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林氏宗祠
「臺中林氏宗祠」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臺中林氏宗祠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06/37348791ff78cb97471f5f22950ce5f3d5556b75.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臺中林氏宗祠為臺灣中部地區舉足輕重的林氏祠堂。數易其所的林氏宗祠,原創建於清嘉慶年間,初名「林祿公祠」,建於內新莊(即今臺中市大里區內新里)。後經數次遷移,日治大正6年(1917)中部各大林氏家族發起合資興建之宗廟建築,於大正8年(1919)動工,分期興建於昭和5年(1930)正式落成。
林氏宗祠建築構造基本上以閩南傳統建築的營建方式為範疇,其中木構架部分,因係由漳籍名匠陳應彬師傳親自督造,力求造型美學與結構力學的完美組合,致成為本宗祠最具代表者。裝飾方面,以雕刻、彩繪、文字、剪黏與泥塑為主。尤以木雕為重,其中山門及正殿的木構架為主要的表演場所,以浮雕、圓雕、透雕等高度技巧,挹入豐富的花鳥、走獸及人物題材,使匠師精巧雕飾的「巧工」不時可見。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長榮里國光路55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677561791769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1312382618093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臺中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06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臺中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851127000006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459 。
name
臺中林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intro
臺中林氏宗祠為臺灣中部地區舉足輕重的林氏祠堂。數易其所的林氏宗祠,原創建於清嘉慶年間,初名「林祿公祠」,建於內新莊(即今臺中市大里區內新里)。後經數次遷移,日治大正6年(1917)中部各大林氏家族發起合資興建之宗廟建築,於大正8年(1919)動工,分期興建於昭和5年(1930)正式落成。 林氏宗祠建築構造基本上以閩南傳統建築的營建方式為範疇,其中木構架部分,因係由漳籍名匠陳應彬師傳親自督造,力求造型美學與結構力學的完美組合,致成為本宗祠最具代表者。裝飾方面,以雕刻、彩繪、文字、剪黏與泥塑為主。尤以木雕為重,其中山門及正殿的木構架為主要的表演場所,以浮雕、圓雕、透雕等高度技巧,挹入豐富的花鳥、走獸及人物題材,使匠師精巧雕飾的「巧工」不時可見。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長榮里國光路55號
longitude
120.677561791769
latitude
24.1312382618093
registerDateValue
1985-11-27
headCityName
臺中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85-11-27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臺中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851127000006
version
1.0
hitRate
459
「臺中林氏宗祠」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name:
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525000001/52e271
intro:
臺北市政府前於89年7月14日公告指定「蔣中正宋美齡故居」為直轄市定古蹟,後經內政部於94年5月25日公告指定「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為國定古蹟,古蹟範圍為福林路60號。
蔣介石先生與夫人宋美齡女士
type:
1.1
頭城鎮十三行街屋
name:
頭城鎮十三行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1124000001/b366cd
intro:
一、清領時期的宜蘭,是一個水路時期,通商運輸大都仰賴航運,烏石港淤塞後,頭圍港繼而興起,而頭圍市街之規劃與形成約莫起於嘉慶二十一年,以慶元宮為指標,臨頭圍港,劃分街路地基,召民起店以繁榮市面。
二、
type:
1.1
善化慶安宮
name:
善化慶安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0402000002/9849ea
intro:
善化慶安宮位在臺南市善化區中山路470號。此地舊名為臺灣府灣裡街,為西拉雅平埔族目加溜灣社的棲居之地。清康熙年間隸屬諸羅縣善化里西堡康熙48年(1709年)此地創建文昌閣,奉祀五文昌帝君,東西兩廊兼為
type:
1.1
name:
大安十二甲東門住宅利用信用購買組合房舍
intro:
/
type:
1.2
address:
永康街31巷11號;永康街31巷11-1號
關西分駐所
name:
關西分駐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610000001/24ae85
intro:
分駐所前身,在日治時代隸屬于新竹郡役所警察課之分室,於1920年落成啟用,成為關西鎮警察辦公廳舍。一說該地原為「保甲書記事務所」因火災後改建為分駐所。
採洋式鋼筋水泥加強磚造、平房建築物,另外還有多棟
type:
1.1
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
name:
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704000001/604ccb
intro:
士林國小前身為芝山岩學堂,初設於芝山岩開漳聖王廟內,為日據之初(1895年)全臺最早設立的學校,後改稱為「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與「八芝蘭公學校」。1904年新校舍落成後,八芝蘭公學校遷至現址。本建築
type:
1.1
臺南孔子廟
name:
臺南孔子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07/5a48cd
intro:
明永曆19年(西元1665年)勇衛陳永華創建的先師聖廟是屋三進及兩廡,旁設置明倫堂。清康熙23年(西元1684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分巡臺廈兵備道周昌及知府蔣毓英,鑑於鄭氏時期草創的聖廟形制簡陋,
type:
1.1
海印寺、石門關
name:
海印寺、石門關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1111000005/6c9b02
intro:
海印寺位於金門縣太武山頂峰「梅園」後方,石門關即其山門,為太武山十二奇之一。海印寺又稱太武巖寺,宋度宗咸淳年間(1265-1274年)興建,明萬曆八年(1580年)修建,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再度
type:
1.1
彰化扇形車庫
name:
彰化扇形車庫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804000001/1d0952
intro:
明治41(1908)年縱貫鐵路開通後,客貨量增長迅速。大正8(1919)年,為解決長期以來苗栗與臺中間坡度陡與彎度大所產生的滯貨問題,總督府鐵道部著手建設平緩海岸線竹南至彰化疏運,於線路兩端點附近的新
type:
1.1
旗山天后宮
name:
旗山天后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23000009/9ee588
intro:
旗山天后宮是旗山街區最重要的廟宇。嘉慶10年(1805)間由臺灣縣知縣薛志亮、內門歲貢生游化(1752〜1826)等率先捐款籌建,歷經12年募款,在地方官紳與商家的共同襄贊之下,於嘉慶22年(1817
type:
1.1
西嶼東臺
name:
西嶼東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11123000004/bc4ecd
intro:
西嶼東臺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為清法戰爭後,鑑於海防之需要,於清光緒12年(1886年)由澎湖總兵吳宏洛所興建之四座海防砲臺之一。澎湖位處中國與臺灣本島間的航海交通要道,是當初中國移民渡海來臺的中繼
type:
1.1
金瓜石礦業圳道及圳橋
name:
金瓜石礦業圳道及圳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811000001/a1abce
intro:
道光初年(1820年代)金瓜石地區由廣東客家人開闢,原先從事農耕,直到光緒十九年(1893年)發現金礦,此地因而吸引大量人口前往開採,促成聚落興起。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日軍佔領基隆地區金礦及砂
type:
1.1
武暖石板橋
name:
武暖石板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402000001/b8db4a
intro:
清領時期礁溪到宜蘭的通蘭古道中,在現今四城車站後面不遠處,有一座建於光緒17年(1891)的石板橋。這座橋是十條等長的石板舖設成的,長約4公尺、寬約2.6公尺,目前保存狀況良好,而其石材有說是壓艙石,
type:
1.1
宜蘭磚窯
name:
宜蘭磚窯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1227000001/18acdb
intro:
宜蘭河中上游北岸土地多黏土層,為製作紅磚的主要材料,至晚在1910年代後期該地區已有多所近現代煉瓦工場(磚窯廠)的設置,以日治時期被廣泛使用之目仔窯(登窯)燒製紅磚。根據1919(日大正8)年2月25
type:
1.1
大溪齋明寺
name:
大溪齋明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51/b8fa8b
intro:
大溪齋明寺主祀觀音菩薩,為大溪最古老的禪寺,方位座東北朝西南,寺前有雙重牆欄,入口立有成對門柱,上題「莊嚴憑法音,圓覺悟禪機」,環境清幽,隔絕塵囂,大有禪寺風雅寧靜的氛圍。
齋明寺創建時原名「福份宮
type:
1.1
新竹信用組合
name:
新竹信用組合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907000001/9897c9
intro:
早期的民間資金融通多以「合會」的方式來取得,1899(明治32)年臺灣銀行新竹出張所開始營運之後,新竹地區才引進新的金融體系。1909(明治42)年新原龍太郎等四十八人在新原家中成立「新竹貯金會」,以
type:
1.1
楊梅道東堂玉明屋
name:
楊梅道東堂玉明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729000001/cfebc9
intro:
目前皆無文獻資料及鄭家後代子孫可以明確表示玉明屋興建年代,因此以正堂匾額上的丁卯年(1927年)為其落成啟用時間。據鄭日芳《楊梅鄭氏族群空間型式變遷之調查》中提到玉明屋興建之時,請鄭玉華妻子娘家的親戚
type:
1.1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
name: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926000003/aeaf30
intro:
王世傑生於明末,永曆三十六年(1682)隨鄭克塽部隊參與台灣北路諸番亂征討,運糧有功,被特准以跑馬馳驅起止的路線為界,刮地墾荒,又稱「跑馬定界」。王世傑選定了先前運送糧草北上之時,對於有三條溪流縱橫交
type:
1.1
臺北第一高女
name:
臺北第一高女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04/e47df1
intro:
北一女中原為日據時期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初創於1904年,為臺灣最早的高女之一。光復後改制為臺北一女中,教育英才無數,成為臺灣最出名的女子中學。它的校址原為清代城內的文廟,初建時期的校舍均為木造,
type:
1.1
臺北第三高女(中山女中)
name:
臺北第三高女(中山女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0220000002/771770
intro:
臺北第三高女現在稱為中山女高,這是臺灣極著名的女子中學,也是臺灣最早的女中。一八九八年初創於士林,後改稱為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設本科與手藝科,專收臺灣優秀女子入學。至一九一一年遷校於艋舺,即今天內江
type:
1.1
鹿港丁家古厝
name:
鹿港丁家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1025000004/703208
intro:
丁家大宅是丁協源於光緒19年(1893)因家族成員增多,舊宅不敷使用而向原屋主王後錦、王後隨所購買,當時(1886)丁醴澄進士已過世,但其直系後裔,即丁協源六房,則依分配遷入新購店屋中。
「
type:
1.1
新屋范姜祖堂
name:
新屋范姜祖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47/910a71
intro:
范姜是臺灣各姓氏中較獨特的雙姓一族,在國內外,只要姓范姜者,皆源於新屋范姜家族,范姜姓氏起源於一個「飲水思源,知恩圖報」的故事。康熙末年,廣東陸豐縣白雲村范集景娶妻雷氏,生二子後,集景公因病棄世,因家
type:
1.1
金華府
name:
金華府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1107000001/e2ae23
intro:
金華府位於今臺南市中西區民權里神農街71號,據《臺南州寺廟台帳》及《臺南州祠廟名鑑》之記載,本廟創立於清道光10年(西元1830年)。當時居於北勢街(今神農街)70餘名許姓里人,將自家鄉福建海澄攜帶來
type:
1.1
榜林王天乞古厝
name:
榜林王天乞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09000003/12e300
intro:
榜林33號宅為王氏先祖王天乞所興建。王天乞於清末下南洋從事土產貿易行業,致富返鄉後於1911年(民國元年)興建自宅,且赴閩南購置木料、紅料與石材,並特聘請閩南一帶匠司前來金門參與營造,王天乞並親身返鄉
type:
1.1
社頭深坵祠
name:
社頭深坵祠
intro:
世居福建省南靖縣書洋鎮田中村的「書山」派下第六世祖蕭仕鼎公,其脈下裔孫在大陸祖居地建祠堂,名為「深坵祠」,以奉祀仕鼎公。
書山派第九至十二世裔孫,相繼自福建祖居地來臺拓墾,待仕鼎公脈下裔在彰化縣田中
type:
1.2
address:
舊社村南勢巷10號
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
name:
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17/33e5d1
intro:
學海書院係台北市僅存的書院古蹟,為第三級古蹟,址在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93號,現屬祭祀公業高惠連所有。學海書院是於清道光十七年〈西元一八三七年〉由淡水同知婁雲創建,惟因事延廢,至道光二十三年〈西元一八四
type:
1.1
前水頭黃輝煌洋樓及得月樓
name:
前水頭黃輝煌洋樓及得月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10000001/0e8b56
intro:
黃輝煌為水頭黃氏長房五樹派下十九世,早年因印尼麻里吧板發現石油,隨鄉人前往印尼謀生,後經商成功致富,遂匯大量銀元回金門興建洋樓。
黃輝煌洋樓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興建完成,由於黃輝煌特聘南安籍名師
type:
1.1
楊家古厝
name:
楊家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20000002/656486
intro:
右昌楊家本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橋頭鄉十五都人。相傳開台祖楊文(1670〜?)約於康熙年間隻身來台,初於萬丹港五房口作苦力,靠搬運船舶貨物謀取微薄工資為生,並在右昌搭草寮過日。楊文育五子,後僅存三脈
type:
1.1
藩府曾蔡二姬墓
name:
藩府曾蔡二姬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73/35569b
intro:
大南門外師爺塚前的土丘上,眾文林立的墓塋中,有一處造型簡潔,樸實無華,屬蛇子穴的鄭氏時期陵墓,墓同坐東朝西,墓碑是用麻點般的花崗石打造,碑體四週有微凸的「芝草紋」邊框,框內上乃雕刻著橫寫的篆體「皇明」
type:
1.1
佳冬蕭宅
name:
佳冬蕭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88/7f8afa
intro:
佳冬蕭家原籍廣東省嘉應州(梅縣)石寮都龍牙鄉,以梅軒號五十郎公為肇基始祖,開臺祖則為松源始祖派下第十九世蕭達梅。蕭達梅於往來旅次中,不幸失事於黑水溝而下落不明。其子清華乃離鄉至臺南尋父,後於軍中任職。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6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4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2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0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5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1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17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32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8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3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