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翁清土人物與團體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翁清土人物與團體

翁清土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527041 , 欄位Id的內容是52704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翁清土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翁清土(1953-),生於金門,1975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作品富有一貫寫實、細膩而清新的風格。在學時期受到美國新寫實主義畫家魏斯的影響,將對於土地所懷抱的感情轉化為藝術,使風景畫不再只是乘載風景的器皿,更包容了情感。並以一張大型寫實風景水彩畫《秋日午後》,在雄獅美術舉辦的金獅獎中拔得頭籌,藉此不但開啟了自己懷鄉寫實的路線,也肯定了自我創作的定位。師大畢業後,翁清土來到桃園振聲高中任教,結識戴武光等人,共組桃園縣美術協會,並開始探討作品中更深刻的內在意涵,也延續了新寫實主義的風格。1980年再與王福東、許自貴、洪東標、李俊賢等人共組當代畫會(後改名為第三波畫會),並以一系列環保主題的畫作開風氣之先。退休後回到金門並接任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熱切推廣藝文活動。 翁清土的人生向是一個旅途,從金門出發,路經美景風光,岩石坡道,最終仍回到舊土,用畫筆為故鄉寫詩,這個充滿歷史痕跡的小島,用他真實的風光與歲月累積起的人文故事,孕育了翁清土,使其作品如同一扇微啟的窗,飄來陣陣的暖風與鄉愁。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27041&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32AD0FA2-3127-4B3E-A3B5-2623A5748DE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8-11T14:37:3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27041

Id

527041

Title

翁清土

Description

翁清土(1953-),生於金門,1975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作品富有一貫寫實、細膩而清新的風格。在學時期受到美國新寫實主義畫家魏斯的影響,將對於土地所懷抱的感情轉化為藝術,使風景畫不再只是乘載風景的器皿,更包容了情感。並以一張大型寫實風景水彩畫《秋日午後》,在雄獅美術舉辦的金獅獎中拔得頭籌,藉此不但開啟了自己懷鄉寫實的路線,也肯定了自我創作的定位。師大畢業後,翁清土來到桃園振聲高中任教,結識戴武光等人,共組桃園縣美術協會,並開始探討作品中更深刻的內在意涵,也延續了新寫實主義的風格。1980年再與王福東、許自貴、洪東標、李俊賢等人共組當代畫會(後改名為第三波畫會),並以一系列環保主題的畫作開風氣之先。退休後回到金門並接任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熱切推廣藝文活動。 翁清土的人生向是一個旅途,從金門出發,路經美景風光,岩石坡道,最終仍回到舊土,用畫筆為故鄉寫詩,這個充滿歷史痕跡的小島,用他真實的風光與歲月累積起的人文故事,孕育了翁清土,使其作品如同一扇微啟的窗,飄來陣陣的暖風與鄉愁。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8-11T14:37:38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翁清土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02
Id: 509602
Title: 雷驤採訪王禎和母親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中為1994年(民國83年)作家雷驤(右)採訪王禎和之母,蘇招治女士,當時雷驤正在執導《中國作家的影像》系列影片張愛玲的部分,因此特來向蘇招治女士訪談當年招待張愛玲到花蓮遊玩之事,從照片背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187
Id: 281187
Title: 張德檢驗李吉的死因 臺案彙錄己集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據此,卑職隨帶仵作張德前詣屍所,驗得已死李吉,問年二十五歲,身屍量長五尺二寸。仰面:致命胸膛左邊刀傷一處,斜長七分,寬三分,係從合面脊背左邊起刀戳透,皮捲縮,傷口帶血蔭。合面:致命脊背左邊刀傷一處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163
Id: 279163
Title: 法國軍隊在臺灣遭瘟疫侵襲 臺灣通史卷十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孤拔憤無後援,且疫作,將士多沒,遂病死,以副提督李士卑斯接之。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27
Id: 139327
Title: 莒光地區指揮部指揮官張英夫
Description: 莒光鄉舊名「白犬」,下轄東莒島(東犬)與西莒島(西犬),位處閩江口、平潭水域,為重要軍事據點。據《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指出,白犬地區在1950年代初期由福建海上保安第一縱隊等10多個單位駐守,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473
Id: 277473
Title: 吳真人廟以其神醫,臺灣多漳泉人建廟獨盛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吳真人廟:在西定坊新街。乾隆五年,街民重修,曰「開仙宮」。一在北線尾。一在鎮北坊水仔尾。一在觀音亭邊。一在石頭坑。一在武定里。一在廣儲東里。一在歸仁北里舊社口。其在文賢里一圖者三、在二圖者一、在安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752
Id: 323752
Title: 臺北縣女籃代表隊蟬聯省運女籃賽冠軍
Description: 照片為民國50年(1961)10月拍攝,純德女籃隊12位隊員於本屆省運會贏得冠軍,於賽後在體育場上合影。 民國50年(1961)10月第16屆台灣省運動會於高雄舉行,代表台北縣參加比賽的女子籃球隊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30
Id: 276930
Title: 金娘習符咒為人治病,莊錫舍請為軍師稱仙姑 臺案彙錄甲集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五月戊寅(十二日),常青督將士三千人親赴南潭,莊大田聞風先遁。常青獲番婦金娘、賊目林紅以歸。 金娘,下淡水番婦,習符咒,為人治病。莊錫舍攻鳳山時,請為軍師,臨陣令其誦符咒祈神祐,軍中皆稱曰「仙姑」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39
Id: 284339
Title: 環保志工隊、長青俱樂部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25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37
Id: 281037
Title: 孫嘉績因嘔血而死亡 爝火錄卷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魯王大學士孫嘉績卒。嘉績遁至滃州,慷慨嘔血死。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54
Id: 233854
Title: 林阿綢大兒子(左四)參加太昌國小運動會賽跑
Description: 林阿綢的大兒子(左四跑步的人)運動會賽跑,跑第一名。父親游烏秋拍下抵達終點的那一刻。阿綢婚後也一直拼命工作,在20幾歲的時候曾經騎一台YAMAHA機車,載菜去中華市場賣菜,前一天晚上6、7點時去菜園拔

MOC_Id: Culture_Event659164
Id: 659164
Title: 北投醫院精神科門口合影留念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攝於1961年(民國50年),左一為徐蜀龍於精神科門前,圖片右側為北投分部集用場出入口。 北投中心新村在日治時期其實是一片樹林,並沒有人居住,直到日軍臺北衛戍病院北投分院暨轉地療養所興建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055
Id: 168055
Title: 木柵地區獵人(t-041)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來臺時所拍,為正片。湯姆生於4月12日從拔馬(今臺南左鎮)步行前往木柵(今高雄內門木柵),到達村落時,受到熱烈歡迎。本照片可見為兩半身赤裸,胸掛裝飾物的男性獵人及一旁蹲於地上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974
Id: 281974
Title: 巫生妹-結婚選擇題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本篇講述巫生妹女士的婚姻故事,其丈夫為過去豐里國小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82
Id: 277782
Title: 皇后割股延續思文帝之命 南明野史卷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皇后自十九齡作配朕躬,荷蒙毅宗皇帝於崇禎五年六月初三日遣官揚武侯薛濂、兵科左給事中許世藎持節捧冊寶封朕為唐王、皇后為王妃,同日拜命。十餘年來,皇后忠敬貞淑,與朕同修嘉行。朕性時有過剛,皇后婉贊,補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99
Id: 509599
Title: 郭子究為呂佩琳獨唱會伴奏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中紀錄的,是呂佩琳老師的聲樂獨唱會,一旁拉小提琴的伴奏者,則是郭子究老師。郭子究於1919年(大正8年)生於臺灣屏東縣,從小自學樂器,又曾入劇團學樂,於24歲來到花蓮打拼。1946年(民國

MOC_Id: Culture_People513393
Id: 513393
Title: 林吉峰
Description: 林吉峰(1952-),字任真,祖籍桃園,因父親工作的關係,在阿里山出生長大,因環境優美清新,民風樸實,造就了林吉峰樂天開朗的個性。年幼的他特別喜歡畫圖,無論上的是不是美術課,總愛在課堂上塗塗抹抹。

MOC_Id: Culture_People296245
Id: 296245
Title: 林三妹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09、2016年 受訪者:林三妹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楊富民、鍾祐宸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本篇受訪者為林三妹,幼年出生於新竹,襁褓中便隨著家人遷徙到東部。但因為兩個哥哥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37
Id: 139337
Title: 北高守備區指揮官陳廷寵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之一部戍守北竿、高登島;陸續又有陸軍207師之一部等軍隊接防。待1955年陸軍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成立後,編列北高守備隊,此區駐軍由馬祖

MOC_Id: Culture_People472951
Id: 472951
Title: 周志平
Description: 周志平,號柏全,1957年生於桃園,因崇尚東晉陶淵明隱逸的人格理想與道家精神,故又號東籬先生。原於國立桃園高中擔任主任教官,基於對書法之雅好,於1998年成立「荷鋤盧書法工作室」,從事書法藝術的推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94
Id: 139294
Title: 連江縣長林德政
Description: 1956年7月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合併羅源、長樂、連江3縣為連江縣,實施戰地政務實驗,為軍政一元制,連江縣政府受政委會指導辦理戰地政務工作。《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記載,政委會為最高行政單位,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81
Id: 509581
Title: 楊牧的高中同學2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為詩人楊牧的高中同學牽著腳踏車合影,能夠擁有自己一輛腳踏車,在楊牧就讀高中的1950年代來說,算是家裡經濟不錯的。楊牧本名王靖獻(父親姓楊,因從與母姓而姓王),於1940年(昭和15年)出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42
Id: 594042
Title: 赫恪‧魯瑪林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作家赫恪‧魯瑪林。赫恪‧魯瑪林本名林明華,民國38年(1949)生於花蓮縣光復鄉。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曾任職於公共電視、廣電基金、華視電視節目等,擔任電視節目企畫、編導等職務,亦為嘎啷啷社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383
Id: 304383
Title: 合界村陳扁前理事長口述村史
Description: 合界社區發展協會陳扁前理事長為合界村永城聚落社造案的重要推手,他熱心於合界村公共事務,熟稔合界村村史典故傳說,言語風趣,收藏含有記載合界村的鄉志典籍供訪問的學員查尋。陳扁理事長說起建廟神蹟:合界早期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96
Id: 278096
Title: 楊捷恭謝值年老筋力血氣漸衰之際,仍獲頒頒昭武將軍之銜 平閩紀卷之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竊念臣荷皇恩寵渥,始畀臣以總管水陸之重寄,及臣控辭水師,允臣專管陸路,茲復加錫昭武將軍之崇秩,臣何人斯,上邀溫綸之屢降,恭承天語之重申!似此異數,曠世罕逢,卑臣感激恩深,圖報志切。臣雖年老,筋力血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31
Id: 168431
Title: 排灣族巴包拔群的房屋與穀倉
Description: 巴包拔群Bogari社頭目住宅。住家在左邊,右邊的茅草頂建築物為榖倉。此一地區的穀倉形式非常特殊,在頂樓鋪上木板,將穀物收藏到裏面。坐在屋簷下的是該村男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71
Id: 168371
Title: 泰雅族太魯閣群的房屋
Description: 太魯閣Burowan社住家,木造竹頂。最右端者為男人,其左側有二婦女,再左側兩人為男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737
Id: 258737
Title: 顏滄濤、施素筠全家
Description:   照片為「顏滄濤、施素筠全家」合影,左起前排依序為:施素筠(顏滄濤妻)、施母陳月嬌、顏滄濤。左起後排依序為:三子顏景堂、長子顏雅堂、次子顏凱堂。長女當時則在美國,所以並未參與其中。顏滄濤為顏國年

MOC_Id: Culture_People315842
Id: 315842
Title: 曾玉崙
Description: 曾玉崙大正6年(1917)生於里壠(今關山),昭和5年(1930)自里壠公學校畢業後,赴日就讀東京順天中學。昭和10年(1935),因父、兄相繼病故,乃返回里壠,繼承家業。昭和13年(1938),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337
Id: 277337
Title: 孫靜得丸藥二十斤,並茶絲萊菔子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二十八日,王彬齋起程回前山。孫靜甫至。得臬道憲書一,並丸藥二十斤。又得朗山姪書,並茶絲四斤、萊菔子一包。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418
Id: 278418
Title: 林氏侍家姑李氏,晚年多病而脾氣不好,而林氏卻仍侍奉湯藥不懈怠 澎湖紀略卷之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林氏,東西衛澳林昂淑之女。稟性溫良,操行純潔。年十九,適林投澳郭克誠為妻;執持婦道,有鹿車共輓之風。家姑李氏,性頗嚴厲;有子婦四人,惟林氏事之得其歡心。克誠兄弟析居之後,李以林氏孝順,不樂與長次二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4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139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97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4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23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12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22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6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23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135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9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3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5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4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9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