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悲歡的歲月》節目單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悲歡的歲月》節目單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

《悲歡的歲月》節目單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3183 , 欄位Id的內容是66318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悲歡的歲月》節目單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圖照為1964年4月1日於政工幹部學校中正堂,演出四幕感傷喜劇《悲歡的歲月》。單張兩面的節目單以復古淺米色為底,紙質印刷。從節目單的展演訊息得知,這是政工幹部學校影劇系十一期學生在學校送舊與迎新晚會上,為學生班隊帶來歷時兩個半小時的話劇演出。 本劇為五十二年度教育部文藝徵文得獎人張永祥之作品,劇情描述中國大陸淪陷,三代同堂的樂家渡海來臺,儘管一家人在臺灣生活困頓,依舊為理想而生存,憑藉艱困的意志,秉持著「從甚麼地方羞辱地逃出來,一定還要光榮地回到甚麼地方去」的信念,終於渡過了「悲」的歲月,「歡」的歲月旋即而至,全家重圓天倫之樂,可說是一齣描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倫理悲喜劇。 《悲歡的歲月》曾於1964年2月27日首演於政工幹部學校中正堂,演出指導為李曼瑰與王慰誠,導演指導與演出執行人分別為趙琦彬與沈毓立。1973年3月14、15日,《悲歡的歲月》再度由王慰誠率領影劇系二十一期學生進行實習公演,導演為李樹屏。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318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6CDF4D47-4CCE-45B0-9121-76DB655239E1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3-25T19:26:0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63183

Id

663183

Title

《悲歡的歲月》節目單

Description

本圖照為1964年4月1日於政工幹部學校中正堂,演出四幕感傷喜劇《悲歡的歲月》。單張兩面的節目單以復古淺米色為底,紙質印刷。從節目單的展演訊息得知,這是政工幹部學校影劇系十一期學生在學校送舊與迎新晚會上,為學生班隊帶來歷時兩個半小時的話劇演出。 本劇為五十二年度教育部文藝徵文得獎人張永祥之作品,劇情描述中國大陸淪陷,三代同堂的樂家渡海來臺,儘管一家人在臺灣生活困頓,依舊為理想而生存,憑藉艱困的意志,秉持著「從甚麼地方羞辱地逃出來,一定還要光榮地回到甚麼地方去」的信念,終於渡過了「悲」的歲月,「歡」的歲月旋即而至,全家重圓天倫之樂,可說是一齣描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倫理悲喜劇。 《悲歡的歲月》曾於1964年2月27日首演於政工幹部學校中正堂,演出指導為李曼瑰與王慰誠,導演指導與演出執行人分別為趙琦彬與沈毓立。1973年3月14、15日,《悲歡的歲月》再度由王慰誠率領影劇系二十一期學生進行實習公演,導演為李樹屏。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2. 1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3-25T19:26:02

Keyword_Subject_1

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

「《悲歡的歲月》節目單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448
Id: 210448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09: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校庭(札幌)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註明「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校庭(札幌)」。本圖為校園即景。水岸邊種植樹木及其他植披,許多花草樹木生長其中。日治時期許多明信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84
Id: 283684
Title: 金俸秀
Description:   金俸秀的雕塑藉由石材的物理屬性來象徵著充沛的活力,在人為的空間中展現出有機型態。透由這樣象徵化的過程,他也同時印證了自我的內在力量,並把那一絲的內在力量運用在雕塑作品上,而這作品同時也以物理屬性的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72
Id: 595972
Title: 情懷
Description: 〈情懷〉嘗試表現沐浴在甜蜜、溫馨、唯美的律動和風中的感受。〈情壞〉為民國88年(1999)花蓮縣石雕景觀大道設置計畫得獎作品,目前由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典藏。林聰惠民國75年(19

MOC_Id: Culture_Object264961
Id: 264961
Title: 劉家正作品天賜玉麟
Description: 此作品於2019年劉家正專題拍攝,位於新北市之頂泰山巖之內,為劉家正所製作。在此圖的最左邊可以看到此物種之首似龍,身形似馬,並且體格堪比鹿,所以可以斷定左邊物種為麒麟。而右邊三人像是在描述下旨之貌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65
Id: 594265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國劇彩演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國劇彩演活動大會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及其孫韓宜邦先生所提供,韓麟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馬祖新村社區發展協會積極推動社區事務,開設各種課程活動,就如照片中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32
Id: 594232
Title: 馬祖新村_戶外照片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戶外照片,是年輕時期何朱靄蘭女士與.好友的合照。由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提供的照片,屬於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初期撤退來臺,何朱靄蘭女士的丈夫不在身邊,她隻身帶著兩名幼子生活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56
Id: 285856
Title: 大河頌
Description: 〈大河頌〉這項作品以抽象之根莖和果實兩段成形,其下象徵節節成長之萬物,其上則呈現豐碩累累之果實。其欣欣向榮之狀,座立於木瓜溪畔,呼應大河孕育萬物生機,並傳達天人共存的真理。此作品因應1999花蓮縣景觀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45
Id: 234045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03
Description: 陳列的作品中充滿了對於人及土地的關懷,他平實的描述著心靈的觀察,不媚於渲染或控訴的取寵,筆意清新恬淡,極富生命哲理;他以文學溫柔的修煉,體恤著生活中的苦楚,散發出內斂沉靜而溫雅的氣度。陳列的〈八通關種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90
Id: 594390
Title: 馬祖新村36號居民於家中留影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36號居民於家中合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照片中的女子為黃秀恩女士的女兒,相較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74
Id: 296374
Title: 著是破布袋,無是丈二布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著是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9805
Id: 159805
Title: 曾人杰詩作
Description: 道光25年(1845)農曆6月7日,「大雨連霄、颶風間作, 淹斃居民三千餘人」。是年颱風引起海嘯,民間傳說聾龍興災,官方記載死亡人數為3000人,由於地處沿海、屍首甚多隨波逐流、無可詳數,死亡人數

MOC_Id: Culture_Object264214
Id: 264214
Title: 陳應彬代表作北港朝天宮龍首門簪
Description: 陳應彬代表作北港朝天宮龍首門髻,通常做為寺廟入門口凸出的建築構件,其作用為固定門楣與門楹,一般雕刻成圓形或是方形或是動物圖像,而其中雕成龍型的多半是在入門處,稱為進龍門。比諸其他大木匠師,陳應彬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95
Id: 285895
Title: 獨角仙
Description: 作者欲透過〈獨角仙〉這件作品傳達對生態的深切關懷,及提醒大眾保護自然的重要性。雄性獨角仙頭上長長的角,是它們捍衛的武器,在此以犄角單獨呈現,不僅作為獨角仙的象徵,同時呈現一種如標本紀念式的擺設,具有警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869
Id: 603869
Title: 臺銀支店員一同用單車的科學體驗太魯閣的夏天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5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臺銀花蓮港支店員一行30人,為了夏季山林攬勝及提升體能,本月3日前往太魯閣不動之瀧往返三里的單車行程,體驗夏日的太魯閣。太魯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465
Id: 509465
Title: 阿美文化村2
Description: 圖為昔日舊阿美文化村中廣場一角的阿美族大頭目塑像,是早期花蓮吉安最具代表性的地標。舊阿美文化村位於今宜昌國小靠近平交道附近,因距離東線鐵路很近,列車往來,便可看到在竹籬圍繞的阿美文化村中的大酋長雕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51
Id: 594251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練習太極拳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練習太極拳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經擔任馬祖新村村長。 馬祖新村社區的社區活動相當多元,有插花教室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090
Id: 506090
Title: 花蓮港小學校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的花蓮港小學校為現今位在花蓮市區花崗國中的前身,與當時的花蓮港醫院皆位在較安靜的位置。花蓮港小學校設立於明治43年(1910)全名為「花蓮郡花蓮港尋常高等小學校」,為一所僅供日本人讀書的學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10
Id: 514410
Title: 石頭厝—根園石頭文化館
Description: 2004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大隱;礁溪鄉光武、林美、時潮;羅東鎮東安;南澳鄉東岳;大同鄉英士;冬山鄉梅花、大進;員山鄉七賢、湖東;以及蘇澳鎮存仁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6

MOC_Id: Culture_Event224746
Id: 224746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1869年大稻埕與河頭溝地圖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示之「1869年大稻埕與河頭溝地圖」係策展單位重置自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科學研究專題中心——臺灣百年地圖所得。為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42
Id: 301142
Title: 花與淚與河流
Description: 陳克華似乎不是個多情的創作者,對愛情只有冷眼,本書號稱為其創作以來最具「浪漫」情懷的詩集,細膩呈現男女之間身心靈的對話與反省,意象豐富,充分展現詩的創意與美感。陳克華台灣中生代代表詩人之一,也是台灣重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48
Id: 659548
Title: 怡然園_富饒富春鄉
Description: 本圖為怡然園中小東山所作〈富饒富春鄉〉實景: 共讚富春鄉,由來百業昌;地腴符種植,物阜利營商。 四庶呈繁盛,三農盡改良;交通真發達,安步有康莊。 自號「小東山」的謝錦榮先生是畫師謝來發長子,家族世

MOC_Id: Culture_Object605328
Id: 605328
Title: 黑白棕幾何條紋歐普印花針織五分袖旗袍
Description: 小圓角立領,右衽半開式襟型(大圓襟),脇邊開隱形拉鍊,五分袖,合身收腰(含胸褶、前腰褶、後腰褶)。衣長至腳踝,脇邊兩側開衩。領、襟、袖口、衩、下襬無緄邊,無花釦。襟上有暗釦,為「555」品牌。右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72
Id: 286472
Title: 賴福永
Description: 年過五十的賴福永,從民國八十八年從花蓮高商的教職工作退休後,因生了一場病,而牽起了與門諾醫院的緣分。開刀後有一段時間在醫院做復建,當時悶的慌,便利閒暇之餘在院內吹口琴以抒發心情與時間,沒想到把病患都吸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64
Id: 285964
Title: 人體
Description: 作品〈人體〉以白色大理石為材質,表現女體的柔美細緻,簡約化的線條呈現一跪姿的女子,正面跪坐姿勢似脫衣或慵懶的伸腰,高舉的雙手敘事內涵所投射的情感,極簡約的肌理展示女性細緻光滑的質感,僅將女性的身體曲線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98
Id: 301098
Title: 陳克華極短篇
Description: 陳克華開始著手寫極短篇時,極短篇的熱頭早已經過了。當年某大報副刊極力鼓吹,又設文學獎鼓勵,一時之間文壇各家紛紛一試身手,而陳克華正是其中一旁看熱鬧的一個。如今當他開始寫極短篇時,文壇上卻風向一轉,剛好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61
Id: 472961
Title: 和文對譯支那時文集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支那時文集》,西島良爾(1870-1923)著,青木恒三郎發行兼印刷,發行所青木嵩山堂,1901年(明治34年)發行。書皮封面無書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61
Id: 296361
Title: 大眾廳中無儂掃,囝養蜀囷無內討晝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大眾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677
Id: 659677
Title: 徐嘉金_異國情調
Description: 為了迎接2018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臺中市政府舉辦了一系列與花相關的2016臺中花都藝術季,以「跨域、翻新」為主軸,從10月14日開始,持續到12月31日結束,結合大臺中山海屯各區的文化中心、圖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97
Id: 659997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廖舒㚬 - 旅、憶、耀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廖舒㚬所創作的膠彩畫。廖舒㚬的作品以渲染、重疊、堆高、現代抽象、超現實為主,以下為廖舒㚬對其作品的自我詮釋。 第一張作品名為「旅」(膠彩木板、紙張,116.5 cm x 80 cm,2

MOC_Id: Culture_Object567976
Id: 567976
Title: 順天宮畫龍點睛牆堵
Description: 土庫順天宮人物類題材僅有兩例,三川殿看堵龍邊題材為化龍點睛,出處: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誑,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6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7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9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7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54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6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5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