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鷗集(第三百二十九號)藝術與人文
「隨鷗集(第三百二十九號)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67488 , 欄位Id的內容是46748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隨鷗集(第三百二十九號)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隨鷗集》第329號,隨鷗吟社於1932年(昭和7年)3月15日發行。
本集前有仁賀保成人等人的四幅書畫作品,詩作依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刊出。本期共收112位作者古今體詩145首。特別的是,由於當時臺灣屬於日本,所以亦有臺灣人的詩作刊載其上。詩作之後有「忘機餘話」、「名詩選釋」、「石埭遺稿」等部分。「忘機餘話」記載南雅詩社、可興吟社、清新吟社、澹社等例會,亦有壽詞和作、新春紀游。更介紹新出版的刊物五種。名詩選釋為佐久節選取中國古詩中的名作加以詮釋。石埭遺稿是日本漢詩界泰斗永坂石埭(1845-1924)的遺作連載。廣告業面雜於書中及封底,大多為隨鷗吟社的出版物。另外,從版權頁資料可以看出,當時隨鷗吟社除了東京的本社以外,在仙臺還設有支局(分部),可見該吟社具有一定規模。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6748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A3F4DD82-49B8-457A-9E44-A9817C52C41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7:3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488
Id
467488
Title
隨鷗集(第三百二十九號)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隨鷗集》第329號,隨鷗吟社於1932年(昭和7年)3月15日發行。 本集前有仁賀保成人等人的四幅書畫作品,詩作依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刊出。本期共收112位作者古今體詩145首。特別的是,由於當時臺灣屬於日本,所以亦有臺灣人的詩作刊載其上。詩作之後有「忘機餘話」、「名詩選釋」、「石埭遺稿」等部分。「忘機餘話」記載南雅詩社、可興吟社、清新吟社、澹社等例會,亦有壽詞和作、新春紀游。更介紹新出版的刊物五種。名詩選釋為佐久節選取中國古詩中的名作加以詮釋。石埭遺稿是日本漢詩界泰斗永坂石埭(1845-1924)的遺作連載。廣告業面雜於書中及封底,大多為隨鷗吟社的出版物。另外,從版權頁資料可以看出,當時隨鷗吟社除了東京的本社以外,在仙臺還設有支局(分部),可見該吟社具有一定規模。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
2
-
3
-
4
-
5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
1_PDM_
-
2_PDM_
-
3_PDM_
-
4_PDM_
-
5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7:34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隨鷗集(第三百二十九號)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台灣山豬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35
Id:
287235
Title:
台灣山豬
Description:
肯恩基.武茂,早年曾從事傳統臼杵、蒸籠等生活用品的雕刻裝飾,並從太魯閣族的圖騰「祖靈之眼」開啟其木雕創作的興趣。肯恩基的木雕創作題材遍及太魯閣文化中的文面、織布、打獵,亦能將山林裡的山豬、水鹿、飛鼠、
入選-最後一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262
Id:
323262
Title:
入選-最後一葉
Description:
以前在台灣菸農是要菸牌的才能在土地上種植,是和政府的配合下才有的產業,農夫在採收後,待乾燥完成後,全數都要交給菸酒公賣局,不能有私菸的販售情形,但在這幾年外銷洋煙在台灣的市佔率,越來越高及人們對健
內世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60
Id:
595460
Title:
內世界
Description:
〈內世界〉整體作品以象形文字「石」為原始構想。以矩形象徵城市文化的進程,而上方透空的石心貫穿了矩型,連結著文明與自然。自然與發展如何取得平衡,正如同內世界的石心繼續等待,抑或是探索、追尋。作者樊烱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174
Id:
628174
Title:
婦女們於家門前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婦女們於家門前合影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94號住戶姜延庚先生所提供。姜延庚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曾任於社區副理事長與社區福利社共同創辦人,曾經手舉辦社區大小事務,擔任副理事長期間推動社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96
Id:
594496
Title:
馬祖新村韓麟老將軍家客廳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韓麟老將軍家的客廳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少將退伍的韓麟先生按照軍級分配到甲種眷舍,從照片中可知,韓先生家中客廳有拋光木地板及木造壁
MOC_Id:
Culture_Object721438
Id:
721438
Title:
濃縮在地飲食文化記憶的中崎本舖:江徐娥女士與郭秀玲女士訪談錄
Description:
中崎本舖註冊於民國60年(1971),從最早的鎮店三寶「蒸發蛋糕」、「布丁蛋糕」、「蜂蜜蛋糕」蛋糕開始做起。民國66年(1977)在桃園大廟景福宮後開分店後,也開始做中式糕餅與西式甜點。隨著時代轉
平平墿䢌死犬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38
Id:
296338
Title:
平平墿䢌死犬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平平
黃慶堂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33
Id:
286433
Title:
黃慶堂
Description:
在七星潭有一個攤位,是位失去左手掌的阿伯黃慶堂擺攤,他靠著右手拿筆,將石頭彩繪寫上勵志小語,攤位正下方也寫上「生命是否有價值,不在於別人的眼光,在於如何善用生命良能;知道與做到,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做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122
Id:
289122
Title:
頭城十三行的傳奇故事(選自《第三屆蘭陽文學獎 傳承與創新》)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傳承與創新︰第三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民間故事組第二名。 故事藉由甫得第八個孩子的阿貴的視角,去看頭城的搶孤活動以及盧家十三行的傳說。 阿貴家食指浩繁,再添一女,想把新生的女兒出養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982
Id:
510982
Title:
秀峰天主堂大眾史學座談會
Description:
2011年,「大眾史學座談會」在南投縣鹿谷鄉秀峰天主堂舉辦,邀請地方耆老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並作記錄。照片攝於2011年,秀峰天主堂暨謝省躬神父紀念館舉辦「大眾史學座談會」時秀峰村的曾姓居民(左一)
騎鯨少年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39
Id:
301139
Title:
騎鯨少年
Description:
〈騎鯨少年〉一詩是陳克華年少之作,如今,二十餘年的寫作與生命體驗,歷經幾個階段,他戲稱自己是由當初的「清純玉女」轉為「肉彈脫星」再「削髮為尼」,而寫詩的初衷,竟是始終如一。始終如一,也依然在茫茫詩海中
鄉野之趣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0
Id:
595690
Title:
鄉野之趣
Description:
〈鄉野之趣〉雕刻了一名牧童坐在黃牛的背上,腳邊還有一隻小犢在撒嬌,放在綠意盎然的公園之中,不僅和身邊場域對話,也能悠閒獨坐於綠蔭下,自成一個充滿田園野趣的休閒世界。這件作品的動機在追憶青少年時期,
馬祖新村-民宅庭院水井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11
Id:
560011
Title:
馬祖新村-民宅庭院水井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民宅庭院水井照,照片中有一幼童,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現代人只要轉開家中水龍頭就有源源不絕的生活用水
花崗山公園棒球場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07
Id:
222107
Title:
花崗山公園棒球場
Description:
花蓮棒球運動的場所:花岡山公園(今花崗山)遠在史前時代就已有人類居住,原本高度比現在略高,後將山頭鏟平改為公園,在大正11年(1922)正式開放。位於花蓮港鬧區北方的花岡山公園佔地七萬七千五百平方公尺
景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89
Id:
285889
Title:
景色
Description:
〈景色〉使用白色大理石如絲緞繞成如「回」字般的矩形式窗。石質之剛與線面之柔無盡迴旋,如同自然界的生與死形成一個循環,隨著視線的移轉,矩形變成三角形,消失與重現,雕刻空間便形成一個觀景視窗。透過這扇窗,
媒儂講親,無耐當真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29
Id:
300129
Title:
媒儂講親,無耐當真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媒儂
馬祖新村-社區新悅心亭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51
Id:
559951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新悅心亭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新悅心亭的照片,為徐家祖孫在閱心亭前的紀念合影,係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
民國40至50年代,由於家用電視機並不普及,
邱妙津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098
Id:
638098
Title:
邱妙津
Description:
邱妙津(1969-1995),彰化員林人。父瑞奇為小學教師,母吳滿,有一兄一姊。1987年(民國76年)入學臺灣大學心理學系。臺灣大學畢業後,短暫在張老師心理輔導中心擔任輔導員,接著在《新新聞》雜
小三通首航紀念郵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56832
Id:
156832
Title:
小三通首航紀念郵票
Description:
行政院定於2001年1月1日起實施「金門至廈門」、「馬祖至福州」之小三通,此一歷史性直航是金馬人民的一小步,也是兩岸關係以宗教交流的良性互動發展一大步。馬祖的媽祖「馬祖─馬尾─湄洲媽祖平安進香團」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472
Id:
467472
Title:
隨鷗集(第三百五十九號)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隨鷗集》第359號,隨鷗吟社於1934年(昭和9年)9月15日發行。
本集前有尾笹定等人的三幅書畫作品。詩作依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
三種空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83
Id:
595783
Title:
三種空間
Description:
〈三種空間〉的創作想法:「當我們定義空間以人造建物時,空間事實因為我們設限的目光,而大舉收縮了」。作者在作品中,逆轉我們對實體的關注,要我們重新尋獲三種空間。首先在建體周圍盤旋不去的時空與光影;再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62
Id:
301362
Title:
De rand van het eiland(荷譯:島嶼邊緣)
Description:
由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同仁與研究生合辦之《文火雜誌》出版發行。《文火雜誌》是一本以荷蘭語譯介中文文學的知名雜誌。2001年12月出版之第十六期《文火雜誌》,特別以專書方式,由專研中文現代詩的萊頓大學馬蘇
閩東歌謠─歌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15
Id:
235515
Title:
閩東歌謠─歌謠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馬祖原鄉福州、連江、長樂、羅源等閩東地區,農人在田野耕作、山間砍柴,漁夫捕魚、婦女找覓海產時,喜歡一邊工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906
Id:
603906
Title:
陸海空旅劵花蓮港東亞旅行社直購開始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20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東亞旅行社花蓮港案內所,有鑒於花蓮港驛內最近購票混雜壅擠的情況,與車站當局討論後,將讓乘客購票手續更加簡易,除了既有的內外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16
Id:
594316
Title:
馬祖新村眷舍改建後紅色大鐵門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眷舍改建後紅色大鐵門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馬祖新村社區於1987年(民國76
回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91
Id:
285991
Title:
回
Description:
創作來自於生活的體驗與觀察,作者陳麗幸認為創作過程純粹透過造型語彙去表達,即可抒發隱在內心的情感。此作品〈回〉的上半部是回的實體,與台座反映出的虛體,形成了一個「回」字,有循環的含意。張力與壓力是作品
包公石像〈平埔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64
Id:
286064
Title:
包公石像〈平埔族〉
Description:
此人像雕刻碑石為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典藏管理之佚名傳統石雕之一。作者不明,雕刻手法略顯粗糙,僅以線條刻繪出圖案輪廓,為一古代文官樣貌,部分區域似乎欲以陽刻手法凸顯其立體感,卻又在使用上產生衝突。在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663183
Id:
663183
Title:
《悲歡的歲月》節目單
Description:
本圖照為1964年4月1日於政工幹部學校中正堂,演出四幕感傷喜劇《悲歡的歲月》。單張兩面的節目單以復古淺米色為底,紙質印刷。從節目單的展演訊息得知,這是政工幹部學校影劇系十一期學生在學校送舊與迎新
海岸七疊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26
Id:
301326
Title:
海岸七疊
Description:
1980年《海岸七疊》出版,書名指的是北美洲西北地帶,摺疊的海岸地形,由北而南到西雅圖止,狀似七疊而得其名。在西雅圖這段時間,楊牧找到了定居的地方,結束多年流浪的生活,他在此讀書、寫作、教學、結婚、生
劉家正作品四季如春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4959
Id:
264959
Title:
劉家正作品四季如春
Description:
此為2019年訪問劉家正專題時所拍攝,作品位於新北市之頂泰山巖內,為劉家正所繪圖之作品,主題於作品之左側,為四季如春,並且可以明顯看到劉家正司阜之落款-玉山人畫。在此圖畫中可以看到旁邊有兩隻鳥還有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4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1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6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1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1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17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8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13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6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7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6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4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