺中環線。於2013年通車的「台74線」全長37.835公里,以ㄇ字型環繞臺中市市中心,起點與終點道路皆為國道3號,不僅是臺灣唯一的環狀快速公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89
Id: 301189
Title: 靜岡 伊豆:川端康成泡溫泉 伊豆舞娘賞櫻
Description: 旅行作品,《 靜岡‧伊豆:川端康成泡溫泉.伊豆舞孃賞櫻》,旅行,可說是一項休閒、一種樂趣、一種滿足。而追逐前輩文豪的腳步,進行一次文學旅行,更是如此。作者走訪靜岡、伊豆地區,紀錄沿途見聞,同時懷想文豪

MOC_Id: Culture_Event603111
Id: 603111
Title: 小米復耕
Description:   大同鄉寒溪村於2016年開始復耕小米(Trakis),而在重新種植小米前,已舉辦SMYUS GAGA小米感恩祭。當時部落耆老鄭豐榮,也是部落唯一的祭師說:「我們舉辦SMYUS GAGA為的不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14
Id: 515914
Title: 吉野尋常高等小學校
Description: 圖中為日治時期的吉野尋常高等小學校,又名為「吉野小學校」,創建於1911年(明治44年),所招收之學子幾乎為日籍的兒童。吉野小學校創建時,是在荳蘭移民指導所內設立一個臨時的校舍供學子學習,沒多久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803
Id: 210803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34:農科大學附屬博物館森內光景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張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34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農科大學附屬博物館森內光景」,右向左橫書。以及英譯「Forest in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36
Id: 285936
Title: 山海相映
Description: 本件作品〈山海相映〉以寫意與概念性地方式呈現花蓮山海風貌,崢嶸崛起的稜角暗示山的起伏與峻峭,其打磨拋光的平滑表面化作大海波光粼粼的閃爍反射,山與海的印象在此簡潔有力地融合為一,而中間穿透的缺口,是蘇花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15
Id: 235515
Title: 閩東歌謠─歌謠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馬祖原鄉福州、連江、長樂、羅源等閩東地區,農人在田野耕作、山間砍柴,漁夫捕魚、婦女找覓海產時,喜歡一邊工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284
Id: 323284
Title: 入選-金門打鐵
Description: 金門砲彈打鐵鋼刀: 金門戰地解禁後,砲彈鋼刀緊密的高密度鋼材結構比一般刀更紮實耐用,因為中共用的砲彈是向俄羅斯購買的,俄羅斯砲彈是使用烏拉山上的鋼,所以鋼質極佳!!也才會傳出砲彈鋼刀耐用的名號~~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46
Id: 595646
Title:
Description: 作者葉勝光的作品〈歸〉靈感來自於《舊約聖經》中〈創世紀〉第三章第十九節:「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葉勝光懷著虔誠信仰,融入德魯固(太魯閣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40
Id: 301240
Title: 縱谷飛翔
Description: 縱谷飛翔即是作家以文字紀錄自己從400公尺的高空,俯瞰花蓮縱谷景觀後的心得以及所見所聞,於是寫成此書。作家邱上林,本名邱榮華,臺灣花蓮人。中興大學中文系畢業,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進修班結業。曾經擔任《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66
Id: 594266
Title: 第五屆第一次臨時黨員代表大會
Description: 此活動為黃國定黨部於馬祖新村活動中心舉辦第五屆第一次臨時黨員代表大會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馬祖新村的新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91
Id: 600991
Title: 全日本雄辯大會台灣代表選出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12日的報導,內容陳述預定4月20日於東京市舉辦的全日本雄辯大會,臺灣的選拔是由花蓮港廳鳳林街大字林田的移民村出身者青年森西稔取得。森西稔以「關於馬產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30
Id: 594430
Title: 文鵬先生於營區心戰資料展覽室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文鵬先生於高雄鳳山營區心戰資料展覽室前留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文鵬先生具有反共義士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480303
Id: 480303
Title: 2014 年國藝會補助「臺灣蓪草紙花與相關工藝調查」調查研究報告 - 蓪草紙花文史簡介
Description: 此為陳建華 2014 年接受國藝會補助進行的「臺灣蓪草紙花與相關工藝調查」調查研究報告最終整理的圖表. 研究推論蓪草紙花工藝最早是在秦始皇時代用蓪草切片做髮簪,漢朝呂后時才發展成蓪草紙花工藝,而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43
Id: 560043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國劇社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國劇社合影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照片中扮演諸葛亮角色的即為韓麟將軍。 馬祖新村49號眷舍的韓麟將軍,為桃園國劇研究發展協會一

MOC_Id: Culture_Event603114
Id: 603114
Title: 小漁村 老料理
Description:   由曾壹靖領軍的蘇澳「書澳創聚197」青年團隊籌畫「尋找南方澳老料理」計畫,共收集了100餘位南方澳長者的食魚(吃海鮮)記憶,整理出12道海港家鄉味的特色料理,包括:小食-鬼頭刀魚鬆;炸物-鮮魚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400
Id: 186400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油畫 寫意遊情的新寫實主義 : 謝孝德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11
Id: 514411
Title: 陳忠藏美術館
Description: 2004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大隱;礁溪鄉光武、林美、時潮;羅東鎮東安;南澳鄉東岳;大同鄉英士;冬山鄉梅花、大進;員山鄉七賢、湖東;以及蘇澳鎮存仁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6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396
Id: 186396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水墨 現代水墨的傳教士 : 劉國松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53
Id: 235553
Title: 閩東舞蹈─迎龍傘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迎龍傘」 傳說是在300年前,畬族為了慶祝及紀念始祖盤瓢征番得勝,被皇帝招為駙馬,欽賜三層黃鍛涼傘與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29
Id: 595629
Title:
Description: 創作來自於生活的體驗與觀察,作者陳麗杏認為創作過程純粹透過造型語彙去表達,即可抒發隱在內心的情感。此作品〈回〉的上半部是回的實體,與台座反映出的虛體,形成了一個「回」字,有循環的含意。張力與壓力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52
Id: 296352
Title: 貓遘窮,犬來富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貓遘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1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1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69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7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7

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