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鄭延熙 - 紅蓮、皎月下的文學院、飄落的記憶藝術與人文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鄭延熙 - 紅蓮、皎月下的文學院、飄落的記憶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9925 , 欄位Id的內容是65992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鄭延熙 - 紅蓮、皎月下的文學院、飄落的記憶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這三張作品為鄭延熙所創作的膠彩畫,以下是創作者對作品的詮釋。 第一張作品名為「紅蓮」(膠彩紙本,116.7 cm x 91 cm,2012),紅蓮以敦煌石窟的塑像作為創作靈感,主尊佛像週身散發出來的光芒是刻意營造,光芒由上往下柔和的佈滿畫面,也為了凸顯整幅創作的神聖性。 第二張作品名為「皎月下的文學院」(膠彩紙本,100 cm x 80.3 cm,2016),東海的文學院散發出獨特的古典美,尤其那株小花紫薇,在冬季時只剩枝枒兀立,在月圓的晚上,如遺世而獨立,那份氣質非千錘百鍊而成。 第三張作品名為「飄落的記憶」(膠彩紙本,116.7 cm x 91 cm,2011),飄落的記憶以一個少女的綺想蹦出無限的思緒,最後再以一縷薄紗串連了無盡的記憶。 鄭延熙,高雄市人,東海大學求學期間師承詹前裕教授、李貞慧教授、高永隆教授。畢業後受簡景清老師指導。作品風格,因為有深厚的水墨基礎,畫作大都以水墨畫打底再用礦物水干等岩繪具鋪陳。此次作品,「飄落的記憶」獲得臺陽美展優選、「紅蓮」獲得南瀛美展佳作。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992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E16FE9C5-A6DA-444B-8485-8FD3AB3FF1A4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2-01T08:18:2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25
Id
659925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鄭延熙 - 紅蓮、皎月下的文學院、飄落的記憶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鄭延熙所創作的膠彩畫,以下是創作者對作品的詮釋。 第一張作品名為「紅蓮」(膠彩紙本,116.7 cm x 91 cm,2012),紅蓮以敦煌石窟的塑像作為創作靈感,主尊佛像週身散發出來的光芒是刻意營造,光芒由上往下柔和的佈滿畫面,也為了凸顯整幅創作的神聖性。 第二張作品名為「皎月下的文學院」(膠彩紙本,100 cm x 80.3 cm,2016),東海的文學院散發出獨特的古典美,尤其那株小花紫薇,在冬季時只剩枝枒兀立,在月圓的晚上,如遺世而獨立,那份氣質非千錘百鍊而成。 第三張作品名為「飄落的記憶」(膠彩紙本,116.7 cm x 91 cm,2011),飄落的記憶以一個少女的綺想蹦出無限的思緒,最後再以一縷薄紗串連了無盡的記憶。 鄭延熙,高雄市人,東海大學求學期間師承詹前裕教授、李貞慧教授、高永隆教授。畢業後受簡景清老師指導。作品風格,因為有深厚的水墨基礎,畫作大都以水墨畫打底再用礦物水干等岩繪具鋪陳。此次作品,「飄落的記憶」獲得臺陽美展優選、「紅蓮」獲得南瀛美展佳作。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OGDL
-
1OGDL
-
2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2-01T08:18:2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鄭延熙 - 紅蓮、皎月下的文學院、飄落的記憶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76
Id:
559976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婦女插花教室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馬祖新村婦女在活動中心插畫班的上課情形,由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黃女士那時擔任婦功隊隊長,負
全食糧增產運動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76
Id:
600976
Title:
全食糧增產運動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7日的報導,日治末期戰爭因素造成局勢吃緊,對於內地、前線與其他屬地的糧食供應成為政府必須強化的事務。根據此影像的記載,花蓮港廳下的蕃地受到理蕃局的指示
MOC_Id:
Culture_Object488208
Id:
488208
Title:
清朝蓪草畫_花鳥
Description:
本圖是由英國收藏家依凡威廉斯所贈,由台灣蓪草學會收藏,原圖未裱框尺寸26x18公分,2018年由台灣蓪草學會裱框,跟仕女圖一樣是少有的大幅作品,在繪畫技法上個人覺得本圖的植物畫法較偏中國的水墨技法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37
Id:
514537
Title:
開心做社造:2017宜蘭社區營造推動計畫成果彙編
Description:
由財團法人大二結文化基金會針對2017年推動社區營造各項計畫發行之成果彙編,當中包含宜蘭縣社區營造中心、社區築夢計畫、2018社區日曆、社區小旅行、CAMARA看社區、節慶活動團隊接待等系列的活動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783
Id:
278783
Title:
黃棃熟以解渴 續修臺灣府志卷二十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來麰早熟,番薯遲收。黍栽陽陸,稷植雲疇。荳分夏白、秋白,穀區埔黏、快黏。蹲鴟掘以療饑,黃棃熟以解渴。菜種不一,藥類還多。
大福神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59
Id:
595459
Title:
大福神
Description:
〈大福神〉日文作「Daifukujin」,作者原田哲男(Tetsuo Harada)最初的構想是傳達白大理石的悅目性、豐富的思想、充沛的心靈及人們情感的富足、包容、寬縱、慷慨、沉思,原田哲男希望石
二人份的午茶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61
Id:
595861
Title:
二人份的午茶
Description:
〈二人份的午茶〉作者保羅•波盧(Paul-Alexandre Michel Albert Bourieau)以白大理石雕成兩個半圓形作為主體基材,在主體上鑽出規則的圓形小孔洞,並在中空造形內部放置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76
Id:
516676
Title:
東亞觀光臺灣視察團十九日來花
Description:
本篇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12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說明東亞觀光株式會社主辦的臺灣視察團一行十四人19日預計將來花蓮港視察,從南迴北上到花蓮,訪問花蓮港市內外、移民村等地,20日再前往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527
Id:
210527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17-1: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昆虫學講堂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註明「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昆虫學講堂」。
本圖亦為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校園即景。昆虫學講堂即是昆蟲學教室,本教室建築方正,
崁津通訊第65期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28
Id:
272228
Title:
崁津通訊第65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 本期為第65期,頭版內容為120周年校慶紀念,並有文史展、校慶運動會等紀念活動。其餘內容有捐款芳名錄、校園活動紀錄、學生文章投稿、美術作品投
黑色金線緄邊旗袍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5325
Id:
605325
Title:
黑色金線緄邊旗袍
Description:
小圓角立領,右衽半開式襟型(大圓襟),脇邊開隱形拉鍊,短袖,合身收腰(含胸褶、前腰褶、後腰褶),胸折的部分沒有給予胸部太多空間,所以胸部不明顯。衣長至小腿肚,脇邊兩側開衩。領、襟、袖口、衩、下襬均
MOC_Id:
Culture_Object275166
Id:
275166
Title:
《里壠山下》第一期第一版
Description:
《里壠山下》是何勝銘醫師擔任關山救國團團委會常委任內發起的刊物。雖然這份刊物以會內成員為發放對象,並不對外發行,但由於是關山地區性刊物,因此在內容刊載上,也會宣傳關山相關的重要活動。《里壠山下》在
平埔文物:蒸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27194
Id:
627194
Title:
平埔文物:蒸籠
Description:
蒸籠,目前置放於台東縣長濱鄉忠勇國小(已廢校)文物室內,由台東縣長濱鄉公所管理。
蒸籠,材質為選用竹製作,主要用來蒸年糕、粿的器具。
蒸籠又稱為「籠床」,全體可分為籠身和籠蓋兩部分,籠身的底部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20
Id:
180620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區茶啤酒的食用器皿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區茶啤酒的食用器皿。茶未來實驗室在平時非活動時間,利用體驗和問卷調查與參觀者互動。
茶未來
最多籐編藝師的金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08
Id:
514508
Title:
最多籐編藝師的金岳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6
〔兒童欄〕お願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689
Id:
649689
Title:
〔兒童欄〕お願
Description:
本文「お願(中文:請求)」刊登於1936年樂生院慰安會發行的《萬壽果》第三卷第一號的兒童欄,作者為樂生學園兒童黃樹活。本文以日文進行創作,是所謂的癩文學作品,主要陳述學習日文的動機與心情。作者表示
七星潭石雕公園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218386
Id:
218386
Title:
七星潭石雕公園
Description:
花蓮,素有石頭的故鄉之譽。板塊的擠壓形成了許多特有的精美石材,如:大理石、蛇紋石、片麻岩、綠泥石片岩、輝綠岩,以及豐田特有的臺灣墨玉等等。愛好奇石的收藏家與石雕家無不把花蓮當作聖地。七星潭的石雕公
年輪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94
Id:
301294
Title:
年輪
Description:
《年輪》出版於一九七六年四季出版公司,為楊牧試探文學人生多樣性的前衛著作,使用各種技巧及思索散文與詩的融合,廣泛表現現實社會及幻想世界的差異及相同,使用寓言的方式呈現。而1970年代漸漸認識當代的同性
陽關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64637
Id:
164637
Title:
陽關柳
Description:
次唱 陽關柳
左詞宗張根泉
右詞宗張高懷
左三右十五 黃得時
渭雨千絲動。離愁長短亭。垂青情意重。搖曳永無停。
「次唱」為詩社活動的第二道題,「陽關柳」為題目,張根泉、張高懷分任左右詞宗
孫子兵法-孫吳兵略問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70
Id:
559970
Title:
孫子兵法-孫吳兵略問答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1963年(民國52年)國防部作戰參謀次長室所印製的《孫子兵法孫吳兵略問答》書籍,由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此本「孫子兵法-孫吳兵略問答」為綠色書皮
MOC_Id:
Culture_Object147357
Id:
147357
Title:
西螺街仔尾勤習堂演出畫面(1967)
Description:
勤習堂為西螺在地的武術流派,創堂的祖師為廖懋昭(1862-1932),人稱萬得師,其功夫套路師承高榮師。不過另有一說認為,當初廖懋昭取得生員資格回鄉設館授徒,高榮師期勉習武之道唯在勤習,因此取其名
在池南的池船上合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49
Id:
515949
Title:
在池南的池船上合影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鳳林西國民學校第十二回的同窗會時,一家人於池南的湖面上划船影像,右邊的女性還打了傘來遮陽,大家神態自然輕鬆,但事實上這張照片拍攝於1942年(昭和17年),已經進入戰時,要有這樣的相聚實
天使之翼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93
Id:
595493
Title:
天使之翼
Description:
為花蓮增添藝術文化氣息,特邀吳靜茹(Wu Ching Ju)女士的國際級雕塑品「天使之翼-大地女神」陳列於本縣市中心,提升城市美感。「天使之翼-大地女神」青銅雕塑作品由兩尊翩然降落的大地女神-母親
端午龍舟祭湖與鐵人三項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40
Id:
514440
Title:
端午龍舟祭湖與鐵人三項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09
水璉派出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35
Id:
506435
Title:
水璉派出所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日治時期的水璉派出所。水璉為阿美族的古老部落之一,在十七世紀時,即因荷蘭人的東部探金行動而被記載,當時被稱作「Sibilien」;然而,當地阿美族則稱此地為「Chivilian」,亦即「多
福州戲(閩劇)在馬祖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291213
Id:
291213
Title:
福州戲(閩劇)在馬祖
Description:
此圖出自2008年《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調查計畫案》頁16,為閩劇團於山隴廣場公演之情形。
馬祖是一個由大陸福建沿海地區人民移居而成的聚落,文化、風俗、生活習慣都與大陸原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49
Id:
660049
Title:
4 E世代的肚臍環H40 CM 麥飯石
Description:
石雕家陳松於民國34年出生於台中沙鹿,從小展現藝術天賦,於新竹師範專科學校隨李澤藩教授研習水彩、後至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從邱雲教授研習雕塑,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陳松老師喜愛以石雕紀錄歷史
自畫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670
Id:
267670
Title:
自畫像
Description:
這幅〈自畫像〉具有結實的量體感,沒有直接描寫明亮溫潤的皮膚,而是以較濃濁的色調處理灰階和暗面,加上背景揉雜的補色應用,諸多色彩和諧相映。
畫中所描繪的人物的眼睛平視前方且眼神銳利堅定,臉部細節與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61
Id:
234061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11
Description:
「再唱一段思想起…」,許多四、五年級生耳熟能詳的民歌〈月琴〉,在民國七零年代傳唱全臺,但卻少有人知這首歌詞出自李潼之手。花蓮縣文化局「105年度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系列特展—李潼」於105年6月14日
連江縣鄉土語言推動小組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38191
Id:
238191
Title:
連江縣鄉土語言推動小組
Description:
依據《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所整理之傳統藝術普查表,「連江縣鄉土語言推動小組」為馬祖方言及童謠的保存團體,其創立源90學年度起,連江縣各國中小開始實施鄉土語言課程,國中為選修,國小則為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6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44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4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1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5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9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8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