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崗文藝學會」會員證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
「「復興崗文藝學會」會員證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4373 , 欄位Id的內容是65437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復興崗文藝學會」會員證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照片為「復興崗文藝學會」會員證,該會員為政工幹部學校專科部第一期影劇科劉伯祺。會員證以綠色為底,紙質印刷。會員證封面正上方標題為「復興崗文藝學會」,中間搭配直式文字「會員證」並蓋有文藝學會專屬紅色印章。證件下方附上編號及入會日期。會員證背面則書寫「整理文藝遺產,發揚民族文化」、「培養文藝人才,堅強文藝戰線」、「發揚文藝功能,完成革命任務」等內容。
復興崗文藝的本質,既是三民主義反共復國的戰鬥文藝,也是民族主義思想的內容,更是反映社會與軍中基層的軍事藝術。1960年政工幹校為了提倡復興崗文藝,培養復興崗文藝精神,相繼以音樂、美術、影劇獨特的藝術風格另闢思想戰場,以宣傳、教育、思想的需要,藉藝術宣傳政治,推行復興崗文藝運動。
從復興崗文藝學會的成立,透過文藝學會的組織與文藝動員力量,耕耘復興崗創作園地,創辦美術月刊,共同演繹大型話劇等,皆適時地讓生活在北投復興崗的軍校生,成為新文藝戰線的接受者、參與者,投入文藝運動,承擔反共抗俄時代的階段性任務。由此可見,當年政工幹校依循著復興崗文藝戰線的立場,決定著軍藝作品的思想性與影響力,並將其轉化為革命的理想信念,從校園舞臺延伸到社會,部隊,持續發揮復興崗文藝的精神力量。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437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8733C9E-A8A4-439F-830F-7DBE71C454DF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3-25T19:33:3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54373
Id
654373
Title
「復興崗文藝學會」會員證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復興崗文藝學會」會員證,該會員為政工幹部學校專科部第一期影劇科劉伯祺。會員證以綠色為底,紙質印刷。會員證封面正上方標題為「復興崗文藝學會」,中間搭配直式文字「會員證」並蓋有文藝學會專屬紅色印章。證件下方附上編號及入會日期。會員證背面則書寫「整理文藝遺產,發揚民族文化」、「培養文藝人才,堅強文藝戰線」、「發揚文藝功能,完成革命任務」等內容。 復興崗文藝的本質,既是三民主義反共復國的戰鬥文藝,也是民族主義思想的內容,更是反映社會與軍中基層的軍事藝術。1960年政工幹校為了提倡復興崗文藝,培養復興崗文藝精神,相繼以音樂、美術、影劇獨特的藝術風格另闢思想戰場,以宣傳、教育、思想的需要,藉藝術宣傳政治,推行復興崗文藝運動。 從復興崗文藝學會的成立,透過文藝學會的組織與文藝動員力量,耕耘復興崗創作園地,創辦美術月刊,共同演繹大型話劇等,皆適時地讓生活在北投復興崗的軍校生,成為新文藝戰線的接受者、參與者,投入文藝運動,承擔反共抗俄時代的階段性任務。由此可見,當年政工幹校依循著復興崗文藝戰線的立場,決定著軍藝作品的思想性與影響力,並將其轉化為革命的理想信念,從校園舞臺延伸到社會,部隊,持續發揮復興崗文藝的精神力量。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3-25T19:33:32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
「「復興崗文藝學會」會員證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張書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71
Id:
283571
Title:
張書瑋
Description:
張書瑋來自屏東,曾入選過二○○七年國際石雕藝術季。曾於懷德居修習木工,喜歡以感性的情感創作出理性簡約的造形,讓觀眾在欣賞造型之餘,還能跟隨著作品進入他的創作心靈中,感受作者在創作當下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695
Id:
563695
Title:
褒忠祠正殿龍側上《草船借箭》
Description:
正殿龍側上,所置《草船借箭》。孔明和周瑜立下軍令狀後,拉著魯肅一同趁著大霧,到江中布下疑陣,引曹操軍發箭攻擊。這一幅的妙處在於,善用了平面空間,而創造良好的景深效果。曹操發命,小兵來回奔走發箭。而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77
Id:
271377
Title:
馬祖民居內牆形式:編竹牆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為因應氣候環境與材料取得,馬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多選擇福杉、土角、編竹夾泥等自然建材來建造內牆,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其中之一為「編
郷晃.jpg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36
Id:
283536
Title:
郷晃.jpg
Description:
郷晃(Akira Go),於1997年花蓮石雕藝術季「花蓮的石頭在唱歌」中參與的日本石雕藝術家,石材對他來說迷人的是形成今日模樣前的歷史,他的作品總是試圖想要去呈現他的這份體悟,在石材上刻下這份空間與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16
Id:
560016
Title:
韓麟將軍與軍中同袍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韓麟先生與軍中同袍照,韓麟將軍從軍時與同袍之合影,此照片係由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照片中的韓麟將軍位於最右側,其餘兩位則為韓麟將軍同袍,三人於軍營
洞庭魚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75
Id:
301175
Title:
洞庭魚王
Description:
《洞庭魚王》背景於中國漢朝湖南省漢族。鱘鱘是一隻沒有魚鱗的小魚,牠的魚夥伴們同情牠,每個都拔一片魚鱗給牠,沒想到,鱘鱘不但不知感恩圖報,反而還吃掉牠的同伴,更當上了魚皇帝,但惡有惡報,鱘鱘最後也嘗到了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97
Id:
514497
Title:
Ryohen遺留的日人遺跡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05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41
Id:
514441
Title:
地方人物:陳世英與吳建原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0
瑞雪山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95
Id:
267595
Title:
瑞雪山坡
Description:
吳長鵬(1934-2013)所作〈瑞雪山坡〉描繪山坡上積雪靄靄,樹枝結冰、雪花紛飛的夢幻風景。作者落款:「瑞雪山坡。萬里吳長鵬。」姓名章:「萬里」(白文)、「吳長鵬」(朱文)。
此畫構圖類似相機
MOC_Id:
Culture_Object211213
Id:
211213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71:(北海道)札幌市街創成川上流の景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71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北海道)札幌市街創成川上流の景」,以及英譯「SOSEI RIVER AT
MOC_Id:
Culture_Object654346
Id:
654346
Title:
復興崗藝展《雙城復國記》軍校師生大型歌劇巡迴演出的紀錄
Description:
翻拍自演出紀錄,為黑白圖片。內容係1981年,政戰學校奉總政戰部主任王昇將軍指示、由影劇系主任張永祥製作大型歌劇《雙城復國記》,先於台北市藝術節在國父紀念館演出,之後並巡迴至高雄中正文化中心。《雙
大聲公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35
Id:
301035
Title:
大聲公
Description:
作者李潼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同時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曾得過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少年小說首獎、國家
劉曉蕙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74
Id:
286574
Title:
劉曉蕙
Description:
劉曉蕙自文化大學傳播系畢業,當過一年記者,高中對攝影產生興趣,兩度至黑白攝影沖印公司學習沖洗銀鹽底片相片,曾嘗試各種媒材創作,攝影、繪畫、裝置、圖畫書、詩作。現多以動、靜態影像,探索人與自然界的關聯性
消逝的語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86
Id:
285886
Title:
消逝的語言
Description:
〈消逝的語言〉作品延續作者保羅‧馬蘭登(Paul Marandon)以往的創作題材,以人類五官為中心,並由兩部份組合而成,一為柔美感性的;一為直線機械的。這件女神雕刻表現出人類在現實生活中所承受的責任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12
Id:
180612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器」區中央展品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器」區展區迴轉台中央平面靜態展品,展臺概念是用最傳統功夫茶具四寶——玉書煨、潮汕烘爐、孟臣沖灌,若琛甌為主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91
Id:
301191
Title:
深入雲南古國:阿亮天龍八部
Description:
畫家詩人吳德亮,天秤座、台灣花蓮人,他以本名創作水彩、油畫、攝影、作曲、寫旅遊文學、上山下海作野鳥追蹤,他也追茶,寫茶;同時以「德亮」為筆名寫詩及散文。關於《深入雲南古國:阿亮天龍八部》一書,「阿亮筆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127
Id:
289127
Title:
金棗戲台(選自《第三屆蘭陽文學獎 傳承與創新》)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傳承與創新︰第三屆蘭陽文學獎作品集》,為散文組第三名。 一個愛看戲的小孩,從小霸占著戲臺下第一排的位置,卻屢次被父親從戲臺下拖回家裡,少不了一頓皮肉痛。說也奇怪,對於父親粗暴的反對,怎樣
李妃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53389
Id:
253389
Title:
李妃純
Description:
此照片2013年10月30日拍攝於新竹關帝廟忠義圖書館內,李妃純與培力工坊幾位學員及老師正由曾素香師傅指導體驗蓪草削紙。李妃純約在西元2011年無意間認識蓪草,2013年在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與蓪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59
Id:
514759
Title:
花蓮縣警察局蓮峰分局森阪分駐所成立紀念攝影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花蓮縣警察局蓮峰分局森阪分駐所成立的紀念攝影。1945年(民國34年)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當時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成立後,將臺灣的行政區劃分為八個大縣:臺北縣、新竹縣、臺中縣、臺南縣
倒牆無倒基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73
Id:
296373
Title:
倒牆無倒基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倒牆
魚形山水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23
Id:
595923
Title:
魚形山水
Description:
〈魚形山水〉一作表現山水之美於魚形之中,如魚得水,表達對花蓮之情。作者林慶宗久居花蓮,多年來一直以「魚」為創作主題,山水之美深深根植心中。他成長於花蓮海濱,國中畢業後拜師學習藝品雕刻,直至工藝品市
民間遊藝─跑旱船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21
Id:
235521
Title:
民間遊藝─跑旱船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北方的「跑旱船」到了福州,因方言「落」為「放」之意,唸起來順口,稱為「陸地行舟」,以鑼鼓伴奏,或稱「鑼鼓
MOC_Id:
Culture_Object191884
Id:
191884
Title:
茶食與茶飲配搭之運用研究-以客家米食為例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吳秋蘭,指導教授許立杰博士,出自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茶陶創意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18(民國107)年7月。內容主要透過茶食與茶飲的搭配,探討適宜呈現在茶會上之茶食所具備的特性,藉由這些
MOC_Id:
Culture_Object302606
Id:
302606
Title:
倪蔣懷「國語學校第8學期圖畫作業」
Description:
倪蔣懷「國語學校第8學期圖畫作業」,共4幅,創作時間約為1910年代(明治43年-大正8年間),繪製主題分別有繡花鞋、馬匹、河岸光景、居民聚落,由倪蔣懷於青年時期、就讀國語學校時,所繪製之圖畫
張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53686
Id:
253686
Title:
張色
Description:
張色於大正6年(1917年)出生在苗栗縣後龍鎮大山里,約莫五、六歲遷徙至新竹定居。13歲進入金泉發商行當撩草學徒,並成為少數可以削出18公分的撩草師傅。28歲張色到日本蓪草株式會社位在花蓮的蓪草工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250
Id:
600250
Title:
入選-早期寄藥包的藥品包裝
Description:
圖為2012年於台東曾景生家中所攝,此為耆老收藏至今的早期寄藥包內裝的藥品包裝。此寄藥包由透明厚塑膠袋盛裝藥品,袋中外層附上藥廠廣告,背面則為藥品配置說明。此普遍流行於1960-1970年代,在老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34
Id:
594234
Title:
國防部政工業務訓練班結業證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國防部政工業務訓練班結業證,由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政工業務訓練班係由政工幹部學校主持,即現在國防大學
枸蘭‧瞿帕雅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52
Id:
283652
Title:
枸蘭‧瞿帕雅
Description:
枸蘭.瞿帕雅,又譯作戈蘭·恰帕亞克(Goran Cpajak),賽於1963年生於南斯拉夫,是一位義大利裔塞爾維亞籍的雕刻家,1988年畢業於Belgrade藝術大學雕塑系,曾參與各種展出,包括中國北
七星潭~1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40
Id:
286040
Title:
七星潭~1
Description:
〈七星潭~1〉的創作理念是,面對七星潭,參觀者可以單純看水與山的結構。但當思緒把所有的音、聲、相、形,交織在一起時,一切都不再是單純、單一的元素。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每一件作品皆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259118
Id:
259118
Title:
1961年暖暖靈義郡的演出盛況
Description:
「暖暖靈義郡的演出盛況」照片,拍攝時間為1961(民國50年)年,由王水永提供。
黑白的畫面中,頭戴高帽的表演者,與另一位表演者,在掛滿字條的台前,共同把持2根長竿;穿著戲服、便服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1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8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3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2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59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