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員林游氏宗祠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員林游氏宗祠

員林游氏宗祠」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060926000003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員林游氏宗祠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  員林游氏宗祠創建時間已經不可考,現今建築物為民國45年(1956年)改建後成為現今的宗祠建築形制,現址為彰化縣員林鎮大埔里員大路2段59巷129弄31號。   員林游氏宗祠由當地游氏族人組成的「祭祀公業游六世」所興建與管理,根據《台灣游氏族譜》的記載,參與「祭祀公業游六世」的游氏族人應該是首批入墾的宗保公派下第十一世的堂兄弟-宗羅、進會、進想、進忍,以及進榮一之後人,而「六世」指的是第六世宗保,以其世序為名所立之祭祀公業,祭祀公業的成立確切時間已經不可考。   游氏宗祠的堂號為廣平堂,創建時間已不可考,但至晚在明治42年(1909年),現址上已經有建築物。至於目前現址上的游氏宗祠則為游柞梄擔任管理人時所建,據相關史料的判斷,現有的游氏宗祠建築應為戰後民國45年(1956)重修完成之様貌。游氏宗祠作為游氏族人供奉唐山祖的場所,與其附近各游氏祠堂有著極大的不同。幾乎所有的宗祠、廳堂均供奉開台祖,而本案游氏宗祠卻以唐山租為祭祀對象,為該地區最早建立的宗祠,是為早期游氏族人入墾時所設立之宗祠。   游氏宗祠後經歷三次整修,並於民國95年(2006)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閻亞寧主持,彰化縣歷史建築員林游氏宗祠調查研究,彰化:彰化縣文化局,P.19-22。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游姓為員林地區的大族,此宗祠具有歷史文化價值,該宗祠為一傳統閩式三合院建築,正身明間入口大門上為1896年創建時設立,除與地方發展有關外,所保留之木構特殊及木雕製作尚稱精美,值得登錄為歷史建築。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府授文資字第0950002952C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06-09-26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彰化縣員林鎮大埔里員大路2段59巷129弄31號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彰化縣員林市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5554284372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972581704363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彰化縣政府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文化局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彰化市卦山路3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0/8c595909-da55-4160-b847-9a4fb9941b5e/員林游氏宗祠020.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非都市地區 特定農業區 甲種建築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60926000003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  員林游氏宗祠為一進一院埕,左右護龍的格局,游氏宗祠左右護龍不同於一般合院位正身左右前方,而位正身左右側,面寬三開間,與正身前、後簷廊齊,隔龍虎井前、後有院牆與正身相連,前、後院牆並皆開有院門。正身兩側山牆亦皆有開門,由龍虎井與左右護龍相通。廣平堂座向亦如同員林大多數傳統建築,皆以八卦山為背後靠山,而座東北朝西南。   廣平堂建於戰後初期,雖為閩南樣式,但卻仍可見日人遺留下之建築材料及技術影響,如大量引用洗石子及結構混合新的鋼筋混凝土構造,並折衷有日人引進的西方歷史樣式語彙。   宗祠正身三開間,屋頂為硬山燕尾頂,採仰合瓦,兩端飛翹之正脊上則為雙龍護塔剪黏。正脊兩側脊堵亦有花草剪黏,兩端垛頭處之花籃剪黏,尤其立體優美。此外,少見的於正脊與屋瓦相接處做四隻「獅」與「象」的剪黏,獅、象左右各一,皆尾朝建物中軸線,頭再回首亦向中軸線,形塑生動立體的造型。體形不大,卻頗細緻,如:左側獅可見嘴中含珠,右側獅則較含蓄的只微張嘴,不含球,細膩的暗示左「公」獅,右「母」獅的傳統排列位置。   正身設有前簷廊,內為一捲棚頂。正廳進深十一架,傳統建築所用之木屋架已為新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樑柱所取代,但屋面部份則仍為傳統構法,以木檁擱於磚砌山牆上,再鋪以望磚、瓦等傳統構材,皆為此時期由傳統轉化至現代之過渡時期特色。前簷廊二簷柱柱頭為仿西式芼莨葉飾,柱身為洗石子面材,柱下方並有傳統圓柱珠。跨於柱上的步通為鋼筋混凝土樑,然樑下依然飾以木刻之員光。正立面明、次三間各開一雙扇門,六扇皆為板門,中央板門並繪有文武官門神彩繪。其餘牆面皆以洗石子為面材,臺度以下牆面,包括雨側廊牆臺度,皆洗淡灰色石子牆面,洗深灰色石子框邊;臺度以上則反之,洗深灰色石子牆面加淡灰色石子框邊。正門兩側臺度處,飾以二泥塑麒麟。臺度上各開一窗,窗與二側門間細長壁面各飾一掩一半之花瓶、花卉,亦顯含蓄優雅。兩側廊牆,臺度以上則為清水磚牆,並各開一拱窗可望龍虎井,門楣上則為疊斗二彎枋牌樓,正門上並懸「廣平堂」堂匾。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  正廳中有四根洗石子點金柱,柱頭仿西式托次坎(Tuscan)柱,雖為鋼筋混凝土柱樑,但仍飾以傳統木雕「鰲魚」雀替。左右二縱向水平樑上,則各以磚砌山牆承屋面木檁,山牆並各開一拱形孔洞,以減輕荷重。公媽龕居中,內奉游氏歷代祖先神位,龕前立落地花罩,兩側於後簷牆左右各開一大窗,光線由後方進入透過落地花罩兩側落地格扇的透雕,柔和灑入正堂空間。龕上壽樑繪八仙彩繪,圖下並繪水晶珠簾邊飾。壽樑上則有疊斗牌樓,底層左右各一獅座,亦分公、母雕刻生動,疊斗牌樓的幾分華麗宏偉感,強化公媽龕空間,為樸實的祠堂帶入幾分精緻莊嚴感。正堂室内周牆,台度以下皆如簷廊為灰色洗石子牆面,後簷牆台度以上為白粉刷牆面,兩側山牆面轉為清水紅磚牆,為白灰色調之室內帶入片暖色調。   正廳中彩繪為華國林振章作品。左右紅磚山牆面各一大幅壁堵彩繪,唯可惜左側彩繪已斑駁無以辨識,右側壁堵繪「明月種梅花」,圖中童子、老翁手執梅花,明月當空,鶴翔於天際。左右次間壽樑上,則為鳥與傳統堅毅耐寒植物,似用以訓勉子孫無畏艱難之期許,左壽樑繪「梅鵲精神」,右繪「松齡鶴算」,落款「丙申年季夏」。   員林遊氏宗祠內數對對連以「庭訓」為旨。堂聯由內而外:神龕兩側聯「廣範祖宗德欽祀典」「平生孝弟篤念倫常」,堂中四點金柱聯「要好子孫須從尊祖敬宗起」「欲光門第還是讀書積善來」、「山水兆吉祥應見地靈人傑」「詩書垂世擇化成俗美風醉」,門楣「廣平堂」匾下題「廣居正位終和且平」,兩側門聯「廣譽令聞承先世宗功祖德」「平情和氣願後代子肖孫賢」,廊柱則聯「衍祖宗一脈相傳克勤克儉」「教子孫兩條正路為讀為耕」。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保存狀態良好,仍為游氏族人祭祖場所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1.目前員林游氏宗祠整體維護情況尚可,建議管理單位定期巡視,若有發現重大損壞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2.員林游氏宗祠裝飾壁畫應評估其文資價值,並持續追蹤是否有修復之相關計畫。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保存良好。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1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1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1000-1700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楊小姐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4-7292201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mus@mail.bocach.gov.tw

caseId

20060926000003

caseName

員林游氏宗祠

assetsTypes

    1. code
      A1

    2. name
      祠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員林游氏宗祠創建時間已經不可考,現今建築物為民國45年(1956年)改建後成為現今的宗祠建築形制,現址為彰化縣員林鎮大埔里員大路2段59巷129弄31號。   員林游氏宗祠由當地游氏族人組成的「祭祀公業游六世」所興建與管理,根據《台灣游氏族譜》的記載,參與「祭祀公業游六世」的游氏族人應該是首批入墾的宗保公派下第十一世的堂兄弟-宗羅、進會、進想、進忍,以及進榮一之後人,而「六世」指的是第六世宗保,以其世序為名所立之祭祀公業,祭祀公業的成立確切時間已經不可考。   游氏宗祠的堂號為廣平堂,創建時間已不可考,但至晚在明治42年(1909年),現址上已經有建築物。至於目前現址上的游氏宗祠則為游柞梄擔任管理人時所建,據相關史料的判斷,現有的游氏宗祠建築應為戰後民國45年(1956)重修完成之様貌。游氏宗祠作為游氏族人供奉唐山祖的場所,與其附近各游氏祠堂有著極大的不同。幾乎所有的宗祠、廳堂均供奉開台祖,而本案游氏宗祠卻以唐山租為祭祀對象,為該地區最早建立的宗祠,是為早期游氏族人入墾時所設立之宗祠。   游氏宗祠後經歷三次整修,並於民國95年(2006)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pastHistorySource

閻亞寧主持,彰化縣歷史建築員林游氏宗祠調查研究,彰化:彰化縣文化局,P.19-22。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1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registerReason

游姓為員林地區的大族,此宗祠具有歷史文化價值,該宗祠為一傳統閩式三合院建築,正身明間入口大門上為1896年創建時設立,除與地方發展有關外,所保留之木構特殊及木雕製作尚稱精美,值得登錄為歷史建築。

lawsReference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

officialDocNo

府授文資字第0950002952C號

registerDate

2006-09-26

govInstitutionName

彰化縣政府

belongAddress

彰化縣員林鎮大埔里員大路2段59巷129弄31號

belongCity

彰化縣員林市

longitude

120.5554284372

latitude

23.972581704363

govInstitution

彰化縣政府

govDeptName

彰化縣文化局

govDeptAddress

彰化市卦山路3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非都市地區 特定農業區 甲種建築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祭祀公業游六世

    2

buildingFeatures

  員林游氏宗祠為一進一院埕,左右護龍的格局,游氏宗祠左右護龍不同於一般合院位正身左右前方,而位正身左右側,面寬三開間,與正身前、後簷廊齊,隔龍虎井前、後有院牆與正身相連,前、後院牆並皆開有院門。正身兩側山牆亦皆有開門,由龍虎井與左右護龍相通。廣平堂座向亦如同員林大多數傳統建築,皆以八卦山為背後靠山,而座東北朝西南。   廣平堂建於戰後初期,雖為閩南樣式,但卻仍可見日人遺留下之建築材料及技術影響,如大量引用洗石子及結構混合新的鋼筋混凝土構造,並折衷有日人引進的西方歷史樣式語彙。   宗祠正身三開間,屋頂為硬山燕尾頂,採仰合瓦,兩端飛翹之正脊上則為雙龍護塔剪黏。正脊兩側脊堵亦有花草剪黏,兩端垛頭處之花籃剪黏,尤其立體優美。此外,少見的於正脊與屋瓦相接處做四隻「獅」與「象」的剪黏,獅、象左右各一,皆尾朝建物中軸線,頭再回首亦向中軸線,形塑生動立體的造型。體形不大,卻頗細緻,如:左側獅可見嘴中含珠,右側獅則較含蓄的只微張嘴,不含球,細膩的暗示左「公」獅,右「母」獅的傳統排列位置。   正身設有前簷廊,內為一捲棚頂。正廳進深十一架,傳統建築所用之木屋架已為新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樑柱所取代,但屋面部份則仍為傳統構法,以木檁擱於磚砌山牆上,再鋪以望磚、瓦等傳統構材,皆為此時期由傳統轉化至現代之過渡時期特色。前簷廊二簷柱柱頭為仿西式芼莨葉飾,柱身為洗石子面材,柱下方並有傳統圓柱珠。跨於柱上的步通為鋼筋混凝土樑,然樑下依然飾以木刻之員光。正立面明、次三間各開一雙扇門,六扇皆為板門,中央板門並繪有文武官門神彩繪。其餘牆面皆以洗石子為面材,臺度以下牆面,包括雨側廊牆臺度,皆洗淡灰色石子牆面,洗深灰色石子框邊;臺度以上則反之,洗深灰色石子牆面加淡灰色石子框邊。正門兩側臺度處,飾以二泥塑麒麟。臺度上各開一窗,窗與二側門間細長壁面各飾一掩一半之花瓶、花卉,亦顯含蓄優雅。兩側廊牆,臺度以上則為清水磚牆,並各開一拱窗可望龍虎井,門楣上則為疊斗二彎枋牌樓,正門上並懸「廣平堂」堂匾。

inHouseFeatures

  正廳中有四根洗石子點金柱,柱頭仿西式托次坎(Tuscan)柱,雖為鋼筋混凝土柱樑,但仍飾以傳統木雕「鰲魚」雀替。左右二縱向水平樑上,則各以磚砌山牆承屋面木檁,山牆並各開一拱形孔洞,以減輕荷重。公媽龕居中,內奉游氏歷代祖先神位,龕前立落地花罩,兩側於後簷牆左右各開一大窗,光線由後方進入透過落地花罩兩側落地格扇的透雕,柔和灑入正堂空間。龕上壽樑繪八仙彩繪,圖下並繪水晶珠簾邊飾。壽樑上則有疊斗牌樓,底層左右各一獅座,亦分公、母雕刻生動,疊斗牌樓的幾分華麗宏偉感,強化公媽龕空間,為樸實的祠堂帶入幾分精緻莊嚴感。正堂室内周牆,台度以下皆如簷廊為灰色洗石子牆面,後簷牆台度以上為白粉刷牆面,兩側山牆面轉為清水紅磚牆,為白灰色調之室內帶入片暖色調。   正廳中彩繪為華國林振章作品。左右紅磚山牆面各一大幅壁堵彩繪,唯可惜左側彩繪已斑駁無以辨識,右側壁堵繪「明月種梅花」,圖中童子、老翁手執梅花,明月當空,鶴翔於天際。左右次間壽樑上,則為鳥與傳統堅毅耐寒植物,似用以訓勉子孫無畏艱難之期許,左壽樑繪「梅鵲精神」,右繪「松齡鶴算」,落款「丙申年季夏」。   員林遊氏宗祠內數對對連以「庭訓」為旨。堂聯由內而外:神龕兩側聯「廣範祖宗德欽祀典」「平生孝弟篤念倫常」,堂中四點金柱聯「要好子孫須從尊祖敬宗起」「欲光門第還是讀書積善來」、「山水兆吉祥應見地靈人傑」「詩書垂世擇化成俗美風醉」,門楣「廣平堂」匾下題「廣居正位終和且平」,兩側門聯「廣譽令聞承先世宗功祖德」「平情和氣願後代子肖孫賢」,廊柱則聯「衍祖宗一脈相傳克勤克儉」「教子孫兩條正路為讀為耕」。

buildingUsage

保存狀態良好,仍為游氏族人祭祖場所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1.目前員林游氏宗祠整體維護情況尚可,建議管理單位定期巡視,若有發現重大損壞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2.員林游氏宗祠裝飾壁畫應評估其文資價值,並持續追蹤是否有修復之相關計畫。

buildingActualState

保存良好。

isOpenVisit

1

isCharge

1

openUpTime

1000-1700

wenSitename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楊小姐

govDeptPhone

04-7292201

govDeptEmail

mus@mail.bocach.gov.tw

「員林游氏宗祠」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201202000008
caseName: 原淺野水泥台灣工場(紅磚倉庫及石灰窯)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歷史沿革於壽山山腳下的臺灣水泥高雄廠(日治時期為淺野水泥臺灣工場),不僅是全台成立最早、超過百年歷史的水泥大廠,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全臺灣最重要且產量最大的水泥廠,說臺灣的水泥產業與該廠息息相關

caseId: 20030331000057
caseName: 林斐章大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清道光年間。林斐章於1836(道光16)年,獨立捐建奎閣,一度傳為佳話,之後於後浦北門興建大宅,此宅於1903年重修,1949年為國軍佔用。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加左護龍、右庭院,本體牆身材料為斗

caseId: 20060220000001
caseName: 原專賣局臺北後站倉庫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建築為日據時代專賣局煙草工廠附近的產業房舍,從1912年的老照片來看,它是棟由兩長條形建築雙拼而成的大廠房,目前外觀僅剩一半的長條形。

caseId: 20180704000005
caseName: 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舊校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於民國43年8月10日登記作為花農校長宿舍使用,為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經管之建物,興建完竣迄今逾五十年。

caseId: 20200225000002
caseName: 擺接義塚大墓公
assetsTypes:

    1. code
      A12

    2. name
      墓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020801000004
caseName: 埔里黃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埔里黃宅原是清末地主望玉書(麒麟)故居,由前清總兵吳光亮勘輿後興建。一九一七年埔里大地震,原故居遭震塌。一九一八年入贅之黃公敦仁依原故居所地為正身,商請石岡匠師劉然等建成閩式三合院。 正身明稍盡間,木

caseId: 20150914000002
caseName: 嘉賓旅社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嘉賓旅社位於關山舊火車站(舊稱里壠驛或關山驛)進出口右前方,興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5年(1940)。當時的關山,是花東縱谷南端的行政、警備及貿易中心,行旅往來頻繁。由臺北來到關山開墾林業的吳嘉隆(190

caseId: 20210413000002
caseName: 迪化街1段121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建物與117、119號建物曾為莊家所有,原一樓為3開間店鋪,二樓為三戶相通之住家空間,整修後仍保存清代構造如唭哩岸石條、砌牆及日治時期街屋之特色。

caseId: 20060620000002
caseName: 海口庄派出所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海口庄派出所興建於昭和六年(1931),原名「海口警察官吏派出所」;依日治時期警察官吏派出所之基本類型而言,其屬「事務室並宿舍」之型態,中央為事務室,兩側分別為「警部長宿舍」及「取締/巡查宿舍」。

caseId: 20040220000006
caseName: 臺中市警察局第一分局(舊稱:臺中警察署廳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本建物為官署建築,於1934年(昭和九年)建造,由臺中州土木課設計。整體呈L型街角屋,入口做圓弧形出簷,正面有古典柱式、拱狀開窗及垂飾線腳收沿,使得建築整體呈現風格近於現代主義,後側附屬屋舍已改建。最

caseId: 20171109000001
caseName: 新社原蔗苗養成所及陳列館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日治時期,在「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目標下,積極發展臺灣糖業,並於新社地區設立大南庄蔗苗養成所,著力於蔗作的改革和品種的改良,從1913年起,到戰後1960-70年代,擔負著臺灣糖業發展最前端的甘蔗種

caseId: 20111004000010
caseName: 花蓮糖廠原料區辦公室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辦公廳舍

    5
pastHistory: 花蓮糖廠原料區辦公室是光復原料區、工會、政風等辦公室,大門玄關入口雄偉氣派,屋頂採四斜面構造,室內用推拉式氣窗裝置,室外台度式用花格磚通風,房屋四周斜撐木加強穩固防颱又防震。許多製片廠商、導演常指定做

caseId: 20111004000006
caseName: 花蓮糖廠員工宿舍7巷5、7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花蓮糖廠員工宿舍7巷5、7號房屋構造採一棟二戶後有院,雙併式木構造宿舍,有雨淋板及防颱板,房屋四周以斜撐木加強隱固,防颱又防震,室內設有推拉式氣窗,室外台度高出地面可通風。路旁種植花卉植栽,為員工添增

caseId: 20030331000018
caseName: 基督教會堂
assetsTypes:

    1. code
      A10

    2. name
      教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基督教會堂建於1924年,牧師樓建於1934年。1922年歐陽侯牧師因舊教堂不敷使用,發動興建新教堂,購買清代舊縣丞署原址的部分土地,興建會所及附設培德小學和幼稚園,之後黃衛民牧師至南洋勸募,興建牧師

caseId: 20040113000008
caseName: 大溪和平路永發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古市街類

    5
pastHistory: 原屋主邱家經營的永發,以最初的樟腦、豆干、米等生意到後來的木器業為主。原屋主的父親聘請3位唐山司傅,分別設計20、24、26號,牌樓面在司傅施作期間,均以帆布遮蓋,直到完工當天才揭幕,實為展現司傅功力

caseId: 20100630000002
caseName: 東門派出所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東門派出所興建於西元1904年至西元1931年(日治明治37年至日治昭和6年),現今位於嘉義市東區公明路236號。 2.派出所內為警察派出所辦公廳、宿舍合併使用,分別為一座辦公廳及2棟宿舍。其使

caseId: 20210528000003
caseName: 內湖郭氏墓
assetsTypes:

    1. code
      A12

    2. name
      墓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墓園前方飾麒麟、南瓜;墓埕前圍飾梅蘭竹菊花鳥圖,皆以彩色洗石子製成,整體造型具有豐富的民間藝術價值。 2.墓室、伸手集墓埕前圍均為洗石子;左右伸手各飾一龍,主墓室為六角形攢尖式頂,頂有蚱蜢形裝飾,

caseId: 20210714000002
caseName: 楊長利公厝
assetsTypes:

    1. code
      A1

    2. name
      祠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楊長利公厝位於臺南市大內區。

caseId: 20061030000002
caseName: 仁濟療養院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

    5
pastHistory: 具80多年歷史的仁濟療養院其建築多為早期日式空間的型態,屋身為木構造類型、其屋頂以黑瓦覆蓋,大體而言仍保持其創立時期的空間配置與分布型態。

caseId: 20170803000001
caseName: 新城鄉原研海庄役場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新城鄉於日治時期之行政區為研海支廳,國民政府來台後,恢復原有新城名稱,當時鄉公所設於新城村。建物與本鄉新城村舊有員工宿舍區相連。

caseId: 20040409000005
caseName: 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原址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會址

    5
pastHistory: 民國68年(1979)12月10日發生在高雄市的「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政治民主化的關鍵點與轉捩點,位於中山一路與大同二路的美麗島雜誌社高雄市服務處原址,則是凝聚當時高雄市黨外勢力的中心。 「美麗島事

caseId: 20080625000001
caseName: 泰興漆行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案建築物第一、二進於日據時期明治40年(1907)3月25日辦理第一次保存登記,此建物正面為傳統閩南式建築,而 這類建築通常出現在清末以前,故興建日期應早於1907;第三進(安西街70號)建築風格屬

caseId: 20050929000005
caseName: 舊檳榔火車站(日奈敷乘降場、賓朗火車站)站房
assetsTypes:

    1. code
      A7

    2. name
      車站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舊檳榔火車站位於卑南鄉賓朗村,最早是大正11年(1922),鐵道臺東線開通後所設置的日奈敷乘降場(招呼站)。日奈敷是賓朗舊稱檳榔樹格(日治時期卑南八社之一的Pinasiki,亦稱檳榔)相近日本音Hin

caseId: 20120207000001
caseName: 羅東林區管理處處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大正4(1915)年臺灣總督府營林局著手開發眠腦山區(舊太平山)森林。大正5(1916)年營林局宜蘭出張所設立,至大正10(1921)年羅東街長陳純精爭取營林所宜蘭出張所遷移羅東,改稱羅東出張所,並於

caseId: 20210113000001
caseName: 崙背分駐所宿舍群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日式宿舍

    5
pastHistory: 崙背鄉為臺灣地區客家五個語系中,詔安客語主要分佈的區域之一。崙背分駐所最初由日本人設置時,其考量以地區控制穩定治安為首要考量;此前,日本設置警察官吏派出所,多以便於控制本島人士活動及鎮壓反叛勢力為要,

caseId: 20161201000001
caseName: 赤崁東街日式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曾作為警察宿舍使用。

caseId: 20190424000002
caseName: 社子島李忠記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李忠記宅創建於日據時期,為一層樓傳統漢式正身護龍厝,三合院形式。

caseId: 20090824000001
caseName: 七股頂山鹽警槍樓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960年代以前,政府財政收入相當依賴鹽稅收益,所以為了確實藉由徵收鹽稅充實國家財政,必須有一套掌握產運銷流程的監控系統的執行單位,而安置鹽警的各種建築物,更是遍佈整個鹽田地區,以達到監管效果。七股鹽

caseId: 20190415000002
caseName: 隆田10號糧倉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倉庫

    5
pastHistory: 農糧署南區分署隆田國有倉庫建築群為二戰結束後所建,倉庫數量眾多,皆為1960-1970 年代各式構造及形式案例表現,為臺灣重要戰備糧倉設施。 隆田辦公廳與隆田1號崗亭建於民國60年,隆田10-11號倉

caseId: 20031029000004
caseName: 羅東鎮國華國中九年國教校舍
assetsTypes:

    1. code
      A24

    2. name
      學校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國華國中原為羅東鎮國民中學分部,成立於1967年,1970年正式獨立為宜蘭縣立國華國民中學。1967年為使九年國民教育校舍建築快速完成,省教育廳使用標準圖10種,並採單元設計,為九年國教時期興建校舍的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7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22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