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吳景箕人物與團體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吳景箕人物與團體

吳景箕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152741 , 欄位Id的內容是15274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吳景箕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吳景箕(1902-1983),自號鳴皐山樵,雲林人,秀才吳克明長子。吳克明中秀才後,遷居斗六,當時所建四合院至今猶存,稱「吳秀才邸」,為雲林古蹟之一。景箕幼從雲林進士黃紹謨習漢文,後東渡日本,就讀東京大學,獲文學事學位;景箕弟景徽亦遊學日本京,景箕往返兩地,後其遊學期間諸作付梓,遂名以《兩京賸稿》,兩京即東京、京都。後又刊《蓴味集》、《簾青集》、《蕉窗吟草》、《掞藻牋》、《詠歸集》、《簾青集》等作品。景箕諸作,以遠遊抒懷為多,作品清新可喜。至於數量居次者,為詠史、說理,其題詠對象,除中日先賢之外,更含括西方歷史人物如拿破崙、馬克斯等,以簡扼之筆法抒論,往往深中肯綮,於數十字中得題主事功之全豹,可見功力。景箕除詩歌之外,兼長文章。時臺大教授久保天隨舉景箕詩文以與新竹鄭祉亭、林占梅、彰化吳德功等臺灣本土前輩文人並稱,可謂推崇備至。 戰後,吳景箕於1946年創斗六中學(今斗六高中),任首屆校長(1946-1948)。此外持續與臺、日漢詩人唱酬往來,作品見於《中華詩苑》、《詩文之友》等詩刊。 上圖為《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吳景箕捐贈警察局宿舍緊急電鈴的報導,可見吳氏早已是地方士紳。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52741&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A2BEE784-31B4-401B-8802-89B77D7FE6F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9:4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52741

Id

152741

Title

吳景箕

Description

吳景箕(1902-1983),自號鳴皐山樵,雲林人,秀才吳克明長子。吳克明中秀才後,遷居斗六,當時所建四合院至今猶存,稱「吳秀才邸」,為雲林古蹟之一。景箕幼從雲林進士黃紹謨習漢文,後東渡日本,就讀東京大學,獲文學事學位;景箕弟景徽亦遊學日本京,景箕往返兩地,後其遊學期間諸作付梓,遂名以《兩京賸稿》,兩京即東京、京都。後又刊《蓴味集》、《簾青集》、《蕉窗吟草》、《掞藻牋》、《詠歸集》、《簾青集》等作品。景箕諸作,以遠遊抒懷為多,作品清新可喜。至於數量居次者,為詠史、說理,其題詠對象,除中日先賢之外,更含括西方歷史人物如拿破崙、馬克斯等,以簡扼之筆法抒論,往往深中肯綮,於數十字中得題主事功之全豹,可見功力。景箕除詩歌之外,兼長文章。時臺大教授久保天隨舉景箕詩文以與新竹鄭祉亭、林占梅、彰化吳德功等臺灣本土前輩文人並稱,可謂推崇備至。 戰後,吳景箕於1946年創斗六中學(今斗六高中),任首屆校長(1946-1948)。此外持續與臺、日漢詩人唱酬往來,作品見於《中華詩苑》、《詩文之友》等詩刊。 上圖為《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吳景箕捐贈警察局宿舍緊急電鈴的報導,可見吳氏早已是地方士紳。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9:41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吳景箕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24
Id: 168624
Title: 雅美族的男女
Description: 雅美族的男女。左端的男人著甲胄,旁邊的女人戴笠帽,中央的男人頭戴銀盔,掛銀製的胸飾。女人使用方形的布,由左邊起纏身一週,將其一角以帶子綁於右肩。胸前佩瑪瑙與銀製的裝飾串。另用一塊布來圍腰。男女手臂皆戴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73
Id: 139273
Title: 馬祖防衛司令部第8任司令官趙萬富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來臺,歷經10年馬祖守備區軍備整建,1965年馬祖守備區改編為馬祖防衛司令部,管轄東引、白犬、北高、南竿東、西5個守備區及1個亮島守備隊,得重新佈署兵力。馬祖防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50
Id: 280950
Title: 龍光因母親過世而得心疾 小腆紀傳補遺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孝養十餘年,母歿;以哭母,得心疾終其身。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03
Id: 277603
Title: 縣尹家病篤請湄嶼神姑救之,以菖蒲九節及書符咒回生 天妃顯聖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歲祲疫氣盛行,黃(疑為莆字之訛)縣尹闔家病篤。吏告以湄嶼神姑法力廣大,能起死回生,救災恤難。尹齋戒親詣請救。妃曰:『此係天數,何敢妄干』!尹哀懇曰:『千里宦遊,全家客寓,生死懸於神姑,幸憫而救之』

MOC_Id: Culture_People302064
Id: 302064
Title: 張達源
Description:   張達源,1863年(同治2年)出生於槓仔寮莊(今貢寮區),號松江。父親名為烏番,平時以傭役糊口,受人輕蔑;張達源因家境清貧,未能從師。     1880年(光緒6年),張達源隨父親移居基隆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56
Id: 276756
Title: 因目疾赴天津就醫 劉壯肅公奏議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再臣於八月奉詔入都,本因目疾請假兩月,十月初八日由籍起行,赴天津就醫調治。

MOC_Id: Culture_People550872
Id: 550872
Title: 楊國斌
Description: 楊國斌(1936-),1968年畢業於國立藝專,曾獲台北市文藝創作獎優選(1988)、台灣省藝林美展第二名(1969)。其藝術創作之路始於就讀台北師範藝術科期間,受到西方印象派畫技的科班訓練,更融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77
Id: 276577
Title: 李貞伏枕奄奄,尚病危 東征集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鎮標右營把總李貞,先于三月內嘔血,給假醫治。及賊陷府,伏枕奄奄,至今尚病危不起。則諸弁之無從賊,亦可知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669668
Id: 669668
Title: 談牛奶供應站
Description: 〈談牛奶供應站〉,葉梅生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九卷第七期(1959)頁16。 1959(民國48)年一月中旬,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十二個牛奶供應站和六個附設幼稚園所需用的奶粉

MOC_Id: Culture_People178916
Id: 178916
Title: 石坂莊作
Description:   石坂莊作,是日治時期雨港屬一屬二的工商鉅子,也是臺灣社教文化的先驅,出生於1870年(明治9年),日本群馬縣吾妻郡原町人,於1896年(明治29年)5月,以隨軍記者身份抵台。1898(明治31

MOC_Id: Culture_People514034
Id: 514034
Title: 袁德中
Description: 袁德中(1948)出生於桃園,畢業於東門國小,從小熱愛繪畫藝術,後來考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學時代忘情於各類藝術創作,曾獲得臺陽美術創作獎佳作獎、第二屆全國油畫展銅牌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59
Id: 168559
Title: 鄒族四社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四社群男女。這一地區的女人不使用胸兜,而將上衣領部扣緊。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46
Id: 509646
Title: 參加畢業旅行的學生抵達第一站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攝於1960年代,照片中是一群參加畢業旅行的小學生剛從溫泉旅社的交通車上下來,踏上畢業旅行的第一站,交通車上還能看到瑞穗溫泉的字樣。1960年代,國內旅遊的風氣尚不盛,平常的生活衣食猶嫌不

MOC_Id: Culture_People513089
Id: 513089
Title: 謝幸雄
Description: 謝幸雄,字號泮齋,生於臺南七股,初中時因有書法課,又須以毛筆寫週記,自然而然愛上寫字,加上遇到一位退役上校轉任的國文老師,幫謝幸雄購買一本柳公權《萬古皇英曲》字帖,勤加練習下,使其運筆逐漸駕輕就熟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76
Id: 660076
Title: 大甲鎮志(上冊)-目錄及參考書目
Description: 大甲鎮志為大甲區公所委託廖瑞銘擔任總編纂,期望將大甲鎮數百年來的發展,做有系統地整理與詮釋。 歷經2年多的撰稿與修正,全書超過90萬字,網羅了大學教授、中小學老師、文史工作者共同參與編撰,其中有半

MOC_Id: Culture_Event658584
Id: 658584
Title: 中心新村居民結婚長官致詞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攝於1964年(民國54年),當時北投中心新村居民結婚,都是在北投醫院精神專科的禮堂結婚,畫面中背對的兩人為新郎與新娘,畫面中著軍服者為主婚人,是新郎的長官,長官背後掛的則是新婚時所用的喜

MOC_Id: Culture_Event649580
Id: 649580
Title: 樂生院院民觀賞電影
Description: 本圖為樂生院院民觀賞電影時所拍攝,收錄於1960年出版的《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三十週年紀念特刊》。樂生療養院內的電影放映機,其中一部由大陸救災總會所贈送,為膠卷式電影放映機。照片中可見有一兩位院民播

MOC_Id: Culture_People178923
Id: 178923
Title: 顏國年
Description:   顏國年,基隆人,生於1886年(光緒12年)。承接其兄長顏雲年的事業,幾度克服經營困難,使顏家事業再度鞏固。在日治時期,顏家不僅在臺灣富甲一方,更是聲名遠播亞洲,文獻上的記載不勝枚舉,在臺灣礦

MOC_Id: Culture_People636228
Id: 636228
Title: 林秋滿
Description: 照片為受訪者林秋滿,拍攝地點為林秋滿自宅,拍攝時間為2021年(民國110年)1月21日。 1947年(昭和22年),林秋滿出生於花蓮縣鳳林鎮林榮村。林秋滿的母親共生了8個孩子,生為長女的她平時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24
Id: 222124
Title: 全花軍遠征台北,於台北大稻埕淡水戲館旁合影
Description: 梅野清太多次帶領花蓮港棒球隊遠征台北。當時《台灣日日新報》曾經訪問高砂團長梅野清太,梅野氏不諱言,棒球隊遠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宣傳花蓮港。大正10年(1921)12月,花蓮港棒球隊遠征台北,獲五戰一勝,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283
Id: 279283
Title: 思敬濟民以醫 臺灣通史卷三十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思敬固知醫,自設藥肆,以療貧氓,一鄉稱善士焉。著有鶴山遺稿。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98
Id: 278098
Title: 楊捷以衰老而勞累過度,及舊症復發,擬請調回泉延醫調治 平閩紀卷之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況臣已衰老,久在行間,衣不解帶、目不交睫,心血俱枯,淋閉舊症復發,亦擬就泉延醫調治。除將沿邊各汛應行設防善後事宜移咨督、撫諸臣酌議分布,俟議妥之日會疏另題外,臣隨於康熙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帶領臣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02
Id: 509602
Title: 雷驤採訪王禎和母親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中為1994年(民國83年)作家雷驤(右)採訪王禎和之母,蘇招治女士,當時雷驤正在執導《中國作家的影像》系列影片張愛玲的部分,因此特來向蘇招治女士訪談當年招待張愛玲到花蓮遊玩之事,從照片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52
Id: 277752
Title: 沈光文遇風飄至台灣,結茅於山中以居,教授生徒自給,另以醫濟之 福建通志臺灣府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沈光文字文開,鄞縣人,以貢生入太學,授太常博士。唐王時,累遷太僕寺卿。後由潮陽航海入金門。閩中大帥以書幣招之,不就。思卜居泉州海口,挈家浮舟,颶風飄至臺灣,遂居之。鄭成功入臺灣,知光文在,大喜,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18
Id: 513218
Title: 民國87年慈濟醫學院校舍
Description: 此趙片攝於1998年(民國87年),為慈濟醫學院宏偉的校舍。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簡稱慈大,是一所位於臺灣花蓮的佛教大學,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捐助設立。花蓮慈濟醫院成立初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58
Id: 277158
Title: 江氏擔娘孝舅姑和妯娌,服侍病夫湯藥 新竹縣志初稿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江氏擔娘,竹塹瑞女。年十九歲,適東城外東勢莊儒士鄭琳為妻。孝舅姑、和妯娌,閫內無怨言。夫病年餘,氏服侍湯藥,未嘗少懈。夫亡,哀哭慘烈,誓不獨生;家人多方勸慰,氏佯許諾,從容治喪。其次日,夫殮畢。是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953
Id: 281953
Title: 巫若男-放不下的鍋鏟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本篇講述巫若男女士從西部遷徙至東部的故事,包含在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69
Id: 168469
Title: 排灣族巴包拔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太麻里社頭目夫人正面照。頭上纏黑色的絲巾。穿黑布上衣。頸上戴貝殼及古珠串成的項圈,並垂戴古代琉璃珠串叫作sagaaka。用做頸飾的這些古珠,都是此族祖傳的家寶,在他們的社會裏,其中有的一顆約值當時日幣

MOC_Id: Culture_Object315950
Id: 315950
Title: 內外垵呂氏祭祖半宴(半筵)
Description: 此為2019年12月22日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呂氏聯合祭祖時所拍攝圖片,本圖為祭祖儀式的前半部,稱為半宴(半筵)。呂氏宗族的祭祖儀式非常隆重,在將列祖列宗祖牌請至供桌後,開始由值祭人員進茶、

MOC_Id: Culture_People288588
Id: 288588
Title: 陳昇群
Description: 陳昇群,宜蘭縣五結鄉人,1968年生。花蓮師範學院畢業,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碩士,現為羅東國小教師。 陳昇群創作文類包括詩、散文及兒童文學。多以童年故鄉蘭陽為背景,充滿了對素樸自然的嚮往,文字平實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6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4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9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8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3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5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1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4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