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漁村 老料理藝術與人文
「小漁村 老料理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603114 , 欄位Id的內容是60311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小漁村 老料理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由曾壹靖領軍的蘇澳「書澳創聚197」青年團隊籌畫「尋找南方澳老料理」計畫,共收集了100餘位南方澳長者的食魚(吃海鮮)記憶,整理出12道海港家鄉味的特色料理,包括:小食-鬼頭刀魚鬆;炸物-鮮魚肉卷、紅糟鰻魚;煎炒-醬炒魚雜、吻仔魚菜圃蛋;蒸煮-白帶魚蒸冬瓜醬、糖醋鯖魚;燉煮-海味西魯肉;湯品-鬼頭刀菜脯湯、石鮔豬肉清湯;主食-紅蟳海鮮米粉湯與金勾蝦米米糕,共計12道充滿南方澳好滋味的家常菜。
其實這些家常菜往往也都伴隨著生命故事的溫暖記憶。例如老料理達人李淑芬,從澎湖嫁到南方澳42年。石鮔是澎湖的特產,石鮔豬肉清湯是淑芬在從小在澎湖吃到大的家庭料理。嫁來南方澳後也因為思念故鄉,常常料理這道懷念的家鄉味。受到家人的青睞,老公及小孩都很喜愛,直到現在女兒出嫁了,每每回來家裡也總是吵著指名要吃呢!
在地團隊透過深度訪談,了解每一套老料理背後的故事,並透過手繪方式記錄下這些南方澳專屬的漁港家庭料理,設計出一款記載南方澳獨特飲食文化的明信片筆記書。2019年適逢南方澳遭遇斷橋的重大意外,但事件之後,我們重新看到漁港人樂天與堅韌的天性,就如同這一道道南方澳老料理般,不只是漁港(節錄)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03114&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D18594DE-C6A6-4884-8584-46F02EF032A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2T11:49:5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Event603114
Id
603114
Title
小漁村 老料理
Description
由曾壹靖領軍的蘇澳「書澳創聚197」青年團隊籌畫「尋找南方澳老料理」計畫,共收集了100餘位南方澳長者的食魚(吃海鮮)記憶,整理出12道海港家鄉味的特色料理,包括:小食-鬼頭刀魚鬆;炸物-鮮魚肉卷、紅糟鰻魚;煎炒-醬炒魚雜、吻仔魚菜圃蛋;蒸煮-白帶魚蒸冬瓜醬、糖醋鯖魚;燉煮-海味西魯肉;湯品-鬼頭刀菜脯湯、石鮔豬肉清湯;主食-紅蟳海鮮米粉湯與金勾蝦米米糕,共計12道充滿南方澳好滋味的家常菜。 其實這些家常菜往往也都伴隨著生命故事的溫暖記憶。例如老料理達人李淑芬,從澎湖嫁到南方澳42年。石鮔是澎湖的特產,石鮔豬肉清湯是淑芬在從小在澎湖吃到大的家庭料理。嫁來南方澳後也因為思念故鄉,常常料理這道懷念的家鄉味。受到家人的青睞,老公及小孩都很喜愛,直到現在女兒出嫁了,每每回來家裡也總是吵著指名要吃呢! 在地團隊透過深度訪談,了解每一套老料理背後的故事,並透過手繪方式記錄下這些南方澳專屬的漁港家庭料理,設計出一款記載南方澳獨特飲食文化的明信片筆記書。2019年適逢南方澳遭遇斷橋的重大意外,但事件之後,我們重新看到漁港人樂天與堅韌的天性,就如同這一道道南方澳老料理般,不只是漁港(節錄)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0_
-
1_CC0_
-
2_CC0_
-
3_CC0_
-
4_CC0_
-
5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2T11:49:50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小漁村 老料理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米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67
Id:
285867
Title:
米鄉
Description:
〈米鄉〉想表達的是:富里為花蓮的糧倉,富麗米名聞遐邇。作品以石臼及稻穀為造型元素,碗型及階梯狀漸次上升,以示迎受雨露欣欣向榮。中間挾以石塊,表示遍地稻糧,整體表現豐饒富麗的地方特色。其作者楊正端早期創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045
Id:
186045
Title:
蓪草仿生工藝_動物篇
Description:
圖片中的作品是住在桃園的黃文慶老先生運用蓪草髓心所創作,由於他的成長背景關係,黃老先生從小就對美術很感興趣,曾有機會進入台北師專美術系就讀,但因家裏的要求轉而務農,種植各種花木並曾專攻小盆栽,閒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781
Id:
515781
Title:
四維村西尾聚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四維村舊名西尾,因位於南竿島西邊得名。早期可分為5處聚落,分別是芙蓉澳、西尾、夫人村、五間排與秋桂樓,現為南竿島上人數最少的村落。此西尾入口意象位於四維路入村處,於2014年間由時任村長的侯全寶設
勝美西服號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635719
Id:
635719
Title:
勝美西服號
Description:
勝美西服號位於二林鎮新生路,店家的招牌已經拆除,只在牆面寫著修改衣服、換拉鍊幾個大字。店裡放著一張木桌,是老闆娘的嫁粧,為了能夠符合工作時的高度,工作桌特別加裝四支鐵製桌腳,桌面擺了一些修改衣褲的
臺灣水彩畫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59108
Id:
259108
Title:
臺灣水彩畫會
Description:
「臺灣水彩畫會」,1927年(昭和2年)10月成立,由石川欽一郎、石井柏亭、真野紀太郎、三宅克己、倪蔣懷、藍蔭鼎、片瀨弘7人發起,倪蔣懷出資,石川欽一郎作為指導老師。成立地點,在臺北市中正區鐵
波動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7
Id:
595697
Title:
波動
Description:
這件石雕藝術作品〈波動〉,打破了石材的生硬,在狀似柔軟的布料折疊紋裡中感受層層波動的原動力,漸層的疊紋表現距離透視的感覺,布匹從底層被拉起,像是鏡頭焦距從上往下捕捉那波紋釋放的巨大能量,充滿著空間
木屐展示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74
Id:
514474
Title:
木屐展示館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97475
Id:
597475
Title:
青藤凱歌-首贈秦將戚公
Description:
釋文:「破賊書來鳥共飛,江東謝傅喜生眉。即招記室橫彤管,共泛樓船倒玉卮。」落款:「青藤凱歌-首贈秦將戚公,林鈺旂。」印:「林榮森印(白文印)、鈺旂(朱文印)。」詩文內容為明代徐渭(1521-159
MOC_Id:
Culture_Object220876
Id:
220876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22-2:(札幌區)農科大學昆蟲養蟲學講堂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內文為:
東京小石川區大塚窪町二十七番地
三屋條次郎 收
札幌 綠山忍
嚴寒之際,欣聞祖父大人體福安康,可喜可賀之至。
打狗明信詩片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69
Id:
301269
Title:
打狗明信詩片
Description:
《打狗明信詩片》以易讀、易接近的「明信片詩」,合四十首詩為一集,呈現高雄歷史、人文、自然等風貌及其作為島國台灣縮影的生命力。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MOC_Id:
Culture_Object264942
Id:
264942
Title:
劉家正作品彭祖焚香祝壽長
Description:
劉家正作品彭祖焚香祝壽長圖,內容為四不足之一,民間故事相傳彭祖已經活了820歲,每天都要焚香祈天求神希望活得長長久久,比喻人應該自我警惕節制慾望,本作品為2019年與匠同行專題所拍攝。
2014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26
Id:
659526
Title:
怡然園_岸裡社懷古碑石
Description: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64
Id:
301364
Title:
The Edge of the Island(英譯:島嶼邊緣)
Description:
本書是陳黎《島嶼邊緣》的英譯本,由陳黎妻子張芬齡翻譯,交由書林出版,融合本土與前衛,島嶼與世界,並跨足各種題材與形式,在本土的島嶼上進行大膽的詩歌探索。陳黎的詩作融合了外國的詩藝以及對本土的熱愛與觀察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14
Id:
594214
Title:
三軍聯合參謀大學學員畢業證書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三軍聯合參謀大學學員畢業證書,係馬祖新村社區160號住戶馬小梅女士所提供。馬小梅女士為前婦工隊隊長,後任陸光五村管委會秘書。馬仁聚先生為馬小梅女士的父親。
三軍聯合參謀大學為國防大學前身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483
Id:
603483
Title:
時局下青年典範今後要更努力-廳長對優勝花中祝詞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9月24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中學棒球隊從第一次預選的真摯敢鬪,到優勝戰以1比0擊敗傳統強豪嘉農,其優異的表現,廣谷廳長在大會結束時勉勵球員們「各
多元發展的金岳國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03
Id:
514503
Title:
多元發展的金岳國小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1
70年代馬祖康樂隊發展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238290
Id:
238290
Title:
70年代馬祖康樂隊發展
Description:
依據《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盤點表演藝術歷年發展,民國50年代由軍方帶起的康樂隊風氣,後來逐漸轉向民間,各地民眾主動成立康樂隊、投入演出。民國70年代進入晚會表演時期,馬祖各區康樂隊的
北港朝天宮虎邊托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3954
Id:
263954
Title:
北港朝天宮虎邊托木
Description:
北港朝天宮虎邊托木左圖案,為1907年陳應彬主持北港朝天宮重建時之作,是位於三川殿虎邊的屋簷下左側的托木。朝天宮三川殿口由左至右共有六個精雕細琢的托木,是一種放置於樑柱之間用以強化建築的配件。此托
永恆的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48
Id:
285948
Title:
永恆的雲
Description:
〈永恆的雲〉這件作品想要傳達的,是這形體雖相屬於不同的兩個界域,卻有著相同空靈潔淨的靈魂,只因一次偶然的凝眸,仰望蔚藍的天際間,與潔白的雲朵美麗相逢,偶然的邂逅是否將永致一場,成為死生契守的恆久。作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31
Id:
515931
Title:
kakita’an祖屋內部
Description:
「kakita’an祖屋」,其在《花蓮縣志》中被稱為「卡基大安屋」。其史蹟地點位在花蓮縣光復鄉北富村,相傳是由早期的太巴塱社歷經了五十七代,所留存下來祖屋。而之所以稱之為卡基大安,是因為相傳在過去
結頭份歌仔戲文化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39
Id:
514239
Title:
結頭份歌仔戲文化節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香和、清溝;南澳鄉金岳;員山鄉結頭份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結頭份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1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53
Id:
659953
Title:
謝里法 - 沉思者的身影 (雕塑作品)
Description:
謝里法(1938-)是臺灣資深藝術家暨藝術史與藝術評論家。這件《沉思者的身影》是作者於「九二一地震」後,將埔里災區運回之頹棄的鋼筋鐵根,焊接在四十平方公分的鐵板上的創作。其表現不僅只於一座雕塑,更
魚筌(阿美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72
Id:
287372
Title:
魚筌(阿美族)
Description:
魚筌為漁撈容器,該件物品製作材質為黃藤與竹,用絞織編法縛紮而成,做漏斗狀,使魚、蝦進入後無法游出去而被捕獲。漁撈為阿美族僅次於農業的第二大生產活動,一般漁撈主要以河川捕魚為主,部分居住在海邊的部落才會
入選-生命中的那些藥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236
Id:
600236
Title:
入選-生命中的那些藥草
Description:
鍾菊妹伯母小時候住在美濃竹頭角的三山國王廟附近,因為放牛的關係認識廟裡的乩童。三山國王廟裡有提供曬乾的藥草給有需要的信眾帶回家煮來食用。但因為乩童本身能力有限,所以會教這些放牛的小朋友認識一些常見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116
Id:
660116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許維穎 - Rapeseed blossoms、Snow forest、To reach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許維穎所創作的膠彩畫。 第一張作品名為「Rapeseed blossoms」(膠彩紙本,90 cm x 90 cm,2015)。 第二張作品名為「Snow forest」(膠彩紙本,9
溫柔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7452
Id:
597452
Title:
溫柔鄉
Description:
蔡水景(1956-2016),雲林北港人,新竹師專及臺師大美術學系畢業,擁有紮實的西畫基礎。臺師大就讀期間,有感當時臺灣水墨畫師門派系承襲的現況,轉向探索水墨表現的可能。1990年代加入耕心雅集,
誕生-延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24
Id:
595924
Title:
誕生-延續
Description:
〈誕生-延續〉以阿美族婦女頭飾象徵太陽溫暖的母性光輝,作品上嵌有18顆不鏽鋼球,代表來自各國的18位石雕家在花蓮創作,上方的大不鏽鋼球則由18位雕刻家齊心協力匯集而成。此作品目前由花蓮縣政府典藏,
吉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25
Id:
286425
Title:
吉菲
Description:
吉菲出生於花蓮,高中後北上就讀音樂系及就業,在96年回花蓮度假的夏天,在七星潭發現光華圓潤的石頭,正在奇妙著大自然的巧奪天工時,抬頭遠眺湛藍的天空連接海平面的景象,一種無法言喻的感動油然生起,於是興起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481
Id:
566481
Title:
林萬有司「添華晉爵」影塑作品
Description:
三川殿內龍爿牆面上,林萬有司「添華晉爵」影塑作品,民國38年萬有司落款。
大學教授陳美表示,現今還沒有林萬有的專業論文,他的作品將隨著時間越來越少,港口宮存有的作品釉色溫潤飽滿,雖三川殿及過水廊
MOC_Id:
Culture_Object572048
Id:
572048
Title:
大清一統志.卷407-410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大清一統志》卷四百七之三至四百十之一,本冊封面破舊,內頁有污損。從此冊開始,不如前面諸冊在封面標註地名與內容,而僅標名卷數。
封面題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3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9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20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91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5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8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