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

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051026000004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1.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興建於西元1895年至西元1945年(日治明治28年至昭和20年),現今位於嘉義市東區林森西路1號。 2.全區27棟歷史建築群,其中有2棟一戶建為當時臺灣總督府營林區嘉義出張所所長及副所長的官舍,最具歷史意義。另外,澡堂及招待所,可見日治時期興建宿舍時有聚落形態的規劃考量。據建物遺留訊息(書寫建物完工年代日期、木柱烙印文字,如臺灣總督府營林所)及使用工法、材料推測興建年代,為西元1914年以前至西元1943年之間,分成3–4批興建,其歷史脈絡清晰可見。 3.本體建築群興建於日治時期,創建年代已久。見證林政與林產的分合,具歷史文化意義,足為時代的表徵。日治木構造建築,表現地域風貌及辦公廳舍的形貌。建築群目前保存良好,具建築史上之意義以及再利用的價值與潛力。 4.現況目前保存良好,為嘉義林管處管理,鄰近文化園區、市定古蹟北門驛營林俱樂部,綜觀價值與淺力,有高度的未來發展。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1.108年歷史建築「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管理維護計畫。 2.嘉義市木構造建築保存方式調查研究。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1.興建於日治時期,創建年代已久。 2.見證林政與林產的分合,具歷史文化意義,足為時代的表徵。 3.日治木構造建築,表現地域風貌及辦公廳舍的形貌。 4.建築群目前保存良好,具建築史上之意義以及再利用的價值與潛力。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五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七條。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府授文資字第09402020562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05-10-26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嘉義市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林森西路1號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嘉義市東區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45316835985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485269070475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科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75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7-15/be750942-f286-47c8-952e-736483959fd4/IMG_4878.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都市地區 其他使用區 機關用地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51026000004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為日治時期之木構建築。全區為方形配置,以中央廣場為準,東向為舊檔案室、文康室及育樂課儲藏室(A棟);北向為原禮堂、公會與開標室(B棟),西向為製圖室(D棟)與合作社(C棟)。 A棟為例;整體配置為ㄇ字型,入口位於西北向。臺基為紅磚砌構造;犬走為抬高洗石子作,寬46公分並設洩水坡度,面飾洗石子,簷廊為水泥粉光。外部屋身之構造為「小舞壁」與「木摺壁」並外覆南京下見板張雨淋板,轉角以金屬板包覆。屋頂為寄棟屋根與「切妻屋根」混合。門窗則有橫拉門、雙開門與單開門。藉由走廊串連各空間,儲物為主要目的。內部地坪為磨石子與抿石子。天花板現況為木板釘定,收邊為木摺夾泥面塗白灰。屋架型式為和小屋及洋小屋組。在臺灣林業先驅的辦公區內、具有環境整體的價值。 B棟為例;其配置為一字型,入口位於西北向並於中央延伸出廊道。外部之臺基犬走為紅磚砌構造,面飾水泥粉光。牆體為「大壁造」之「木摺壁」工法;外部之勒腳塗刷油漆,並外覆英式雨淋板,轉角並無特別作保護,僅塗佈油漆。屋頂形式為「切妻屋根」鋪設黑瓦,邊緣無企口。門作可分為雙開與單開兩種類型,全棟窗作為同一款式,並於上方設有雨庇。內部空間地坪為磨石子作、水泥粉光與木地板。本棟屋架為「洋小屋組」;天花板現況為輕鋼架組構與木夾板天花板。 C棟為例;其配置為一字型,入口位於東北向。外部臺基犬走與排水明溝為磚砌並水泥粉刷,牆基部分為磚砌洗石子作。牆體外部覆有雨淋板,轉角以押緣收邊。屋頂為「切妻屋根」,原為平屋頂,後於其上增建雙斜坡屋頂,表面鋪設黑瓦。窗作皆為百葉窗。內部空間可分為三區塊,其地坪材質為水泥粉光與30*30公分磁磚鋪面。天花板有釘木板材、輕鋼架與露明無裝修。 D棟為例;其配置以L型為主,入口位於東北向。外部之臺基犬走、排水明溝,與他棟相同皆為紅磚砌面飾水泥粉光。牆體之牆基為磚砌面飾洗石子,結構為「木摺壁」與「小舞壁」並外覆淋板。屋頂部形式為「切妻屋根」,舖有黑瓦且邊緣無企口。門作主要分為單開門與雙開門。入口設有車寄雨庇。室內地坪主要為磁磚、水泥粉光與磨石子作,牆面部分貼覆木板裝修。屋架形式為洋小屋組。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於西元2005年(民國94年)10月26日公告為歷史建築,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負責保養及維護工作。現作為嘉義市歷史建築,目前為林管處公務用地。本歷史建築全年免費開放遊客參觀,開放時間:早上10時至下午6時。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西元2021年(民國110年)建築體狀態維護尚可,建築僅有部分塗料剝落。 依據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的歷史建築「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管理維護計畫所訂定之維護保養工作內容,每週會進行週邊環境清掃、排水溝雜污物清理、地坪清掃、門窗及玻璃清潔、設備檢查(包含監視、警報廣播、各類電力、損壞燈泡更換),每月進行屋頂及牆面清理、每季進行自來水設備保養,每年進行屋頂天溝清理、建物本體清理、排水管路清理保養、滅火器檢查、各類檢查(包含木構件劣化、內部構架變形斷裂、地基下陷)。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1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禮拜一至禮拜日,早上10時至下午6時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5-2788225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

caseId

20051026000004

caseName

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興建於西元1895年至西元1945年(日治明治28年至昭和20年),現今位於嘉義市東區林森西路1號。 2.全區27棟歷史建築群,其中有2棟一戶建為當時臺灣總督府營林區嘉義出張所所長及副所長的官舍,最具歷史意義。另外,澡堂及招待所,可見日治時期興建宿舍時有聚落形態的規劃考量。據建物遺留訊息(書寫建物完工年代日期、木柱烙印文字,如臺灣總督府營林所)及使用工法、材料推測興建年代,為西元1914年以前至西元1943年之間,分成3–4批興建,其歷史脈絡清晰可見。 3.本體建築群興建於日治時期,創建年代已久。見證林政與林產的分合,具歷史文化意義,足為時代的表徵。日治木構造建築,表現地域風貌及辦公廳舍的形貌。建築群目前保存良好,具建築史上之意義以及再利用的價值與潛力。 4.現況目前保存良好,為嘉義林管處管理,鄰近文化園區、市定古蹟北門驛營林俱樂部,綜觀價值與淺力,有高度的未來發展。

pastHistorySource

1.108年歷史建築「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管理維護計畫。 2.嘉義市木構造建築保存方式調查研究。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1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2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4. 3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registerReason

1.興建於日治時期,創建年代已久。 2.見證林政與林產的分合,具歷史文化意義,足為時代的表徵。 3.日治木構造建築,表現地域風貌及辦公廳舍的形貌。 4.建築群目前保存良好,具建築史上之意義以及再利用的價值與潛力。

lawsReference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五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七條。

officialDocNo

府授文資字第09402020562號

registerDate

2005-10-26

govInstitutionName

嘉義市政府

belongAddress

林森西路1號

belongCity

嘉義市東區

longitude

120.45316835985

latitude

23.485269070475

govInstitution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govDeptName

文化資產科

govDeptAddress

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75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都市地區 其他使用區 機關用地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

    2

buildingFeatures

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為日治時期之木構建築。全區為方形配置,以中央廣場為準,東向為舊檔案室、文康室及育樂課儲藏室(A棟);北向為原禮堂、公會與開標室(B棟),西向為製圖室(D棟)與合作社(C棟)。 A棟為例;整體配置為ㄇ字型,入口位於西北向。臺基為紅磚砌構造;犬走為抬高洗石子作,寬46公分並設洩水坡度,面飾洗石子,簷廊為水泥粉光。外部屋身之構造為「小舞壁」與「木摺壁」並外覆南京下見板張雨淋板,轉角以金屬板包覆。屋頂為寄棟屋根與「切妻屋根」混合。門窗則有橫拉門、雙開門與單開門。藉由走廊串連各空間,儲物為主要目的。內部地坪為磨石子與抿石子。天花板現況為木板釘定,收邊為木摺夾泥面塗白灰。屋架型式為和小屋及洋小屋組。在臺灣林業先驅的辦公區內、具有環境整體的價值。 B棟為例;其配置為一字型,入口位於西北向並於中央延伸出廊道。外部之臺基犬走為紅磚砌構造,面飾水泥粉光。牆體為「大壁造」之「木摺壁」工法;外部之勒腳塗刷油漆,並外覆英式雨淋板,轉角並無特別作保護,僅塗佈油漆。屋頂形式為「切妻屋根」鋪設黑瓦,邊緣無企口。門作可分為雙開與單開兩種類型,全棟窗作為同一款式,並於上方設有雨庇。內部空間地坪為磨石子作、水泥粉光與木地板。本棟屋架為「洋小屋組」;天花板現況為輕鋼架組構與木夾板天花板。 C棟為例;其配置為一字型,入口位於東北向。外部臺基犬走與排水明溝為磚砌並水泥粉刷,牆基部分為磚砌洗石子作。牆體外部覆有雨淋板,轉角以押緣收邊。屋頂為「切妻屋根」,原為平屋頂,後於其上增建雙斜坡屋頂,表面鋪設黑瓦。窗作皆為百葉窗。內部空間可分為三區塊,其地坪材質為水泥粉光與30*30公分磁磚鋪面。天花板有釘木板材、輕鋼架與露明無裝修。 D棟為例;其配置以L型為主,入口位於東北向。外部之臺基犬走、排水明溝,與他棟相同皆為紅磚砌面飾水泥粉光。牆體之牆基為磚砌面飾洗石子,結構為「木摺壁」與「小舞壁」並外覆淋板。屋頂部形式為「切妻屋根」,舖有黑瓦且邊緣無企口。門作主要分為單開門與雙開門。入口設有車寄雨庇。室內地坪主要為磁磚、水泥粉光與磨石子作,牆面部分貼覆木板裝修。屋架形式為洋小屋組。

inHouseFeatures

buildingUsage

於西元2005年(民國94年)10月26日公告為歷史建築,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負責保養及維護工作。現作為嘉義市歷史建築,目前為林管處公務用地。本歷史建築全年免費開放遊客參觀,開放時間:早上10時至下午6時。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buildingActualState

西元2021年(民國110年)建築體狀態維護尚可,建築僅有部分塗料剝落。 依據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的歷史建築「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管理維護計畫所訂定之維護保養工作內容,每週會進行週邊環境清掃、排水溝雜污物清理、地坪清掃、門窗及玻璃清潔、設備檢查(包含監視、警報廣播、各類電力、損壞燈泡更換),每月進行屋頂及牆面清理、每季進行自來水設備保養,每年進行屋頂天溝清理、建物本體清理、排水管路清理保養、滅火器檢查、各類檢查(包含木構件劣化、內部構架變形斷裂、地基下陷)。

isOpenVisit

1

isCharge

openUpTime

禮拜一至禮拜日,早上10時至下午6時

wenSitename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

govDeptPhone

05-2788225

govDeptEmail

-

「嘉義林區管理處辦公區內木構造建築群」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041216000017
caseName: 勇士堡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碉堡

    5
pastHistory: 民國三十八年國軍初建此堡當時規模較小,民國六十年因軍事實際需要重新整建四八高地,由當時金門防衛部司令官馬安瀾指示重新整建四八高地,歷時五個多月,此次整建過程中構建挖掘戰車濠溝,增建火點防禦工事,以達成

caseId: 20080409000002
caseName: 麻豆林家四房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林家四房祖林朝祥,字樹型,生於清嘉慶24年(1819),為邑廩生,誥授武翼都尉加三品銜賞戴藍翎,卒於光緒9年(1883),傳有五房。其子林廷瑞為同治10年(1870)秀才,日治時期曾任參事;其後林拔亦

caseId: 20011128000002
caseName: 臺糖嘉北線五分仔鐵道暨北港溪鐵橋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鐵道於日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開始運作,由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經營。五分仔鐵道(由於軌距只有國際火車的一半而得名),在其運輸的全盛時期,全臺運輸距離比縱貫鐵路長6倍,至1982年客運業務走入歷史,貨運

caseId: 20031015000003
caseName: 龍潭三坑川盛信記商店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清乾隆至咸豐年間,屬於清代傳統步廊式的街屋,建築本體牆身材料為土埆牆,屋身構造為承重牆構造硬山擱檁。翁宅原本為邱合昇的祖父三代經營雜貨鋪兼住宅使用,1998年搬離,現為翁宅,屬於台灣北部形成較早,

caseId: 20081001000001
caseName: 清水公學校日式宿舍群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宿舍

    5
pastHistory:   1897年,日人為使臺灣人學習本國語(日本語)而於鰲峰山下成立「臺中國語傳習所牛罵頭分教場」,1898年獨立成為「牛罵頭公學校」,1921年改名為「清水第一學校」,1925年改為「清水公學校」(現

caseId: 20070502000001
caseName: 迪化街1段278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935年商號為德振,經營竹製品生活雜物,1955年商號改為劉文裕行經營雜糧,1955年由劉丙丁取得後經營雜糧生意,1989後經營南北貨,其後閒置至今。

caseId: 20201202000002
caseName: 原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支所辦公廳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辦公廳舍

    5
pastHistory: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係由「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支所(1940年成立)」及「台灣總督府西部特用作物種苗養成所(1944年成立)」兩機構合併而成。光復後於民國

caseId: 20071009000003
caseName: 臺大農業陳列館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造物

    5
pastHistory: 約建於民國52年。台大校園內,大都是日據時代蓋的歐式建築,而建造洞洞館時,因為帶進撤退來台大陸人的鄉愁,用很多象徵手法投現中國式建築的風味,讓這三棟建築物「不中國,又很中國」,非常特別。

caseId: 20031222000002
caseName: 李開和洋樓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1931年,為李開和至新加坡經商僑匯返鄉興建,設計圖於新加坡設計,花費300銀元,由金門匠師陳江興建,建材由大陸船運。古寧頭戰役、八二三戰役時曾遭砲彈襲擊,牆面、屋頂部分損毀,曾駐軍於2樓,199

caseId: 20061102000002
caseName: 林務局宿舍菁華街33號及33-2號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宿舍

    5
pastHistory: 位於花蓮市菁華街32號及33─2號之日式木造建築,為「殖產局營林所東部出張所職員宿舍」。戰後,則做為林務局員工宿舍。 這棟建築何時興建目前已不可考,不過資料記載:「殖產局營林所東部出張所於昭和4年(1

caseId: 20071213000002
caseName: 陳景成洋樓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創建人陳景成(1913年出生)為斗門人陳澄河三子,景成年輕時至菲律賓馬尼拉(Manila) Binondo發展,經同為金門人的朋友提拔,漸而累積經驗與資本,創設公司,名為「金瑞成」,經營傘業加工、電焊

caseId: 20090930000001
caseName: 臺灣省糧食局中市西屯一號穀倉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西屯穀倉一號倉庫約興建於昭和15(1940)年,為當時制式之袋裝穀倉(統制倉)。因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穀倉興建需配合昭和14(1939)年起實施之「總收購總配給」全面統制措施,使生產、儲存、分散及

caseId: 20020621000007
caseName: 思源里飛機掩體2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機堡(或稱飛機掩體)之確實興建年代不詳,但可推測應於1943(昭和18)年日軍在宜蘭建築軍用機場以因應太平洋戰事之時,在南北機場旁興築了許多機堡作為藏匿軍機之所。機堡因做為保護及躲藏軍機之用,因此特別

caseId: 20071101000001
caseName: 安坑國小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明治三十一年(1898)臺灣總督府以敕令第178號頒布「臺灣公學校令」,開始在全臺各地設立公學校,明治三十二年(1899)因應安坑地區地廣人眾,便於文山堡第十、十一區安坑庄內公館崙(即今安坑公崙里附近

caseId: 20111004000004
caseName: 花蓮糖廠副廠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為花蓮糖廠日式木造宿舍建築群中最重要而獨特者,且保存良好,足以瞭解當時營建水準與廠區職員工之生活與組織,應予保存。前後有寬闊庭院有柳樹與種植花卉,配合優雅寧靜的日式造園、和洋折衷樣式陽台,使人充分感受

caseId: 20151015000001
caseName: 民樂街12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物初建於1951年,立面為三層樓四柱三間形式,保存當時流行的希臘科林斯式柱頭風格,列柱雕花、鑄鐵欄杆,牆面開模印花裝飾並反映1950年代街屋常見的建築工藝。

caseId: 20190121000001
caseName: 太原第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溫家在新竹商業史具有貢獻,中藥業的主要人物,多出自溫家。大宅的門額顯示為1935年(昭和10年),但有些構造及材料可能是清代物,如花崗石及青磚……。推測該地在清代可能即有房舍。太原第見證在地聚落崙仔庄

caseId: 20090304000002
caseName: 東和派出所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日本政府以始政週年紀念為由,派遣憲兵和警察分攻溪邊厝和大坪頂,當時在鐵國山義勇軍的奮力抵抗下,久攻不下,七日夜內焚燒55庄。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施行同化政策,改革

caseId: 20060605000001
caseName: 新化武德殿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武德殿

    5
pastHistory: 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劍道、柔道訓練場所,見證日治時期日本武道精神。

caseId: 20061123000002
caseName: 建國啤酒廠-儲酒室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建國啤酒廠前身為日據時期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創建於日據大正9年(1920年),為當時臺灣唯一的啤酒製造工廠。與日本北海道札幌啤酒廠齊名。戰後高砂麥酒株式會由政府接收,後改名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第二啤酒

caseId: 20070919000001
caseName: 卓蘭詹氏繼述堂
assetsTypes:

    1. code
      A1

    2. name
      祠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卓蘭詹氏繼述堂」位於卓蘭鎮老庄里信義路14號,為卓蘭詹氏家族的祠堂,始建於光緒11年(1885年)。 卓蘭詹氏家族為卓蘭地區重要開墾的客家家族,「繼述堂」為卓蘭詹氏家族的祠堂,前身為「詹氏宗祠」。中

caseId: 20170220000001
caseName: 清泉崗聖潔教會
assetsTypes:

    1. code
      A10

    2. name
      教堂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建物興建於民國52年(1963),因裝甲部隊移防至清泉崗為基督徒弟兄聚會之需所建。

caseId: 20180330000003
caseName: 南庄田美永和宮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南庄田美永和宮」位於南庄鄉田美村17鄰153號,主祀三官大帝。創建年代的說法有二,分別為清道光17年(1837年)及清光緒20年(1894年)。經過數次整修與改建,目前現有建築,僅有在民國37年(1

caseId: 20070606000001
caseName: 原周進春茶行(部分)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物興修記錄: 紅磚木造瓦頂一層工廠於1942年即登記於周卯名下,曾於1949年整修,1959年因八七水災而致使製茶工場毀壞,復經重修;洋風棧房建於1931年左右,於2002年由「財團法人台原藝術文

caseId: 20101129000002
caseName: 台灣省政府糧食局新竹管理處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此單位前身為1939年(昭和14年)設立的「台灣總督府米榖局新竹事務所」,1942年(昭和17年)改為「台灣總督府食糧局新竹事務所」,設址於辦事處現址並新建辦公廳舍於此,該年2月16日舉行落成典禮,本

caseId: 20021205000011
caseName: 泰源隧道(小馬隧道)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隧道

    5
pastHistory: 泰源隧道原為日治初期,日人政府命阿美族人開挖穿越馬沙林尼山,以暗渠方式引馬武窟溪上游溪水灌溉小馬地區農田,於1929年(昭和4年)完工,稱小馬埤圳(埤圳為日文漢字,亦即水圳)。後來為改善泰源盆地對外交

caseId: 20210311000002
caseName: 原高雄工專北棟教學大樓
assetsTypes:

    1. code
      A24

    2. name
      學校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 北棟教學大樓興建於1965年,為高雄工專第一代校舍,而高雄工專是我國培育工程技術人員的重要搖籃,甚具歷史文化意義。 2. 建物使用反樑挑版,形塑輕巧的外廊立面,為當時少見的作法,頗具時代風格特色

caseId: 20010716000004
caseName: 原南門尋常小學校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學校

    5
pastHistory: 本建築建於日大正8年(西元1919年),原名臺南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日大正10年(西元1921年)改為南門尋常小學校,日昭和9年(西元1934年)再度改為南門尋常高等小學校,日昭和16年(西元1941

caseId: 20101019000001
caseName: 蔡合源宅第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建築物所呈現之總體價值具有保存價值,足以彰顯在地建築技術。本建築物建於戰後之商店建築,有相當之建築品質,為台灣光復後之首批之建築式樣。

caseId: 20020923000002
caseName: 松園別館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松園別館興建於1942〜1943(昭和17〜18)年,為當時日軍在花蓮的最高軍事指揮中心:兵事部的辦公室,四周因老松林立、環境清幽,故而得名。1947年由陸軍總部管理、陳誠青年軍駐守;後來又成為「美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1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0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