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因小疾牽纏,藥方交李章京代達 法軍侵臺檔補編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因小疾牽纏,藥方交李章京代達 法軍侵臺檔補編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

因小疾牽纏,藥方交李章京代達 法軍侵臺檔補編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81014 , 欄位Id的內容是28101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因小疾牽纏,藥方交李章京代達 法軍侵臺檔補編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獨恨小疾牽纏,藥方交李章京代達,須趕服湯藥。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1014&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4EBC101-686F-4218-98FE-2194CA978FD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01T23:39:1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14

Id

281014

Title

因小疾牽纏,藥方交李章京代達 法軍侵臺檔補編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獨恨小疾牽纏,藥方交李章京代達,須趕服湯藥。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01T23:39:10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因小疾牽纏,藥方交李章京代達 法軍侵臺檔補編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eople218096
Id: 218096
Title: 游烏秋
Description: 林阿綢的先生游烏秋(左),昭和9年(1934)出生,排行老五,媽媽很早就去世了,家中的五個兒子都由游爸爸帶大。游烏秋的三哥從宜蘭圓山過來花蓮工作,游烏秋也就跟著來花蓮做公路局工程的工作。當時要結婚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618
Id: 276618
Title: 適染受暑疫甫痊,仍殫心竭力 治臺必告錄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正在酌調兵勇、籌備餉需,一面配船飛渡,適染受暑疫,醫治甫痊,自揣精力未逮;惟軍務喫緊,敢不迅速啟行,殫心竭力,以冀仰報高厚鴻慈於萬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42
Id: 514342
Title: 張鳴故居
Description: 201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行健、拱照;五結鄉孝威、大吉;蘇澳鎮永光;羅東鎮竹林、仁和;頭城鎮中崙、更新;員山鄉員山、蓁巷;以及冬山鄉柯林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仁和社區的日曆。本篇6月20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91
Id: 280991
Title: 八大山人突然發狂疾 清先正事略選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年餘,意忽忽不自得,遂發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05
Id: 139305
Title: 東引指揮部指揮官張兆驄
Description: 張兆驄將軍,浙江德清人,1919年(民國7年)生,中央軍校13期,曾任師長、副軍長、副侍衛長、副司令官。參加過抗日湘西會戰、戡亂戰役,轉戰於蘇、魯、皖、豫各省,歷經魯西、魯南、蘇北、南龐、大義集、

MOC_Id: Culture_Event649474
Id: 649474
Title: 樂生院院民口服D.D.S.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漢生病患者口服DDS藥物的情況,收於1960年之《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三十週年紀念特刊》中。 1940-1950年代由於化學治療的進步,磺胺藥劑(sulfone drugs)被發現應用在漢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32
Id: 278032
Title: 林元俊善奕、精醫,時常揮毫作竹石及草書 廈門志卷十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林元俊,字份生;本廈門人,徙居臺灣.善奕、精醫,稱海外國手.時揮毫作竹石及草書,縱橫如意,瘦硬入古(「通志」).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105
Id: 265105
Title: 商店-憲光二村:昨日今時
Description: 為了將桃園常民史與「竹籬笆」的庶民生活做詳實記錄,保存屬於大家的桃園成市記憶,民國107年(2018)11月,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了《憲光二村:昨日今時》一書,這是其中一篇。 在桃園市龜山區的憲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81
Id: 280981
Title: 顧炎武母親曾斷指和藥以治療翁姑的疾病 清先正事略選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母夫人最孝,常斷指療姑疾。

MOC_Id: Culture_Object310371
Id: 310371
Title: 勞動與節孝:澎湖的傳統女性形象之一
Description: 勞動與節孝:澎湖的傳統女性形象 「澎湖查某台灣牛」是清代的志書-《澎湖廳志》形容澎湖女人的一句俗諺。澎湖的婦女不只從事「討海」的工作,陸地上的耕作,女性一樣要辛勤以赴。劉家謀的<海音詩>曾如此形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33
Id: 284333
Title: 七張天如讀經班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七張社區的日曆。本篇7月28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953
Id: 281953
Title: 巫若男-放不下的鍋鏟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本篇講述巫若男女士從西部遷徙至東部的故事,包含在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624
Id: 476624
Title: 【湄鼓435_人文地理】武德殿柔道隊
Description: 照片取自蕉城雜誌社出版《旗山老照片集》書冊第23頁,為日治時期拍攝旗山武德殿內,柔道隊合影畫面,地板則是榻榻米樣貌。在日治時期為推廣武道精神,在全台興建許多武道場,其中旗山武德殿,是建於西元193

MOC_Id: Culture_People147425
Id: 147425
Title: 王東燁
Description: 王東燁,字槐庭,號季琮,雲林縣北港鎮人,生於清光緒18年(1892),卒於民國71年(1982),年幼時,師事北港宿儒蔡本升、蔡然標等二人,國學基礎厚實。日治時期日人禁絕漢文,王東燁遂與友人同好倡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36
Id: 509636
Title: 兩兄弟坐在牛背上
Description: 此照片攝於1960年代,兩兄弟剛放暑假,便在家幫忙看牛,所謂「看牛」其實就是把牛牽至綁牛處吃草,孩子便能在周邊玩耍。牛隻在臺灣早期的農業社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主要的工作牛種以黃牛、水牛為主。各

MOC_Id: Culture_People218091
Id: 218091
Title: 徐阿泍
Description: 因為聽說花蓮比較好生活。徐阿泍5歲就隨父母坐船從蘇澳來到花蓮清水一帶的舊村(今福興村),新村(日治時期為清水)都是日本人住。據說以前這裡有很多菸仔間,她爸爸來花蓮之後就去幫日本人工作—種菸草,而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17
Id: 513217
Title: 慈濟醫院大廳壁畫(佛陀濟世圖)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1986年(民國75年)完工的巨大壁畫——佛陀濟世圖,使用磁磚拼貼,掛於花蓮慈濟醫院大廳牆面上,為慈濟醫院精神象徵,由顏水龍教授設計施工。這幅畫的故事內容是在佛陀時代佛僧團有位比丘,他平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490
Id: 509490
Title: 三和照相館主人一家合照
Description: 照片為三和照相館主人張春輝與其家人在花蓮市中山路家門口的合照,張春輝為站在照片最左邊的男子。三和照相館為花蓮市攝影界的先驅,主人張春輝是位風雅之士,除了喜好攝影之外,也是花蓮港音樂研究會的會員,並

MOC_Id: Culture_Event658646
Id: 658646
Title: 國軍北投醫院護士日常合影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約攝於為1960年(民國50年)初期,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外科護士張冬梅於外科手術室外。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是國民政府接受日軍衛戍病院暨轉地療養所而來,當時許多在醫院作的醫生、護士、軍人等,就

MOC_Id: Culture_Object315519
Id: 315519
Title: 馬中美食老闆娘卓黃季香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馬中美食老闆娘卓黃季香講述開店經過的情景。1953年出生的卓黃季香本身是澎湖縣馬公市鎖港人,婚後跟著來自台北的夫婿從事澎湖海鮮的買賣配銷工作。後來因緣際會竟然開始賣麵。嗓門大又熱情的老闆

MOC_Id: Culture_Object671930
Id: 671930
Title: 韓國訪問團訪問忠義三村記
Description: 〈韓國訪問團訪問忠義三村記〉,林祝闈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二十一卷第五期(1971)頁12。 1970(民國59)年11月20日由韓國的經濟企劃院預算局代表李廷奎、監察院金敏文、總務處人事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29
Id: 278029
Title: 沈佺期往臺灣,累徵不就,以醫藥濟人 廈門志卷十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沈佺期,字雲又,號復齋;南安人.崇禎十五年壬午舉人,明年成進士,授吏部郎中.唐王召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福州破,遯跡廈門.後往臺灣,累徵不就,以醫藥濟人.所著詩文集,卓然名家.居二十餘年,卒(「泉州

MOC_Id: Culture_People472955
Id: 472955
Title: 段亭安
Description: 段亭安(1965~)生於彰化,現居桃園中壢,從小喜愛書法和繪畫等視覺藝術,大學時期攻讀商學,畢業後經營貿易二十多年,因其夫婿鼓勵下,決定在工作之餘學習書法,先由宋良銘先生啟蒙,再師承吳英國先生至今

MOC_Id: Culture_Object128983
Id: 128983
Title: 陳俊蘭:吳媽媽的故事
Description: 2015年出版的《龜山:眷味家香》專訪、記錄了龜山原眷戶陳俊蘭等8個爸爸媽媽的拿手好菜,以及這些拿手好菜背後的個人故事、家庭記憶和人生傳承。 當時住在龜山千禧新城國宅社區的「吳媽媽」陳俊蘭,雲林人,陸

MOC_Id: Culture_People516112
Id: 516112
Title: 劉家瑋
Description: 劉家瑋(1981-)受到身為美術老師的母親影響,自幼喜愛畫圖,高中就讀陽明高中美術實驗班,大學時期獲得李澤藩教授獎學金,以優秀成績畢業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學習過程中師承賴添明、李足新等

MOC_Id: Culture_People649447
Id: 649447
Title: 黃金井
Description: 黃金井,1931年出生於臺南。1943年,因發現罹患漢生病而進入樂生療養院治療,與其姐黃金涼皆為戰前入院的入院者。戰後初期,二十多歲的黃金井經人介紹,與蘇先生結婚。此外,黃金井入院後也開始信仰基督

MOC_Id: Culture_Event659164
Id: 659164
Title: 北投醫院精神科門口合影留念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攝於1961年(民國50年),左一為徐蜀龍於精神科門前,圖片右側為北投分部集用場出入口。 北投中心新村在日治時期其實是一片樹林,並沒有人居住,直到日軍臺北衛戍病院北投分院暨轉地療養所興建

MOC_Id: Culture_Event284436
Id: 284436
Title: 擺厘小探險 文化就在巷子裡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擺厘社區的日曆。本篇11月18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284
Id: 279284
Title: 劉日純出錢埋葬死者、醫療傷患 臺灣通史卷三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乃出其資,葬死殤,醫創病,存魚眾寡;鬥始息。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06
Id: 506406
Title: 花蓮港消防組
Description: 明治45年(1912)3月花蓮港的街民自發性的組織消防組,設立私設的消防組,大正10年(1921)私設的花蓮港消防組改為花蓮港街立消防組。昭和7年(1932)末消防組花費了1萬9000圓購入自動車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53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49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8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6

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0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