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慶宗藝術與人文
「林慶宗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83561 , 欄位Id的內容是28356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林慶宗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林慶宗成長於花蓮海濱,國中畢業後拜師學藝品雕刻,直至工藝品市場萎縮,1982 年開始轉向個人創作,放棄技巧性的表現方式,將造型刪減至單純境界,以萃取出藝術性,憑藉著學徒時期訓練的扎實雕刻功力,以及代工賺取的經濟收入,作為支撐自己創作的籌碼,過程備受現實生活所考驗。漸漸累積出屬於自己的創作風格,不斷獲得外界肯定,打開屬於自己的作品市場至今。他一直注視著最重要的創作主題──「魚」,林慶宗平時喜好親近自然,閒暇時常釣魚消遣,因此有機會近距觀察魚群生活,影響他進一步關心環境、海洋議題,他有感魚群在水中經歷生老病死的一生,即像是人類世界的倒影,而開啟了一系列以「魚」跟「水」的關係作為觀想世界的模型,嘗試各種不同的觀看角度,在不同的創作階段體會出同一事物所蘊涵的新意,放棄多餘的細節表現,精萃出特屬魚(群)的姿態,觀看他的作品,觀者能夠感受到自己就像被透明、溫暖的海洋所包覆,彷彿生命跟海洋,本就是一體。魚除了是生活中易見的形象,受到華人傳統文化影響,社會普遍視之具有吉祥的意味,風水上亦有招來好運的衍生意涵,如此的主題使得林慶宗的創作容易親近大眾,也讓作品更有機會被帶進一般的家庭收藏。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PDM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3561&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3C7AAEF0-02AB-45DE-BF96-E419F5055171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17T17:54:2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61
Id
283561
Title
林慶宗
Description
林慶宗成長於花蓮海濱,國中畢業後拜師學藝品雕刻,直至工藝品市場萎縮,1982 年開始轉向個人創作,放棄技巧性的表現方式,將造型刪減至單純境界,以萃取出藝術性,憑藉著學徒時期訓練的扎實雕刻功力,以及代工賺取的經濟收入,作為支撐自己創作的籌碼,過程備受現實生活所考驗。漸漸累積出屬於自己的創作風格,不斷獲得外界肯定,打開屬於自己的作品市場至今。他一直注視著最重要的創作主題──「魚」,林慶宗平時喜好親近自然,閒暇時常釣魚消遣,因此有機會近距觀察魚群生活,影響他進一步關心環境、海洋議題,他有感魚群在水中經歷生老病死的一生,即像是人類世界的倒影,而開啟了一系列以「魚」跟「水」的關係作為觀想世界的模型,嘗試各種不同的觀看角度,在不同的創作階段體會出同一事物所蘊涵的新意,放棄多餘的細節表現,精萃出特屬魚(群)的姿態,觀看他的作品,觀者能夠感受到自己就像被透明、溫暖的海洋所包覆,彷彿生命跟海洋,本就是一體。魚除了是生活中易見的形象,受到華人傳統文化影響,社會普遍視之具有吉祥的意味,風水上亦有招來好運的衍生意涵,如此的主題使得林慶宗的創作容易親近大眾,也讓作品更有機會被帶進一般的家庭收藏。
Keyword_Des_Rights_2
PDM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OGDL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17T17:54:28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林慶宗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41
Id:
514141
Title:
搖呀搖,搖到廍後來搖籃─榕樹下的故事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廍後社區的日曆。本篇02
林美佐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393
Id:
286393
Title:
林美佐
Description:
林美佐老家鄰近堤防,距離溪岸不遠,早年習作素材大都以撿拾來的各類溪石,經裁切、打造、整形加工後,再一片片鋪排於畫板上。沒有主題設定,只求構成美感,幾年間反覆的自習磨練,終日埋首工作台上,造就了紮實的手
MOC_Id:
Culture_Object185012
Id:
185012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張瑞蓉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社區美學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55
Id:
514455
Title:
社區美學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4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76
Id:
514776
Title:
花蓮縣各機關主計同仁慶祝三十八年主計節留影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拍攝於1949年(民國38年)的山水亭前面,為花蓮縣各機關主計同仁慶祝三十八年主計節之留影。山水亭為當時相當著名之酒家,其與天仙閣同為「溝仔尾」紅燈區中有名之店家。只是與天仙閣不同之處在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47
Id:
560047
Title:
馬祖新村-婦女與同鄉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婦女與同鄉親友於1951年在台北相聚的合影留念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馬祖新村住民當中也包含很多原本居住在大陸各省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31
Id:
300131
Title:
無耳屎桶──忓抱(扒本)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無耳
MOC_Id:
Culture_Object242522
Id:
242522
Title:
南竿金板境天后宮的廟中廟
Description:
位於連江縣南竿鄉的金板境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陪祀臨水夫人、華光大帝、威武陳元帥、福德正神。依據《99年度連江縣歷史建築「金板境天后宮」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在天后宮正殿最左右兩側神龕內再裝置木構小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58
Id:
513358
Title:
花蓮港工業學校機械科
Description:
照片中可以看見一群穿著整套制服的學生在教室中,靠著車床合照。這張照片是1943年(昭和18年)花蓮港工業學校,也就是今天的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機械科學生的車床實習課程。花蓮高工創校於1940
MOC_Id:
Culture_Event514087
Id:
514087
Title:
噶瑪蘭族奇立板社海祭與豐年祭
Description:
2019年7月13和14日,宜蘭縣壯圍鄉廍後尚未正名成功的噶瑪蘭族奇立板社,族人們在花東噶瑪蘭族新社、立德等部落頭目、耆老們的帶領下,成功復辦了消失已久的海祭與豐年祭,當時奇立板社91歲的潘英
至聖先師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54
Id:
285954
Title:
至聖先師
Description:
作者經歷過教職,感受到至聖先師的風範,緬懷其春風化雨的動人故事。以白色大理石精細的雕工,將孔子五官、鬍鬚、手勢、衣著等,襟掛袍袖衣紋對稱繁而不亂,透露出智者的敦厚大器度,立像刻畫栩栩如生,和藹可親完整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791
Id:
278791
Title:
賦作中描述蠟樹能補精益神氣,袪百病扶龍鍾 續修臺灣府志卷二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裸人種稻手自舂,咀嚼作麴塵埋封;椰瓢婦子共酣飲,醉奉客嘗情何濃!吾曹小戶偏愛潔,對此慘澹愁眉烽。
梨花竹葉在何許,當筵生怕惡客逢。一朝賈舶千里至,鄉味百斛來吳淞。南華仙人號酒聖,特遣從事陳詞恭。
珍珠社區稻草藝術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294455
Id:
294455
Title:
珍珠社區稻草藝術節
Description:
稻草藝術節是每年10月珍珠社區辦理的活動。2017年舉辦的稻草藝術節,改變以往形式,不再只是邀請表演團體前來表演,而是由珍珠社區內各鄰鄰長,帶領村民攜手製作稻草工藝品,在遊行時沿路踩街展示。
2
劉沛參與工程石碑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6040
Id:
266040
Title:
劉沛參與工程石碑
Description:
劉沛參與工程石碑,作為劉沛的故鄉之地,萬安宮除了劉沛所留下的作品外,在當年重建的過程中,劉沛也作為一個在地的子弟,參與入重建的事務中。至今廟內龍邊五穀大帝旁的芳名碑上,還可看見劉沛以一個委員的身份
能量與實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89
Id:
285989
Title:
能量與實體
Description:
〈能量與實體〉又譯作〈能量與物質〉,為一長165cm,寬70cm,高220cm的長方體,上方有一洞穿的圓孔與其下交叉排列、宛若鑲嵌上去的小圓柱。作者嘗試以此作品探索虛體與實體之間的生命連結。鏤空圓
《臺灣寫真帖》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78990
Id:
178990
Title:
《臺灣寫真帖》
Description:
《臺灣寫真帖》,1907年(明治40年)3月31日出版,為石坂莊作最初抵臺2年,隨軍踏查臺灣各鄉鎮,並用當時最時髦的相機,拍攝全臺各地的風土民情,彙集成冊。由臺灣日日新報社在臺灣、日本2地同時
聽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12
Id:
285912
Title:
聽
Description:
作品〈聽〉長90cm,寬70cm,高280cm,其造型令人聯想到耳朵的耳道外型,並從中簡化為有力的線條,細緻優雅的技巧將抽象概念形體化,重點的耳管猶如細膩的微風吹送進耳道裡,透過堅硬的大理石圓滑的質地
馬祖民居常見之屋頂形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82018
Id:
282018
Title:
馬祖民居常見之屋頂形式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馬祖傳統民居的屋頂形式多以「五脊二坡硬山頂」與「五脊四坡廡殿頂」為主,由板狀椽(又稱桷子)、板瓦與屋脊組合而成。椽條的材料多以木材
MOC_Id:
Culture_Object322984
Id:
322984
Title:
入選-魚藤坪斷橋(龍騰斷橋)
Description:
夜星軌之美,在這一夜裡,享受這寧靜的時刻。魚藤坪斷橋又名龍騰斷橋,原名魚籐坪橋,位於臺灣苗栗縣三義鄉龍騰村,為縱貫線鐵路全線開通前一年所興建完成的磚造橋墩、鋼鈑梁及桁架梁混合型式之橋樑。橋長約20
寫真老花蓮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44
Id:
301244
Title:
寫真老花蓮
Description:
作者在此書中蒐集花蓮地區的老照片,透過著作流存老照片,讓後代對花蓮歷史有興趣的人,甚至是研究者,得以查閱,了解歷史。作家邱上林,本名邱榮華,臺灣花蓮人。中興大學中文系畢業,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進修班結業
花蓮港某映畫館內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00
Id:
515900
Title:
花蓮港某映畫館內部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花蓮第一家電影院:「筑紫館」,日本治理臺灣時期又稱「筑紫座」。筑紫館最早建造於日治時期,大約是1910年代左右。且與當時的「稻住館」、「太平館」同為花蓮市區的三大電影院,後來在日治時期時便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22
Id:
515922
Title:
花蓮港小學校與少年義勇兵
Description:
花蓮港小學校為現今花蓮市花崗國中的前身,設立於1910年(明治43年),全名為「花蓮郡花蓮港尋常高等小學校」,早期僅供日本人就讀,後來開放部分臺灣學子就讀。照片中可以看見少年義勇兵手拿著武器,整齊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324
Id:
186324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陳宗鎮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玉里老店瑞榮五金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812
Id:
514812
Title:
玉里老店瑞榮五金行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約1950年代在玉里的中正路上之瑞榮五金行的照片,其中站在店門口的便是《顧我洄瀾》之作者葉柏強先生的祖父:「葉廷章」先生。戰後開五金行是相當賺錢的一門行業,因為當時的五金行店面中幾乎是應
山水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88
Id:
267488
Title:
山水
Description:
傅狷夫(1910-2007)所作〈山水〉描繪海濤拍岸,松枝迎風的景象。作者落款:「己巳(1989)仲秋寫贈桃園縣立文化中心,覺翁傅狷夫。」姓名章:「傅」(白文)、「狷夫」(朱文)。
畫中水域略成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21
Id:
600421
Title:
花蓮港市的行事對海的認識普及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17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在非常時局為強化民眾對海洋的認識,7月20日全國第一回的「海的紀念日」,花蓮港市作為東部臺灣的海洋玄關,將辦理以下活動,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61
Id:
559961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婦女白底紅花綢緞旗袍禮服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婦女紅旗袍禮服,旗袍為紅色,中間繡著麒麟,高領無袖,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
民國40、50年代的婦女以旗袍為正式服裝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8651
Id:
288651
Title: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Description:
本書集結作者於聯合報週日版上撰寫有關親子的專欄,忠實紀錄家中成員的互動情形。 本書內容分成四大主題,輯一「創意仙女媽媽」,有32篇,著重於親子日常生活相處中激發的創意與想像力。輯二「讓孩子樂在學習
MOC_Id:
Culture_Event282707
Id:
282707
Title:
開蘭第一城與被遺忘的沙林聽濤
Description:
此活動為 108 年「經典蘭陽–宜蘭縣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之推廣活動,以”開蘭第一城”為走讀核心,尋訪先民入蘭足跡,再隨著風聲、濤聲的腳步走進曾為蘭陽十二勝景之一的 “沙林聽濤,接著穿越時光隧道,
羅東福蘭社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274
Id:
284274
Title:
羅東福蘭社
Description:
羅東福蘭社,位於羅東鎮中山西街 115 號,是臺灣歷史悠久的北管社團,1989(民78)年榮獲「民族藝術薪傳獎」。 羅東福蘭社在戲曲上,以學習北管音樂、子弟戲為主。 清代末期,福蘭社首任社長陳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9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13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1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16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3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5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1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2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3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1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2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15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5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7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18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19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