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北斗富美館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北斗富美館

北斗富美館」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120523000004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北斗富美館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  北斗富美舘於光緒3年(1877)創建,現今位於彰化縣北斗鎮光復里光復路196號,並於民國101年(2012)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蕭太傅(蕭何)信仰在臺灣沿海頗為普遍,且各冠以「富美」祖廟名稱,以示淵源,代表性者,如新竹縣富美宮、塹港富美宮、梧棲富美宮、彰化白沙坑富美宮及北斗富美舘等皆是。   北斗富美舘歷經數次暴風雨侵襲,曾數次遷建、重建、修建,史料甚少,其創建於清光緒3年(1877),在明治37年(1904)因風雨吹毀而遷建於現今的位置,明治38年(1905)8月受損於暴風雨,直至明治43年(1910)重建。戰後,民國65年(1976)、民國80年左右(1991左右)皆有進行整修,民國88年(1999)徵收廟前土地,改為道路用地。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徐裕健主持,彰化縣歷史建築北斗富美舘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報告書,彰化:彰化縣文化局,P.28 謝瑞隆編著,北斗鄉土誌,彰化:彰化縣北斗鎮公所,P3-29~P.3-30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一、自日明治37年整建遷至現址,為北斗北門一帶的角頭廟,是為北斗舊空間紋理之證物。 二、其建築空間及構造本體仍保留原有,保存良好。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一、文化資產保存法、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 二、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評定基準。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府授文資字第1010138438B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12-05-23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光復里光復路196號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彰化縣北斗鎮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524319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874056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彰化縣政府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文化局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彰化市卦山路3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0/75cd5025-7bb9-44ee-9ff3-05a873efaf5f/北斗富美館01.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都市地區 住宅區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120523000004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  北斗富美舘的屋面瓦作於民國65年(1976)更換一次,椽條以上望磚更換為木板,上加設水泥瓦,正五架桁,仍有望磚殘跡;另採用疊磚與閩南瓦作作屋脊及規帶,屋脊周邊仍留有舊瓦片收編殘蹟;外牆的土埆牆體設置於建物外牆,下端以卵石為基礎,上方為土埆壁,土埆壁以閩南磚疊砌成箱形砌,土埆牆體與耐潮材料間以二皮閩南磚間隔,上方土埆牆體採箱型疊磚牆作法,垂直錯縫,以灰作為接著劑。此種作法類似於泉州民宅常使用之磚箱型疊砌法。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  北斗富美舘為單進正殿,構造工法與傳統街屋類似,為北斗地區典型的小型廟宇,正殿的空間大致可以分為神與祭祀空間。神龕的配置,依照神格大小,從中港間向外擺設,神龕上主要供奉:蕭府王爺、蕭府夫人、康府元帥、趙府元帥。祭祀空間分成前後兩段:前段位神龕外,含頂桌與前拜碇;後段包含八仙桌與另一套頂、下桌,用以擺設行台用具,為一般信徒求神問卜時所使用。   另外在富美舘門楣上繪有具吉祥寓意之八仙彩。富美館繪11尊人物,除原八仙主題外,繪製南極仙翁於中央,另於南極仙翁兩側繪製天官。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作為祭祀用途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1.建議管理單位定期及風災後巡視,若有出現損壞情況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2.本歷史建築北斗富美館整體維護尚可,若有發現重大損壞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建築外觀完整,作為祭祀廟宇使用。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1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0800-1730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台灣宗教文化資產-北斗富美舘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i=315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楊小姐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4-7292201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mus@mail.bocach.gov.tw

caseId

20120523000004

caseName

北斗富美館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北斗富美舘於光緒3年(1877)創建,現今位於彰化縣北斗鎮光復里光復路196號,並於民國101年(2012)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蕭太傅(蕭何)信仰在臺灣沿海頗為普遍,且各冠以「富美」祖廟名稱,以示淵源,代表性者,如新竹縣富美宮、塹港富美宮、梧棲富美宮、彰化白沙坑富美宮及北斗富美舘等皆是。   北斗富美舘歷經數次暴風雨侵襲,曾數次遷建、重建、修建,史料甚少,其創建於清光緒3年(1877),在明治37年(1904)因風雨吹毀而遷建於現今的位置,明治38年(1905)8月受損於暴風雨,直至明治43年(1910)重建。戰後,民國65年(1976)、民國80年左右(1991左右)皆有進行整修,民國88年(1999)徵收廟前土地,改為道路用地。

pastHistorySource

徐裕健主持,彰化縣歷史建築北斗富美舘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報告書,彰化:彰化縣文化局,P.28 謝瑞隆編著,北斗鄉土誌,彰化:彰化縣北斗鎮公所,P3-29~P.3-30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1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registerReason

一、自日明治37年整建遷至現址,為北斗北門一帶的角頭廟,是為北斗舊空間紋理之證物。 二、其建築空間及構造本體仍保留原有,保存良好。

lawsReference

一、文化資產保存法、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 二、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評定基準。

officialDocNo

府授文資字第1010138438B號

registerDate

2012-05-23

govInstitutionName

彰化縣政府

belongAddress

光復里光復路196號

belongCity

彰化縣北斗鎮

longitude

120.524319

latitude

23.874056

govInstitution

彰化縣政府

govDeptName

彰化縣文化局

govDeptAddress

彰化市卦山路3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都市地區 住宅區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富美館

    2

buildingFeatures

  北斗富美舘的屋面瓦作於民國65年(1976)更換一次,椽條以上望磚更換為木板,上加設水泥瓦,正五架桁,仍有望磚殘跡;另採用疊磚與閩南瓦作作屋脊及規帶,屋脊周邊仍留有舊瓦片收編殘蹟;外牆的土埆牆體設置於建物外牆,下端以卵石為基礎,上方為土埆壁,土埆壁以閩南磚疊砌成箱形砌,土埆牆體與耐潮材料間以二皮閩南磚間隔,上方土埆牆體採箱型疊磚牆作法,垂直錯縫,以灰作為接著劑。此種作法類似於泉州民宅常使用之磚箱型疊砌法。

inHouseFeatures

  北斗富美舘為單進正殿,構造工法與傳統街屋類似,為北斗地區典型的小型廟宇,正殿的空間大致可以分為神與祭祀空間。神龕的配置,依照神格大小,從中港間向外擺設,神龕上主要供奉:蕭府王爺、蕭府夫人、康府元帥、趙府元帥。祭祀空間分成前後兩段:前段位神龕外,含頂桌與前拜碇;後段包含八仙桌與另一套頂、下桌,用以擺設行台用具,為一般信徒求神問卜時所使用。   另外在富美舘門楣上繪有具吉祥寓意之八仙彩。富美館繪11尊人物,除原八仙主題外,繪製南極仙翁於中央,另於南極仙翁兩側繪製天官。

buildingUsage

作為祭祀用途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1.建議管理單位定期及風災後巡視,若有出現損壞情況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2.本歷史建築北斗富美館整體維護尚可,若有發現重大損壞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buildingActualState

建築外觀完整,作為祭祀廟宇使用。

isOpenVisit

1

isCharge

openUpTime

0800-1730

wenSitename

台灣宗教文化資產-北斗富美舘

govDeptContactor

楊小姐

govDeptPhone

04-7292201

govDeptEmail

mus@mail.bocach.gov.tw

「北斗富美館」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150302000004
caseName: 昭武第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昭武第建築座落於金沙鎮浦邊村。修建人何仁慈(敬字輩)(C.E.1885-1930),金沙鎮浦邊人,娶有兩房妻室,妻楊氏(C.E.1863-1926)育有一子,何肅鍊;妾番氏(生卒年不詳)育有一子何庭堪

caseId: 20040413000003
caseName: 縱貫鐵路(海線)清水車站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清水火車站與舊山線泰安車站在同一時期興建,也都在一九三五年大地震中震毀重建,廊下列柱同樣是縮柱式但清水車站外牆以溝紋面磚貼飾,呈現樸素的美感,由於鐵道後方沒有高聳的建築,視覺景觀十分遼闊。   站

caseId: 20190530000008
caseName: 大湖震災記念塔
assetsTypes:

    1. code
      A9

    2. name
      碑碣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大湖震災記念塔」位於大湖鄉大寮村龜山1號,設立於昭和11年(1936年)4月21日,由時任郡守的山木毅一郎執筆,主要記述受災情形。 「大湖震災記念塔」所紀念的震災,指的是發生於昭和10年(1935年

caseId: 20210526000004
caseName: 東引鄉劉依祥宅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民宅

    5
pastHistory: 劉依祥宅位於連江縣東引鄉樂華村36號,約建造於民國24年,是一棟地上兩層的民居建築,正面、側面與背面均有開門。主要建築材料為花崗岩、磚、福州杉木的穿斗式閩東式建築,以內部木結構支撐屋頂,屋脊為二坡水,

caseId: 20150804000001
caseName: 水湳菸樓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菸樓為製菸產業的重要設施之一,其見日治時期產業發展,同時該建築物內部設施包含:乾燥間、火爐間備圖存均尚完整,為臺灣傳統產業史所遺留史蹟空間。

caseId: 20020923000007
caseName: 光復鄉北富村富田古井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歷史遺蹟

    5
pastHistory: 此古井約建於1916(大正5)年,傳說大巴塱先祖拉鼓娃階層合力挖掘古井,供應北富村居民日常飲用水,為太巴塱部落八大古井之一,後因自來水方便而廢棄不用。古井深達12尺,以石頭糯米砌方便而廢棄不用。古井深

caseId: 20181212000001
caseName: 福興宮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福興宮創建於1859年,為景美地區民間土地公信仰之中心,亦是地方文化之表徵,並見證十五份地方開拓史。

caseId: 20031201000007
caseName: 張璋滿古厝(87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約建於1867(同治6)年,為張氏赴檳城工作後返鄉建造,1969年曾翻修過屋頂。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材料為下緣石板條砌,上緣丁字磚砌,屋身構造為下緣斗砌磚牆,上緣抹灰,採硬山擱檁,造形保留當地

caseId: 20060801000003
caseName: 鹿港意和行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店舖

    5
pastHistory:   鹿港意和行施家為錢江施姓族人,據施隆民教授提供的施家簡史提及:「意和行施家祖籍福建泉州府錢江縣挖尾鄉,二十二世卒,二十三世施會公(1696~1775)攜靈骨來臺,葬大肚山。遂擇鹿溪而居,其址無可考

caseId: 20020923000010
caseName: 光復鄉大豐村古厝(穎川堂)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堂號「穎川堂」古厝興建於1921(大正10)年,為鍾家第16代祖先鍾阿宗從頭份攜眷遷居至此後,延請唐山起厝師傅所建的三合院大厝,2年後完成,為傳統客家式建築,紅色台灣瓦頂,簡潔的飛簷及西施脊,堂中雕樑

caseId: 20031029000003
caseName: 羅東鎮東光國中舊校門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東光國中創設於1957年,於1959年遷於現址。1961年奉令改為縣立羅東中學分部,1963年獨立,定名為宜蘭縣東光初級中學,1968年政府實施9年國教,又改制為宜蘭縣立東光國民中學。東光國中的舊校門

caseId: 20070430000001
caseName: 暖暖淨水場八角井樓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895年日人領台之初飽受霍亂、瘧疾、傷寒等傳染病之苦,總督府為了解決臺灣當時的衛生問題,於1896年邀請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來台擔任衛生顧問,並提出建設上下水道(給水、排水)設施。同年後藤新平

caseId: 20140619000001
caseName: 革命實踐研究院司令臺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司令臺

    5
pastHistory: 司令臺興建於1953年設立之革命實踐研究院木柵中興分院內,該院為當年黨政高階人員講習教育的重要機構,先總統蔣中正當年為黨之領袖,亦曾於此向來院受訓幹部講話。

caseId: 20140428000002
caseName: 卓蘭國小日式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卓蘭國小日式宿舍」位於卓蘭鎮新厝里94、95號,大約興建於大正元年(1912年)及大正3年(1914年),原為「罩蘭公學校」的二間宿舍之一。 「卓蘭國小」創校於明治39年(1906年)7月15日創立

caseId: 20060501000001
caseName: 台糖石龜溪鐵橋
assetsTypes:

    1. code
      A15

    2. name
      橋樑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石龜溪鐵橋為虎尾糖廠與大林糖廠之間「大林線」的主要橋梁,跨越雲林和嘉義,提供會社連繫虎尾、大林之間貨物的運輸功能。 日治時期雲林的虎尾糖廠及嘉義的大林糖廠,分別隸屬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及新高製糖株式會

caseId: 20020129000007
caseName: 南投縣陳姓宗親會西水祠
assetsTypes:

    1. code
      A1

    2. name
      祠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南投縣陳姓宗親會西水祠創建於1882(光緒8)年,至今已超過120年之歷史,日治時期曾經改建,但仍維持台灣傳統祠廟式建築,目前為家族祭祀之場所。921地震時,內埕兩旁之廂廊簷柱嚴重傾斜,正身屋架與背面

caseId: 20180703000002
caseName: 臺南原清水寺街連棟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本歷史建築座落於臺南中西區開山路3 巷上,該道路原為清代枋溪河道,後來河道淤積而成為路面。昔稱「清水寺街」,又俗稱「水流觀音街」,係以廟宇命名街肆。 2.據日治時期地籍資料查閱,本歷史建築興建時間

caseId: 20141205000001
caseName: 豐原郡附屬官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建物為日治時期官舍,坐落於官署建築與官舍區,西北方鄰近豐原郡役所、武德殿,東側為市場,西側有警察宿舍與郡役所庶務課員官舍。建物於民國34年8月16日登記,早期為臺中縣政府民政局長宿舍,目前遺眷仍居住

caseId: 20170929000005
caseName: 紅毛井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歷史遺跡

    5
pastHistory: 1.紅毛井興建於西元1657年(清順治14年)至西元1762年(清乾隆27年)間,諸羅知縣衛克堉,列「蘭井泉甘」。 2.鄭氏時代有吳智武者,鎮守私地,重建之。紅毛井云:「諸羅古蹟到今,稀此井猶存時代

caseId: 20010629000005
caseName: 宜蘭設縣紀念碑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歷史遺蹟

    5
pastHistory: 依據1950(民國39)年行政院公佈之「台灣省各縣市行政區域調整方案」,宜蘭縣於1950(民國39)年10月10日成立,宜蘭縣設縣紀念碑為縣長林才添於1960(民國49)年10月10日紀念宜蘭立縣10

caseId: 20190926000001
caseName: 蘆竹慎德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林氏家族為蘆竹坑仔外地區最早開墾的家族,來台祖-林妹是將平埔族的遊獵地轉化為漢人農耕地的代表之一;其後裔更是參與並見證當地開墾與械鬥等事件的發生與經過,是當地重要的家族之一。 在「歷史性」的意義上,「

caseId: 20070502000001
caseName: 迪化街1段278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935年商號為德振,經營竹製品生活雜物,1955年商號改為劉文裕行經營雜糧,1955年由劉丙丁取得後經營雜糧生意,1989後經營南北貨,其後閒置至今。

caseId: 20040319000006
caseName: 長良連家古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古厝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且後代細心加以保存,原有木造格局、樑柱尙稱完整,為ㄇ字形建築七間起的大型鄉村住宅,門前有庭院水池維持傳統形式,住宅左側的倉庫石頭砌的牆厚度二尺別處少見。

caseId: 20121024000003
caseName: 古坑東和陳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古坑東和陳宅興建於日治大正7年(1918),據傳陳宅先祖販賣了八甲的田地,聘請唐山師傅來興建,此一說法比對現存建物,反映出陳宅先祖經過數代的開墾於日治時期社會地位與經濟能力達到巔峰,足以興建一座供族人

caseId: 20041216000004
caseName: 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
assetsTypes:

    1. code
      A10

    2. name
      教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的會館(以下簡稱白冷會會館),位於臺東市杭州街。民國42年(1953)10月12日,瑞士白冷會的錫質平神父(Rev. Jakco Hiber,1917-1985)和史神父(Rev.

caseId: 20210528000001
caseName: 傅斯年圖書館
assetsTypes:

    1. code
      A20

    2. name
      辦公廳舍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民國四十八年六月,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同意由歷史語言研究所籌建「歷史語言研究中心」,附設圖書館的計劃,在美援運用委員會補助案內補助建築「歷史語言研究所圖書館」。翌年六月,圖書館落成啟用。十二月,傅故

caseId: 20021213000007
caseName: 馬公文石書院魁星樓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澎湖孔廟的前身是創建於乾隆31(1766)年的文石書院,於日治時期才變成孔廟。文石書院創建時就建有魁星樓,後來在道光9(1829)年改建魁星樓(即本建築物)於巽方(東南方),澎湖孔廟在民國52(196

caseId: 20080411000003
caseName: 北斗大眾爺廟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北斗大眾爺廟,又稱「萬善祠」,現址位於彰化縣北斗鎮西德里西德街7號,根據記載,此廟宇建立於清治康熙57年(1718)。   現今廟地附近本為一大片無緣塚,其後北勢寮民將這些無緣塚挖掘共同埋於一處

caseId: 20040413000001
caseName: 林振芳古墓
assetsTypes:

    1. code
      A12

    2. name
      墓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林振芳,幼名火主,字煦齋,號蘭圃,生於道光十二年(西元1832年),父親林崑賽早逝,由祖母撫養長大,九歲入鄉塾,十二歲輟學,與伯崑偉、崑山協力躬耕務農,維持家計;咸豐五年,開設「義春鋪」,經商漸成

caseId: 20210704000003
caseName: 原虎尾官營小賣市場
assetsTypes:

    1. code
      A23

    2. name
      市場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原虎尾官營小賣市場L型之洋風建築(第一賣場)為日治時期「虎尾街新市街擴張計畫」街區的入口象徵及地標,具獨特的歷史意義。 其於昭和11年(西元1936)年竣工,而隨著時代演變,市場腹地不斷向外擴張,逐漸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22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7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