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陽明海運(陽明海運大樓,現: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陽明海運(陽明海運大樓,現: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陽明海運(陽明海運大樓,現: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030120000002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陽明海運(陽明海運大樓,現: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座落在基隆內港,與火車站毗鄰的「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館舍前身為日治時期「日本郵船─基隆出張所」,由「日本郵船株式會社」興建,該工程由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的森山松之助技師和井手薰技師所設計,於大正2年11月(1913)開工,大正4年5月4日(1915)落成,總共花費約十萬餘日圓。二次大戰末期,基隆港區曾遭受盟軍嚴重轟炸,隔著小巷與「日本郵船─基隆出張所」相面對的「大阪商船基隆支店」建築物被炸燬,「日本郵船─基隆出張所」的屋頂與圓塔也受損。根據陽明海運公司內部資料,戰後民國35年2月(1946)進行第一次大規模整修,經過整修後之建築物,拆除了二次大戰時被炸毀的圓塔部份結構,並重新翻修屋頂。最近一次則是民國93年7月(2004)的改建工程。 2004年,陽明海運公司為提升全民對海洋文化之體認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將原本為其基隆分公司的本建物,修繕成一座復古而又洋溢現代海洋風情的新地標,命名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並於2004年12月28日開館啟用,期望透過各種文化、藝術、教育、特展及活動等多元方式,永續推動海洋文化教育工作。 ●建物整建大事紀 1913年11月(大正2年)建築開工,「日本郵船株式會社」興建。 1915年5月4日(大正4年)建築竣工,名為「日本郵船株式會社─基隆出張所」。 1945年10月23日台灣光復後,本建築由招商局接收成為招商局基隆分局,並予以整修,於民國35年2月(1946)修竣。 1951年9月15日屋頂因火災燒燬而改建。 1968年將大門由臨街面改為臨港面。 1972年12月陽明海運公司成立,改成為陽明基隆分公司辦公室。 1974年北部大地震後將屋頂拆除,改建三樓。 1978年以輕鋼架翻修為四批水鐵皮屋頂。 1995年招商局併入陽明海運公司,資產由陽明海運公司概括承受。 2004年12月28日整建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歷史建築折頁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日治時期西岸碼頭的重要建築,保存了港西的歷史空間以及基隆港發展的歷史脈絡,對於日治時期的航運地位具有特殊意義指標。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1款。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基府教社字第09920006602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03-01-20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基隆市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港西街4 號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基隆市仁愛區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74003581413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5.132533638126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基隆市政府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基隆市文化局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基隆市中正區信一路181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6-05/a74481c7-bac6-4990-abb1-97280ba9d3ca/PAYO0402.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都市地區 保存區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30120000002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整體而言,本棟建築仍帶有些許「折衷主義式」的風貌。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資料尚未填寫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對外開放參觀。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資料尚未填寫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台灣光復後為招商局所接收,民營化後地上物仍屬陽明公司所有,也是外觀保持良好的日本時代建物,現已改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1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謝小姐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2)2422-4170#315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wherelu@klccab.gov.tw

caseId

20030120000002

caseName

陽明海運(陽明海運大樓,現: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座落在基隆內港,與火車站毗鄰的「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館舍前身為日治時期「日本郵船─基隆出張所」,由「日本郵船株式會社」興建,該工程由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的森山松之助技師和井手薰技師所設計,於大正2年11月(1913)開工,大正4年5月4日(1915)落成,總共花費約十萬餘日圓。二次大戰末期,基隆港區曾遭受盟軍嚴重轟炸,隔著小巷與「日本郵船─基隆出張所」相面對的「大阪商船基隆支店」建築物被炸燬,「日本郵船─基隆出張所」的屋頂與圓塔也受損。根據陽明海運公司內部資料,戰後民國35年2月(1946)進行第一次大規模整修,經過整修後之建築物,拆除了二次大戰時被炸毀的圓塔部份結構,並重新翻修屋頂。最近一次則是民國93年7月(2004)的改建工程。 2004年,陽明海運公司為提升全民對海洋文化之體認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將原本為其基隆分公司的本建物,修繕成一座復古而又洋溢現代海洋風情的新地標,命名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並於2004年12月28日開館啟用,期望透過各種文化、藝術、教育、特展及活動等多元方式,永續推動海洋文化教育工作。 ●建物整建大事紀 1913年11月(大正2年)建築開工,「日本郵船株式會社」興建。 1915年5月4日(大正4年)建築竣工,名為「日本郵船株式會社─基隆出張所」。 1945年10月23日台灣光復後,本建築由招商局接收成為招商局基隆分局,並予以整修,於民國35年2月(1946)修竣。 1951年9月15日屋頂因火災燒燬而改建。 1968年將大門由臨街面改為臨港面。 1972年12月陽明海運公司成立,改成為陽明基隆分公司辦公室。 1974年北部大地震後將屋頂拆除,改建三樓。 1978年以輕鋼架翻修為四批水鐵皮屋頂。 1995年招商局併入陽明海運公司,資產由陽明海運公司概括承受。 2004年12月28日整建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pastHistorySource

歷史建築折頁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registerReason

日治時期西岸碼頭的重要建築,保存了港西的歷史空間以及基隆港發展的歷史脈絡,對於日治時期的航運地位具有特殊意義指標。

lawsReference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1款。

officialDocNo

基府教社字第09920006602號

registerDate

2003-01-20

govInstitutionName

基隆市政府

belongAddress

港西街4 號

belongCity

基隆市仁愛區

longitude

121.74003581413

latitude

25.132533638126

govInstitution

基隆市政府

govDeptName

基隆市文化局

govDeptAddress

基隆市中正區信一路181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都市地區 保存區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交通部航港局

    2
    1. ownerType
      建築所有人

    2. ownerName
      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

    2

buildingFeatures

整體而言,本棟建築仍帶有些許「折衷主義式」的風貌。

inHouseFeatures

資料尚未填寫

buildingUsage

對外開放參觀。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資料尚未填寫

buildingActualState

台灣光復後為招商局所接收,民營化後地上物仍屬陽明公司所有,也是外觀保持良好的日本時代建物,現已改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isOpenVisit

1

isCharge

openUpTime

wenSitename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謝小姐

govDeptPhone

(02)2422-4170#315

govDeptEmail

wherelu@klccab.gov.tw

「陽明海運(陽明海運大樓,現: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040831000001
caseName: 瑞芳翁山英故居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181105000002
caseName: 蠶業改良場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為蠶業改良場目前僅存之建物,與周邊總督府農試所昆蟲部及臺大昆蟲館連結,見證臺灣農業研究發展歷程

caseId: 20140812000001
caseName: 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煉油廠遺存建築群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943年7月在臺灣設置第六海軍燃料廠計畫正式完成,第六海軍燃料廠在高雄本廠成立精製部,新竹支廠成立合成部,新高支廠(今清水)成立化成部,以供給航空作戰需要。新竹合成工廠的廠址設在新竹市的赤土崎,整個

caseId: 20160531000001
caseName: 台鐵舊林榮車站倉庫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倉庫

    5
pastHistory: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花蓮工務段所提供之公用房屋建築及設備財產卡資料顯示本建物登記年份為民國38年,為林榮舊車站建築物唯一留存者,當時作為搶修材料倉庫使用。

caseId: 20200414000001
caseName: 大溪太武新村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眷村

    5
pastHistory: 太武新村為823砲戰後所新建之較高級軍官眷村

caseId: 20140530000006
caseName: 瑞源水車碾米廠及附屬設施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碾米廠

    5
pastHistory: 瑞源水車碾米廠位於臺東縣鹿野鄉瑞源村,主建物是彭相增與友人林萬江,於1958年(民國47年)以木材搭建的製材所。1962年增改建,並設置直立式渦輪水車,接引鹿寮溪溪水,帶動水車碾米。也用溪水來發電,供

caseId: 20080421000002
caseName: 北斗郡守官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宿舍

    5
pastHistory:   「北斗郡守官舍」根據明治45年(1912年)日治時期發布之「北斗街市區計畫圖」以及昭和12年(1937年)「北斗街工商地圖」可推測,本「北斗郡守官舍」建築最晚於昭和12年(1937年)以前就已經出

caseId: 20041221000004
caseName: 集集林尾陳宅永福堂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永福堂古稱「草嶺腳」,12世陳講三先生於西元1768年(清乾隆32年),由福建省漳洲海澄,渡海來台,於永福堂現址定居開墾。永福堂為集集鎮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為閩式合院建築,14世陳朝聘與其子陳仲璉於道

caseId: 20060124000003
caseName: 鎮西國小大禮堂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學校禮堂

    5
pastHistory: 鎮西國小禮堂為昭和十年(1935)由家長樂捐出資興建,作為學校教學、地方大型集會場所。興建之初禮堂採用木桁架結構,為整體木構造建築,是縣內少數僅存的日治時期禮堂建築物,偶柱式木屋架的巨大尺度及陸樑的拉

caseId: 20020416000002
caseName: 石岡農會碾米穀倉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日治大正年間,日人為管理臺灣稻米農作產銷,於各地設置信用組合,二戰後才改為農會組織。農業曾是早期民生、經濟的主要命脈,稻米生產更是石岡的農產主力,因此農會承擔起加工、推廣及改良的重責大任,當時的碾米穀

caseId: 20210525000001
caseName: 原日本海軍高雄通信隊新庄分遣隊受信所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軍事設施

    5
pastHistory: 太平洋戰爭前夕,日本確立東京通信隊成為日本海軍通信圈的中樞,新庄分遣隊受高雄通信隊管轄,負責東京對西南方地區之電波與監聽任務,扮演二戰科技戰爭史上的見證角色。1937年,日本海軍設置高雄海軍通信隊,並

caseId: 20030331000060
caseName: 洪合剩、洪合達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1930年,與洪合淵宅同時期興建,日本時代為日軍佔用,駐紮憲兵,1949年國軍進駐,後租用為救國團金門總部,至解嚴1992年才撤離歸還,目前作為北門里守望鄉巡守隊。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

caseId: 20190507000002
caseName: 交通部交通事業管理小組(原臺灣省政府交通處)
assetsTypes:

    1. code
      A20

    2. name
      辦公廳舍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處前身為臺灣省政府交通處,為有巢建築師事務所(虞曰鎮)所設計,隨著民國88年省政府改制為行政院派出機關後,改制為交通部中部辦公室,又於91年間更名為交通部交通事業管理小組至今。

caseId: 20140428000001
caseName: 延平北路2段241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物位置為延平北路二段與涼州街交叉口東北側,南與太平國小為鄰,地區為昔日太平通(太平町6丁目),亦是地區通往大龍峒及三重之重要通道。由於地區為昔日醫師聚集開業之區域,包括醫學博士葉貓貓、張時聰、林維新

caseId: 20130110000001
caseName: 校長夢工廠(舊名:花蓮港廳鳳林支廳長官官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校長夢工廠屋舍最早為日治時期花蓮港廳鳳林支廳長官官舍,後隨行政區改變而成為區、郡長官的官舍。東台灣在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和臺灣西部並不一致,臺灣西部在1920年(大正9)即改行州郡街庄制,但東臺灣遲至1

caseId: 20190108000004
caseName: 原三分子日軍射擊場靶溝遺構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軍事設施

    5
pastHistory: 1. 明治40年(1907)所建,作為日陸軍射擊練習場。 2.民國34年(1945)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持續作為射擊場使用。 3.民國38年(1949)國民政府迫遷來臺後,逐漸改建為眷村使用。 4.民

caseId: 20030331000056
caseName: 黃寬永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清末,為黃寬永到菲律賓經商,賺錢致富返鄉興建。建築平面格局為三落大厝加右護龍。本體牆身材料為斗砌磚牆,人字砌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內部空間保存良好,富有地方特色。

caseId: 20020923000003
caseName: 交通部台鐵管理局花蓮管理處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設於1909(明治42)年的鐵道部花蓮出張所,原負責興建台東線鐵路,及主管通車後營運等相關事宜,至1932(昭和7)年改建為現況,佔地1,140坪,建築物採四合院格局的日式辦公廳舍,以純檜木建造,最大

caseId: 20200623000001
caseName: 原臺灣土木建築協會
assetsTypes:

    1. code
      A20

    2. name
      辦公廳舍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物曾由臺灣區綜合營造業同業公會做為辦公空間使用,後續歷史建築應依保存法規定予以管理維護。

caseId: 20151126000001
caseName: 林田警察官吏派出所及舊林田派出所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於大正三年興建的林田警察官吏派出所與光復後派出所相連,可窺探兩個時代的警察建築史特色,在日治時期,林田警察官吏派出所位於移民村中心,為當時的村落政教中心,光復後國民政府因原警察廳已老舊,不符合現代需求

caseId: 20120507000002
caseName: 瑪陵坑石頭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據說此屋原為清代區長公館,劉家於幾年前購地種菜,不住此地,但不定時做農種菜。應為日治時期七堵庄周姓庄長之住家,三合院石造建築,目前只剩左半段,保存尚稱良好。

caseId: 20031015000001
caseName: 龍潭烏樹林翁宅祖堂六桂傳香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清嘉慶到道光年間,興建者翁元乾於清道光年間遷至烏林村墾拓,後漸購入田產並建祖厝,世代務農,在烏林村一帶為望族。翁宅為一落四護式三合院建築,建築本體牆身材料為土埆牆與磚牆,屋身構造為柱樑、疊斗式,採

caseId: 20070614000001
caseName: 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位於南庄鄉東村75號,建於昭和15年(1940年),由新竹市東門町的吉川勘助興築。「林務局南庄東村宿舍」包括有原專賣局新竹支局南庄收納詰所事務所、主任宿舍、巡視員宿舍等建築物。

caseId: 20020129000003
caseName: 南投市農會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南投市農會創建於1936(昭和11)年,為南投市內現存規模較大且完整的近代建築。U字型配置,坐北朝南的二層樓磚構造;立面造形簡樸平實,受當時現代主義影響,上下樓層細長窗呈垂直分割線條;外部以淺色溝面磚

caseId: 20180427000003
caseName: 二水分駐所(所長宿舍及升旗台)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造物

    5
pastHistory:   二水分駐所最早名為「二八水警察官吏派出所」,其中的本案所長宿舍,於昭和3年(1928年)建成。地址位於現今彰化縣彰化縣二水鄉二水村員集路三段711號。   二水分駐所最早被稱為「二八水警察官吏派

caseId: 20011031000005
caseName: 西螺戲院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西螺戲院由西螺街林家經營,林家經營廣合號致富,又稱「廣合林家」或「林廣合家族」。 西螺戲院落成於昭和三年(1928)1月21日,時稱「大舞臺」或「西螺座」;日治時期的經營院電影放映外,也有改良劇及歌

caseId: 20151028000001
caseName: 延平北路二段117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創建:大正年間 竣工:大正14年間(西元1925年)

caseId: 20031215000006
caseName: 牛疫紀念碑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歷史遺蹟

    5
pastHistory: 創建於1920(大正9)年,日治初期牛疫盛行,故在今屏東電信總局處設牛疫血清製造所,經過軍警及相關人員的努力,終於將牛疫完全撲滅,因此立碑紀念,此碑曾移到屏東公園內,家畜防治所成立後,便遷移到現址。碑

caseId: 20200908000001
caseName: 埔心舊館保甲事務所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案建築「埔心舊館保甲事務所」創建於日治時期,現今位於彰化縣埔心鄉舊館村員鹿路4段182號。   日治初期,為推行殖民地政策及調查相關戶政業務,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住民調查規程」,日明治31年(

caseId: 20180626000001
caseName: 新埔鎮民代表會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始建於1936年(昭和11年)的新埔鎮公所,是殖民政府以國家力量在新埔街上演繹的歷史,期間雖也有庄協議會的民意機構的成立。二戰後進入國民政府時期,鎮民代表會在地方自治實施後,於1950年(民國39年)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7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22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