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

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051026000004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1.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興建於西元1895年至西元1945年(日治明治28年至昭和20年),現今位於嘉義市東區林森西路1號。 2.全區27棟歷史建築群,其中有2棟一戶建為當時臺灣總督府營林區嘉義出張所所長及副所長的官舍,最具歷史意義。另外,澡堂及招待所,可見日治時期興建宿舍時有聚落形態的規劃考量。據建物遺留訊息(書寫建物完工年代日期、木柱烙印文字,如臺灣總督府營林所)及使用工法、材料推測興建年代,為西元1914年以前至西元1943年之間,分成3–4批興建,其歷史脈絡清晰可見。 3.本體建築群興建於日治時期,創建年代已久。見證林政與林產的分合,具歷史文化意義,足為時代的表徵。日治木構造建築,表現地域風貌及辦公廳舍的形貌。建築群目前保存良好,具建築史上之意義以及再利用的價值與潛力。 4.現況目前保存良好,為嘉義林管處管理,鄰近文化園區、市定古蹟北門驛營林俱樂部,綜觀價值與淺力,有高度的未來發展。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1.108年歷史建築「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管理維護計畫。 2.嘉義市木構造建築保存方式調查研究。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1.興建於日治時期,創建年代已久。 2.見證林政與林產的分合,具歷史文化意義,足為時代的表徵。 3.日治木構造建築,表現地域風貌及辦公廳舍的形貌。 4.建築群目前保存良好,具建築史上之意義以及再利用的價值與潛力。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五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七條。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府授文資字第09402020562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05-10-26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嘉義市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林森西路1號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嘉義市東區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45316835985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485269070475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科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75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7-15/be750942-f286-47c8-952e-736483959fd4/IMG_4878.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都市地區 其他使用區 機關用地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51026000004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為日治時期之木構建築。全區為方形配置,以中央廣場為準,東向為舊檔案室、文康室及育樂課儲藏室(A棟);北向為原禮堂、公會與開標室(B棟),西向為製圖室(D棟)與合作社(C棟)。 A棟為例;整體配置為ㄇ字型,入口位於西北向。臺基為紅磚砌構造;犬走為抬高洗石子作,寬46公分並設洩水坡度,面飾洗石子,簷廊為水泥粉光。外部屋身之構造為「小舞壁」與「木摺壁」並外覆南京下見板張雨淋板,轉角以金屬板包覆。屋頂為寄棟屋根與「切妻屋根」混合。門窗則有橫拉門、雙開門與單開門。藉由走廊串連各空間,儲物為主要目的。內部地坪為磨石子與抿石子。天花板現況為木板釘定,收邊為木摺夾泥面塗白灰。屋架型式為和小屋及洋小屋組。在臺灣林業先驅的辦公區內、具有環境整體的價值。 B棟為例;其配置為一字型,入口位於西北向並於中央延伸出廊道。外部之臺基犬走為紅磚砌構造,面飾水泥粉光。牆體為「大壁造」之「木摺壁」工法;外部之勒腳塗刷油漆,並外覆英式雨淋板,轉角並無特別作保護,僅塗佈油漆。屋頂形式為「切妻屋根」鋪設黑瓦,邊緣無企口。門作可分為雙開與單開兩種類型,全棟窗作為同一款式,並於上方設有雨庇。內部空間地坪為磨石子作、水泥粉光與木地板。本棟屋架為「洋小屋組」;天花板現況為輕鋼架組構與木夾板天花板。 C棟為例;其配置為一字型,入口位於東北向。外部臺基犬走與排水明溝為磚砌並水泥粉刷,牆基部分為磚砌洗石子作。牆體外部覆有雨淋板,轉角以押緣收邊。屋頂為「切妻屋根」,原為平屋頂,後於其上增建雙斜坡屋頂,表面鋪設黑瓦。窗作皆為百葉窗。內部空間可分為三區塊,其地坪材質為水泥粉光與30*30公分磁磚鋪面。天花板有釘木板材、輕鋼架與露明無裝修。 D棟為例;其配置以L型為主,入口位於東北向。外部之臺基犬走、排水明溝,與他棟相同皆為紅磚砌面飾水泥粉光。牆體之牆基為磚砌面飾洗石子,結構為「木摺壁」與「小舞壁」並外覆淋板。屋頂部形式為「切妻屋根」,舖有黑瓦且邊緣無企口。門作主要分為單開門與雙開門。入口設有車寄雨庇。室內地坪主要為磁磚、水泥粉光與磨石子作,牆面部分貼覆木板裝修。屋架形式為洋小屋組。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於西元2005年(民國94年)10月26日公告為歷史建築,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負責保養及維護工作。現作為嘉義市歷史建築,目前為林管處公務用地。本歷史建築全年免費開放遊客參觀,開放時間:早上10時至下午6時。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西元2021年(民國110年)建築體狀態維護尚可,建築僅有部分塗料剝落。 依據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的歷史建築「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管理維護計畫所訂定之維護保養工作內容,每週會進行週邊環境清掃、排水溝雜污物清理、地坪清掃、門窗及玻璃清潔、設備檢查(包含監視、警報廣播、各類電力、損壞燈泡更換),每月進行屋頂及牆面清理、每季進行自來水設備保養,每年進行屋頂天溝清理、建物本體清理、排水管路清理保養、滅火器檢查、各類檢查(包含木構件劣化、內部構架變形斷裂、地基下陷)。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1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禮拜一至禮拜日,早上10時至下午6時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5-2788225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

caseId

20051026000004

caseName

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興建於西元1895年至西元1945年(日治明治28年至昭和20年),現今位於嘉義市東區林森西路1號。 2.全區27棟歷史建築群,其中有2棟一戶建為當時臺灣總督府營林區嘉義出張所所長及副所長的官舍,最具歷史意義。另外,澡堂及招待所,可見日治時期興建宿舍時有聚落形態的規劃考量。據建物遺留訊息(書寫建物完工年代日期、木柱烙印文字,如臺灣總督府營林所)及使用工法、材料推測興建年代,為西元1914年以前至西元1943年之間,分成3–4批興建,其歷史脈絡清晰可見。 3.本體建築群興建於日治時期,創建年代已久。見證林政與林產的分合,具歷史文化意義,足為時代的表徵。日治木構造建築,表現地域風貌及辦公廳舍的形貌。建築群目前保存良好,具建築史上之意義以及再利用的價值與潛力。 4.現況目前保存良好,為嘉義林管處管理,鄰近文化園區、市定古蹟北門驛營林俱樂部,綜觀價值與淺力,有高度的未來發展。

pastHistorySource

1.108年歷史建築「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管理維護計畫。 2.嘉義市木構造建築保存方式調查研究。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1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2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4. 3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registerReason

1.興建於日治時期,創建年代已久。 2.見證林政與林產的分合,具歷史文化意義,足為時代的表徵。 3.日治木構造建築,表現地域風貌及辦公廳舍的形貌。 4.建築群目前保存良好,具建築史上之意義以及再利用的價值與潛力。

lawsReference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五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七條。

officialDocNo

府授文資字第09402020562號

registerDate

2005-10-26

govInstitutionName

嘉義市政府

belongAddress

林森西路1號

belongCity

嘉義市東區

longitude

120.45316835985

latitude

23.485269070475

govInstitution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govDeptName

文化資產科

govDeptAddress

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75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都市地區 其他使用區 機關用地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

    2

buildingFeatures

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為日治時期之木構建築。全區為方形配置,以中央廣場為準,東向為舊檔案室、文康室及育樂課儲藏室(A棟);北向為原禮堂、公會與開標室(B棟),西向為製圖室(D棟)與合作社(C棟)。 A棟為例;整體配置為ㄇ字型,入口位於西北向。臺基為紅磚砌構造;犬走為抬高洗石子作,寬46公分並設洩水坡度,面飾洗石子,簷廊為水泥粉光。外部屋身之構造為「小舞壁」與「木摺壁」並外覆南京下見板張雨淋板,轉角以金屬板包覆。屋頂為寄棟屋根與「切妻屋根」混合。門窗則有橫拉門、雙開門與單開門。藉由走廊串連各空間,儲物為主要目的。內部地坪為磨石子與抿石子。天花板現況為木板釘定,收邊為木摺夾泥面塗白灰。屋架型式為和小屋及洋小屋組。在臺灣林業先驅的辦公區內、具有環境整體的價值。 B棟為例;其配置為一字型,入口位於西北向並於中央延伸出廊道。外部之臺基犬走為紅磚砌構造,面飾水泥粉光。牆體為「大壁造」之「木摺壁」工法;外部之勒腳塗刷油漆,並外覆英式雨淋板,轉角並無特別作保護,僅塗佈油漆。屋頂形式為「切妻屋根」鋪設黑瓦,邊緣無企口。門作可分為雙開與單開兩種類型,全棟窗作為同一款式,並於上方設有雨庇。內部空間地坪為磨石子作、水泥粉光與木地板。本棟屋架為「洋小屋組」;天花板現況為輕鋼架組構與木夾板天花板。 C棟為例;其配置為一字型,入口位於東北向。外部臺基犬走與排水明溝為磚砌並水泥粉刷,牆基部分為磚砌洗石子作。牆體外部覆有雨淋板,轉角以押緣收邊。屋頂為「切妻屋根」,原為平屋頂,後於其上增建雙斜坡屋頂,表面鋪設黑瓦。窗作皆為百葉窗。內部空間可分為三區塊,其地坪材質為水泥粉光與30*30公分磁磚鋪面。天花板有釘木板材、輕鋼架與露明無裝修。 D棟為例;其配置以L型為主,入口位於東北向。外部之臺基犬走、排水明溝,與他棟相同皆為紅磚砌面飾水泥粉光。牆體之牆基為磚砌面飾洗石子,結構為「木摺壁」與「小舞壁」並外覆淋板。屋頂部形式為「切妻屋根」,舖有黑瓦且邊緣無企口。門作主要分為單開門與雙開門。入口設有車寄雨庇。室內地坪主要為磁磚、水泥粉光與磨石子作,牆面部分貼覆木板裝修。屋架形式為洋小屋組。

inHouseFeatures

buildingUsage

於西元2005年(民國94年)10月26日公告為歷史建築,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負責保養及維護工作。現作為嘉義市歷史建築,目前為林管處公務用地。本歷史建築全年免費開放遊客參觀,開放時間:早上10時至下午6時。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buildingActualState

西元2021年(民國110年)建築體狀態維護尚可,建築僅有部分塗料剝落。 依據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的歷史建築「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管理維護計畫所訂定之維護保養工作內容,每週會進行週邊環境清掃、排水溝雜污物清理、地坪清掃、門窗及玻璃清潔、設備檢查(包含監視、警報廣播、各類電力、損壞燈泡更換),每月進行屋頂及牆面清理、每季進行自來水設備保養,每年進行屋頂天溝清理、建物本體清理、排水管路清理保養、滅火器檢查、各類檢查(包含木構件劣化、內部構架變形斷裂、地基下陷)。

isOpenVisit

1

isCharge

openUpTime

禮拜一至禮拜日,早上10時至下午6時

wenSitename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

govDeptPhone

05-2788225

govDeptEmail

-

「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121107000001
caseName: 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分所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土地最早登記者為出口すみ及吳氏地主所有,昭和12年(1937)以後全部轉為日人所有,昭和15年(1940)進一步出現官方倡議設立的社會教化團體:「財團法人台北州教化聯合會」。台灣光復以後,建物土地由台

caseId: 20100211000001
caseName: 南寮許返古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許返早年在大陸習得呂山法派小法術,為保寧宮小法開基傳人。呂山法派其教又稱三奶教、夫人教 (或王姥教)三奶派只做驅凶納吉的紅事科法(陳靖姑、林紗娘、李三娘)。 許旌陽真君自晉時飛昇後,至是五百年後

caseId: 20190108000004
caseName: 原三分子日軍射擊場靶溝遺構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軍事設施

    5
pastHistory: 1. 明治40年(1907)所建,作為日陸軍射擊練習場。 2.民國34年(1945)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持續作為射擊場使用。 3.民國38年(1949)國民政府迫遷來臺後,逐漸改建為眷村使用。 4.民

caseId: 20141003000001
caseName: 北溝故宮文物典藏山洞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防空山洞

    5
pastHistory: 故宮博物院自民國14 年成立以來,一直處於動亂之中,從未有較長時間的安頓。從民國39 年至54 年,故宮在臺中北溝停駐15 年,這個時段之久,長過在中國大陸的任一停駐點,如北京故宮、南京分院時期等。諸

caseId: 20080421000002
caseName: 北斗郡守官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宿舍

    5
pastHistory:   「北斗郡守官舍」根據明治45年(1912年)日治時期發布之「北斗街市區計畫圖」以及昭和12年(1937年)「北斗街工商地圖」可推測,本「北斗郡守官舍」建築最晚於昭和12年(1937年)以前就已經出

caseId: 20150121000002
caseName: 大福兵器試驗場觀測站群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其他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造物(軍事設施)

    5
pastHistory: 為利濱海試砲之彈道觀測,國防部於民國70年代末期於壯圍大福海岸建造觀測站,現存11座,皆由國防部軍備局規格鑑測中心兵器試驗廠保管及使用,其中9座位在林務局保安林地,已閒置;另2座屬國防部經管土地,目前

caseId: 20090619000001
caseName: 北港大復戲院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北港鎮內的雲林縣歷史建築大復戲院,其前身為興建於日治時期的「北港座」,為當時的北港街內首建的劇場建築,「北港座」之興建,起於北港街龔丕趁的投資,龔氏興設劇園的計畫,事實上自昭和2年(1927)的2月間

caseId: 20040413000003
caseName: 縱貫鐵路(海線)清水車站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清水火車站與舊山線泰安車站在同一時期興建,也都在一九三五年大地震中震毀重建,廊下列柱同樣是縮柱式但清水車站外牆以溝紋面磚貼飾,呈現樸素的美感,由於鐵道後方沒有高聳的建築,視覺景觀十分遼闊。   站

caseId: 20200821000001
caseName: 永樂國小(原永樂公學校)校舍
assetsTypes:

    1. code
      A24

    2. name
      學校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永樂公學校創校歷史悠久,為大稻埕地區重要之新式教育小學,感恩樓、合作樓、創新樓皆建於1936年,具當時「折衷主義」設計風格,走廊有連續之拱形廊。

caseId: 20210615000001
caseName: 延平北路二段6、8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物創建於大正4年(西元1915年),兩間店屋日治時期位於大稻埕主要幹道「太平町本通」,6號原為萬順號製靴店,8號原為金華興金鋪,呈現當時太平町商業繁盛景況。

caseId: 20190530000004
caseName: 大湖開闢紀念碑
assetsTypes:

    1. code
      A9

    2. name
      碑碣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大湖開闢紀念碑」位於大湖鄉富興村法雲禪寺主殿後方,立於大正6年(1917年),內容為緬懷吳氏家族成員在地方拓墾上的貢獻。大湖地區在漢人入墾前,東部山區為泰雅族聚居之地。清咸豐6年(1856年),苗栗

caseId: 20210703000005
caseName: 元長傅氏大宗祠
assetsTypes:

    1. code
      A1

    2. name
      祠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傅氏大宗祠創建於昭和10年(1935年),為雲林唯一的傅姓宗祠。民國75年(1986年)韋恩颱風肆虐,導致宗祠因風雨而建築有所破損,因此經過宗親會議決議以原貌進行重修,終於在民國78年(1989年)中

caseId: 20140221000001
caseName: 福住橋暨第二福住橋
assetsTypes:

    1. code
      A15

    2. name
      橋樑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花蓮市溝仔尾南京街及成功街大排水溝的交叉處,有兩座古老的水泥小橋橫越其上,造型典雅,外表覆以洗石子,由於歷年已久看起來頗有滄桑感。 福住橋暨第二福住橋橋頭根據昭和6年(1931)《臺灣日日新報

caseId: 20100415000001
caseName: 大溪簡氏古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簡氏家族第16代遷居至此,前家族已傳至第21代。明治22年設籍於此。

caseId: 20030331000005
caseName: 陳明侑古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清代,1949至1958年間駐紮過多類兵種國軍,也曾當過彈藥倉庫。由門的兩邊高度不同,推測有兩個司傅分兩邊進行施作,即「對場作」。建築平面格局為一落四櫸頭,本體牆身為下緣石板條砌,上緣丁砌磚牆;屋

caseId: 20160523000001
caseName: 臺中地方法院舊宿舍群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歷史建築「臺中地方法院舊宿舍群」為日治時期1920年前後興建的「臺中地方法院判任官官舍群」,保留日式木造建築及空間紋理,與鄰近古蹟「臺中刑務所典獄官舍」、「臺中刑務所浴場」、歷史建築「臺中刑務所官舍群

caseId: 20160606000001
caseName: 前埔保障宮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明朝時建,根據楊家人口述,保障宮一度因砲擊毀損而於民國五十八年(C.E.1969年)重修,當時廟宇壁畫彩繪委由林天助匠司負責。 1. 建築沿革及祭祀神明:明朝時建,主祀玄天上帝,並奉祀三太公、太子爺

caseId: 20100329000001
caseName: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剝皮寮老街(今康定路173巷)仍保有清代時期規劃樣貌,可謂為臺北老市街具代表性之實例。 2.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建築多為一至三層不等的清代店屋或日治時期的牌樓厝建築,其建築及街區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

caseId: 20060822000001
caseName: 新店區屈尺道碣
assetsTypes:

    1. code
      A9

    2. name
      碑碣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報告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210713000001
caseName: 佳里善行寺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佳里善行寺起源於道光十六年(西元1836 年)的龍華齋教善行堂,其中「大士殿」(又名觀音殿)創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六年(西元1917年)。

caseId: 20180926000001
caseName: 忠魂碑
assetsTypes:

    1. code
      A9

    2. name
      碑碣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874年日本以討番為名派兵於琅嶠龜山(現為車城鄉後灣村龜山沿岸)登陸,由日軍西鄉都督率領攻打牡丹社,於此石門(西邊虱母山與東側五重溪山處)與牡丹社原住民交戰,隨後發生牡丹社事件,1935年日人為紀念

caseId: 20111201000001
caseName: 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assetsTypes:

    1. code
      A12

    2. name
      墓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871年琉球船民遇颶風漂流至滿州八瑤灣(今滿州鄉九棚海岸),後誤入牡丹社其中54名遭原住民殺害,12人獲救,當時車城鄉村民楊友旺等協助遺體葬於雙溪口及避難,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軍攻台,日軍西鄉都督

caseId: 20181105000002
caseName: 蠶業改良場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為蠶業改良場目前僅存之建物,與周邊總督府農試所昆蟲部及臺大昆蟲館連結,見證臺灣農業研究發展歷程

caseId: 20061013000001
caseName: 太平町店屋-延平北路2段27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依地政事務所提供資料1939年所有權人為大稻埕發記茶行洪九江,1940年賣給張亦泰兩合公司,至1954年賣給蔡茂盛先生,2011年捐贈臺北市政府作為臺北市都市更新處URS27W空間,2020年轉由臺北

caseId: 20150226000004
caseName: 歐陽鐘遠洋樓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幢洋樓興建者為歐陽鐘遠,於新加坡、馬來西亞經商致富,於民國五年(C.E.1916)遂匯款返鄉,托親人歐陽鐘唐聘請福建匠師來金所建造,耗時兩年,民國七年(C.E.1918)在當時歐厝聚落並沒有如此豪華

caseId: 20151207000001
caseName: 軍功國小日式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宿舍

    5
pastHistory: 軍功寮地區主要發展於日治時期,以蠶絲、菸葉等農作為大宗,直至戰後本地主要的經濟作物轉為菸葉輔以稻作。歷史建築「軍功國小日式宿舍」雖位於舊軍功寮街廓,但在週邊基礎設施、住宅陸續開發,擴大商業效益及便捷交

caseId: 20020129000001
caseName: 祭祀公業張琯溪公宗祠
assetsTypes:

    1. code
      A1

    2. name
      祠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祭祀公業張琯溪公宗祠創建於1849(道光29)年;於1880(光緒6)年重修;1897至1899(明治30至32)年,日軍徵用該宗祠為「南投陸軍分遣隊」的兵舍;1911(明治44)年遭颱風吹毀,同年琯

caseId: 20160225000001
caseName: 臺南永福路孫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該棟建築於1940年代興建,為越智寅一氏幹事的「勸業協會」辦公室,主要工作是配合市府(今永福國小)的政令,其中以不動產的開發建設、企業家勸導與勸業銀行(今土地銀行)和業主的金融融資、擔保等為工作內容。

caseId: 20080923000001
caseName: 延平北路1段149及151號店屋(太和堂藥房)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一)李英宅位於臺北市大稻埕邊緣,南京東路與延平北路交叉口旁,始建於日治時期(西元1910年以前),但是到了太平洋戰爭末期,因為日人在隔鄰街屋上設置防空高射炮,陣地周圍須清出防火巷,因此,李宅遭到強制

caseId: 20120827000001
caseName: 桃園警察局日式宿舍群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日式宿舍群推測為1920(大正9)年桃園廳改制桃園郡役所及桃園街役場(原桃園縣政府所在地,合作金庫現址)時建造供公務員居住之用。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22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7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