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節可入藥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藕節可入藥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50。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79834 , 欄位Id的內容是27983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藕節可入藥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藕節:草花根也(見花、果二部):取其條,切片陰乾,可入藥.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79834&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045AA287-E8FF-4BCE-9E1F-87195300427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01T13:56:4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 。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834
Id
279834
Title
藕節可入藥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藕節:草花根也(見花、果二部):取其條,切片陰乾,可入藥.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01T13:56:49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
「藕節可入藥 諸羅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211491
Id:
211491
Title:
蓪草-找回被遺忘的森林特產物
Description:
蓪草的型態特徵
蓪草從外觀上可見其植株可生長至3~7公尺高,7~12枚掌狀裂葉,各裂葉頂端具有鋸齒狀葉,30~50公分寬,中空的葉柄有時可達80公分長,且其掌狀裂葉多集中於莖的頂端生長。蓪草幼嫩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303
Id:
734303
Title:
被子植物目錄No.1(筆記)
Description:
封面書寫「2」,內頁書寫「1.整理2,100種化費40日」、「抄寫需80小時(8天)」、「原稿」、「整理3-5小時 正式」、「10張(20克)速度」、「67.11.12 11.14」。
廖日京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913
Id:
662913
Title:
台北植物園-研究人員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有一人坐於桌子前,疑似正在操作顯微鏡,桌上疑似另擺有1本攤開的書籍與1臺儀器;背面有黑筆書寫記號「✓」。
此照片為林業試驗所前職員鄭宗元(1917-?)所留下之一系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13
Id:
514713
Title:
得其黎方討伐軍與警察隊兩指揮官握手照
Description:
圖片上的拍攝地點位於巴達岡社溪底,照片是得其黎方面的討伐軍隊與警察隊會合後,兩指揮官握手的一幕,這張風景照也被作為繪葉書發行。其拍攝年代為1914年(大正3年),是太魯閣戰爭發生的年份。戰爭當時由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35
Id:
276935
Title:
欲平克臺灣,以為根本之地,僅吳豪言風水不可,水土多病 從征實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近為紅夷占據,城中夷夥,不上千人,攻之可垂手得者。我欲平克臺灣,以為根本之地,安頓將領家眷,然後東征西討,無內顧之憂,並可生聚教訓也』。時眾俱不敢違,然頗有難色。 惟宣毅後鎮吳豪京(經)到此處,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958
Id:
279958
Title:
風籐可治風疾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風籐(狀與他籐異,似木通.出下淡水.浸酒服之,可已風疾)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204
Id:
755204
Title:
蘭嶼東清灣
Description:
直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為自蘭嶼中橫公路向東眺望東清灣,右方村落為野銀部落,畫面最上方為軍艦岩。本照片為廖日京拍攝。
廖日京(1929-2013),臺灣大學森林系教授。曾任職於林業試驗所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166
Id:
279166
Title:
台東因瘴厲之氣重故未能大舉開發 臺灣通史卷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然臺東土地雖肥,瘴癘尚盛,居者多病沒,故農功猶未大啟也。
MOC_Id:
Culture_Place284569
Id:
284569
Title:
自來水公司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漢民社區的日曆。本篇四月四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93714
Id:
593714
Title:
以液相層析質譜法(LC/MS)對各式茶葉進行分析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王博仙,指導教授謝建台博士,出自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05(民國94)年7月。內容敘述利用二維液相層析系統,使用IEC(Ion exchange chromatogr
六尺礁(一)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Place293183
Id:
293183
Title:
六尺礁(一)
Description:
六尺礁又名九尺礁,六尺嶼或六尺石,位於查母嶼東南方海域,其最早見諸於文獻者為1844年6-8月Richand Collinson搭乘Plover號來澎湖做水文調查,並測繪<澎湖群島海圖>(Pescad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40
Id:
514740
Title:
從錐麓遠望中央山脈
Description:
這張影像可以看見越嶺道在聳立山脈間緩緩前進、峭壁間純白大理石裸露的樣子,以及遠方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合歡山、畢祿山山影重疊的模樣。1910年至1915年(明治43年至大正4年)五年理蕃計畫期間,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24
Id:
277124
Title:
戴逆亂後疫發,死者多 嘉義管內采訪冊打貓西堡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同治三年,戴逆亂後,疫症盛發,人民死者甚多.
自托馬斯俯瞰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542
Id:
506542
Title:
自托馬斯俯瞰
Description:
從海拔1750公尺的意西拉駐在所出發,行走約一日里餘(一日里將近四公里),便抵達海拔2000公尺的托馬斯駐在所,並可俯瞰照片中的雄偉山景。照片中有如白蛇縱橫般的路徑,即為八通關越道路的土葛到意西拉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319
Id:
280319
Title:
鐵馬鞭治體虛久熱不退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鐵馬鞭:袪風火.此為蔓草.
MOC_Id:
Culture_Place284615
Id:
284615
Title:
羅東中山公園憶童年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集祥社區的日曆。本篇五月二十七日的主題
米亞桑的晴天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553
Id:
506553
Title:
米亞桑的晴天
Description:
八通關越嶺道上的米亞桑路段,自日治時期以來就以高山景觀的勝景著稱,而該照片即為日警在此遠眺壯闊山景的留影。照片中右側的高聳稜脈,有一突起山峰。此即中央山脈的最高峰──秀姑巒山,海拔3805公尺。其
芬土米亞樹照片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518
Id:
732518
Title:
芬土米亞樹照片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照片。照片收藏於《寫真帖》,左方書寫「フンツミヤ」、「 四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下種」、「四十二年八月下旬開花」。「フンツミヤ」即芬土米亞樹(Funtumia elastica),是中等大小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883
Id:
662883
Title:
林業試驗所第六屆評議會之照片-評議委員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有二人於室內。此照片拍攝於「臺灣省林業試驗所評議會第六屆常會」。右方有一人疑似正站立發言,西裝領口上別有一張字牌,左方則有一人坐於椅子上,應為朱惠方,其曾於1948-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16
Id:
514716
Title:
自巴達岡眺望塔山之景色
Description:
這張圖的視角是由巴達岡(Badagang)向塔山望去,巴達岡為立霧溪流域的河階地,早期為內太魯閣對外交流的必經之路,日治時期曾在此地設番童教育所、衛生所以及駐在所,而現今為通往錐麓斷崖的必經之路。
雙忠市場1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231
Id:
755231
Title:
雙忠市場1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底片,此為一系列廖日京收藏之底片。畫面為當時位於嘉義市東區中正路一帶鄰近東市場的雙忠市場,該地前身為上池醫院。雙忠市場今日亦已不存。畫面後方兩棟二樓建物左側這棟今日仍在,位於中正路222號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28
Id:
506428
Title:
石門外的太平洋展望
Description:
此照片從石門遊憩區往太平洋方向拍攝,有幾名人士站立於石頭上遠望。石門遊憩區地處立德與石梯之間,是東海岸一處良好的地質教室。從這張照片可知,石門為一典型海蝕洞,然距海已有一段距離,此乃因地殼持續不斷
巡滬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317667
Id:
317667
Title:
巡滬
Description:
早期先民集體利用石塊玄武岩在潮間帶堆疊一座座石滬集魚,漲潮魚兒四處覓食,退潮來不及跑就困在石滬內。早年一天在石滬魚獲驚人是許多漁人垂涎的「金雞母」,但石滬是有股東的,所以每到退潮巡滬是由滬主優先抓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81
Id:
280581
Title:
仙草能解暑毒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仙草(晒乾可作茶湯,能解暑毒.和粉漿熬凍,似石花而色黑)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89
Id:
277289
Title:
瀕海春溫頗叢疾,病農頓起扶犁出 嶺雲海日樓詩鈔選外集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我家舊住稉稻鄉,春田水足難為荒。自從棄置南走越,占晴卜雨同農忙。粵中人滿土復瘠,稻舟轉海蠻雲碧。安得王師時雨若?復收暹交隸尺籍。年來無地能埋憂,戰雲黯黯東半球。暫教一雨百憂失,已似洗甲天河流。瀕海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905
Id:
662905
Title:
台北植物園之照片-腊葉館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有一棟約莫兩層樓高的建築物,其側邊有7扇長形大窗戶;背面有黑筆書寫符號「✓」。根據原相本中放置於鄰近本照片的紙條推測,照片應攝於林業試驗所台北植物園,且該建物應為腊葉
MOC_Id:
Culture_Object592100
Id:
592100
Title:
兒茶素與水溶性纖維之抗氧化效應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林俊曜,指導教授楊瓊花博士與鄭劍廷博士,出自實踐大學食品營養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04(民國93)年1月。內容活性氧族群(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MOC_Id:
Culture_Object195279
Id:
195279
Title:
牽牛在農田裡勞動照
Description:
牽牛在農田裡勞動的工作照。照片提供者為鄭阿玉,也是照片右側的人物,照片的拍攝日期約為1950年代,後面是電線杆,當時豐田地區可以拉設電線到自宅中的富有人家極為少數,因此電線杆設置的數量很少,相比起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267
Id:
280267
Title:
蕉果性寒,能清熱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蕉果,一枝五、六層,層數十枚,排比而生,剖食味甘.「異物志」載:『羊角蕉,子大如手拇指,長而銳,有似羊角者』,此也.「南方草木狀」:『蕉,子房相連累,甜美,亦可蜜藏.臺地邨舍後,每廣植之;四時皆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135527
Id:
135527
Title:
石頭吃石頭-南澳捕獲岩
Description:
南澳岩曾是臺灣最古老岩石,這些岩石以塑性狀態深埋在高溫高壓的地下深處,在向上流動且還未冷卻成堅硬岩石前,若其他岩塊掉入而被包裹在塑性岩石內,形成石頭吃石頭的特殊岩象,稱為捕獲岩(或稱包裹體)。火成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4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5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3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3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1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2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3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