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基隆燈塔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基隆燈塔

基隆燈塔」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基隆燈塔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223000001/f3c732bec39a62424b14ce625033be89fd538550.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基隆燈塔坐落基隆港西岸,白米甕與仙洞之間的突出岬角上,稱之為「萬人堆鼻」,燈塔於1899(明治32)年4月起工,1900(明治33)年2月24日竣工,同年4月1日點燈。初建的燈塔一層四周為截去東、北兩直角的六邊形平面,做為發電機室及燈器倉庫之用,國民政府接收後,一度曾為海軍暫用,做為瞭望室。後因四周的六邊形平面木構造腐朽無法使用,將一樓庫房等空間拆除,呈現出目前所見的整體圓錐形塔身。目前一層平面的室外地坪,仍留有部分紅磚犬走邊緣、水泥地面及排水溝遺跡。 早期塔燈採用第五等不動白光,為煤油燈外附折射透鏡燈器。日大正2年(1913),改用高壓乙炔瓦斯燈,日昭和7年(1932)改裝為交流電燈,民國45年(1956)換裝現用之白紅連閃光燈,民58年改用四等電燈,民78年,紅光變更為白光。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光華路51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74759701191846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5.15531839841234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21-02-20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基隆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210223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21-02-20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基隆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210223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121

name

基隆燈塔

representImage

intro

基隆燈塔坐落基隆港西岸,白米甕與仙洞之間的突出岬角上,稱之為「萬人堆鼻」,燈塔於1899(明治32)年4月起工,1900(明治33)年2月24日竣工,同年4月1日點燈。初建的燈塔一層四周為截去東、北兩直角的六邊形平面,做為發電機室及燈器倉庫之用,國民政府接收後,一度曾為海軍暫用,做為瞭望室。後因四周的六邊形平面木構造腐朽無法使用,將一樓庫房等空間拆除,呈現出目前所見的整體圓錐形塔身。目前一層平面的室外地坪,仍留有部分紅磚犬走邊緣、水泥地面及排水溝遺跡。 早期塔燈採用第五等不動白光,為煤油燈外附折射透鏡燈器。日大正2年(1913),改用高壓乙炔瓦斯燈,日昭和7年(1932)改裝為交流電燈,民國45年(1956)換裝現用之白紅連閃光燈,民58年改用四等電燈,民78年,紅光變更為白光。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光華路51號

longitude

121.74759701191846

latitude

25.15531839841234

registerDateValue

2021-02-20

headCityName

基隆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21-02-20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基隆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210223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121

「基隆燈塔」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臺南法華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68/53f12c
intro: 李茂春,字正青,福建龍溪人,是明隆武2年(西元1645年)的舉人,也是鄭經的諮議參軍陳永華的好友。明永曆18年(西元1664年),追隨鄭氏軍隊及宗室由廈門來到臺灣,寓居於夢蝶園,終日誦經養性,生活灑脫
type: 1.1

name: 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918000001/545bdd
intro: 臺灣約於清領以後,漢人開墾足跡漸向北部發展,而淡水成為移民入臺的主要登陸地,至清末更成為主要出口地區。淡水公司田地名由來有二,一是因西元1642年荷蘭人殖民台灣,以淡水為主要據點,並開始了荷蘭東印度公
type: 1.1

name: 金華府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1107000001/e2ae23
intro: 金華府位於今臺南市中西區民權里神農街71號,據《臺南州寺廟台帳》及《臺南州祠廟名鑑》之記載,本廟創立於清道光10年(西元1830年)。當時居於北勢街(今神農街)70餘名許姓里人,將自家鄉福建海澄攜帶來
type: 1.1

name: 原台南中學校講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6000011/e932da
intro: 臺灣日治時期之中等學校基本上有供日本人就讀及臺灣人就讀兩種體系,在臺南市中,最早成立的乃是大正三年{一九一四年}的台灣總督府臺南中學校,最初以兩廣會館當作臨時校舍。日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三月,臺灣官
type: 1.1

name: 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426000001/d314c5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花蓮港山林事業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319000001/feaac8
intro: 本建築創建於1919(大正8)年,為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1929(昭和4)年殖產局營林所東部出張所遷至此地,1942(昭和17)年再改稱為「花蓮港山林事業所」;戰後由花蓮縣政府接管,1960年裁撤後成
type: 1.1

name: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207000001/2e24d0
intro: 靜靜座落於中正路的李宅,原為流水偉助社長住家,建於昭和六年,距今恰滿七十年,光復後曾為要塞司令部官邸,目前土地仍屬軍方所有。本建物屬日式木造結構,用材質優、規模及空間形式也相當完整。
type: 1.1

name: 西嶼彈藥本庫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1123000001/bac484
intro: 彈藥庫(Ammunition storage, Ammunition depot, Ammo depot)是儲存和供應彈藥的場所,也是火砲時期的產物。在清代多稱藥彈總庫、子藥庫或火藥庫。彈藥庫依儲存的
type: 1.1

name: 淡水外僑墓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829000003/522c8f
intro: 在天津、北京條約(1858年、1860年)之後,淡水成為國際通商口岸,促使各國洋行到淡水設行貿易,而咸豐十年七月二十八日(1860年)所立的北京條約之「中德通商條約」中已載明,朝廷允許外國人在傳教、居
type: 1.1

name: 臺大醫院舊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1110000001/d862f8
intro: 臺大醫院原稱臺北病院,最初為木造建築,1912 年 由臺灣總督府土木局營繕科近藤十郎設計,現址開始建造以紅磚與鋼筋混凝土為主的醫院(西址第一棟至第 四棟建築物),至 1916 年大體完工。
type: 1.1

name: 明新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33/becd2e
intro: 「明新書院」現位於今南投縣集集鎮永昌⾥東昌巷4號,建於清光緒11年(1885),⺠國74年(1985)11⽉27⽇,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集集⾃古即為進入⽔沙連內⼭及埔⾥盆地的必經孔道
type: 1.1

name: 鹿港公會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714000003/55d977
intro:   在鹿港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貿易團體郊商,其中著名的八郊之一:廈郊,於乾隆34年(1769年)出資興建王爺宮,廟址位於鹿港街鹿港大有口311番地,臨鹿港溪畔,正殿祭祀主神蘇府王爺,而後殿則作為廈郊會館,
type: 1.1

name: 基隆燈塔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223000001/f3c732
intro: 基隆燈塔坐落基隆港西岸,白米甕與仙洞之間的突出岬角上,稱之為「萬人堆鼻」,燈塔於1899(明治32)年4月起工,1900(明治33)年2月24日竣工,同年4月1日點燈。初建的燈塔一層四周為截去東、北兩
type: 1.1

name: 萬福庵照牆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0/159a4c
intro: 萬福庵原係鄭氏時期鄭成功部將阮駿的府邸。阮駿,浙江會稽人,因善於水戰,敢為鄭氏所器重拔擢,掌管水師,常率船攻破敵艦,每逢海上交戰時,敵人均聞其名而心生畏懼。明永曆10年(西元1858年)阮駿鎮守舟山,
type: 1.1

name: 原臺北北警察署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05/d1555a
intro: 「原臺北北警察署」興建於1933年(昭和8年),由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營繕課設計,一樓設有扇形羈留室、水牢、鞭刑室等,見證警察之威權。 該棟建築為鋼筋混凝土構造兩層樓建築,外觀呈流線形,外牆鋪貼北投窯廠
type: 1.1

name: 安坑孝女廖氏嬌紀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408000001/3b4b80
intro: 臺灣在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進入日治時期後,開始鼓勵臺灣婦女解放纏足、並於明治三十年(1897年)招募女子教育,由此時期開始,臺灣各地公學校創立,並准許女子就讀,另一方面,旌表制度在臺灣亦依循日
type: 1.1

name: 中港慈裕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58/b231f4
intro: 「中港慈裕宮」位於竹南鎮中港街(聚落)西側的邊陲,今民生路與八德街的交叉口。「中港慈裕宮」是一座通面寬七開間、三進兩廊帶左右兩護龍的合院建築;約始建約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主祀媽祖(湄洲三媽)
type: 1.1

name: 九如鄉三山國王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527000001/9a8c3f
intro: 根據《(重修)台灣省通志》的記載,九如鄉三山國王廟是創建於明永曆年間(1646~1683);但根據該廟正殿左側牆壁外面的一塊花崗岩質的「三山國王廟產碑」的記載,該廟創建於清乾隆40年(1775)。該石
type: 1.1

nam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溫州街22巷4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319000001/ffaca2
intro: 本建物興建於日治時期,戰後臺大外文系教授俞大綵、前國防部長俞大維、農學院許文富教授等曾先後在此居住,足見本建物具歷史價值。
type: 1.1

name: 金瓜石神社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314000002/4c9682
intro: 金瓜石神社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殖產所創建的神社,由於初期金瓜石鑛區開採,招聘了許多跨海而來的日籍員工,基於鑛區的危險性高,及日籍從業人員對本國神道神衹信仰的需求,於是在最早開採的本山第一坑,「金瓜
type: 1.1

name: 新莊水道記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913000001/29b655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羅東鎮北成聖母升天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716000001/a4fd3a
intro: 1.1957(民國46)年12月26日,在安惠民神父的規劃下開始新建天主堂,擴其規模。教堂建造期間,由華德露神父主持破土、奠基與祝聖儀式,並曾邀孩童參與在地基處放置聖牌。1958(民國47)年9 月2
type: 1.1

name: 臺南天壇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47/136309
intro: 天壇現址傳說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2月,鄭成功來臺驅荷後,奉明正朔,因地制宜,築壇祭告天地之所,故稱為天公壇〈另一說為非官設,由民間設壇者〉。在此東北側,利用原為中國醫館者充做救護站址處,並於
type: 1.1

name: 美崙溪畔日式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223000001/8b025d
intro: 本建築為日治時期高級官舍(原為日軍花蓮指揮官中村大佐的寓所)。
type: 1.1

name: 陳禎恩榮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1111000003/a4df21
intro: 陳禎,字應加,明朝浯洲陽翟(今金沙陽宅)人,為浯陽始祖陳達派下信房支派中巷房18世,出生年月日不詳,僅知為明武宗正德10年(1515)之貢生,曾任廣東長樂縣訓導,誥封員外郎。生子二人,次子陳健,正德1
type: 1.1

name: 臺灣大學原帝大校舍(舊圖書館、行政大樓、文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07/0ad638
intro: 臺灣大學前身為臺北帝國大學,初創於一九二八年,當時日本為培養殖民地人才並進而研究南洋而設。開辦時即成立文政及理農等學部,後來又將醫學部納入,成為規模完備的大學,其校區廣大,建築風格統一,也成為二0年代
type: 1.1

name: 臺南法華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68/53f12c
intro: 李茂春,字正青,福建龍溪人,是明隆武2年(西元1645年)的舉人,也是鄭經的諮議參軍陳永華的好友。明永曆18年(西元1664年),追隨鄭氏軍隊及宗室由廈門來到臺灣,寓居於夢蝶園,終日誦經養性,生活灑脫
type: 1.1

name: 後浦許允選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029000008/50340d
intro: 許允選洋樓建於1911-1915 年,為兩落、後落帶左凸規的建築物。前落為二層五腳基外廊樣式,後落為閩南式二坡七架傳統建築,為19 世紀末、20 世紀初閩南僑鄉受到南洋殖民地影響的一種折衷建築型式。最
type: 1.1

name: 台鐵斗南站站長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625000015/d2692e
intro: 從日治時期始建迄今,歷經日治、戰後、美援時期,各時代建築反映不同的營建技術。同時,斗南車站宿舍群也是台灣現存面積最大的台鐵宿舍群(第一是台北台鐵宿舍群;第二名是彰化台鐵宿舍群)。
type: 1.1

name: 阿里山鐵路北門驛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430000003/52506e
intro: 1.阿里山鐵路北門驛,興建於西元1910年(明治43年)10月1日,現今地理位置為嘉義市東區共和路482號,海拔高度31公尺,為阿里山森林鐵路之第二站(嘉義站開出),位於嘉義站東北方1.6公里里程處,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03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1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4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7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1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5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6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7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3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3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