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不服水土,沾潢水發癢 臺灣外記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
「士卒不服水土,沾潢水發癢 臺灣外記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77146 , 欄位Id的內容是27714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士卒不服水土,沾潢水發癢 臺灣外記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祐立驅土番同諸兵士負土搬石,照舊址築城。仍於可泊船隻登岸處,築炮臺防禦。祐於旁山上結一大營,周圍開壕,築短牆以作犄角勢。但士卒疲勞,不服水土;兼手足沾潢水,箇箇發癢,抓破即腫,縻爛難堪,兵士怨望。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7714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C00114F4-15A6-419D-B391-E70F87A6F6B5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30T19:11:5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46
Id
277146
Title
士卒不服水土,沾潢水發癢 臺灣外記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祐立驅土番同諸兵士負土搬石,照舊址築城。仍於可泊船隻登岸處,築炮臺防禦。祐於旁山上結一大營,周圍開壕,築短牆以作犄角勢。但士卒疲勞,不服水土;兼手足沾潢水,箇箇發癢,抓破即腫,縻爛難堪,兵士怨望。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30T19:11:50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士卒不服水土,沾潢水發癢 臺灣外記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147
Id:
278147
Title:
福康安、李侍堯皆偶經抱恙,雖已痊愈,諭善自調護,不可過於勞瘁。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五十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又昨海蘭察到京據奏,福康安、李侍堯二人,俱曾抱恙數日,仍力疾辦事,旋即痊愈等語。沿海地方水土、氣候與內地不同,福康安在彼不能服習,李侍堯又已年老,伊二人俱偶經抱恙,雖已痊愈,朕心深為厪念!現今大功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296
Id:
649296
Title:
施文子醫師於臺中診所紀錄患者病史
Description:
本圖為施文子醫師詢問、紀錄患者病史之留影,收錄於1961年出版之《臺灣痲瘋救濟協會年度報告》。
1960年,臺灣痲瘋救濟協會的臺中診所創立,位在臺中紅十字會分部底下,治療的範圍較小,許多事務需要
蔡振聲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65
Id:
222165
Title:
蔡振聲
Description:
早期祖先居住在富源,依靠打獵為生,後來因為獵物愈來愈少,於是就從富源開始往南,擴大獵場領域,經過三條河(富源溪、紅葉溪、秀姑巒溪),最後就定居在現在的苓雅部落。早期遷移到苓雅時,沒什麼東西吃,剛好遇到
拚了命擠上車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63
Id:
515263
Title:
拚了命擠上車
Description:
舊花蓮火車站最早的名稱是花蓮港驛,明治43年(1910)開始營業,昭和19年(1944)花蓮港驛遭受美軍轟炸損毀,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民國38年(1949)擴建花蓮港驛,民國40年(1951)改名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62
Id:
672062
Title:
驗收銀聯二村
Description:
此影像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七卷第八期(1957)婦聯一月大事影輯,照片自左至右為黃郭佩雲、王蕭德華、皮以書、錢用和、禹韵涓、浦陸佩玉、丁岫閒、呂曉道。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在蔣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53
Id:
513153
Title:
瑞穗鄉歌仔戲班與好友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50年(民國39年)一個名叫「小美園」的歌仔戲班在瑞穗鄉與好友們合影,後排左二、左三與右一都是在戲班中很受歡迎的演員,左一為照片提供人葉嫦娥,當時十六歲。歌仔戲班時常在晚餐過後粉墨登場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42
Id:
168542
Title:
鄒族阿里山群達邦社的會所與頭骨簍
Description:
阿里山群達邦大社的會所,所以是kuba。其構造大致與fufu相同,但大形化。屋頂鋪茅草,地板高出地面很多,以籐條架成。地板前面以木板鋪成一很寬的陽台,四周開放無牆壁。地板中央設火爐數處。除了穿日本和服
銀髮族趴趴走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06
Id:
514206
Title:
銀髮族趴趴走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11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07
Id:
267407
Title:
江家祖父輩於竹林前合影
Description:
江家祖父輩於竹林前合影。照片拍攝的時間大約為1956年到1960年間(民國45年到民國50年),照片提供者為江嬌妹女士。照片中的左側人物為江嬌妹的祖父,右側人物為江嬌妹的伯公,長輩兩人在竹林前合影
楊牧故居一角2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86
Id:
509586
Title:
楊牧故居一角2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所攝地點為文學家楊牧成長時期的舊居。楊牧,本名王靖獻,本籍臺灣花蓮,是臺灣文壇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在現代詩、散文、評論等創作,以及詩經、英文古詩等學術研究,都有重要的成就。照片中這棟位於今
吳烈偉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51207
Id:
551207
Title:
吳烈偉
Description:
吳烈偉(1960-)生於桃園,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書畫系碩士班,現任耕藝旅遊寫生畫會指導老師,曾於中壢私立高職美工科任教8年,38歲赴廣州美術學院研修中國山水畫。其藝術之路啟蒙於沈秀成
MOC_Id:
Culture_Object614847
Id:
614847
Title:
1942-1946年職員任免簿
Description:
為1942年起至1946年,高砂麥酒株式會社雇用職員紀錄,由庶務係管理記錄。原件按照公司與受雇者關係發生時間排序,下至守衛,上至主任技師等都列明。除了時間,同時記載受雇者的薪資,由主管及受雇者用印
泰雅族婦女整理經線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59
Id:
168359
Title:
泰雅族婦女整理經線
Description:
多羅閣社婦女準備織布,正在整理經線,站立的婦人右手拿著紡錘。是日恰逢日本的祭日,故懸掛日本國旗。
泰雅族太魯閣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01
Id:
168401
Title:
泰雅族太魯閣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太魯閣群Gukutsu社女人正面照。女人有剪短前額頭髮的習慣,該群男人在少年時也剪短前額頭髮。同樣的習慣見於北勢群的一部。頭髮用毛線紮束,戴小珠、毛線、及貝殼等製成的頸飾,穿上衣及套袖。太魯閣婦女不用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948
Id:
672948
Title:
麥帥公路五號橋處車禍 兩計程車迎面相撞 四人死亡六人重傷
Description:
檔案為〈麥帥公路五號橋處車禍 兩計程車迎面相撞 四人死亡六人重傷〉的新聞,收錄於1968年12月23日《中央日報》第3版。
新聞指出,麥帥公路五號橋附近,12月22日上午十時左右有兩輛高速相對行
鄒族四社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61
Id:
168561
Title:
鄒族四社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四社群排剪社男人側面照。頭戴鞣皮帽,穿毛線織成的上衣,及胸兜,並佩耳飾、頸飾及胸飾。這是男人的常裝。
技工前進隊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86125
Id:
686125
Title:
技工前進隊
Description:
在高雄發展為一個重工業海港城市的過程中,隨著產業轉型和都市發展的急遽擴張,旗津社區居民與新型態產業或城市新創發展策略之間仍有相當大的搭橋轉譯空間,因此我們希望透過110年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128
Id:
281128
Title:
茅琳因心氣疼痛而死亡 臺案彙錄乙集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竊署淡水同知事澎湖通判茅琳,因防堵盜船、查拏逸匪並撫恤難民各事宜,自本年五月初間駐紮新莊,向有心氣疼痛病症,偶發即止,茲因積勞,於七月十二日舊病復發沉重,親往看視,即令親屬延醫調治無效,於七月十三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707
Id:
280707
Title:
王應基精通醫術 泉州府志選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王佐,安溪感化里人.父應基,精於醫.年屆九十,步履如常;舉鄉賓.佐享年亦八十.
MOC_Id:
Culture_Object654351
Id:
654351
Title:
政工幹校影劇組一、二期-編導黃金組
Description:
圖為60-80年代重要的劇作家,左起為趙琦彬、張永祥、貢敏,於影劇系任教時期合影,其中趙琦彬、張永祥為政工幹校影劇組第一期,貢敏則為第二期,畢業後各分發軍中劇隊服務,均因表現優異而返母校任教,也常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92
Id:
277792
Title:
確實有些兵手劃傷,因用拳頭擊窗,被玻璃割傷 斯未信齋文編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當據營員聲稱:該兵面稱被壯勇用刀戳傷手腕等語。查該兵丁四、五百名,鬨然入署,勢甚兇猛,壯勇十餘人,皆在內署,並未出而抵拒。查該兵中實有二、三名手被劃傷者,因其以拳擊窗,為玻璃割破,現有血路可驗,眾
復興文化促進會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43
Id:
284343
Title:
復興文化促進會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復興社區的日曆。本篇8月31日的主題是
布農族巒社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27
Id:
168527
Title:
布農族巒社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巒社群的女人側面照。頭纏黑布,穿漢式上衣,黑布的一端有此族固有的刺繡。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25
Id:
139325
Title:
莒光地區指揮部指揮官張金來
Description:
莒光鄉舊名「白犬」,下轄東莒島(東犬)與西莒島(西犬),位處閩江口、平潭水域,為重要軍事據點。據《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指出,白犬地區在1950年代初期由福建海上保安第一縱隊等10多個單位駐守,後
林朝崧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52756
Id:
152756
Title:
林朝崧
Description: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又作峻堂,號癡仙,別號無悶道人。臺中霧峰林家人,下厝林文明養子。十九歲考取生員,然無心於舉業,致力於詩。乙未割臺之際,避亂於晉江、上海等地;1899年(明治3
曾惠雲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481933
Id:
481933
Title:
曾惠雲
Description:
曾惠雲,出生於桃園新屋,對於農村生活有著濃郁的感情與熱愛,求學期間雖曾赴新竹、臺北,最後定居在鍾愛的桃園市,目前為桃園市穆然書會副理事長,致力推展書法藝術,作品亦常應邀參與地方展覽,如穆然書會聯展
MOC_Id:
Culture_People599392
Id:
599392
Title:
布農族抗日英雄Dahu-ali(拉荷.阿雷)
Description:
信義鄉境內布農族頭目Dahu-ali(拉荷.阿雷),屬於布農族Isbukun(郡社)群Istanda中氏族裡的Takis Talan小氏族,Dahu-ali生於清同治9年(1869),卒於日治昭和
布農族丹社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24
Id:
168524
Title:
布農族丹社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卓社群的女人側面照。穿漢人風格的上衣,外披固有的麻布製背心,頭纏黑布。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21
Id:
279621
Title:
薛福成在外國積受風濕,觸發舊疾 李文忠公選集第五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竊前任出使英、法、義、比國大臣、都察院大副都御史薛福成,於四月間交卸使任,因歷年在外洋積受風濕,觸發舊疾,請假回籍就醫。於五月杪行抵上海,疾劇不能前進,延醫調治不效,延至六月十九日出缺,繕就遺摺,
唐中立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64873
Id:
264873
Title:
唐中立
Description:
唐中立因家族遭受228迫害,原在臺南新化紙廠擔任組長工作的父親,為躲避追查輾轉由友人介紹到花蓮林田山擔任低階工人職務,一直到64年退休,74年過世都住在林田山,林田山也成為唐中立父親遠離政治迫害的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3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3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3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1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3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4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4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6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3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2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3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41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1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1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36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