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社會發展1.促進文化扎根 (1)培育藝文人才600人次。 (2)辦理社造及村落藝文發展活動440場
「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社會發展1.促進文化扎根
(1)培育藝文人才600人次。
(2)辦理社造及村落藝文發展活動440場」於資料集「社會發展類中長程個案計畫執行情形」由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蔡婉如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23165300#662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6-06 16:13:50。 欄位主管機關的內容是文化部 , 欄位主辦機關的內容是文化部 , 欄位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的內容是1050572 , 欄位計畫類別(次類別)的內容是社會發展 , 欄位計畫名稱的內容是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 , 欄位管考週期的內容是季報 , 欄位管制級別的內容是部會管制 , 欄位計畫期程的內容是2021/12/31 , 欄位隸屬專案(子專案)的內容是 , 欄位年度工作摘要的內容是1.促進文化扎根
(1)培育藝文人才600人次。
(2)辦理社造及村落藝文發展活動440場次。
2.擴大民間參與
(1)都會社區參與公共服務17萬小時。
(2)推動青年村落文化行動方案75件。
3.行政分層培力
(1)整合部會社造成果辦理地方生活文化行動方案,導入170處周邊社區共同參與。
(2)促成民間團體自主組成同好聯盟或社造家族等聯合提案8件。 , 欄位年度目標的內容是1.促進文化扎根
(1)培育藝文人才600人次。
(2)辦理社造及村落藝文發展活動440場次。
2.擴大民間參與
(1)都會社區參與公共服務17萬小時。
(2)推動青年村落文化行動方案75件。
3.行政分層培力
(1)整合部會社造成果辦理地方生活文化行動方案,導入170處周邊社區共同參與。
(2)促成民間團體自主組成同好聯盟或社造家族等聯合提案8件。 , 欄位年度(可用filter)的內容是107 , 欄位月份(可用filter)的內容是12 , 欄位年累計預定進度的內容是100 , 欄位年累計實際進度的內容是97 , 欄位年累計分配預算數的內容是336601 , 欄位年累計實現數的內容是307383 , 欄位年累計預算執行率(%)的內容是91.32 , 欄位整年預算的內容是336601 , 欄位年度預算達成率(%)的內容是91.32 , 欄位總累計預定進度的內容是45 , 欄位預定工作摘要的內容是1050572:促進文化扎根
1.持續辦理社造及村落藝文發展活動440場次(含以上)及培育藝文人才。
2.辦理縣市第三期款撥付及訪視縣市社造成果展。
3.完成社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補助計畫之單一自主類及互助共好類年度結案作業。
1050572:擴大民間參與
1.辦理青銀合創實驗方案計畫第二類第二期款請領,持續帶動社群及青年參與。
2.辦理106年核定之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補助
計畫(106.8-107.10)結案及經費請領作業及輔導委員訪視作業。
3.辦理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106.11-107.11)第四期款請領及結案作業。
1050572:行政分層培力
1.鼓勵公所辦理地方生活文化行動方案,導入170處(含以上)周邊社區共同參與。
2.辦理四生活美學館社造主軸業務成果統計結案及經費核銷作業。
, 欄位整體執行情形說明的內容是一、補助縣市推動社造工作
(一)為符合城鄉文化資源之平衡,擴大引動黃金人口及青年共同參與社造工作,進而促使城鄉策略聯盟,推動村落藝文扎根等工作,督導各縣市政府應結合在地社造或藝文團體擴大培力,107年度計培力626處社區營造點,培育藝文人才計45,419人次。
(二) 本部於107-108年補助24處公所推動公民審議及參與式預算計畫,自107年5月17日起委託專業輔導團隊辦理8處新加入公所之培力與輔導工作,並於107年6月29日、8月31日、9月28日及10月5日辦理共4場之審議基礎觀念培力及審議社造應用課程,4場培力課程參與人數約計134人次;以及陸續進行各公所之輔導訪視行程,至107年12月底,已辦理8處公所合計74次之實地輔導訪視、個別公所方案執行討論會議及1場經驗交流座談會。此外,針對已有推動經驗公所,則委請6縣市政府及學校單位協助辦理16處核定公所及4處新進潛力公所之輔導訪視及進階培力工作,截至12月底合計已完成60次公所輔導訪視、8場培力課程、6場工作討論會議及7場經驗交流會等。
二、補助民間、團體(含青年)推動社造工作
(一)透過「文化部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補助作業要點」,107年度定期會議已由新竹、彰化、臺南、臺東生活美學館,依管轄範圍分北中南東四區召開審查會議,第一階段計審查381案,核定補助民間團體組織計193案(自主類135案、互助類58案);第二階段計已於107年7月18日至31日完成徵選及審核作業,計審查215案,核定補助民間團體組織計118案(自主類),至年底計有268案完成核銷作業(互助類54案、自主類214案),共19萬8,825人次參與相關計畫,其中男性8萬3,901人次、女性11萬4,934人次。
(二) 107年持續推動「文化部社區營造青銀合創實驗方案補助作業要點」計畫,執行32處組織推動在地知識活化工作,結合社區長者與返鄉青年力量,傳承在地文化活化在地知識,並搭配業師輔導機制定期辦理考評作業,截至107年12月共計促進32位青年駐地與300位青年志工投入,提供返鄉或留鄉青年薪資,以協力組織因應生活議題;引導1200個團體及社群參與、活化在地知識應用185件、促進城鄉交流合作120件、深化學校與社區合作95件。
(三)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已陸續完成106年核定(106.8-107.10)計畫第三期款撥付及結案作業,107年原村計畫於6月核定29案,並於9月13日完成1場修正計畫暨第二期款請領作業之說明會議,受補助單位已陸續完成第二期款撥付,並於12月17、18日辦理期中交流會議。另委託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辦理本計畫受補助團隊行政及核銷等輔導、跨域交流見學、成果展現等活動及協助本計畫推廣行銷作業。
(四)106年度青年村落行動計畫(106.11-107.11) :獎勵具有公民行動力之實作計畫共54案,透過青年創意活力創新文化價值,已推動主題課程、工作坊、成果展覽等378場,及串連135個同好社群參與公共議題之倡議與行動實踐,委託業師訪視輔導至少159場,並於10月假華山文創園區辦理成果展覽活動。另107年度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辦理4場提案培力暨說明會,並有216件提案參賽,已於12月14日核定獎勵名單共47件,執行期程至108年10月31日。 , 欄位重要執行成果的內容是為促進縣市社造工作得以長期發展,避免成為每年短期的單次性活動,本部自105年起已改採2年1審的提案,以利相關工作的完整規劃及執行,並因應人口老化與多元文化環境,推動都會社造、城鄉社造聯盟、學校與社區合作、青年村落行動、原住民村落文化工作、初階與進階型公所培力、青銀合創實驗方案、新住民多元融合交流等工作,深化民眾透過生活文化參與傳承在地智慧,共同協力投入社區公共事務,逐步深化公民自主參與,落實文化平權。以下將針對107年度截至12月底之重要執行成果摘要說明如下:
一、補助縣市推動社造工作:107年度計培力626處社區營造點,辦理社造及村落藝文發展活動2617場及培育課程計2222場次,累計參與人數約計61萬9,593人;另社區民眾總投入回饋服務時數累計28萬5,725小時(含都會社區人力服務時數12萬6,746小時)。
二、補助民間、團體(含青年)推動社造工作
(一)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補助作業:107年度第一次定期會議已由新竹、彰化、臺南、臺東生活美學館,依管轄範圍分北中南東四區召開審查會議,第一階段計審查381案,核定補助民間團體組織計193案(互助類58案、自主類135案);第二階段計已於107年7月18日至31日完成徵選及審核作業,計審查215案,核定補助民間團體組織計118案(自主類);至年底計有268案完成核銷作業(互助類54案、自主類214案),共19萬8,825人次參與,其中男性8萬3,901人次、女性11萬4,934人次;另為使自主參與類第2次核定案件有更充裕的執行時間,收件日期擬自6月份提前至5月(5月1日至5月31日),要點修正相關作業預計於11月底前完成。
(二)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106年度原村計畫(106.8-107.10)已陸續完成受補助團隊結案及第三期款之撥付,並於6月完成期末成果展暨交流活動;107年度原村計畫,已於2月辦理補助要點公告,為使申請單位更加瞭解本計畫目的、申請程序及辦理方式,已於2、3月結合106年計畫相關工作項目,辦理北中南東計8場原住民專業人才及行政能力提升工作坊。另本計畫已於107年6月核定29案,已陸續完成契約書簽定及第一期款撥付,並於9月完成辦理各受補助團體修正計畫暨第二期款請領作業之說明會議;期中交流會議已於12月17、18日分別在南投、台東縣辦理完成。107年同106年度委託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辦理本計畫受補助團隊行政及核銷等諮詢輔導,並辦理相關交流見學、成果展現等活動及協助本計畫推廣行銷作業;另已完成20位輔導委員聘任,協助團隊執行計畫,透由專家學者的多方協助,促進部落擁有更多層面的執行發想,讓族人戮力在文化復振之餘,更添計畫內涵及文化深廣的厚植。
(三)青年村落文化發展計畫
1. 106年青村計畫(106.11-107.10)獎勵案核定57案(其中3件撤案),提供青年實踐公民文化行動力及注入在地活力,青年辦理各式藝文活動、文史調查或研習課程等計有378場,捲動在地居民超過2萬人次參與,逐步從計畫團隊的執行場域,增加部落、社區組織及外部社群之合作,達成社群串聯數至少135個,以及號召部落青年田野調查、工藝體驗、展演活動等跨世代參與,促進文化理解與認同。例如新住民楊萬利君「Mingalarpar緬甸街」,發行社區報3期、紀錄華新街上移動者的生命故事,舉辦街區導覽3場以及系列講座,串連起社群內外的情感連結,希望使在地新住民獲得社會更多的認同與尊重;本計畫獲獎者林書豪辦理基隆「苔客上岸藝術節」入圍了Shopping Design2018的台灣設計Best 100 的在地文化推廣貢獻獎;宜蘭林世傑「平安順興-宜蘭舊城新聚推動計畫」辦理傳統文化工作坊,協助推廣宮廟信仰文化,為舊城文化延伸與創新帶來更多活力契機,並吸引年輕人地方持續參與地方文化事務,並辦理在地市集活動,吸引超過1千人次參與。
2.辦理青村計畫行銷推廣:於107年10月首度辦理成果展暨系列論壇活動,計有1萬人次參與及相關媒體報導,提升社會大眾對於青年參與社造和文化創新服務的認同與支持,並由委託團隊辦理媒體整合行銷推廣系列計畫,共完成20位案例故事推廣,並與天下雜誌數位平台合作,增加計畫內容曝光量,傳遞社會創新價值與擴散正面影響力。
三、擴大輔導公所參與社造工作:於107、108年核定53個區公所推動進階社造工作,其中補助24處公所推動公民審議計畫。為達分階適性輔導之成效,業於107年5月委託專業輔導團隊執行8處新加入公所之培力輔導工作。首先,針對各公所於6月至11月間辦理共計4場次之審議基礎觀念培力及審議社造應用課程,導入各類型公民參與模式與實務操作審議工作的知能,以培養縣市及公所熟稔審議社造之推動工作,107年共辦理4場培力課程參與人次約計134人次。再者,專輔團隊陸續進行各公所之輔導訪視行程,針對公所進行動能與屬性分析,研擬適性輔導策略,並結合既有社造體系之社區網絡共同協力,擴大社區居民參與地方公共事務討論,進而思考研提在地特色之地方文化行動方案;至107年12月底,已辦理8處公所合計74次之實地輔導訪視、8場公所方案執行討論會議及4場經驗交流座談會。
此外,基於地方賦權與縣市自主之考量,針對16處已有推動經驗公所,業於7-8月間完成委請6縣市政府及學校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協助辦理14處核定公所及4處新進潛力公所之培力輔導工作,截至12月底合計已完成60次公所輔導訪視、8場培力課程、6場工作討論會議及7場經驗交流會等。
四、青銀合創實驗方案:105至106年推動執行「文化部社區營造青銀合創實驗方案補助作業要點」計畫持續執行32處組織推動在地知識活化工作,結合社區長者與返鄉青年力量,傳承在地文化活化在地知識。並搭配業師輔導機制定期辦理考評作業,107年2月召開業師座談促進青年與組織合作;9月辦理2天1夜青銀計畫工作營並持續辦理業師訪視,另於11月辦理績效考評會議,透過案例交流與青年分享促進執行經驗交流與合作,結合青年村落、青銀合創及縣市社造行政人員,辦理地方創生學習團,透過深入參訪日本相關文化空間、能源議題、地方產業等,協力地方文化種子整備專業能力。
五、社區網路社群普及化:在網路串聯與資訊傳播方面,臺灣社區通網站目前扮演著全臺社造資訊匯流平臺之角色,提供社區共同經營社造之成果展示舞臺,業於105年底完成主網頁改版、搜尋功能改善、全面RWD設計以及新增輕雜誌功能建置,經統計網站流量較104、105年同期成長32%,主要為收集彙整近年臺灣社區在影像紀錄、社區文化之旅、社區繪本、社區劇場等多元豐碩的成果。截今截止,網站瀏覽量達4,676萬7,126人次,英文版網頁瀏覽量為165萬3639 人次,目前共有7,021個民間團體會員(含社區協會),為目前國內最大型之社區數位社群平臺,有效促進社區經驗之分享與交流。
六、規劃在地知識展演活動:107年延續106年委託4所生活美學館以臺灣母語推廣為主題,辦理展覽、論壇等呈現社區推廣母語執行成果之成效,由各館基於區域特色、過往經驗,多元規劃推動方式,如與國小結合辦理母語營隊、社區戲劇創作與演出、研習、論壇、工作坊等方式,讓民眾感知母語可更貼近生活與文化,進而促使正視母語的重要性、價值。現各館所提規劃分述如下:
(一)新竹生活美學館:有別於學校母語制式教育,本館107年6-10月間假臺北市、新北市、宜蘭縣、基隆市、苗栗縣、新竹縣、新竹市、桃園市等縣市之社區、獨立書店或學校之場所,以結合日常生活的方式辦理母語推廣活動,計辦理12場單日母語營隊、20場母語閱讀活動與8場母語戲劇展演,共980人次參與。母語類別含括原住民語、客語及台語等族群,營隊活動採趣味活潑的生活化教學讓孩童學習母語﹔閱讀活動跳脫書本篇章的賞析,改以故事、手作等方式讓親子共學﹔戲劇展演則以舞台劇、布袋戲、唸歌等方式讓民眾在樂趣中學習。
(二)彰化生活美學館:執行107年中台灣社區母語計畫,進行社區母語研習及社區母語推廣,與社區、社團合作,共計8個單位,包含布農族語研習、台語鹿港腔研習等,並於12月進行成果展演,並舉行社區母語論壇活動,邀請泰雅族名作家瓦歷斯˙諾幹老師、客家創作樂團團長劉榮昌先生及排灣族藝術節伊誕˙巴瓦瓦隆先生與民眾分享並傳遞母語的重要意義,全案參與人次共計2,364 人次。
(三)臺南生活美學館:107年度辦理「社區母語實驗計畫」,結合社區團體及專業人士,運用在地多元文化的議題,深化母語內涵,以劇場培訓提升母語文化藝術面應用,以演出方式推廣欣賞母語之美。
1. 完成與專業社區營造組織團隊或有社區劇場背景之團隊合作,提出團隊的母語老師、進駐表演講師、藝術指導老師名單,媒合社區與專業藝術人員或表演團隊、老師進駐。
2.於嘉義縣、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等五縣市,閩南、客家、鄒族與布農族之部落/社區辦理完成130堂285小時,共2028人次的母語培訓課程。
(四)臺東生活美學館:107年將社區母語推廣活動融併於主軸業務計畫內執行,相關成果如下:
1.在花蓮縣辦理母語歌謠傳唱班培育課程,包含客家語班、閩南語班、原住民阿美族語、新住民語等班,課程總時數共96小時,均於107年11月10日前完成培訓課程,參與人次1,920人次。成果發表會於10月辦理完畢,參與人數200人。
2.台東縣母語歌謠傳唱班培訓課程(含阿美語、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等班,課程總時數共96小時,均於107年11月10日前完成培訓課程,參與人次1880人次。成果發表會共四場,分別於9-11月辦理完畢,參與人數968人。
3.完成島嶼音樂季: 包含音樂會、工作坊、論壇、部落參訪及體驗,參與人數共計3,500人次。
七、四生活美學館主軸業務
( 一)新竹生活美學館:「107-108年度都會型社區營造」委託專業團隊執行,於5月召開推動都會型社造共識會議,邀請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基隆、嘉義、新竹六都三市共同討論;並辦理都會型社區營造暨公廈行動方案徵選競賽,鼓勵全台對於都會型社區營造推動有興趣之團隊、社區與個人參與提案,已於11月辦理都會社造全國論壇。該館深化縣市都會社造平台功能及計畫實驗之經驗創新等,業積極規劃投入並已完成輔導成立公廈行動團隊10處促進都會社造多元聯結、都會社區志願服務人力投入與參與1000小時、縣市都會社造整合召開都會社造論壇1場共60位縣市社造行政人員暨社造中心參與。
(二)彰化生活美學館:辦理「107年小鎮藝術節暨村落文化與社造工作計畫」,相關成果如下:
1.「小鎮故事菈比」故事與論壇:安排共8場次之文史專家、耆老、藝術家或故事媽媽(爸爸)為外聘故事講師為公眾講述故事,傳遞在地知識學,主題以大斗六及雲林溪(流域)相關故事為背景,共計98人報名參與。
2.「藝遊味勁」社區旅遊:規劃一日的社區旅遊,邀請國際人士除參觀小鎮藝術節活動,品嚐由社區居民精心準備的在地美食,並安排進行DIY活動,辦理4梯次活動,共計88人參與。
3.「社區文創及DIY攤位」:共計30個中臺灣社區社團參與,現場特以傳統竹藝編製攤位及入口意象,並以「農業文化」為主題來規劃社區攤位的內容,活動期間吸引17,868人次參與。
(三)臺南生活美學館:
1.「社區營造網路影音平台推廣計畫」:為文化部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以新社群媒體應用以吸引年輕族群瞭解社區營造,規劃製作兼具知識性與娛樂性動畫影集,透過網路影音頻道播放,提供民眾瀏覽,期待激發年輕族群熱情與參與,本計畫目前執行進度如下:
(1) 11月23日於YouTuBe「島嶼的光影」首播第一集,並預告下集內容,12月28日播映完畢前6集。
(2) 「島嶼的光影」臉書粉絲頁與Youtube平台經營成效:製作15支社區營造動畫短片、預告片3支、動畫片6部。
2. 「新住民文化培力暨國際藝術巡迴展計畫」:本計畫107-108年度以生活工藝與民謠為主題,將「東南亞藝臺灣」的意象貫穿主軸,107年辦理東南亞文化藝術論壇、生活工藝培力工作坊、東南亞民謠音樂培訓-印尼搖竹、小型成果展等系列活動,108年辦理文化培力、主題展、主題表演及各項配合活動,提升大眾對於東南亞生活工藝與民謠的認識,推廣新住民母國文化,增進臺灣民眾共同參與的機會,落實文化平權的多元社會。
(1)107年新住民文化培力系列活動自9月7日啟動至12月16日小型成果展閉幕,活動期程長達3個月,共舉辦14場系列活動,包含啟動儀式記者會、東南亞文化藝術論壇、東南亞民謠音樂培訓、生活工藝培力工作坊、小型成果發表會、小型成果展等,參加人數共計10894人次。
(2)生活工藝培力工作坊:分別是「泰國竹編工藝」、「臺灣藺草工藝」、「越南竹工藝」及「越南立體捲紙」四場次;帶領大家實地領略泰國、臺灣與越南手作工藝之設計、生活運用與意義等精彩內容。參加人數共計125人次,新住民及新二代參加人數計44人次。
(3)新聞媒體露出方面:啟動儀式暨記者會記者13人出席、18篇媒體報導;東南亞文化藝術論壇2篇媒體報導;小型成果發表會記者9人出席、11篇媒體報導;共計記者22人出席、31篇新聞媒體露出。
(四)臺東生活美學館:執行「107年花東多元音樂扶植計畫」,截至12月止之執行情形如下:
1.花蓮縣歌謠傳唱班及成果展演:培養各族群學習歌謠及母語之興趣,加強各族群對多元音樂文化的認識,在花蓮縣辦理歌謠傳唱人才培育課程,包含客家班、閩南班、原住民阿美族、新住民等班,課程總時數共96小時,於107年11月10日前完成培訓課程,參與人次1,920次。
2.辦理樂團巡演活動:分別於10-11月於台東鐵花村音樂聚落、花蓮中華國小等地辦理完畢,參與人數共計991人次。
3.以五大特色內容為主軸,辦理島嶼音樂會二場次、音樂工作坊二場次、部落交流會二場次、島嶼音樂論壇一 場次、島嶼工藝展二場次,集合花東地區音樂人6組、沖繩地區音樂人7組共同參與。本年度活動深度結合社區基礎,強調藉由音樂媒介,以人與人互動為基礎,社區對社區的文化交流。本次團隊以共同音樂創作方法,共錄製4首共同創作曲目。參與人數2,276人。 , 欄位計畫核定情形的內容是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行政院104年10月15日1041028134 , 欄位總計畫經費的內容是1954331 , 欄位落後原因分析的內容是有關「原住民參與村落文化發展計畫」、「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均依規劃分別進行審查或計畫修訂階段推動,前者因配合計畫執行期程為跨年度至108年之補助計畫,故原定工作項目及經費業已完成展延及經費保留作業,後續將輔導其依既定計畫完成。後者為提升受補助團隊計畫執行品質及效益,並需媒合業師進場協助原民團隊修正計畫書,而所需作業時間較長,故無法動支相關經費,後續將俟執行進度比例撥付款項。 , 欄位機關因應對策的內容是未來將加速完成審查及款項撥付作業。 , 欄位近1年評核結果的內容是優等 , 欄位近2年評核結果的內容是甲等 , 欄位近3年評核結果的內容是優等 。
主管機關
文化部
主辦機關
文化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50572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計畫名稱
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
管考週期
季報
管制級別
部會管制
計畫期程
2021/12/31
隸屬專案(子專案)
年度工作摘要
1.促進文化扎根 (1)培育藝文人才600人次。 (2)辦理社造及村落藝文發展活動440場次。 2.擴大民間參與 (1)都會社區參與公共服務17萬小時。 (2)推動青年村落文化行動方案75件。 3.行政分層培力 (1)整合部會社造成果辦理地方生活文化行動方案,導入170處周邊社區共同參與。 (2)促成民間團體自主組成同好聯盟或社造家族等聯合提案8件。
年度目標
1.促進文化扎根 (1)培育藝文人才600人次。 (2)辦理社造及村落藝文發展活動440場次。 2.擴大民間參與 (1)都會社區參與公共服務17萬小時。 (2)推動青年村落文化行動方案75件。 3.行政分層培力 (1)整合部會社造成果辦理地方生活文化行動方案,導入170處周邊社區共同參與。 (2)促成民間團體自主組成同好聯盟或社造家族等聯合提案8件。
年度(可用filter)
107
月份(可用filter)
12
年累計預定進度
100
年累計實際進度
97
年累計分配預算數
336601
年累計實現數
307383
年累計預算執行率(%)
91.32
整年預算
336601
年度預算達成率(%)
91.32
總累計預定進度
45
預定工作摘要
1050572:促進文化扎根 1.持續辦理社造及村落藝文發展活動440場次(含以上)及培育藝文人才。 2.辦理縣市第三期款撥付及訪視縣市社造成果展。 3.完成社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補助計畫之單一自主類及互助共好類年度結案作業。 1050572:擴大民間參與 1.辦理青銀合創實驗方案計畫第二類第二期款請領,持續帶動社群及青年參與。 2.辦理106年核定之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補助 計畫(106.8-107.10)結案及經費請領作業及輔導委員訪視作業。 3.辦理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106.11-107.11)第四期款請領及結案作業。 1050572:行政分層培力 1.鼓勵公所辦理地方生活文化行動方案,導入170處(含以上)周邊社區共同參與。 2.辦理四生活美學館社造主軸業務成果統計結案及經費核銷作業。
整體執行情形說明
一、補助縣市推動社造工作 (一)為符合城鄉文化資源之平衡,擴大引動黃金人口及青年共同參與社造工作,進而促使城鄉策略聯盟,推動村落藝文扎根等工作,督導各縣市政府應結合在地社造或藝文團體擴大培力,107年度計培力626處社區營造點,培育藝文人才計45,419人次。 (二) 本部於107-108年補助24處公所推動公民審議及參與式預算計畫,自107年5月17日起委託專業輔導團隊辦理8處新加入公所之培力與輔導工作,並於107年6月29日、8月31日、9月28日及10月5日辦理共4場之審議基礎觀念培力及審議社造應用課程,4場培力課程參與人數約計134人次;以及陸續進行各公所之輔導訪視行程,至107年12月底,已辦理8處公所合計74次之實地輔導訪視、個別公所方案執行討論會議及1場經驗交流座談會。此外,針對已有推動經驗公所,則委請6縣市政府及學校單位協助辦理16處核定公所及4處新進潛力公所之輔導訪視及進階培力工作,截至12月底合計已完成60次公所輔導訪視、8場培力課程、6場工作討論會議及7場經驗交流會等。 二、補助民間、團體(含青年)推動社造工作 (一)透過「文化部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補助作業要點」,107年度定期會議已由新竹、彰化、臺南、臺東生活美學館,依管轄範圍分北中南東四區召開審查會議,第一階段計審查381案,核定補助民間團體組織計193案(自主類135案、互助類58案);第二階段計已於107年7月18日至31日完成徵選及審核作業,計審查215案,核定補助民間團體組織計118案(自主類),至年底計有268案完成核銷作業(互助類54案、自主類214案),共19萬8,825人次參與相關計畫,其中男性8萬3,901人次、女性11萬4,934人次。 (二) 107年持續推動「文化部社區營造青銀合創實驗方案補助作業要點」計畫,執行32處組織推動在地知識活化工作,結合社區長者與返鄉青年力量,傳承在地文化活化在地知識,並搭配業師輔導機制定期辦理考評作業,截至107年12月共計促進32位青年駐地與300位青年志工投入,提供返鄉或留鄉青年薪資,以協力組織因應生活議題;引導1200個團體及社群參與、活化在地知識應用185件、促進城鄉交流合作120件、深化學校與社區合作95件。 (三)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已陸續完成106年核定(106.8-107.10)計畫第三期款撥付及結案作業,107年原村計畫於6月核定29案,並於9月13日完成1場修正計畫暨第二期款請領作業之說明會議,受補助單位已陸續完成第二期款撥付,並於12月17、18日辦理期中交流會議。另委託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辦理本計畫受補助團隊行政及核銷等輔導、跨域交流見學、成果展現等活動及協助本計畫推廣行銷作業。 (四)106年度青年村落行動計畫(106.11-107.11) :獎勵具有公民行動力之實作計畫共54案,透過青年創意活力創新文化價值,已推動主題課程、工作坊、成果展覽等378場,及串連135個同好社群參與公共議題之倡議與行動實踐,委託業師訪視輔導至少159場,並於10月假華山文創園區辦理成果展覽活動。另107年度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辦理4場提案培力暨說明會,並有216件提案參賽,已於12月14日核定獎勵名單共47件,執行期程至108年10月31日。
重要執行成果
為促進縣市社造工作得以長期發展,避免成為每年短期的單次性活動,本部自105年起已改採2年1審的提案,以利相關工作的完整規劃及執行,並因應人口老化與多元文化環境,推動都會社造、城鄉社造聯盟、學校與社區合作、青年村落行動、原住民村落文化工作、初階與進階型公所培力、青銀合創實驗方案、新住民多元融合交流等工作,深化民眾透過生活文化參與傳承在地智慧,共同協力投入社區公共事務,逐步深化公民自主參與,落實文化平權。以下將針對107年度截至12月底之重要執行成果摘要說明如下: 一、補助縣市推動社造工作:107年度計培力626處社區營造點,辦理社造及村落藝文發展活動2617場及培育課程計2222場次,累計參與人數約計61萬9,593人;另社區民眾總投入回饋服務時數累計28萬5,725小時(含都會社區人力服務時數12萬6,746小時)。 二、補助民間、團體(含青年)推動社造工作 (一)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補助作業:107年度第一次定期會議已由新竹、彰化、臺南、臺東生活美學館,依管轄範圍分北中南東四區召開審查會議,第一階段計審查381案,核定補助民間團體組織計193案(互助類58案、自主類135案);第二階段計已於107年7月18日至31日完成徵選及審核作業,計審查215案,核定補助民間團體組織計118案(自主類);至年底計有268案完成核銷作業(互助類54案、自主類214案),共19萬8,825人次參與,其中男性8萬3,901人次、女性11萬4,934人次;另為使自主參與類第2次核定案件有更充裕的執行時間,收件日期擬自6月份提前至5月(5月1日至5月31日),要點修正相關作業預計於11月底前完成。 (二)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106年度原村計畫(106.8-107.10)已陸續完成受補助團隊結案及第三期款之撥付,並於6月完成期末成果展暨交流活動;107年度原村計畫,已於2月辦理補助要點公告,為使申請單位更加瞭解本計畫目的、申請程序及辦理方式,已於2、3月結合106年計畫相關工作項目,辦理北中南東計8場原住民專業人才及行政能力提升工作坊。另本計畫已於107年6月核定29案,已陸續完成契約書簽定及第一期款撥付,並於9月完成辦理各受補助團體修正計畫暨第二期款請領作業之說明會議;期中交流會議已於12月17、18日分別在南投、台東縣辦理完成。107年同106年度委託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辦理本計畫受補助團隊行政及核銷等諮詢輔導,並辦理相關交流見學、成果展現等活動及協助本計畫推廣行銷作業;另已完成20位輔導委員聘任,協助團隊執行計畫,透由專家學者的多方協助,促進部落擁有更多層面的執行發想,讓族人戮力在文化復振之餘,更添計畫內涵及文化深廣的厚植。 (三)青年村落文化發展計畫 1. 106年青村計畫(106.11-107.10)獎勵案核定57案(其中3件撤案),提供青年實踐公民文化行動力及注入在地活力,青年辦理各式藝文活動、文史調查或研習課程等計有378場,捲動在地居民超過2萬人次參與,逐步從計畫團隊的執行場域,增加部落、社區組織及外部社群之合作,達成社群串聯數至少135個,以及號召部落青年田野調查、工藝體驗、展演活動等跨世代參與,促進文化理解與認同。例如新住民楊萬利君「Mingalarpar緬甸街」,發行社區報3期、紀錄華新街上移動者的生命故事,舉辦街區導覽3場以及系列講座,串連起社群內外的情感連結,希望使在地新住民獲得社會更多的認同與尊重;本計畫獲獎者林書豪辦理基隆「苔客上岸藝術節」入圍了Shopping Design2018的台灣設計Best 100 的在地文化推廣貢獻獎;宜蘭林世傑「平安順興-宜蘭舊城新聚推動計畫」辦理傳統文化工作坊,協助推廣宮廟信仰文化,為舊城文化延伸與創新帶來更多活力契機,並吸引年輕人地方持續參與地方文化事務,並辦理在地市集活動,吸引超過1千人次參與。 2.辦理青村計畫行銷推廣:於107年10月首度辦理成果展暨系列論壇活動,計有1萬人次參與及相關媒體報導,提升社會大眾對於青年參與社造和文化創新服務的認同與支持,並由委託團隊辦理媒體整合行銷推廣系列計畫,共完成20位案例故事推廣,並與天下雜誌數位平台合作,增加計畫內容曝光量,傳遞社會創新價值與擴散正面影響力。 三、擴大輔導公所參與社造工作:於107、108年核定53個區公所推動進階社造工作,其中補助24處公所推動公民審議計畫。為達分階適性輔導之成效,業於107年5月委託專業輔導團隊執行8處新加入公所之培力輔導工作。首先,針對各公所於6月至11月間辦理共計4場次之審議基礎觀念培力及審議社造應用課程,導入各類型公民參與模式與實務操作審議工作的知能,以培養縣市及公所熟稔審議社造之推動工作,107年共辦理4場培力課程參與人次約計134人次。再者,專輔團隊陸續進行各公所之輔導訪視行程,針對公所進行動能與屬性分析,研擬適性輔導策略,並結合既有社造體系之社區網絡共同協力,擴大社區居民參與地方公共事務討論,進而思考研提在地特色之地方文化行動方案;至107年12月底,已辦理8處公所合計74次之實地輔導訪視、8場公所方案執行討論會議及4場經驗交流座談會。 此外,基於地方賦權與縣市自主之考量,針對16處已有推動經驗公所,業於7-8月間完成委請6縣市政府及學校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協助辦理14處核定公所及4處新進潛力公所之培力輔導工作,截至12月底合計已完成60次公所輔導訪視、8場培力課程、6場工作討論會議及7場經驗交流會等。 四、青銀合創實驗方案:105至106年推動執行「文化部社區營造青銀合創實驗方案補助作業要點」計畫持續執行32處組織推動在地知識活化工作,結合社區長者與返鄉青年力量,傳承在地文化活化在地知識。並搭配業師輔導機制定期辦理考評作業,107年2月召開業師座談促進青年與組織合作;9月辦理2天1夜青銀計畫工作營並持續辦理業師訪視,另於11月辦理績效考評會議,透過案例交流與青年分享促進執行經驗交流與合作,結合青年村落、青銀合創及縣市社造行政人員,辦理地方創生學習團,透過深入參訪日本相關文化空間、能源議題、地方產業等,協力地方文化種子整備專業能力。 五、社區網路社群普及化:在網路串聯與資訊傳播方面,臺灣社區通網站目前扮演著全臺社造資訊匯流平臺之角色,提供社區共同經營社造之成果展示舞臺,業於105年底完成主網頁改版、搜尋功能改善、全面RWD設計以及新增輕雜誌功能建置,經統計網站流量較104、105年同期成長32%,主要為收集彙整近年臺灣社區在影像紀錄、社區文化之旅、社區繪本、社區劇場等多元豐碩的成果。截今截止,網站瀏覽量達4,676萬7,126人次,英文版網頁瀏覽量為165萬3639 人次,目前共有7,021個民間團體會員(含社區協會),為目前國內最大型之社區數位社群平臺,有效促進社區經驗之分享與交流。 六、規劃在地知識展演活動:107年延續106年委託4所生活美學館以臺灣母語推廣為主題,辦理展覽、論壇等呈現社區推廣母語執行成果之成效,由各館基於區域特色、過往經驗,多元規劃推動方式,如與國小結合辦理母語營隊、社區戲劇創作與演出、研習、論壇、工作坊等方式,讓民眾感知母語可更貼近生活與文化,進而促使正視母語的重要性、價值。現各館所提規劃分述如下: (一)新竹生活美學館:有別於學校母語制式教育,本館107年6-10月間假臺北市、新北市、宜蘭縣、基隆市、苗栗縣、新竹縣、新竹市、桃園市等縣市之社區、獨立書店或學校之場所,以結合日常生活的方式辦理母語推廣活動,計辦理12場單日母語營隊、20場母語閱讀活動與8場母語戲劇展演,共980人次參與。母語類別含括原住民語、客語及台語等族群,營隊活動採趣味活潑的生活化教學讓孩童學習母語﹔閱讀活動跳脫書本篇章的賞析,改以故事、手作等方式讓親子共學﹔戲劇展演則以舞台劇、布袋戲、唸歌等方式讓民眾在樂趣中學習。 (二)彰化生活美學館:執行107年中台灣社區母語計畫,進行社區母語研習及社區母語推廣,與社區、社團合作,共計8個單位,包含布農族語研習、台語鹿港腔研習等,並於12月進行成果展演,並舉行社區母語論壇活動,邀請泰雅族名作家瓦歷斯˙諾幹老師、客家創作樂團團長劉榮昌先生及排灣族藝術節伊誕˙巴瓦瓦隆先生與民眾分享並傳遞母語的重要意義,全案參與人次共計2,364 人次。 (三)臺南生活美學館:107年度辦理「社區母語實驗計畫」,結合社區團體及專業人士,運用在地多元文化的議題,深化母語內涵,以劇場培訓提升母語文化藝術面應用,以演出方式推廣欣賞母語之美。 1. 完成與專業社區營造組織團隊或有社區劇場背景之團隊合作,提出團隊的母語老師、進駐表演講師、藝術指導老師名單,媒合社區與專業藝術人員或表演團隊、老師進駐。 2.於嘉義縣、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等五縣市,閩南、客家、鄒族與布農族之部落/社區辦理完成130堂285小時,共2028人次的母語培訓課程。 (四)臺東生活美學館:107年將社區母語推廣活動融併於主軸業務計畫內執行,相關成果如下: 1.在花蓮縣辦理母語歌謠傳唱班培育課程,包含客家語班、閩南語班、原住民阿美族語、新住民語等班,課程總時數共96小時,均於107年11月10日前完成培訓課程,參與人次1,920人次。成果發表會於10月辦理完畢,參與人數200人。 2.台東縣母語歌謠傳唱班培訓課程(含阿美語、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等班,課程總時數共96小時,均於107年11月10日前完成培訓課程,參與人次1880人次。成果發表會共四場,分別於9-11月辦理完畢,參與人數968人。 3.完成島嶼音樂季: 包含音樂會、工作坊、論壇、部落參訪及體驗,參與人數共計3,500人次。 七、四生活美學館主軸業務 ( 一)新竹生活美學館:「107-108年度都會型社區營造」委託專業團隊執行,於5月召開推動都會型社造共識會議,邀請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基隆、嘉義、新竹六都三市共同討論;並辦理都會型社區營造暨公廈行動方案徵選競賽,鼓勵全台對於都會型社區營造推動有興趣之團隊、社區與個人參與提案,已於11月辦理都會社造全國論壇。該館深化縣市都會社造平台功能及計畫實驗之經驗創新等,業積極規劃投入並已完成輔導成立公廈行動團隊10處促進都會社造多元聯結、都會社區志願服務人力投入與參與1000小時、縣市都會社造整合召開都會社造論壇1場共60位縣市社造行政人員暨社造中心參與。 (二)彰化生活美學館:辦理「107年小鎮藝術節暨村落文化與社造工作計畫」,相關成果如下: 1.「小鎮故事菈比」故事與論壇:安排共8場次之文史專家、耆老、藝術家或故事媽媽(爸爸)為外聘故事講師為公眾講述故事,傳遞在地知識學,主題以大斗六及雲林溪(流域)相關故事為背景,共計98人報名參與。 2.「藝遊味勁」社區旅遊:規劃一日的社區旅遊,邀請國際人士除參觀小鎮藝術節活動,品嚐由社區居民精心準備的在地美食,並安排進行DIY活動,辦理4梯次活動,共計88人參與。 3.「社區文創及DIY攤位」:共計30個中臺灣社區社團參與,現場特以傳統竹藝編製攤位及入口意象,並以「農業文化」為主題來規劃社區攤位的內容,活動期間吸引17,868人次參與。 (三)臺南生活美學館: 1.「社區營造網路影音平台推廣計畫」:為文化部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以新社群媒體應用以吸引年輕族群瞭解社區營造,規劃製作兼具知識性與娛樂性動畫影集,透過網路影音頻道播放,提供民眾瀏覽,期待激發年輕族群熱情與參與,本計畫目前執行進度如下: (1) 11月23日於YouTuBe「島嶼的光影」首播第一集,並預告下集內容,12月28日播映完畢前6集。 (2) 「島嶼的光影」臉書粉絲頁與Youtube平台經營成效:製作15支社區營造動畫短片、預告片3支、動畫片6部。 2. 「新住民文化培力暨國際藝術巡迴展計畫」:本計畫107-108年度以生活工藝與民謠為主題,將「東南亞藝臺灣」的意象貫穿主軸,107年辦理東南亞文化藝術論壇、生活工藝培力工作坊、東南亞民謠音樂培訓-印尼搖竹、小型成果展等系列活動,108年辦理文化培力、主題展、主題表演及各項配合活動,提升大眾對於東南亞生活工藝與民謠的認識,推廣新住民母國文化,增進臺灣民眾共同參與的機會,落實文化平權的多元社會。 (1)107年新住民文化培力系列活動自9月7日啟動至12月16日小型成果展閉幕,活動期程長達3個月,共舉辦14場系列活動,包含啟動儀式記者會、東南亞文化藝術論壇、東南亞民謠音樂培訓、生活工藝培力工作坊、小型成果發表會、小型成果展等,參加人數共計10894人次。 (2)生活工藝培力工作坊:分別是「泰國竹編工藝」、「臺灣藺草工藝」、「越南竹工藝」及「越南立體捲紙」四場次;帶領大家實地領略泰國、臺灣與越南手作工藝之設計、生活運用與意義等精彩內容。參加人數共計125人次,新住民及新二代參加人數計44人次。 (3)新聞媒體露出方面:啟動儀式暨記者會記者13人出席、18篇媒體報導;東南亞文化藝術論壇2篇媒體報導;小型成果發表會記者9人出席、11篇媒體報導;共計記者22人出席、31篇新聞媒體露出。 (四)臺東生活美學館:執行「107年花東多元音樂扶植計畫」,截至12月止之執行情形如下: 1.花蓮縣歌謠傳唱班及成果展演:培養各族群學習歌謠及母語之興趣,加強各族群對多元音樂文化的認識,在花蓮縣辦理歌謠傳唱人才培育課程,包含客家班、閩南班、原住民阿美族、新住民等班,課程總時數共96小時,於107年11月10日前完成培訓課程,參與人次1,920次。 2.辦理樂團巡演活動:分別於10-11月於台東鐵花村音樂聚落、花蓮中華國小等地辦理完畢,參與人數共計991人次。 3.以五大特色內容為主軸,辦理島嶼音樂會二場次、音樂工作坊二場次、部落交流會二場次、島嶼音樂論壇一 場次、島嶼工藝展二場次,集合花東地區音樂人6組、沖繩地區音樂人7組共同參與。本年度活動深度結合社區基礎,強調藉由音樂媒介,以人與人互動為基礎,社區對社區的文化交流。本次團隊以共同音樂創作方法,共錄製4首共同創作曲目。參與人數2,276人。
計畫核定情形
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行政院104年10月15日1041028134
總計畫經費
1954331
落後原因分析
有關「原住民參與村落文化發展計畫」、「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均依規劃分別進行審查或計畫修訂階段推動,前者因配合計畫執行期程為跨年度至108年之補助計畫,故原定工作項目及經費業已完成展延及經費保留作業,後續將輔導其依既定計畫完成。後者為提升受補助團隊計畫執行品質及效益,並需媒合業師進場協助原民團隊修正計畫書,而所需作業時間較長,故無法動支相關經費,後續將俟執行進度比例撥付款項。
機關因應對策
未來將加速完成審查及款項撥付作業。
近1年評核結果
優等
近2年評核結果
甲等
近3年評核結果
優等
「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社會發展1.促進文化扎根 (1)培育藝文人才600人次。 (2)辦理社造及村落藝文發展活動440場」所屬的資料集:「社會發展類中長程個案計畫執行情形」的其他資料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疾病管制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7025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農委會
主辦機關:
林務局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482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海委會
主辦機關: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7051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衛福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038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文化部
主辦機關:
影視局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40805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農委會
主辦機關:
林務局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485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海委會
主辦機關: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70518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文化部
主辦機關:
文化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036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交通部
主辦機關:
氣象局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50199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交通部
主辦機關:
氣象局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9037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教育部
主辦機關:
國教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05139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環保署
主辦機關: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化學局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9022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衛福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90401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勞動部
主辦機關:
職安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80232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經濟部
主辦機關:
台糖公司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90506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衛福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9040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財政部
主辦機關:
財政部賦稅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40110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農委會
主辦機關:
農糧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90428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教育部
主辦機關:
教育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0509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外交部
主辦機關:
外交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50853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財政部
主辦機關:
財政部賦稅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40791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經濟部
主辦機關:
台糖公司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935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法務部
主辦機關:
臺灣高等檢察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40796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社會及家庭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40828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文化部
主辦機關:
文化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50572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內政部
主辦機關:
警政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80014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教育部
主辦機關:
教育部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60537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財政部
主辦機關: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40078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衛福部
主辦機關:
疾病管制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80003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主管機關:
海委會
主辦機關: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院核管制編號(可用filter):
1090393
計畫類別(次類別):
社會發展
國家發展委員會 的其他資料集
臺灣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政府透明化議題研究清單
不更新更新,23翁小姐 | 02-23165300#6231 | 2021-12-20 15:53:31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政策宣導相關廣告政府支出
每1年更新,10謝小姐 | 02-23165300#5492 | 2023-06-16 10:01:59
國家發展委員會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法規
不定期更新更新,16陳小姐 | 02-23165300#5967 | 2023-05-29 17:10:28
國家發展委員會預期壽命推估
每2年更新,15林小姐 | 0223165300#5327 | 2023-07-11 10:19:57
國家發展委員會政府資料開放平臺「資料集查詢欄位」報表
每日更新,8鄭先生 | 0223165300#6853 | 2021-05-12 11:43:47
國家發展委員會
公共建設類中長程個案計畫執行情形
每1日更新,65蔡婉如 | 02-23165300#6626 | 2023-06-06 16:05:55
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共建設計畫經濟效益評估及財務計畫作業手冊
不更新更新,20顏小姐 | 02-23165300#5435 | 2021-05-12 11:43:41
國家發展委員會行政院各部會組織架構圖
不更新更新,25許小姐 | 0223165300#6266 | 2021-12-20 16:32:50
國家發展委員會歷次景氣循環認定工作
不定期更新更新,23陳先生 | 02-23165300#5803 | 2021-05-12 11:43:42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發會綜規處年度自行研究獲獎作品及內容摘要
每年更新,11趙先生 | 02-23165300#5674 | 2021-05-12 11:43:38
國家發展委員會
行動支付發展概況
每6月更新,14陳淑貞 | 02-23165300#5679 | 2023-06-15 14:17:22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要國家總生育率
每2年更新,15林小姐 | 0223165300#5327 | 2021-12-17 10:06:06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營事業經營績效(依組織性質)
每年更新,12陳小姐 | 02-23165300#6655 | 2021-05-12 11:43:35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重要統計資料
每月更新,10楊小姐 | 0223165300#5845 | 2021-11-30 14:43:19
國家發展委員會中程國家發展計畫新聞稿
每4年更新,19徐小姐 | 02-23165300#5412 | 2021-05-12 11:43:41
國家發展委員會
臺灣推動經濟自由化之說明
每年更新,13陳小姐 | 0223165300#5931 | 2021-05-12 11:43:42
國家發展委員會行政機關民意調查研習會
不更新更新,13翁小姐 | 02-23165300#6231 | 2021-12-20 15:52:11
國家發展委員會政府服務品質獎評獎紀實
不更新更新,11葉小姐 | 0223165300#6295 | 2021-12-20 16:38:13
國家發展委員會創新趨勢下5+2產業未來工作變化及其所需技能
不更新更新,23蔡先生 | 02-23165300#5652 | 2022-01-11 11:20:10
國家發展委員會臺灣家戶型態變化趨勢
不定期更新更新,16許先生 | 02-23165300#6221 | 2023-05-26 14:59:20
國家發展委員會
ide@ Taiwan 2020(創意臺灣)政策白皮書
不更新更新,16汪先生 | 02-23165300#5839 | 2021-05-12 11:43:42
國家發展委員會中長期資金運用與推動情形
每1月更新,16張琇涵 | 02-23165300#5622 | 2023-06-15 11:10:25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職員年齡統計報表
每6月更新,9蔡欣珉 | 02-23165475 | 2023-07-17 09:43:00
國家發展委員會臺灣省政府決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14林小姐 | 02-23165300#5458 | 2023-07-14 15:08:20
國家發展委員會行政院所屬各機關重要社會發展計畫先期作業編審原則
每年更新,14謝小姐 | 02-23165300#6419 | 2021-12-20 16:26:32
國家發展委員會
年度國家發展計畫執行檢討簡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13徐小姐 | 02-23165300#5412 | 2023-06-13 16:55:01
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共建設計畫全生命週期績效管理-營運評估清單
每年更新,23林先生 | 02-23165300#6631 | 2021-05-12 11:43:37
國家發展委員會行政院管制計畫實地查證報告
每年更新,15張棕凱 | 02-23165300#6623 | 2022-01-10 16:44:32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性別平等成果報告
每1年更新,15許小姐 | 02-23165300#6266 | 2023-05-26 14:48:41
國家發展委員會政府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年度綜合評估結果
不定期更新更新,15陳佳君 | 02-23165300#6655 | 2023-07-17 10:33:47
國家發展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