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成果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成果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

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成果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227389 , 欄位Id的內容是22738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成果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與台南縣六溪平埔協會合辦「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於河東國小六溪分校舉辦兩日的課程,課程以「影像」為核心,為部落學員量身打造,教導小朋友拍攝並用相片說故事、畫出自己的家鄉。 河東國小六溪分校位於白河區六重溪山間,為當地平埔族大武壠聚落唯一的小學,全校只有7位學生。承繼南藝大紀錄所「紀錄片重返」及「家庭影像挖掘」的深耕,特於暑假尾巴舉辦「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與國小學童互動。課程透過相機的教學、操作;實地繞行村落、聽長輩說故事,並且用相片說故事、畫出自己的家鄉等課程安排,讓小朋友在做中學,認識影像媒材也認識自己的家鄉和部落文化。 本次課程共有6位小朋友加上1隻寵物狗狗一同參加,每人皆分有一台數位相機來自行操作嘗試,除了要用簡易的「構圖」和「景別」概念來拍照外,更要與「自己」、「村落」做結合,因此有了「我的家庭與生活」的個人創作,和「六重溪照片地圖」的共同創作。而小朋友的眼睛總有特別的觀察,譬如有學員拍祖父逗弄弟弟的「祖孫照」,氛圍溫馨俏皮;有學員拍自己正在玩的電玩畫面;有學員拍哥哥的房間然後畫了一隻豬,爆料哥哥的「宅男」屬性;還有大特寫的耳廓和電死的蛇等等,成果豐碩多樣令人意外驚奇。 而認識家鄉也是課程的重點之一,因此有部落尋訪的戶外課程,和部落長輩潘泰山先生說故事的安排。尋訪時,小朋友儘管抱怨又熱又累,也堅持著完成了村落巡禮;而聽故事的時候更是專注用心,讓長輩欲罷不能,故事接連不斷。 除了「自己拍」之外,小朋友也有機會試玩拍立得並觀察膠卷影格,從靜態影像想像動帶影像的生成,老師吳心蘋更舉「VHS」、「V8」、「DV帶」為例,簡述影像媒材演變的過程,呼籲保存家庭回憶、不要丟棄影帶。 儘管人數不多、颱風逼近,兩日的課程卻十分充實有趣,為學員們的暑假畫下繽紛的結尾,更為部落紀錄下當下的精彩。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27389&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9BF2A70C-F6C4-4D4C-B9A9-16FEB314DCB1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5-21T22:06:2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227389

Id

227389

Title

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成果

Description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與台南縣六溪平埔協會合辦「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於河東國小六溪分校舉辦兩日的課程,課程以「影像」為核心,為部落學員量身打造,教導小朋友拍攝並用相片說故事、畫出自己的家鄉。 河東國小六溪分校位於白河區六重溪山間,為當地平埔族大武壠聚落唯一的小學,全校只有7位學生。承繼南藝大紀錄所「紀錄片重返」及「家庭影像挖掘」的深耕,特於暑假尾巴舉辦「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與國小學童互動。課程透過相機的教學、操作;實地繞行村落、聽長輩說故事,並且用相片說故事、畫出自己的家鄉等課程安排,讓小朋友在做中學,認識影像媒材也認識自己的家鄉和部落文化。 本次課程共有6位小朋友加上1隻寵物狗狗一同參加,每人皆分有一台數位相機來自行操作嘗試,除了要用簡易的「構圖」和「景別」概念來拍照外,更要與「自己」、「村落」做結合,因此有了「我的家庭與生活」的個人創作,和「六重溪照片地圖」的共同創作。而小朋友的眼睛總有特別的觀察,譬如有學員拍祖父逗弄弟弟的「祖孫照」,氛圍溫馨俏皮;有學員拍自己正在玩的電玩畫面;有學員拍哥哥的房間然後畫了一隻豬,爆料哥哥的「宅男」屬性;還有大特寫的耳廓和電死的蛇等等,成果豐碩多樣令人意外驚奇。 而認識家鄉也是課程的重點之一,因此有部落尋訪的戶外課程,和部落長輩潘泰山先生說故事的安排。尋訪時,小朋友儘管抱怨又熱又累,也堅持著完成了村落巡禮;而聽故事的時候更是專注用心,讓長輩欲罷不能,故事接連不斷。 除了「自己拍」之外,小朋友也有機會試玩拍立得並觀察膠卷影格,從靜態影像想像動帶影像的生成,老師吳心蘋更舉「VHS」、「V8」、「DV帶」為例,簡述影像媒材演變的過程,呼籲保存家庭回憶、不要丟棄影帶。 儘管人數不多、颱風逼近,兩日的課程卻十分充實有趣,為學員們的暑假畫下繽紛的結尾,更為部落紀錄下當下的精彩。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2. 1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5-21T22:06:24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

「部落家庭影像工作坊/成果族群與語言@#@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180802
Id: 180802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王怡方工藝師手捏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王怡方工藝師手捏過程影片。 「藝」區展示茶具工藝,尤其是以陶瓷、玻璃、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04
Id: 286404
Title: 王文龍
Description: 我是花蓮縣第二大港石梯漁港的船長,夏天擔任賞鯨船船長,帶領遊客出海尋找鯨豚認識太平洋,冬天是捕旗魚船的船長,帶領船員出海捕抓魚貨,阿美族的浪漫個性讓我空檔就地取材製作船隻模型,希望可以介紹更多漁業文化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05
Id: 514405
Title: 道教總廟三清宮
Description: 2004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大隱;礁溪鄉光武、林美、時潮;羅東鎮東安;南澳鄉東岳;大同鄉英士;冬山鄉梅花、大進;員山鄉七賢、湖東;以及蘇澳鎮存仁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6

MOC_Id: Culture_Place595502
Id: 595502
Title: 空間中的幻術
Description: 作者將這件作品〈空間中的幻術〉視為一種媒介或實驗狀態,透過雕塑本身的各種可能,例如幾何線條的重覆、扁平的層次壓縮、由廣至深,直到消失的視點變化,去引發它與周遭「看不見卻真實的空間」之間的荒謬對比感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871
Id: 515871
Title: 大和屋廣告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中的大和屋表具店,當時位在黑金通(也就是現今花蓮市中山路東段)。從日治時代一直到1980年(民國69年)北迴鐵路通車之前,這裡一直是花蓮市最熱鬧的地方。成立於1925年(大正14年)的大和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90
Id: 659990
Title: 解昆樺_《一九七零年代詩社轉型》論文結構手稿
Description: 解昆樺生於1977年,現為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發展組長,從事現代文學創作與研究。其作品豐富,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林榮三文學獎、新北市文學獎、全球華文星雲獎等國內許多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89
Id: 267489
Title: 秋郊
Description: 〈秋郊〉為戴武光(1943-2020)於1991年所作,畫水岸芒草與野鴨活動之郊區秋景。此作採以大膽的對角線構圖,對角線右側近景大片芒草隨風搖擺。在芒草掩映的後方,鴨群三兩成群於岸邊、水面上的活動

MOC_Id: Culture_Event629717
Id: 629717
Title: 安慶小學第11屆丙班畢業照
Description: 安慶代用國民學校第11屆丙班畢業照,穆東芸老師擔任級任導師。 畢業生:楊寶桂、陳月娥、林燕、周春觀、吳金茂、沈文清、柯秀雲、陳桂珠、張金河、陳佑成、周櫻雲、陳少嫻、陳郁蕾、廖學政、沈麗華、周好、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78
Id: 283678
Title: 拉斐爾‧貝友
Description: 拉斐爾‧貝友1964年生於漢堡,1983~1986年作為Winnenden的石雕藝師與Martin Kirstein一起訓練,1988年至1991年於波恩“阿拉努斯藝術大學”雕塑研究,1991年協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68
Id: 267568
Title: 大城小市
Description: 〈大城小市〉為畫家陳瑩(1979-)作品,落款:「陳瑩」,姓名章:「陳瑩」(朱文)。為2幅1組的水墨畫作品。本作描繪城市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與景象,採用拼貼方式構圖。 陳氏所繪製的人物和物象等幾乎全

MOC_Id: Culture_Object654349
Id: 654349
Title: 政工幹校影劇系第八期軍校同學「四大金剛」和劉立立
Description: 圖為1962年政工幹校影劇系第八期畢業時的黑白學士照,上排左起張暄、劉立立、朱磊,下排左起沈毓立、崔福生,四位男同學號稱「四大金剛」、唯一的女同學是劉立立。 沈毓立,1931年11月生於湖南長沙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82
Id: 283682
Title: 法蘭西斯柯‧賈惟爾‧阿斯托卡
Description:   賈惟爾早年於伊比利亞美洲大學修讀建築,雕刻方面有超過三十年資歷的他,在拉丁美洲藝術圈占有一席之地。作品入選多國公家機館典藏。近年在墨西哥及各國致力於推廣石雕營及公園公共空間的石雕。  賈惟爾廣受推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77
Id: 595477
Title: 世界是可以不同的
Description: 〈世界是可以不同的〉作品說明現實的兩個層面,如同光線的本質可以是一體的。作品外型如同太極,其實左右兩邊是同一個表面。人類對於認知這件事是有限的,從某一個角度看是對的,也許再從另一個角度看時卻是錯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952
Id: 660952
Title: 大里市志-教育志、經濟志
Description: 大里舊稱大里杙,地理環境優越,交通便捷,工商發達,為臺中通往臺灣省政府、南投必經之重鎮。撫今之安和樂利,追昔之慘澹經營,歷經滄海桑田,物換星移,期間不乏可歌可泣之艱辛奮鬥史事與先民開荒拓野事蹟,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71
Id: 267571
Title: 高節清風
Description: 〈高節清風〉為吳長鵬(1934-2013)與張俊傑(1933-)合作繪製,作品款識:「辛酉仲秋既望,吳長鵬畫菊,張俊傑畫竹石,並題於桃園縣立圖書館」,姓名章:「俊傑書畫」(白文)。 此幅水墨寫意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339
Id: 272339
Title: 桃園縣立文化中心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大溪鎮展演設施八十九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09:弘宛然古典布袋戲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提報之「桃園縣立文化中心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內容為「大溪鎮展演設施八十九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09:弘宛然古典布袋戲」」。 由吳團長解說布袋戲的發展源流,介紹木偶操作方式、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32
Id: 301232
Title: 野有蔓草:野菜書寫
Description: 方這本散文集,《野有蔓草:野菜書寫》,接續著方梓的上一本散文集《采采卷耳》,更加聚焦於食物主題上,並將視野集中在「野菜」上。從書名就帶出自然、日常的內容主調。書中以花蓮為主要背景,書寫作者在花蓮生活時

MOC_Id: Culture_Event291045
Id: 291045
Title: 逆風野菊黃─馬祖解除戰地政務20年音樂會
Description: 連江縣政府於民國101年(2012)11月7日晚7時30分在山隴介壽堂舉辦音樂會,以紀念戰地政務時期的特殊歲月。事前筆者蒐集當時軍政合一、同島一命呈現當代精神的歌謠曲譜,由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承辦,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44
Id: 515944
Title: 鳳林公學校修業旅行於臺北合影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鳳林公學校的學生們於臺北修業旅行時所拍攝之合影。日語中的「修業旅行」便是「畢業旅行」之意,由此可以了解到,現今學校之所以會在畢業前進行畢業旅行,或許便是從日治時期流傳到現在的一種習慣。此外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60
Id: 595460
Title: 內世界
Description: 〈內世界〉整體作品以象形文字「石」為原始構想。以矩形象徵城市文化的進程,而上方透空的石心貫穿了矩型,連結著文明與自然。自然與發展如何取得平衡,正如同內世界的石心繼續等待,抑或是探索、追尋。作者樊烱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41
Id: 595641
Title: 豐收
Description: 黃河的作品〈豐收〉具有雙層意義,首先,婦女頭頂一籃成穗的小米,不僅是原住民小米酒文化的主要原料,尤其阿美族占花蓮原住民人口一半以上,小米酒在他們豐年祭裡扮演重要觸媒,在此暗示慶祝農作物收成即將來臨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33
Id: 180733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飲食作家葉怡蘭 Yilan,演講「台灣風土與紅茶滋味」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由「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協同策展人盧怡安小姐(面對照片二人中左側)主持,邀請飲食作家葉怡蘭 Yilan小姐(面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41
Id: 594141
Title: 馬祖新村籃球隊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籃球隊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相較於其他眷村,馬祖新村的籃球隊成立較晚,大約在1989年(民國78年)左右,在眾人建

MOC_Id: Culture_Object288651
Id: 288651
Title: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Description: 本書集結作者於聯合報週日版上撰寫有關親子的專欄,忠實紀錄家中成員的互動情形。 本書內容分成四大主題,輯一「創意仙女媽媽」,有32篇,著重於親子日常生活相處中激發的創意與想像力。輯二「讓孩子樂在學習

MOC_Id: Culture_Place284671
Id: 284671
Title: 南方澳大戲院
Description: 南方澳漁港在漁業發展的高峰期時,戶籍登記逾25000人(另有許多未登記之『黑戶』),人口密度號稱世界第一。於此面積僅2平方公里的小小區域,竟同時有3家戲院(南方澳大戲院、東南戲院與神州戲院)在營運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38
Id: 559938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迎娶喜宴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迎娶喜宴照,係馬祖新村社區居民迎娶畫面,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 眷村社區的婚禮是整個眷村的大事,所有住戶皆是親友

MOC_Id: Culture_Object263468
Id: 263468
Title: 景美國小公共藝術:「時光的探索」(景美心・臺北情)
Description: 景美國小為了提倡鄉土教育,讓小朋友了解家鄉的地理和歷史,於2012年聘請藝術家黃耿茂先生,以景美街48號古厝所留下來的建築物件為素材,創作了四件公共藝術作品,來呈現景美溪與當地居民間的關係,作品總

MOC_Id: Culture_Object508981
Id: 508981
Title: 美藝生活茶飄香:靜思茶道的美育意涵與實踐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陳韻竹,指導教授羅美蘭博士,出自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系視覺藝術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發表於2012(民國101)年6月。內容敘述美感教育的觀念和態度要素轉化在茶道、茶禮的運用。 從國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82
Id: 287482
Title: 木雕刻板(人像)
Description: 該木雕為噶瑪蘭族人參考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收藏的傳統噶瑪蘭人木刻雕板的圖紋,於近代重新創作的作品。噶瑪蘭族人的木雕特色為陰雕,是把紋路或圖像直接刻進木頭裡,再為木頭上色。 人類學者阮昌銳1993年在《宜蘭

MOC_Id: Culture_Object259087
Id: 259087
Title: 〈基隆旭町清晨〉
Description:   〈基隆旭町清晨〉,為一水彩畫作品,創作時間為1931年(昭和6年),創作地點在今基隆市仁愛區,由倪蔣懷繪製。   基隆旭町,是指今基隆港通往火車站之大道。畫面中,在早晨時分,陽光自畫面右邊,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0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1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2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1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1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2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4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39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5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9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2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1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2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1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19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1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